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设计竖向荷载作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DG
0.9 4.21 0.9 4.21 9.53 7.11
0.186
(0.9×4.21) (0.9×1.79) (0.9×4.21)
2020/4/5
计算例题 右图括号中为梁、 柱线刚度的相对值
2020/4/5
4400
36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8 kN/m
G
(7.63) H
(4.21) (4.21)
3.8 kN/m
I (10.21)
(1.79)
3.4 kN/m
D
(9.53) E (12.77) F
(7.11) (4.84)
(3.64)
A
B
C
7500
2020/4/5
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方法 • 分层法
✓ 计算要点 (2) 除底层柱的下端外,其他各柱的柱端应为弹 性约束。为便于计算,均将其处理为固定端。这 样将使柱的弯曲变形有所减小,为消除这种影响, 可把除底层柱以外的其它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以修 正系数0.9。
2020/4/5
线刚度修正
2020/4/5
6
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方法
(1)分层法 ①基本假定
➢ 忽略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侧移; ➢ 每层梁上的荷载只在本层梁及与其相连的上、
下层柱产生内力,不在其他层梁和其他层柱 上产生内力。 应当指出,上述假定中所指的内力不包 括柱轴力,因为某层梁上的荷载对下部 各层柱的轴力均有较大影响,不能忽略。
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方法 • 分层法
✓ 计算要点 (3) 如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各敞口框架的杆端弯矩, 在计算每个节点周围各杆件的弯矩分配系数时, 应采用修正后的柱线刚度计算;并且底层柱和各 层梁的传递系数均取1/2,其它各层柱的传递系数 改用1/3。
2020/4/5
传递系数修正
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方法 • 分层法
5600
注:内力及位移正负号规定
本章中,杆端弯矩以顺时针为正,剪力 以使隔离体产生顺时针转动趋势为正,轴力 以受压为正;杆端转角以顺时针为正,侧移 或相对侧移以向右为正。
2020/4/5
N M
V
V
M N 内力符号规定
2020/4/5
位移符号规定
2.8 kN/m
底层计算简图
G
(7.63) H
(0.9×4.21)

+
+
+
2020/4/5
竖向荷载作用下分层计算示意图
刚度系数: 传递系数:
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方法
• 分层法 ✓ 计算要点
(1) 将多层框架沿高度分成若干单层无侧移的敞 口框架,每个敞口框架包括本层梁和与之相连的 上、下层柱。梁上作用的荷载、各层柱高及梁跨 度均与原结构相同,构件刚度可采用弹性刚度。
(0.9×4.21)
(10.21) I (0.9×1.79)
G (0.9×4.21) H (0.9×4.21)
3.8 kN/m
I (0.9×1.79) 3.4 kN/m
D
E
FD
(9.53) E (12.77) F
顶层计算简图
(7.11) (4.84)
(3.64)
A
B
C
2020/4/5
计算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10.21) I (0.9×1.79)
D
E
F
节点 H:
HG
7.63
7.63 0.9 4.2110.21
0.353
HE
0.9 4.21 7.63 0.9 4.2110.21
0.175
HI
7.63
10.21 0.9 4.2110.21
0.472
2020/4/5
计算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节点 D:
G
H
✓ 计算要点 (4) 用无侧移框架的计算方法(如弯矩分配法) 计算各敞口框架的杆端弯矩,由此所得的梁端弯 矩即为其最后的弯矩值;因每一柱属于上、下两 层,所以每一柱端的最终弯矩值需将上、下层计 算所得的弯矩值相加。
2020/4/5
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方法 • 分层法
✓ 计算要点 (5) 在上、下层柱端弯矩值相加后,将引起新的 节点不平衡弯矩,如欲进一步修正,可对这些不 平衡弯矩在本节点再作一次分配,但不再传递。
2020/4/5
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方法 • 分层法
✓ 计算要点 (6) 在杆端弯矩求出后,可由静力平衡条件计算 梁端剪力及梁跨中弯矩;逐层叠加柱上的竖向荷 载(包括节点集中力、柱自重等)和与之相连的 梁端剪力,即得柱的轴力。
2020/4/5
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方法 • 分层法
✓ 计算步骤 (1) 画出分层框架计算简图; (2) 计算框架梁柱线刚度,注意折减系数; (3) 计算各分层框架梁、柱端弯矩; (4) 确定梁、柱端最终弯矩; (5) 计算梁跨中弯矩和剪力以及柱的剪力及轴力。
q
q
q
q
q
q
分层布置法
分跨布置法
(4)满布荷载法 当活载与恒载的比值不大于1时,可不考虑活
载的最不利布置,把活载同时作用于所有的框架 上,这样求得的支座处的内力可直接进行内力组 合。但求得的梁跨中弯矩应乘以1.1~1.2的系数予 以增大。
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方法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多、高层框架结构的内 力可用力法、位移法等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工程 设计中,如采用手算,可使用分层法、迭代法、 弯矩二次分配法及系数法等近似方法进行计算。
节点 G:
GH
7.63 7.63 0.9 4.21
0.668
GD
0.9 4.21 7.63 0.9 4.21
0.332
节点 I:
IH
10.21 10.21 0.91.79
0.864
IF
0.9 1.79 10.21 0.91.79
0.136
G
(7.63) H
(0.9×4.21)
(0.9×4.21)
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 2.竖向活载最不利布置
《高规》允许当楼面活荷载不大于4kN/ m2计时,可不考虑楼面活荷载不利布置引 起的梁弯炬的增大,对多层建筑结构则应 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影响。
2.竖向活载最不利布置
(1)逐跨布置法 恒载一次布置,楼屋面活载逐跨单独作用在各
跨上,分别算出内力,再对各控制截面组合其可 能出现的最大内力。计算繁琐,不适合手算。
恒载一次布置
活载分跨布置
(2)最不利荷载布置法 恒载一次布置,楼屋面活载根据影响线,
直接确定产生某一指定截面最不利内力的活 载布置。此法用手算方法进行计算很困难。
最不利荷载的布置
(3)分层布置法或分跨布置法
恒载一次布置,为简化计算,当活载与恒 载的比值不大于3时,可近似将活载一层或一 跨做一次布置,分别进行计算,然后进行最不 利内力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