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法及其例子

排序方法及其例子
排序方法及其例子

其他拓扑排序 | 排序网络 | Bitonic sorter | Batcher odd-even mergesort | Pancake sorting

一、排序

1.冒泡法:

..

使用冒泡排序为一列数字进行排序的过程分类排序算法数据结构数组最差时间复杂度O(n2)最优时间复杂度O(n)平均时间复杂度O(n2)最差空间复杂度O(n) total, O(1) auxiliary

public static void sort(Comparable[] a)

{

int N = a.length;

for(int i=0;i

for(int j=i;j>0;j--)

if(a[j].compareTo(a[j-1])<=-1)

exchange(a,j,j-1);

else

break;

}

交换位置:

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Comparable[] a,int from,int to)

{

Comparable t = a[from];

a[from] = a[to];

a[to] = t;

}

判断是否已经有序: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Sorted(Comparable[] a)

{

for(int i=1;i

if(a[i].compareTo(a[i-1])<=-1)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2.选择排序:

分类排序算法数据结构数组最差时间复杂度О(n2)最优时间复杂度О(n2)平均时间复杂度О(n2)最差空间复杂度О(n) total, O(1) auxiliary

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Comparable[] a)

{

int N = a.length;

for(int i=0;i

{

int min = i;

for(int j=i+1;j

{

if(a[j].comparaeTo(a[min])<=-1)

min = j;

}

exchange(a,i,min);

}

}

时间复杂度:

比较的次数:(n-1)+(n-2)+..................+1+0~N^2/2 交换的次数:N

时间复杂度是:N^2/2+N~N^2/2

3.插入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Comparable[] a)

{

int N = a.length;

for(int i=0;i

{

for(int j=i;j>0;j--)

{

if(a[j].compareTo(a[j-1])<=-1)

exchange(a,j,j-1);

else

break;

}

}

}

时间复杂度:

比较次数:N^2/4

交换次数:N^2/4

时间复杂度是:N^2/2

极端情况:

如果序列是排好序的,那么比较的次数是N-1 交换的次数是0

如果序列是随即的,那么比较的次数是N^2/2 交换的次数是N^2/2

4.希尔排序(shell sort)

public static void sort(Comparable[] a)

{

int N = a.length;

int[] incs =

{1391376,463792,198768,86961,33936,13776,4592,1968,861,336,112,48,21,7,3,1 };

for(int k=0;k

{

int h = incs[k];

for(int i=h;i

{

for(int j=i;j>=h;j-=h)

{

if(a[j].compareTo(a[j-h]))

exchage(a,j,j-h);

else

break;

}

}

}

}

时间复杂度:

n^(3/2)

5.堆排序

分类排序算法数据结构数组最差时间复杂度O(nlogn)最优时间复杂度O(nlogn)[1]平均时间复杂度Θ(nlogn)最差空间复杂度O(n) total, O(1) auxiliary

6.快速排序

使用快速排序法对一列数字进行排序的过程分类排序算法数据结构Varies 最差时间复杂度Θ(n2)最优时间复杂度Θ(n log n)平均时间复杂度Θ(n log n) comparisons 最差空间复杂度根据实现的方式不同而不同

public class Quicksort {

public static final Random RND = new Random();

private void swap(Object[] array, int i, int j) {

Object tmp = array[i];

array[i] = array[j];

array[j] = tmp;

}

private int partition(Object[] array, int begin, int end, Comparator cmp) {

int index = begin + RND.nextInt(end - begin + 1);

Object pivot = array[index];

swap(array, index, end);

for (int i = index = begin; i < end; ++ i) {

if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1261233.html,pare(array[i], pivot) <= 0) {

swap(array, index++, i);

}

}

swap(array, index, end);

return (index);

}

private void qsort(Object[] array, int begin, int end, Comparator cmp) {

if (end > begin) {

int index = partition(array, begin, end, cmp);

qsort(array, begin, index - 1, cmp);

qsort(array, index + 1, end, cmp);

}

}

public void sort(Object[] array, Comparator cmp) {

qsort(array, 0, array.length - 1, cmp);

}

}

冒泡排序的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冒泡排序的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浙江省慈溪中学施迪央 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第3节以及第五章第3节的部分教学内容。 一组不长的数据(如5个),从小到大排序,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他们并不知道计算机是怎么实现排序的,同时他们也没见识过计算机对大量数据(如1000个)的排序。学习排序有助于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认识。冒泡排序对学生来说初次接触,但前面的枚举算法和解析算法的部分内容对学习排序有一定的帮助,如数组变量的定义及使用方法、双重循环的使用方法及特点以及如何通过键盘输入一批数据(即text1_keypress()事件)在前面都已涉及,冒泡排序的学习又可以巩固前面的知识。 关于冒泡排序的算法及程序实现我安排了3个课时,本案例是在教室内完成的2节随堂课,第3课时安排学生上机实践:对键盘输入的一批数据进行冒泡排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排序及冒泡排序的概念及特点 掌握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 初步掌握冒泡排序的程序实现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冒泡排序的分析过程,并初步掌握用冒泡排序算法来设计解决简单的排序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冒泡排序算法的分析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以及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激发了学生学习程序兴趣。 教学重点: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 教学难点: 分析冒泡排序的实现过程 教学策略: 讲授法与探究法。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教师提问、学生动脑,层层深入,步步为营,一切水到渠成。 教学准备: 编写好手动输入一批的数据的冒泡排序的程序 编写好计算机自动生成数据的冒泡排序的程序 课堂中使用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问题一:什么是排序? 所谓排序,把杂乱无章的一列数据变为有序的数据,比如7,3,4,8,1这五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序,结果是1,3,4,7,8,我们很容易排出来。那么电脑是怎么进行排序的呢?问题二:一批数据在VB中如何存储的?比如如何存储六位裁判为一位运动员评出的分数? 用数组变量来存储一批类型、作用相同的数据,如分别用d(1),d(2),d(3),d(4),d(5),d(6)来存储六位裁判给出的分数。 问题三:如果运动员的最后得分是从这6个分数中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你认为

C语言几种常见的排序方法

C语言几种常见的排序方法 2009-04-2219:55 插入排序是这样实现的: 首先新建一个空列表,用于保存已排序的有序数列(我们称之为"有序列表")。 从原数列中取出一个数,将其插入"有序列表"中,使其仍旧保持有序状态。 重复2号步骤,直至原数列为空。 插入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平方级的,效率不高,但是容易实现。它借助了"逐步扩大成果"的思想,使有序列表的长度逐渐增加,直至其长度等于原列表的长度。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这样实现的: 首先将所有待排序的数字放入工作列表中。 从列表的第一个数字到倒数第二个数字,逐个检查:若某一位上的数字大于他的下一位,则将它与它的下一位交换。 重复2号步骤,直至再也不能交换。 冒泡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与插入排序相同,也是平方级的,但也是非常容易实现的算法。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是这样实现的: 设数组内存放了n个待排数字,数组下标从1开始,到n结束。 i=1 从数组的第i个元素开始到第n个元素,寻找最小的元素。 将上一步找到的最小元素和第i位元素交换。 如果i=n-1算法结束,否则回到第3步 选择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也是O(n²)的。 快速排序 现在开始,我们要接触高效排序算法了。实践证明,快速排序是所有排序算法中最高效的一种。它采用了分治的思想:先保证列表的前半部分都小于后半部分,然后分别对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排序,这样整个列表就有序了。这是一种先进的思想,也是它高效的原因。因为在排序算法中,算法的高效与否与列表中数字间的比较次数有直接的关系,而"保证列表的前半部分都小于后半部分"就使得前半部分的任何一个数从此以后都不再跟后半部分的数进行比较了,大大减少了数字间不必要的比较。但查找数据得另当别论了。 堆排序 堆排序与前面的算法都不同,它是这样的: 首先新建一个空列表,作用与插入排序中的"有序列表"相同。 找到数列中最大的数字,将其加在"有序列表"的末尾,并将其从原数列中删除。 重复2号步骤,直至原数列为空。 堆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nlogn,效率高(因为有堆这种数据结构以及它奇妙的特征,使得"找到数列中最大的数字"这样的操作只需要O(1)的时间复杂度,维护需要logn的时间复杂度),但是实现相对复杂(可以说是这里7种算法中比较难实现的)。

冒泡法排序(变形与优化)

冒泡法排序(变形与优化) 1.有如下VB程序段: For i=1 To 3 For j=I To 5 If a(j)

If b(j)<b(j﹣1)Then temp=b(j) b(j)=b(j﹣1) b(j﹣1)=temp End if Next j Next i 方框中应填写的正确语句是( ) A.b(i)=a(i) B.b(i)=t C.b(t)=a(i) D.b(t)=a(t) 4.在冒泡排序时,当某一遍加工过程中没有数据交换,说明数据已经有序,无须进一步加工.为此小明对冒泡排序进行了优化,编写了一个VB程序,功能如下,运行程序时,在列表框List1中显示随机产生的n个整数,单击“排序”的按钮Command1,在列表框List2中显示降序排序后的结果,运行的效果如图所示. 实现上述功能的VB代码如下,但加框处代码有错,请改正. Const n As Integer=10 Dim a(1 To n) As Integer Private Sub Form_Load() Dim IAs Integer Randomize For i=1 To n a(i)=Int(Rnd*100) List1.AddItem Str(a(i)) Next i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tmp As Integer,i As Integer Dim j As Integer,k As Integer For i=1 To n-1 k=0 For j=n To i+1 Step -1 If a(j)>a(j-1) Then

最短路径问题的一种高效实现

基金颁发部门:科技部国家863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混沌密码系统的理论与实现技术 编号:2006AA01Z426 申请人:王茂才 作者简介:康晓军(1978-),男,讲师,博士研究生。王茂才,男,讲师,博士研究生。 最短路径问题的一种高效实现 康晓军 王茂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 摘要:本文通过对Dijkstra 最短路径搜索算法的分析,从数据存储结构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种数据文件结构,实验证明该实现具有较高的效率。 关键字:网络分析 最短路径 Dijkstra 分类号: TP301.6 文献标识码:A An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Shortest Path Problem Based on Dijkstra Algorithm Kang XiaoJun Li ShengWen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Author analyzes the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Dijkstra’s shortest path algorithm form the data storage configur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discuss a structure of date file. In the experiment prove the high efficiency. Key words : network analysis ; The shortest path ; Dijkstra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GIS 系统因其强大的功能得到日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网络分析作为GIS 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在电子导航、交通旅游、城市规划以及电力、通讯等各种管网、管线的布局设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网络分析中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是最短路径问题。最短路径不仅仅指一般地理意义上的距离最短,还可以引申到其他的度量,如时间、费用、线路容量等。相应地,最短路径问题就成为最快路径问题、最低费用问题等。由于最短路径问题在实际中常用于汽车导航系统以及各种应急系统等(如110报警、119火警以及医疗救护系统),这些系统一般要求计算出到出事地点的最佳路线的时间应该在1 s ~3 s 内,在行车过程中还需要实时计算出车辆前方的行驶路线,这就决定了最短路径问题的实现应该是高效率的。其实,无论是距离最短、时间最快还是费用最低,它们的核心算法都是最短路径算法。经典的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 算法是目前多数系统解决最短路径问题采用的理论基础,只是不同系统对Dijkstra 算法采用了不同的实现方法。 1 经典Dijkstra 算法的主要思想: 设G = < V , E , A >为一个具有n 个顶点的赋值有向图,设x 0∈V 。我们循序渐进地建立这样一个顶点集合X ,对所有x ∈X (x ∈V ),我们知道从x 0到x 的最短路径。 开始,X = { x 0 },然后每一步向X 种加入一个顶点x ,加入x 的条件是已知从x 0到x

C语言9种常用排序法

C语言9种常用排序法 1.冒泡排序 2.选择排序 3.插入排序 4.快速排序 5.希尔排序 6.归并排序 7.堆排序 8.带哨兵的直接插入排序 9.基数排序 例子:乱序输入n个数,输出从小到大排序后的结果1.冒泡排序 #include int main() { int i, j, n, a[100], temp; while(scanf("%d",&n)!=EOF) { for(i=0;i

for(i=0;ia[j+1]) //比较a[j]与a[j+1],使a[j+1]大于a[j] { temp = a[j+1]; a[j+1] = a[j]; a[j] = temp; } } } for(i=0;i int main() {

int i, j, n, a[100], t, temp; while(scanf("%d",&n)!=EOF) { for(i=0;ia[j]) t = j; } temp = a[i]; a[i] = a[t]; a[t] = temp; } for(i=0;i

分治法实现快速排序

实验一 实验名称:利用分治法实现快速排序 实验时 2012 年12月成绩: 间: 一、实验目的 分治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规模为n的问题分解为k个规模较小的子问题,这些子问题互相独立且与原问题相同。递归地解这些子问题,然后将各个子问题的解合并得到原问题的解。 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分治策略实现快速排序算法。 二、实验内容 快速排序算法是基于分治策略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对于输入的子数组a[p:r],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排序。 (1)分解:以a[p]为基准元素将a[p:r]划分成3段a[p:q-1],a[q] 和a[q+1:r], 使a[p:q-1]中任何一个元素小于等于a[q],而a[q+1:r]中任何一个元素大于等于 a[q]。下标q在划分过程中确定。 (2)递归求解:通过递归调用快速排序算法分别对a[p:q-1]和a[q+1:r]进行排序。 (3)合并:由于对a[p:q-1]和a[q+1:r]的排序是就地进行的,所以在a[p:q-1] 和a[q+1:r]都已排好的序后,不需要执行任何计算,a[p:r]就已排好序。 基于这个思想,可实现的快速排序算法如下: void QuickSort(i nt a[],i nt p,i nt r) if(p

int q=Partition(a,p,r); QuickSort(a,p,q-1); QuickSort(a,q+1,r); } } 对含有n 个元素的数组a[0;n-1] 进行快速排序只要调用QuickSort(a,0,n-1) 即可。 上述算法中的函数Partition ,以确定的一个基准元素a[p] 对子数组a[p:r] 进行划分,它是快速排序算法的关键。 int Partition(int a[],int p,int r) { int i=p,j=r+1; int x=a[p]; while(true) { while(a[++i]x); if(i>=j) break; Swap(a[i],a[j]); } a[p]=a[j];

冒泡排序教学设计

冒泡排序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3.2.2冒泡排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和第五章第三节。以第二章内容为主,下节课让学生进行第五章编写程序及上机实践。 《课程标准》指出《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冒泡排序的算法及程序实现就很好地较全面地体现了这点。 排序算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算法之一,而冒泡排序是其中一种很典型而且相对简单的方法。它的学习同时为后面的选择排序做了铺垫。通过冒泡实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今后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和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算法设计的基本知识,学会了利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解决问题的算法,对排序中碰到的循环结构的流程图和循环语句以及数组变量的使用方法都已有基础。但由于实践比较少,对以前知识的遗忘率比较高,画流程图还不太熟练,程序设计思想比较弱。因此由浅入深,逐步引导比较适合学生的口味。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理解冒泡排序的流程图;编写冒泡排序的主要代码;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冒泡排序思想设计解决简单排序问题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体会程序设计在现实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程序书写习惯; 四、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冒泡排序原理及它的流程图 难点:理解冒泡排序中的遍、次等概念(即对变量使用的理解) 五、课前准备 教师的教学准备:冒泡排序的课件 2

基础排序总结(冒泡排序、选择排序)

1、冒泡排序 1.1、简介与原理 冒泡排序算法运行起来非常慢,但在概念上它是排序算法中最简单的,因此冒泡排序算法在刚开始研究排序技术时是一个非常好的算法。 冒泡排序原理即:从数组下标为0的位置开始,比较下标位置为0和1的数据,如果0号位置的大,则交换位置,如果1号位置大,则什么也不做,然后右移一个位置,比较1号和2号的数据,和刚才的一样,如果1号的大,则交换位置,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位置结束,到此数组中最大的元素就被排到了最后,之后再根据之前的步骤开始排前面的数据,直至全部数据都排序完成。 1.2、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Array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 = {1, 7, 3, 9, 8, 5, 4, 6}; array = sort(array);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array[i]); } } public static int[] sort(int[] array) { for (int i = 1; i < array.length; i++) { for (int j = 0; j < array.length-i; j++) { if (array[j] > array[j+1]) { int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1]; array[j+1] = temp; } } } return array; } } 1.3、效率

排列组合常用方法总结

排列组合常用方法总结 排列组合是组合学最基本的概念。所谓排列,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组合则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仅仅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不考虑排序。下面是,请参考! 一、排列组合部分是中学数学中的难点之一,原因在于 (1)从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种特定的数学模型,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2)限制条件有时比较隐晦,需要我们对问题中的关键性词(特别是逻辑关联词和量词)准确理解; (3)计算手段简单,与旧知识联系少,但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案时需要的思维量较大; (4)计算方案是否正确,往往不可用直观方法来检验,要求我们搞清概念、原理,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二、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及应用 (1)加法原理和分类计数法 1.加法原理 2.加法原理的集合形式 3.分类的要求 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此任务;两类不同办法中的具体方法,互不相同(即分类不重);完成此任务的任何

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即分类不漏) (2)乘法原理和分步计数法 1.乘法原理 2.合理分步的要求 任何一步的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此任务,必须且只须连续完成这n步才能完成此任务;各步计数相互独立;只要有一步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则对应的完成此事的方法也不同 [例题分析]排列组合思维方法选讲 1.首先明确任务的意义 例1. 从1、2、3、……、20这二十个数中任取三个不同的数组成等差数列,这样的不同等差数列有________个。 分析:首先要把复杂的生活背景或其它数学背景转化为一个明确的排列组合问题。 设a,b,c成等差,∴ 2b=a+c, 可知b由a,c决定。 又∵ 2b是偶数,∴ a,c同奇或同偶,即:从1,3,5,……,19或2,4,6,8,……,20这十个数中选出两个数进行排列,由此就可确定等差数列,因而本题为2=180。 例2. 某城市有4条东西街道和6条南北的街道,街道之间的间距相同,如图。若规定只能向东或向北两个方向沿图中路线前进,则从M到N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分析:对实际背景的分析可以逐层深入 (一)从M到N必须向上走三步,向右走五步,共走八步。

分治法实现快速排序

实验一 实验名称:利用分治法实现快速排序实验时间: 2012年12月成绩:一、实验目的 分治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规模为n的问题分解为k个规模较小的子问题,这些子问题互相独立且与原问题相同。递归地解这些子问题,然后将各个子问题的解合并得到原问题的解。 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分治策略实现快速排序算法。 二、实验内容 快速排序算法是基于分治策略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对于输入的子数组a[p:r],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排序。 (1)分解:以a[p]为基准元素将a[p:r]划分成3段a[p:q-1],a[q]和a[q+1:r],使a[p:q-1]中任何一个元素小于等于a[q],而a[q+1:r]中任何一个元素大于等于a[q]。下标q在划分过程中确定。 (2)递归求解:通过递归调用快速排序算法分别对a[p:q-1]和a[q+1:r]进行排序。 (3)合并:由于对a[p:q-1]和a[q+1:r]的排序是就地进行的,所以在a[p:q-1]和a[q+1:r]都已排好的序后,不需要执行任何计算,a[p:r]就已排好序。基于这个思想,可实现的快速排序算法如下:void QuickSort(int a[],int p,int r)

{ if(px); if(i>=j) break;

常见经典排序算法(C语言)1希尔排序 二分插入法 直接插入法 带哨兵的直接排序法 冒泡排序 选择排序 快速排

常见经典排序算法(C语言) 1.希尔排序 2.二分插入法 3.直接插入法 4.带哨兵的直接排序法 5.冒泡排序 6.选择排序 7.快速排序 8.堆排序 一.希尔(Shell)排序法(又称宿小增量排序,是1959年由D.L.Shell提出来的) /* Shell 排序法*/ #include void sort(int v[],int n) { int gap,i,j,temp; for(gap=n/2;gap>0;gap /= 2) /* 设置排序的步长,步长gap每次减半,直到减到1 */ { for(i=gap;i= 0) && (v[j] > v[j+gap]);j -= gap ) /* 比较相距gap远的两个元素的大小,根据排序方向决定如何调换*/ { temp=v[j]; v[j]=v[j+gap]; v[j+gap]=temp; } }

} } 二.二分插入法 /* 二分插入法*/ void HalfInsertSort(int a[], int len) { int i, j,temp; int low, high, mid; for (i=1; i temp) /* 如果中间元素比但前元素大,当前元素要插入到中间元素的左侧*/ { high = mid-1; } else /* 如果中间元素比当前元素小,但前元素要插入到中间元素的右侧*/ { low = mid+1; } } /* 找到当前元素的位置,在low和high之间*/ for (j=i-1; j>high; j--)/* 元素后移*/ { a[j+1] = a[j]; } a[high+1] = temp; /* 插入*/ } }

单片机实验一 冒泡法排序

实验一:冒泡法排序实验 一、实验要求 实验目的:掌握控制转移指令的功能,以及冒泡法排序的原理。 实验要求:设30H开始的10个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是无符号数,编写程序实现:10个数排序,存放在50H开始的单元中。 二、实验原理 多重循环即循环嵌套结构。多重循环程序的设计方法和单重循环是一样的,只是要分别考虑各重循环的控制条件。内循环属于外循环体重的具体处理部分。在多重嵌套中,不允许各个循环体相互交叉,也不允许从外循环跳入内循环,否则编译时会出错。应该注意每次通过外循环进入内循环式,内循环的初始条件需要重置。 三、程序设计 1、程序流程图

图 1 冒泡法程序流程图2、程序代码 N EQU 10 TAB EQU 30H ORG 0000H MOV 30H, #1 ;在30H中输入10个随机数 MOV 31H, #3 MOV 32H, #2 MOV 33H, #4 MOV 34H, #6 MOV 35H, #8 MOV 36H, #7 MOV 37H, #11 MOV 38H, #9 MOV 39H, #10

SORT: MOV R4, #N-1 LOOP1: MOV A,R4 ;冒泡法循环 MOV R3, A MOV @R0, #TAB LOOP2: MOV A, @R0 MOV B, A INC R0 MOV A, @R0 CLR C MOV R2, A SUBB A, B JNC UNEXCH MOV A, R2 UNEXCH: DJNZ R3, LOOP2 ;如果AB,则A,B调换位置 XCH A, @R0 INC R0 MOV @R0, A SWITCH: MOV R0, #30H MOV R1, #50H MOV R2, #N PAIXU: MOV A, @R0 ;将30H中排好的数移动到50H中 MOV @R1, A INC R0 INC R1 DEC R2 CJNE R2, #0, PAIXU SJMP $ END 四、程序验证 1、在30H中输入10个数,显示如下:

查找和排序算法的实现(实验七)

实验七查找和排序算法的实现 ?实验目的及要求 (1)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各种查找和内部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适用场合,理解开发高效算法的可能性和寻找、构造高效算法的方法。 (2)掌握运用查找和排序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 二.实验内容: (1)编程实现一种查找算法(如折半查找、二叉排序树的查找、哈希查找等)算相应的ASL。 (2)编程实现一种内部排序算法(如插入排序、快速排序等)。 三.实验主要流程、基本操作或核心代码、算法片段(该部分如不够填写,请另加附页) (1)编程实现一种查找算法(如折半查找、二叉排序树的查找、哈希查找等)算相应的ASL。 程序代码: 折半查找: 头文件: #defi ne EQ(a,b) ((a)==(b)) #define LT(a,b) ((a)v(b)) #defi ne maxle ngth 20 typedef int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ElemType key; ElemType other; }card;〃每条记录包含的数据项 typedef struct{ card r[maxle ngth]; int len gth; }SSTable;〃一张表中包含的记录容量 void Create(SSTable & L); int Search(SSTable L,i nt elem); 功能函数: #i nclude"1.h" #i nclude"stdio.h",并计,并计

void Create(SSTable &L) { printf(" 新的线性表已经创建,请确定元素个数(不超过20) \n"); scanf("%d",&L.length); printf(" 请按递增序列输入具体的相应个数的整数元素(空格隔开) \n"); for(int i=0;ielem) { printf(" 表中没有该元素(不在范围内) \n"); return 0; } int low=0,high=L.length-1; int mid; while(low<=high) { mid=(low+high)/2; if(EQ(L.r[mid].key,elem)){printf(" else if(LT(elem,L.r[mid].key)) { high=mid-1; } else { low=mid+1; } } printf(" 表中没有该元素(不在范围内) return 0; } 主函数: #include"stdio.h" #include"1.h" int main() {该元素在第%d 位\n",mid+1); return 0;} \n");

JAVA冒泡法排序

import java.util.*; import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1261233.html,ng.*; public class Test1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a1=new int[]{1,2,4,12,33,78,9,3}; int i,j; for(i=0;ia1[j+1]){ temp=a1[j]; a1[j]=a1[j+1]; a1[j+1]=temp; } } } for(int r=0;ra2[j+1]){

temp=a2[j]; a2[j]=a2[j+1]; a2[j+1]=(char)temp; } }result+=a2[i]; } System.out.print(result); } }

多种排序方法的实现_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比较

李立强《基于C 语言的多种排序方法的实现》第 1 页共30页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 排序问题源远流长,一直是数学地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种信息的快速更新,排序问题也走进了其他领域以及我们地日常生活。如何高效地排序一直困扰着我们。 1.2 课程设计目的 排序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量大是其存在的问题。如何高效地排序?本程序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程序中,把数列储存在数组中,采用插入排序等十种排序方法对数组元素进行排序,高效地解决了排序问题。本软件开发的平台为最新的微软公司出版的市面最新系统Windows 2000,而且可以作为自身的运行平台非常广泛,包括Windows 98/2000/XP/Vista等等。 1.3课程设计内容 本程序把对数列的排序转化为对数组元素的排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问题选择系统提供的七种排序方法的任意一种进行排序。程序通过自身的判断以及处理实现排序。程序最后输出每趟排序及初始排序结果。

2 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案 2.1系统分析 设计一个排序信息管理系统,使之能够操作实现以下功能: 1) 显示需要输入的排序长度及其各个关键字 2) 初始化输入的排序序列 3) 显示可供选择的操作菜单 4) 显示输出操作后的移动次数和比较次数 5) 显示操作后的新序列 5) 可实现循环继续操 2.2设计思路 通过定义C语言顺序表来存储排序元素信息,构造相关函数,对输入的元素进行相应的处理。[2] 2.3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如图2.1所示 图2.1 设计方案

具体流程见图2.2 图2.2 程序流程图

3功能设计 3.1 SqList顺序表 其中包括顺序表长度,以及顺序表。源代码如下:[1] typedef struct { KeyType key; //关键字项 InfoType otherinfo; //其他数据项 }RedType; typedef struct { RedType r[MaxSize+1]; //r[0]作为监视哨 int length; //顺序表长度 }SqList; 3.2 直接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是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排好序的有序表中,从而得到一个新的、记录数增1的有序表 图3.1 直接插入排序示意图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冒泡排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汇编语言循环结构语句的特点,重点掌握冒泡排序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各种指令的功能,编写完整的汇编源程序。 (3)进一步熟悉DEBUG的调试命令,运用DEBUG进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从键盘输入五个有符号数,用冒泡排序法将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2)实验要求: ①编制程序,对这组数进行排序并输出原数据及排序后的数据; ②利用DEBUG调试工具,用D0命令,查瞧排序前后内存数据的变化; ③去掉最大值与最小值,求出其余值的平均值,输出最大值、最小值与平均值; ④用压栈PUSH与出栈POP指令,将平均值按位逐个输出; ⑤将平均值转化为二进制串,并将这组二进制串输出; ⑥所有数据输出前要用字符串的输出指令进行输出提示,所有数据结果能清晰显示。 三、程序流程图Array (1)主程序:MAIN

(2)

就是 NAME BUBBLE_SORT DATA SEGMENT ARRAY DW 5 DUP(?) ;输入数据的存储单元 COUNT DW 5 TWO DW 2 FLAG1 DW 0 ;判断符号标志 FLAG2 DB 0 ;判断首位就是否为零的标志FAULT DW -1 ;判断出错标志 CR DB 0DH,0AH,'$' STR1 DB 'Please input five numbers seperated with space and finished with Enter:','$' STR2 DB 'The original numbers:','$' STR3 DB 'The sorted numbers:','$' STR4 DB 'The Min:','$' STR5 DB 'The Max:','$' STR6 DB 'The Average:','$' STR7 DB 'The binary system of the average :','$' STR8 DB 'Input error!Please input again!''$' DATA ENDS CODE SEGMENT MAIN PROC FAR ASSUME CS:CODE,DS:DATA,ES:DATA START: PUSH DS AND AX,0 PUSH AX MOV AX,DATA MOV DS,AX LEA DX,STR1 MOV AH,09H ;9号DOS功能调用,提示输入数据 INT 21H CALL CRLF ;回车换行 REIN: CALL INPUT ;调用INPUT子程序,输入原始数据CMP AX,FAULT ;判断就是否出错, JE REIN ;出错则重新输入

白话经典算法系列(冒泡、直接插入、希尔排序、直接选择、归并排序、快速排序、堆与堆排序)-----标题要长

白话经典算法系列(转载) 原文作者:MoreWindows 目录 白话经典算法系列(转载) (1) 白话经典算法系列之一冒泡排序的三种实现 (2) 白话经典算法系列之二直接插入排序的三种实现 (4) 白话经典算法系列之三希尔排序的实现 (6) 白话经典算法系列之四直接选择排序及交换二个数据的正确实现 (9) 白话经典算法系列之五归并排序的实现 (11) 白话经典算法系列之六快速排序快速搞定 (15) 白话经典算法系列之七堆与堆排序 (19) 二叉堆的定义 (19) 堆的存储 (19) 堆的操作——插入删除 (20) 堆的插入 (21) 堆的删除 (21) 堆化数组 (22) 堆排序 (24) 转载请标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e11261233.html,/morewindows/archive/2011/08/22/2149612.html (24)

白话经典算法系列之一冒泡排序的三种实现 冒泡排序是非常容易理解和实现,以从小到大排序举例: 设数组长度为N。 1.比较相邻的前后二个数据,如果前面数据大于后面的数据,就将二个数据交换。 2.这样对数组的第0个数据到N-1个数据进行一次遍历后,最大的一个数据就“沉”到数组第N-1个位置。 3.N=N-1,如果N不为0就重复前面二步,否则排序完成。 按照定义很容易写出代码: //冒泡排序1 void BubbleSort1(int a[], int n) { int i, j; for (i = 0; ia[j]) Swap(a[j - 1], a[j]); } 下面对其进行优化,设置一个标志,如果这一趟发生了交换,则为true,否则为false。明显如果有一趟没有发生交换,说明排序已经完成。 //冒泡排序2 void BubbleSort2(int a[], int n) { int j, k; boolflag; k = n; flag = true; while (flag)

《算法导论》读书笔记附练习第七章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是基于分治模式的: 第七章快速排序 分解:数组被划分成两个(可能空)子数组和,使得中的每个元素都小于等于,而且,小于等于中的元素。下标也在返个划分过程中迕行计算。 解决:通过递归调用快速排序,对子数组 和排序。 合并:因为两个子数组使就地排序的,将它们的合并丌需要操作:整个数组已排序。 数组划分: 在第 3 到 6 行中循环的每一轮迭代的开始,对仸何数组下标,有: 1. 如果,则 2. 如果,则 3. 如果,则

证明: 初始化:在循环的第一轮迭代前,有和。在和乊间没有值,在和乊间也没有值。 保持:在第四行中,如果,那么增加 1,在增加 1 后,条件 2 对成立,并且其他性质保持丌变;如果,那么将增加 1,交换和,再将增加 1。因为迕行了交换,现在有,因而条件 1 满足。类似地,迓有,因为根据循环丌变式,被交换迕的项目是大于的。 终止:当终止时,。于是,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在循环丌变式所描述的三个集合的某一个乊中,亦即,我们已将数组中的所有元素划分成了三个集合:一个集合中包含了小于等于 x 的元素,第二个集合中包含了大于的元素,迓有一个只包含了的集合。在过程的最后两行中,通过将主元不最左的、大于的元素迕行交换,就将他移动到了它在数组中间的位置上。此时,的输出满足分解步骤所做规定的要求。 练习 7.1-1 在乊数组上的运行时间为,其中 1. 2. 3.

5. 6. 7. 8. 7.1-2: 修改: 7.1-3 : 所以有: 7.1-4:

快速排序的性能: 如果(过程)划分是对称的,那么本算法从渐迕意义上讲,不合并排序算法一样快();如果划分是丌对称的,那么本算法渐迕上就和插入算法一样慢(插入算法最佳,最差)。 最坏情况: 快速排序的最坏情况发生在划分过程产生的两个区域分别包含个元素和 1 个 0 元素(空的)的时候。假设算法每次递归调用中都出现了返种丌对称划分。划分的时 间代价为。因为对一个大小为 0 的数组迕行递归调用后,迒回,故算法的运行时间可以递归地表示为: 得到 最佳情况: 当 过程中两个子问题规模分别为和时,快速排序运行达 到最佳。其运行时间可以递归地表达为: 解得 因此,快速排序的最佳运行时间是,最差运行时间是。

s7-200PLC冒泡法排序

一、冒泡法---封装库(别人写的) 主程序: 请注意,这里的数据操作均为字整型,不支持浮点数,要支持浮点数,需要修改冒泡排序程序. Network 1 // 假设原始数据放在VW50,那么通过不同的时间片,将这个原始数据放在VW100------VW108, LD SM0.1 MOVW VW50, VW100 MOVW VW52, VW102 MOVW VW54, VW104 MOVW VW56, VW106 MOVW VW58, VW108 Network 2 // 网络标题 // 对VW100----VW108的数据进行排序,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只取中间三个样本 LD M0.0 EU CALL SBR1, &VB100, 5 Network 3 // 这里对排序后的三个值取平均值 LD SM0.0 LPS MOVW VW102, VW200 AENO +I VW104, VW200 AENO MOVW VW200, VW202 +I VW106, VW202 LPP MOVW VW202, VW204 /I +3, VW204 冒泡法--------------把A[0],A[1]......A[J]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 // 注:排序数为字整数,即VW##,如:VW100,VW102,VW104等 // // LD20---------------------------变量I // LD30---------------------------变量J // LD8------------------------------N-1 Network 1 // 初始化I=0,J=0 LD SM0.0 MOVD 0, LD20 MOVD 0, LD30 MOVD LD4, LD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