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写作技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记叙文写作技巧:让记叙文有深度有温度

很多同学写记叙文,总是缺乏亮点,写出的文章构思平平,读来印象一般,如同白开水。其关键在于思想上缺乏深度,情感上缺乏温度。

“有深度”指的是要有以小见大的哲理揭示。记叙文不能就事论事,要由此及彼、以点及面地对文章主旨进行提炼升华,使得人物和事件更加贴近现实,使文章更具现实价值,使文章有更高的立意。

“有深度”的揭示,可以用下面方法:

事中见理。把事情的意义揭示出来,挖掘事件的深刻原因,这样的议论属于哲理性议论。这种议论,语言含蓄,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往往具有启发性。哲理性议论的形式往往是先叙后议,先集中笔墨对人物或事物进行详细记叙,再水到渠成地发表议论。

事中见情。抒情性议论是抒情与哲理相结合,议论中饱含着浓郁的情感色彩,可赋予议论以强烈的抒情性。抒情性议论可以开宗明义,提挈全篇;可以穿针引线,承上启下。

事中见味。以具体化的形象点示代替理性抽象的议论,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议论文字可以使记叙文情理并具,升华文章所展示出的思想境界“有温度”指的是要有溢出纸外的真情流露。“文章不是无情物”,一篇好文章,应该有良好的情感态度。

“有深度”的表现,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叙述抒情。借助叙述来表达情感,这种方法往往叙述自然,情感细腻,容易引起共鸣。

描写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可以情景交融,互相依托,形成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

直接抒情。在记叙中,把情感直接倾泻出来。作者对所写的人或事,产生了强烈的感情,无限的激情涌上笔端,往往不需要借助外物,而是直接抒发。

侧面人物描写

一、描写与侧面人物描写

如果准备通过照片向别人介绍一座大楼,除了应向别人提供正面的照片外,最好再向别人提供几份侧面的照片;这样,出现在别人面前的就将是一座立体、全面的大楼。同理,如果用文字描写一个人物,除了从正面进行描写外,最好再从侧面进行一番描写;这样,出现在别人面前的就将是一个立体、全面的人。用文字从侧面描写人物的方式就是所谓的“侧面人物描写”,如果要为侧面人物描写下一个定义,就得从“描写”说起。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指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⑵实际上就是用生动形象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将人物、事情、场面、景物、环境等细致而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描写可分为人物描写、情节(包括场面和细节)描写以及事物(包括物件与环境)描写。如果说结构是骨架,那么,描写就是肌肤、血肉,通过描写,可以反映出作者的的喜怒爱憎,以增强文章或文学作品的感染力。

“人物描写是文学创作描写手法之一,也是文学创作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⑶从描写风格来说,可分为白描和细描;从具体方法来说,可分为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从描写对象来说,可分为群体描写和个体描写;从描写角度来说,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即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人物描写必须注意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也就是说,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将人物的共性和个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⑷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成为老黑格尔所谓的立体的“这个”。⑸

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或“实写”,就是作者直接对被表现的人、事、物作具体描写。具体做法是,让被表现的人、事、物直接出场,以显示自己的特征。

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或“虚写”。具体做法是,被介绍的主角不直

接登场(或即使登场也不作具体表现),也就是说,作者不对主角作直接描写,作者或借用别人对主角的介绍,或借用旁人对被描写主角的反应,或借用被描写主角周围事物的表现,或泼墨于与被描写主角有关的其他事物……其最终目的是间接表现特定的对象──主角。⑹

由上,我们可以知道“侧面人物描写”的三重内涵:其一,虽然说是一种人物描写,但作者不直接描写被表现的人物;其二,作者对被表现人物周围的人物、事物作具体描写;其三,虽然说作者不直接描写那个人物,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表现那个人物。因此,我们对侧面人物描写的概念作如下界定:侧面人物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人物周围的人物、事物的描写以间接表现被描写人物的描写方法。

二、借他人的介绍表现主角

借他人的介绍表现主角是最常见的侧面描写方法。被表现的人物不直接登场,作者借旁人之口,将被表现人物的思想言行告诉给读者。也就是说,读者不是直接从作者的笔下了解被表现人物的言行,而是从文中旁人之口间接对被表现人物的思想言行有所了解。如关羽斩颜良之后向曹营诸将介绍张飞:“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⑺这种方法常用于一般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中。(见例01)

例01 苏林教授手持纸条,不知从何处找起,忽然听见对面的楼窗口,有一个孩子有事没事地张口唱着:

“咪──咿──咿──咿──,吗──啊──啊──啊──”仿佛歌唱家在练声似的。苏林教授不禁微笑了:“这准是她的家!”他猜对了,那孩子就是陈伊玲的弟弟。

从孩子嘴里知道:他姐姐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了上海被分配在工厂里担任行政工作。她是个青年团员,又积极又热心,不管厂里也好,里弄也好,有事找陈伊玲准没有错!两三天前,这里因为台风造成电线走火,

烧毁了不少房子。陈伊玲协助里弄干部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睡,影响了嗓子。第二天刚好是她复试的日子,她说了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

这就是全部经过。

“瞧,她还在那儿忙着哪!”孩子向窗外扬了扬手说,“我叫她!我去叫她!”

“不用了。请转告你姐姐,通过第二次考试,她已经被录(何为:《第二次考试》)

在第一次业务考试中,陈伊玲显示了她的音乐才华,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赞赏;第二次业务考试,她失败了,但事出有因──她因为抗台风救灾耽误了休息,影响了成绩。苏林教授尤其重视是的人的思想品德,所以他对陈伊玲的弟弟说“请转告你姐姐,通过第二次考试,她已经被录取了”!苏林教授所谓的“第二次考试”,实际指的是陈伊玲抗台救灾中表现的优秀品质。关于以上“第二次考试”的内容,作者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通过陈伊玲弟弟的口述将事情交代了出来;因此,故事就显得更为曲折动人;同时,配合上文对陈伊玲第一次考试的正面描写,人物形象就更显丰满了。这就是侧面描写,最常见的侧面描写。

三、借旁人的反应表现主角

借旁人的反应表现主角也是比较常见并得到公认的侧面人物描写手法。主角登场,但作者不直接写他的肖像言行表现,而是借旁人对他的肖像言行的反应,将主角间接介绍给读者;读者通过旁人的反应,从侧面了解被表现人物。就如叙事乐府民歌《陌上桑》中作者通过描写围观罗敷人员的众生像以表现罗敷的美貌。⑻这种方法也常用于一般的文章和文学作品中。(见例02)

例02 陈家洛心中正自暗喜,白马突然收蹄停步,却是前面铁甲军排得紧密,难以逾越。陈家洛凝神屏气,兜转马头,绕过铁甲军队伍,只见弓箭手弯弓搭箭,长矛手斜挺铁矛,一个间着一个,一眼望去,不计其数。只消清兵将官一声令下,他和怀中少女身上立时千矛丛集,万矢齐至,纵有通天本领也逃不过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