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概述

(一)制订依据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国内国际形势教育,以及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按照基础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对现行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二)课程性质和作用

2019级各专业公共基础课、必修;前导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对人文素养与政治素养的养成起关键作用。

“形势与政策”课的作用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广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策判别力,为强大祖国而奋发学习,健康成长。当前,就是要使学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己的本领。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总体建设目标为:加大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形成一套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注重营造一种新的课程文化,即营造一种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体现目前新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强调课程的开放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强调一种共建共享的课程文化,让学生积极参与,强调课程的民主性。课程本身就是对话,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学生当作是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相对静止的物,调动学生参加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形成“以人为本”的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三、课程目标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

五、实施建议

本课程共计16学时,每学期

4个学时,共上4个学期。教学形式既有一定的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也辅之以课堂讨论、课堂典型发言,课外观看时事视频、场景模拟等。

六、考核及评价

(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预期学习成果为本,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

(二)考核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总成绩采用百分制计算,平时成绩40%和期末成绩60%,一学年考一次(考题综合该学年所讲内容拟订)。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讨论、作业等。课程考核采用题库抽题,课堂在线测试的方法。学生平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加课堂讨论,以及在学校其他思政类课程课堂讨论表现突出的,任课教师与思政部其他课程教师进行沟通,平时成绩给予满分。

如果旷课3次,该课程考核为0分。

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推荐教材和指导书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教育部社政司委托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时事报告杂志社。

1. 《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重要报纸;

2. 《半月谈》、《瞭望》、《世界知识》等相关杂志;

3. 《时事报告》音像版等相关音像资料;

4. 教育部颁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每年上下半年各颁发1次);

5. 有关中央及广东省重要会议文件、中央领导人讲话;

6. 当年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全公报和决议、当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等。(二)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活动教室。

(三)师资条件

具备良好的师德,过硬的政治素养,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思政课教师;学院的党委领导及各系的书记;具有思政学科背景、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以及过硬的政治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四)实践平台和信息化教学资源

学习强国,对分易,思政部和团委相关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