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百度百科)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百度百科)
纸,用植物纤维制造,能任意折叠用来书写的片状物。
纸是书写、印刷的载体,也可以作为包装、卫生等其他用途,如打印纸、复写纸、卫生纸、面纸等等,由于纸的发明和推广,才使人类可以不再用泥、石、木、陶、金属等材料记录文字或图画,也使古代大量信息得到传播和保存。
纸张:纸的总称。
纸以张计,故纸张一般分为:凸版印刷纸、新闻纸、胶版印刷纸、铜版纸、书皮纸、字典纸、拷贝纸、板纸等。
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
有别于糹氐,糹氐为动物纤维“丝滓”。
纸张:纸的总称。
纸以张计,故纸张一般分为:凸版印刷纸、新闻纸、胶版印刷纸、铜版纸、书皮纸、字典纸、拷贝纸、板纸等。
字形字义纸字的笔顺写法:撇折、撇折、提、撇、竖提、横、斜钩;形声,字从糸,从氏,氏亦声。
“氏”义为“基底”、“基本面”、“受物面”。
“糸”指“植物纤维”。
“糸”与“氏”联合起来表示“植物纤维(浆液)均匀铺摊在一块平底板上”。
本义:在平底板上摊晒压平形成的纤维浆液硬结层。
参考:《说文》:“纸,絮一苫也。
从糸,氏声。
而形近字
魏晋南北朝时期
纸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造纸区域也由晋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阳一带而逐渐扩散到越,蜀,韶,扬及皖,赣等地,产量,质量与日俱增。
造纸原料也多样化,纸的名目繁多。
如竹帘纸,纸面有明显的纹路,其纸紧薄而匀细。
剡溪有以藤皮为原料
的藤纸,纸质匀细光滑,洁白如玉,不留墨。
东阳有鱼卵纸,又称鱼笺,柔软,光滑。
江南以稻草,麦秆纤维造纸,呈黄色,质地粗糙,难以书写。
北方以桑树茎皮纤维造纸,质地优良,色泽洁白,轻薄软绵,拉力强,纸纹扯断如棉丝,所以称棉纸。
蔡伦造纸的原料广泛,以烂渔网造的纸叫网纸,破布造的纸叫布纸,因当时把渔网破布划为麻类纤维,所以统称麻纸。
为了延长纸的寿命,晋时已发明染纸新技术,即从黄蘖中熬取汁液,浸染纸张,有的先写后染,有的先染后写。
浸染的纸叫染潢纸,呈天然黄色,所以又叫黄麻纸。
黄纸有灭虫防蛀的功能。
至晋代(4世纪)时,纸已最终取代帛简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蔡伦在促进麻纸及皮纸生产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他虽不是造纸术发明者,但作为技术革新者和组织推广者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公元8世纪,我国已经广泛使用纸,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我国将纸出口到亚洲各个地方,并严保造纸秘密。
公元751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发生冲突,阿拉伯人俘获几个中国造纸工匠。
没过多久,造纸业便在撒马尔罕和巴格达兴起。
就这样,造纸技术便逐渐在阿拉伯世界各地传开,那里开始广泛使用纸张,后又经阿拉伯诸国传到北美和欧洲。
据史书记载,在蔡伦发明造纸术後的1000多年,欧洲才建立第一个造纸厂。
虽然现代的造纸工业已很发达,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伦造纸的方法相同。
造纸原料十分之七八已为木浆所代替,但造高级印刷纸、卷烟纸、宣纸和打字蜡纸等,仍不外蔡伦所用的破布、树皮、麻头、废鱼网等原料。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
在宣纸的主要产地安徽宣州有这么一个传说:蔡伦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他一直想制造一种特别理想的白纸,用来替师父来画像修谱。
但经过许多次的试验都不能如愿以偿。
一次,他在山里偶然看到有些檀树倒在山涧旁边,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蚀得腐烂发白。
后来他用这种树皮造纸,终于获得成功。
由此可以断定:利用树皮制造宣纸,在唐朝时候就比较盛行了。
唐代在前代染黄纸的基础上,又在纸上均匀涂蜡,经过砑光,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人称硬黄纸。
还有一种硬白纸,把蜡涂在原纸的正反两面,再用卵石或弧形的石块碾压摩擦,使纸光亮,润滑,密实,纤维均匀细致,比硬黄纸稍厚,人称硬白纸。
另外政治家填加矿物质粉和加蜡而成的粉蜡纸;在粉蜡纸和色纸基础上经加工出现金,银箔片或粉的光彩的纸品,称做金花纸,银花纸或金银花纸,又称冷金纸或洒金银纸;还有色和花纹极为考究的砑花纸,它是将纸逐幅在刻有字画的纹版上进行磨压,使纸面上隐起各种花纹,又称花帘纸或纹纸,当时四川产的砑花水纹纸鱼子笺,备受文人雅士的欢迎。
另外,还出现了经过简单再加工的纸,著名的有薛涛笺,谢公十色笺等染色纸,金粟山经纸,以及各种各样的印花纸,松花纸,杂色流沙纸,彩霞金粉龙纹纸等。
同时,由于发明了雕版刷术,大大刺激了造纸业的发展,造纸区域进一步扩大,名纸迭出,如益州的黄白麻纸,杭州,婺州,衢州,越州的藤纸,均州的大模纸,蒲州的薄白纸,宣州的宣纸,硬黄纸,韶州的竹笺,临川的滑薄纸。
唐代各地多以瑞香皮,栈香皮,楮皮,桑皮,藤皮,木芙蓉皮,青檀皮等韧皮纤维作为造纸原
料,这种纸纸质柔韧而薄,纤维交错均匀。
五代两宋时期
五代制纸业仍继续向前发展,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纸;此纸“滑如春水,细密如蚕茧,坚韧胜蜀笺,明快比剡楮”。
这种纸长者可五十尺为一幅,自首至尾匀薄如一宋代继承了唐和五代的造纸传统,出现了很多质地不同的纸张,纸质一般轻软,薄韧,上等纸全是江南制造,也称江东纸。
纸的再利用开始于南宋,以废纸为原料再造新约,人称还魂纸或熟还魂纸,具有省料,省时,见效快的特点。
元明清时期
元代造纸业凋零,只在江南还勉强保持昔日的景象。
到了明清,造纸业又兴旺和创新。
各种笺纸再次盛行起来,在质地上推崇白纸地和淡雅的色纸地,色以鲜明静穆为主,如康熙、乾隆时期的粉蜡纸,印花图绘染色花纸等,纸的制作,到了清代,已到了完美绝伦的地步。
清代的造纸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
明代,造纸业才又兴旺发达起来,主要名品是宣纸,竹纸,宣德纸,松江潭笺。
清代宣纸制造工艺进一步改进,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纸。
各地造纸大都就地取材,使用各种原料,制造的纸张名目繁多,在纸的加工技术方面,如施胶,加矾,染色,涂蜡,砑光,洒金,印花等工艺,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
各种笺纸再次盛行起来,在质地上推崇白纸地和淡雅的色纸地,色以鲜明静穆为主。
康熙,乾隆时期的粉蜡笺,如描金银图案粉蜡笺,描金云龙考蜡笺,五彩描绘砑光蜡笺,印花图绘染色花笺,三色纸上采
用粉彩加蜡砑光,再用泥金或泥银画出各种图案。
笺纸的制作在清代已达到精美绝伦的程度。
宣纸另外,我国从晋代开始朝廷就从邻国接受贡纸,如南越进贡的侧理纸(或称苔纸),是以海苔为原料,加上味甘,大温,无毒的侧理制成的越南纸。
朝鲜进贡的高丽纸,鸡林纸为历代统治者所喜爱。
到清代则有朝鲜的丽金笺,金龄笺,镜花笺,竹青纸,越南的苔笺,日本的雪纸,奉书纸,西方的金边纸,云母纸,漏花纸,各色笺纸,回回各色花纸等。
纸张、纸板及加工纸的统称。
是供书写、记录、印刷、绘画或包装等多种用途的片状纤维制品。
由悬浮在水中的纸浆,在造纸机成形网上沉积成错综交织的纤维层,再经压榨、干燥之后所制成。
石头纸用石头制纸的技术,原理就是将石头的主要成分“碳酸钙”研磨成超细微粒后吹塑成纸的。
这个技术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但是在全球号召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这一“时尚”的环保概念重新被人们重视。
石头纸新技术,是以地壳内最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碳酸钙为主要原料,以高分子材料及多种无机物为辅助原料,利用高分子界面化学原理和填充改性技术,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可逆性循环利用,具有现代技术特点的新型造纸技术。
石头纸技术,是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新技术。
该技术的诞生,既解决了传统造纸污染给环境带来的危害问题,又解决了大量塑料包装物的使用造成的白色污染及大量石油资源浪费的问题。
分类纸的品种很多,
分类方法也不一致,习惯分类方法有3种:
1、按生产方式分为手工纸和机制纸。
手工纸以手工操作为主,利用
帘网框架、人工逐张捞制而成。
质地松软,吸水力强,适合于水墨书写、绘画和印刷用,如中国的宣纸。
其产量在现代纸的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机制纸是指以机械化方式生产的纸张的总称,如印刷纸、包装纸等。
2、按纸张的厚薄和重量分为纸和纸板。
两者尚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
一般以每平方米重200g以下的称为纸,以上的称为纸板。
纸板占纸总产量的40~50%左右,主要用于商品包装,如箱纸板、包装用纸板等。
国际上通常对纸和纸板分别进行统计。
3、按用途可分为:包装用纸、印刷用纸、工业用纸、办公,文化用纸、生活用纸和特种纸。
包装用纸:白板纸、白卡纸、牛卡纸、牛皮纸、瓦楞纸、箱板纸、茶板纸、羊皮、鸡皮纸、卷烟用纸、硅油纸、纸杯(袋)原纸、淋膜纸、玻璃纸、防油、防潮纸、透明纸、铝箔纸、商标、标签纸、果袋纸、黑卡纸、色卡纸、双灰纸、灰板纸;印刷用纸:铜版纸、新闻纸、轻涂纸、轻型纸、双胶纸、书写纸、字典纸、书刊纸、道林纸、米黄色道林纸、象牙白道林纸;工业用纸(主要指还要经过加工制成书写、包装等特殊用纸):离型纸、碳素纸、绝缘纸、滤纸、试纸、电容器纸、压板纸、无尘纸、浸渍纸、砂纸、防锈纸;办公、文化用纸:描图、绘图纸、拷贝纸、艺术纸、复写纸、传真纸、打印纸、复印纸、相纸、宣纸、热敏纸、彩喷纸、菲林纸、硫酸纸;生活用纸:卫生纸、面巾纸、餐巾纸、纸尿裤、卫生巾、湿巾纸;特种纸:装饰原纸、水纹纸、皮纹纸、金银卡纸、花纹纸、防伪纸。
规格
一般分为平板和卷筒两种。
平板纸主要用于逐张使用,如供平台印刷机印刷和书写、绘画等用纸。
卷筒纸主要供连续性加工机械使用,如供轮转机印刷,制袋机连续制袋,卷烟机连续包制卷烟等。
纸供印刷用纸的幅度一般要求与印刷机系列相匹配。
卷筒幅宽过去以787和1092mm及其倍数为主,随着印刷机印幅的改变,现逐步采用以880mm 以其倍数为主。
卷筒纸外径一般为750~850mm。
平板纸的长宽比为0.72。
习惯上以500张为一令,若干令纸打包成为一件,每件重量不超过250kg。
其他纸张则由于各种使用要求不同,定有不同的规格标准,或按订户要求的特殊规格生产。
现行一般的纸张印刷规格如下:正度纸张:787×1092mm开数(正度)尺寸单位(mm)全开781×10862开530×760 3开362×7814开390×543 6开362×3908开271×39016开195×271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大度纸张:889×1194mm开数(正度)尺寸单位(mm)全开844×11622开581×844 3开387×8444开422×581 6开387×4228开290×422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常见开本尺寸(单位:mm)开本尺寸:787 ×1092对开:736 × 5204开:520 × 3688开:368 × 26016开:260 × 18432开:184 × 130开本尺寸(大度):850 × 1168对开:570 × 8404开:420 × 5708开:285 × 42016开:210 × 28532开:203 × 140名片横版:90×55mm<方角> 85×54mm<圆角>竖版:50×90mm<方角> 54×85mm<圆角>方版:90×90mm 90×95mmIC卡85×54MM三折页广告标准尺寸:(A4)210mm × 285mm普通宣传册标
准尺寸:(A4)210mm × 285mm文件封套标准尺寸:220mm × 305mm 招贴画:标准尺寸:540mm × 380mm挂旗标准尺寸:8开376mm ×265mm4开540mm × 380mm标准尺寸:400mm × 285mm × 80mm信纸便条:标准尺寸:185mm × 260mm 210mm × 2网上流传一张纸对折不可能超过7次,其实一张纸是可以对折无数次的,只不过取决于纸的长度,宽度和质地。
目前,一张纸对折次数最多的世界纪录是用3000米长的卫生纸对折13次。
性能指标
对不同品种的纸张要求具有与其主要用途相适应的性能指标。
根据不同用途;分别以专用仪器按标准检测以下各类性能
物理性能指标
①定量:每平方米的重量,以g/㎡表示。
如文化印刷用纸定量一般为32~80g/㎡,纸板的定量一般为200~400g/㎡。
白纸②厚度:在两测量板间,施加100kPa压力下,直接测量的厚度,以mm表示。
③紧度:表示纸张结构松紧的程度,每立方厘米纸的重量,以g/c㎥表示。
同一定量的纸,厚度大的纸质就疏松。
④多孔性和透气度:一般纸张中含有70%的孔隙。
透气度是以一定面积的纸张在一定真空度下,每分钟透过的空气量或透过一定空气量的时间,分别以ml/min或
s/100ml表示。
⑤伸缩率:纸张浸水后或在不同温度下增湿或减湿后,纸张尺寸相对的变化,以尺寸的增或减对原试样尺寸的百分率表示。
胶印纸对伸缩率要求较高。
⑥强度:纸张受外力作用,达到破坏点所反映出的一些具体数值。
主要有抗张强度及其断裂时的伸长
率、耐破度、耐折度、撕裂度、刚度等。
各项强度指标对包装纸尤为重要。
⑦着火点:一般在130~255.5℃。
光学性能指标①白度:白色或接近白色的纸表面对蓝光的反射率,以相对于标准氧化镁板反射率的百分率表示。
共20张纸花②不透明度:以单张试样在“全吸收”的黑色衬垫上的反射能力,与完全不透明的若干张试样的反射能力的百分比率表示。
③透明度:光线透过纸的程度。
以试样能看清楚墨汁线条的最多的层数表示。
光学性能指标对印刷纸和描图等比较重要。
化学性能指标
①水分:纸中含有在100~105℃下可蒸发的水分重量,以对纸重的百分率表示
②灰分:纸经灼烧后的残渣重量对纸样绝干试样重量的百分率表示。
③ pH值:纸样在95~100℃的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后,其水抽提液得的pH值。
这些化学性质指标对电气及技术用纸尤为重要。
表面性能
①施胶度(耐水度):纸张表面防止书写时墨水渗透扩散的性能,对书写纸很重要。
以鸭嘴笔蘸特制的墨水,在纸上划线,以不扩散和不渗透的线条的最大宽度(mm)表示。
纸
②平滑度:在一定真空度下,一定容积的空气通过在一定压力下的试样表面与玻璃面之间的间隙所需的时间,以秒表示。
③表面强度:胶版印刷纸为防止纸张掉毛糊版,要求具有较好纸页表面强度。
以蜡棒加压纸张至拉附纤维为止的蜡棒级数,也可用印刷
适用仪测量其拉毛速度表示。
绘图纸、描图纸则测其耐擦力,均系对纸张表面组织结合强度的检测。
云母纸一定压力下的试样表面与玻璃面之间的间隙所需的时间,以秒表示。
除以上诸性能外,其余技术用纸中还有许多特殊性能的检测要求。
如电气工业用纸的介电常数、介电强度、介质损耗,卷烟纸的燃烧速度,隔热纸的导热系数,过滤纸对流体的阻力系数及对过滤物的截留系数,生活卫生用纸的柔软度、吸收性等均为质量的重要性能指标,需按规定标准进行检测以评价其使用性能。
发明使用
纸的发明
纸在文房四宝中,较之笔、墨、砚晚出。
古今中外,公认为东汉初期的宦官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人。
据范晔的《后汉书》记载:"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这是历史文献中最早的关于造纸术的记载。
从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蔡伦造纸使用的原材料是树皮、麻头、旧布、渔网等价格低廉的物料,这样造出的纸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
但是,在也有一些文献记载了蔡伦之前就有纸张使用的例证。
例如,在班固的《汉书·外戚传·孝成赵皇后》中,就记载了公元前2世纪用纸包药事例,以及清代张澍撰所作《三辅旧事》。
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和敦煌甜水井汉悬泉邮驿
遗址出土的西汉纸,以现存实物证实了远在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西汉就已出现了纸张的使用。
这大约比蔡伦发明造纸术要提前170年左右。
从以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早在西汉时期就发明了纸张,当时的纸张质量较差;不能用于书写,到了西汉后期,纸张的质量才有提高。
而蔡伦正是在此造纸术的基础上,对原材料、工艺进行了改进,制造出了质量很高的纸,特别是蔡伦扩大了造纸的原料,而且为以后广用各种植物纤维造纸提供了条件。
早期纸的使用
西汉劳动人民所造的纸并经过东汉的蔡伦改进以后,已经能满足书写的要求。
对于蔡伦来说,改进的目的就是用来取代木牍、竹简、缣帛等书写、记录文字的材料,由于纸质轻,价格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东汉末年,山东人左伯,就是一个以造纸精美而闻名,当时的书法家都十分推崇左伯的纸,这就是说,在东汉末年,造纸技术大大提高。
[1]公元2世纪4世纪,是竹简、缣帛和纸张并用的时期,由于纸张的质量和产量不断提高,纸张作为写字用的材料,其使用的比列也越来越大,在这个时期,纸张已成为文人不可缺少的写字材料。
总之,在纸张得到广泛应用之后,使书写材料重量大大的减轻,从而完全取代了过去的写字材料。
早期的造纸方法
有关中国古代造纸的方法,历史上记载很少,但就纸的制作工艺及其原理,发明迄今两千年来,并无多大实质性变化。
总结起可归纳以下几点:一是将砍伐来的植物,比如麻类植物,用水浸泡,剥其皮,再
用刀剁碎,放在锅里煮,待晾凉后再进行浸泡、脚踩,用棍棒搅拌,使其纤维变碎、变细。
二是掺入辅料,制成纸浆。
三是用抄纸器(竹帘之类)进行抄捞、晾干,即可制成为纸。
纸虽然出现较早,但真正用于书写和推广使用是在蔡伦造出质地优良的“蔡候纸”之后。
公元404年,东晋桓玄帝曾下令废简用纸,使纸的应用日益推广和普及。
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历史上任何一项重大工艺技术的发明,都不是偶然的,都具有从设想,到雏形,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蔡伦之前虽然有纸,但这无损于蔡伦作为重大改良者和完善造纸术这一发明的发明者的丰功伟绩。
是蔡伦的发明创造,使纸进入了它的实用阶段,并迅速、广泛地推广开来,为完善印刷术和促进印刷术的发展提供了物美、价廉、而又易得的承印物。
蔡伦的功绩和他作为完善造纸术这一伟大发明的发明家的光辉形象是不容抹煞的。
综上所述:纸的发明和改进,使得中国的文字向着简化、工整、规范和易于镌刻、复制的方向发展;织物、纸和墨的发明、发展和应用,为印刷术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承印和转印材料;以手工雕刻和转印复制技术为基础的盖印和拓印以及织物印花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结合,为印刷术的发明奠定了技术基础;社会的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造就了发明印刷术的社会环境和客观要求。
这四者的具备和结合,使得印刷术的发明成为历史的必然,至隋、唐时期开始推广应用了。
造纸过程
一般印刷纸的生产分为制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
色纸浆或漂白纸浆。
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
纸造纸厂一般需贮存足够用4~6个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贮存中经过自然发酵,以利于制浆,同时保证纸厂的连续生产。
经备料工段把芦苇、麦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供生产化学浆)或木断(供生产磨木浆),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内加化学药液,用蒸汽进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纸浆,或把木断送到磨木机上磨成纸浆,也可经过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纸浆。
然后用大量清水对纸浆进行洗涤,并通过筛选和净化把浆中的粗片、节子、石块及沙子等除去。
再根据纸种的要求,用漂白剂把纸浆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着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
然后在纸浆中加入改善纸张性能的填料、胶料、施胶剂等各种辅料,并再次进行净化和筛选,最后送上造纸机经过网部滤水、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压光卷取,并进行分切复卷或裁切生产出卷筒纸和平板纸。
如果生产要生产涂布印刷纸,则需要干燥中部或生产成卷筒纸后经涂布加工而实现。
除以上基本过程外,还包括一些辅助过程,如蒸煮液的制备、漂液的制备、胶料的熬制及蒸煮废液和废气中的化学药品与热能的回收等。
卫生纸的新造纸技术
由于造纸技术的不断突破,目前,美国的一家卫生纸制造厂引用了这样一种新造纸技术;制造卫生纸的原料为用过的书写纸和废弃的打印纸,先将它们捣碎制成纸浆。
然后进行纸浆过滤,再将其进行逐渐粘合和抽水处理,最后进行切割包装。
这些工序做完后,制出的卫生纸就又可以进行二次使用了。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废物利用、节省资源,
而且制出纸的过程也比传统工序简练。
发明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纸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储存和交流,对于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把字刻写在龟甲、兽骨、竹片、木片和绢帛上。
甲骨、木片很笨重,用起来不方便;绢帛太贵,一般人用不起。
大约在西汉初期,人们用大麻和苎麻造出了纸。
这种早期的纸比较粗糙,不太适合写字。
纸到了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在朝廷做官的蔡伦,经过长期的试验,改进了造纸方法。
他用树皮、破布、破鱼网等多种植物纤维作原料,加水蒸煮,捣烂成浆,再均匀地摊在细帘子上晾干,造成了一种薄薄的纸。
这种纸便于写字,而且便宜,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蔡伦在造纸术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
东汉以后,造纸技术得到不断的改进,竹子、稻草、甘蔗渣等都逐渐成为造纸原料。
因为原料不同,纸也有了各种不同的种类和用途。
安徽省宣州生产的宣纸,就是闻名中外的上等纸张,是用于中国书法、绘画的珍品。
传播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纸张,可能是起源于中国南方,和树皮布文化有密切关系。
[2]从考古学角度分析,世界树皮布技术扩散过程,呈现由南中国-中南半岛-菲律宾-中美洲的传播途径。
[2]造纸术在三世纪初传入越南;七世纪初传入朝鲜、日本、印度。
造纸术可能在7世纪以前就已经西传至西亚地区,早在公元650年造纸术就传入中亚的撒马尔罕。
到了公元707年纸张已在阿拉伯半岛麦加被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