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计算+实验探究(解析版)

溶解度+计算+实验探究(解析版)
溶解度+计算+实验探究(解析版)

1.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将a的溶液由t2 ℃降温到t1 ℃,一定有晶体析出

C.t2 ℃时,50 g的a溶于50 g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

D.c的饱和溶液由t2 ℃降温到t1 ℃,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D

【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将a的溶液由t2 ℃降温到t1 ℃,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C、t2 ℃时,a物质

的溶解度是50 g,所以50 g的a溶于50 g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5g

50g+25g

×100%=33.3%,

故C错误;D、c的饱和溶液由t2 ℃降温到t1 ℃,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溶剂质量也不变,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故选D。

2.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

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M是硝酸钾

B.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C.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③>①

D.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A、由图2可知,t2时,烧杯中100g的水将60g的M物质完全溶解,而t2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小于60g,故可以确定M物质是硝酸铵,故A正确;B、溶液是100g

的水中溶解了60g的硝酸钾,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故B正确;C、溶液①②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而③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故C错误;D、溶液

①经升温蒸发后变为溶液②,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0g,溶液②中刚好是100g的水

和60g的硝酸钾,故溶液②刚好是饱和溶液,溶液③中有固体析出,故溶液③也是饱和溶液,故D正确。故选C。

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B.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C.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D.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A.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如果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错误;B.t3℃时,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错误;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所以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正确;D.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蒸发溶剂、加入固体乙的方法转变成饱和溶液,错误。故选C。

4.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 g,其中钙元素

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 2的质量为

A .1.1 g

B .2.2 g

C .4.4 g

D .5 g 【答案】B

【解析】碳酸钙质量为:8.8 g ×50%÷

40100

=11 g ,则反应放出CO 2的质量为:11 g ﹣8.8 g =2.2 g 。故选B 。

5.现有Fe 2O 3和CuO 的混合物W g ,在高温条件下用足量的CO 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 g ,将生成的CO 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全部吸收后,产生白色沉淀5.0 g ,则W 的数值为

A .7.4

B .4.6

C .3.2

D .3.8 【答案】C

【解析】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一半来自于金属氧化物;设二氧化碳质量为x 。 Ca(OH)2+CO 2CaCO 3↓+H 2O , 44 100

x 5.0 g

145g

400x x =2.2 g ,

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2.2 g ×3244

÷2=0.8 g Fe 2O 3和CuO 混合物的质量等于金属元素质量与氧元素质量之和,即W =2.4+0.8=3.2。故选C 。

6.为了回收硫酸铜废液中的铜,称取m kg 铁粉与一定体积的硫酸铜废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能被磁铁吸引;再将该固体与足量的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不能被磁铁吸引的固体m kg 。则整个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uSO 4与H 2SO 4的质量之比为

A .80∶7

B .80∶49

C .10∶7

D .8∶7

【答案】A

【解析】设参加反应的H 2SO 4与CuSO 4的质量分别为x 、y 。

Fe+H 2SO 4FeSO 4+H 2↑ 固体质量减少量

56 98 56

x

5698x Fe+CuSO 4FeSO 4+Cu 固体质量增加量

56 160 64 64﹣56=8

y 8160

y 由于得到不能被磁铁吸引的固体m kg ,即铁完全反应且固体质量前后不变,所以 5698x =8160

y y x =807

故选A 。

7.如图为KNO3和NaCl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将25g 氯化钠固体投入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NaCl_____溶液(填“不

饱和”或“饱和”或“不能确定”).

(2)将t2℃时饱和的KNO3溶液100g 恒温蒸发10g 水,可析出KNO3的质量为_____g ,

剩下的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3)现有t2℃时KNO3溶液中含少量NaCl ,若要得到较纯净的KNO3晶体,应采取的物

理方法是_____.

(4)你从图中还可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一条即可):_____.

【答案】饱和 5 33.3% 降温结晶 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合理即可)

【解析】(1)t 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50g ,故将25g 氯化钠固体投入50g 水中,充分

溶解后可得到NaCl 饱和溶液;(2)t 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0g ,即100g 水中最多溶解50g 的硝酸钾,所以10g 水最多溶解5g ,故将t2℃时饱和的KNO 3溶液100g 恒温蒸发10g 水,可析出KNO 3为5g ;剩下的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与原溶液相同为:

;(3)观察图示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所以要从KNO3溶液中含少量NaCl,若要得到较纯净的KNO3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应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4)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看出: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等。

8.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______。

①t2 ℃时,完全溶解a g A物质最少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①t2 ℃时,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A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________

____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实验室欲除去粗盐样品中含有的不溶性泥沙,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和用品有: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____________和滤纸。

(3)在实验室中,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45 g,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g。将45 g 10%的氯化钠溶液配成含氯化钠为0.9%的溶液,得到氯

化钠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答案】(1)①C>B>A①C①100 g①小于

(2)漏斗

(3)4.5500

【解析】(1)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①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C;①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a g,所以完全溶解a g A物质最少需要水的质量是100 g;①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A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小于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

(2)实验室欲除去粗盐样品中含有的不溶性泥沙,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和用品有: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漏斗和滤纸。

(3)在实验室中,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45 g ,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10%×45 g =4.5 g ,将45 g 10%的氯化钠溶液配成含氯化钠为0.9%的溶液,得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4.5g 0.9%

=500 g 。 9.某实验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时,做了金属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除生成一种盐外,还有气体生成。 为确定生成气体的成分,小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

【提出问题】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生成气体可能是H2、HCl 、NH3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

①2NH3+H2SO4=== (NH4)2SO4;

②NH3+HCl===NH4Cl ;

③2NH3+3CuO=====△3Cu+N2+3H2O

【实验探究】(1)为确定是否含有HCl ,将气体通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当观察到_________,则该气体中无HCl 。

(2)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其他气体是否存在,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①A 装置是为了证明有NH3,则A 装置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B 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③A 、B 实验装置能否对调,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④C 中玻璃管内观察到_________,证明有H2。

【实验结论】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一种盐、NH3和H2,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实验小组的一个同学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 ,就能证明HCl 不存在。 请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

【答案】【实验探究】(1)无沉淀生成(或无明显现象)(2)①溶液变红色 ②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③不能对调,若对调A 、B 装置,由于浓硫酸会吸收氨气,则无法验证氨气的存在,且

进入C装置中的气体也没有干燥,影响实验效果④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玻璃管内壁出现水珠

【实验结论】Mg+2NH4Cl===MgCl2+2NH3↑+H2↑【反思与评价】是氨气能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所以二者不能共存

【解析】【实验验证】(1)若该气体中无HCl,将气体通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无沉淀生成或无明显现象。(2)①NH3和H2O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A中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证明有NH3;②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和氨气;③A、B装置不能对调,若对调A、B装置,由于浓硫酸会吸收氨气,则无法验证氨气的存在,且进入C装置中的气体也没有干燥,影响实验效果;④加热条件下,氧化铜能和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因此当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玻璃管内壁出现水珠时,则可证明有H2。【实验结论】根据上述探究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一种盐(MgCl2)、NH3和H2,所以化学方程式为Mg+2NH4Cl===MgCl2+2NH3↑+H2↑。【反思与评价】因为氨气能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即氨气不能和氯化氢共存,实验中证明了有氨气,则说明没有HCl,所以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

10.工业铁红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有少量的FeO、Fe3O4

【查阅资料】1. 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3H2O CO2↑+CO↑+H2O

2.碱石灰是固体NaOH和CaO的混合物,能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3.铁的常见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问题讨论】为了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小组间学进行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1)该实验为了保证进入E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B、C、D中的试剂依次

是(填字母序号)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c氢氧化钠溶液

(2)C装置的作用是。

(3)写出E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4)称取铁红样品10.0g,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

①若E 中充分反应后得到铁粉的质量为m g ,则

①若实验前后称得F 装置増重7.7g ,则此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是 。

【实验反思】

(1)如果缺少G 装置(不考虑其他因素),则测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会 (选填“偏小”“不变”“偏大”)。

(2)该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是 。

【问题讨论】(1)cba

(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除尽

(3)3CO+Fe 2O 3

2Fe+3CO 2 (或 4CO+Fe 3O 43Fe+4CO 2 或 CO+FeO

Fe+CO 2) (4)①7.0

7.78 ②72%

【实验反思】(1)偏小 (2)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11.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甲酸(HCOOH )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提出猜想】 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 H 2和CO 2;猜想2. CO 和H 2O 。

【设计实验】20℃时,甲酸的状态为______;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_____(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预测】若猜想l 成立,则D 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_。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 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 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 H 2O 和CO 2;猜想4.CO 和H 2O 。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______。

高温 高温 高温

11.答案. 液态 A 紫色溶液变红色红色粉末变黑色HCOOH CO↑+H2O↑ 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等(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相等)

12.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无色、冰状固体,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能源之一。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温室效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 H2O ;乙CO H2O;丙NH3 CO2 H2O;丁CO2 CO H2O。

你认为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l)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_____。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在浴室外非密闭空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

12.答案【猜想与假设】丙【实验探究】(1)若颠倒,无法确定水是燃烧产物还是来自澄清石灰水(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干扰对燃烧产物的检验(3)无水CuSO4遇水变蓝,丁(4) CO2+Ca(OH)2=CaCO3↓+H2O(2分)

【反思与交流】避免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造成危险(或避免燃气泄漏时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13.碱式碳酸镁[Mg2(OH)2CO3]和过氧化镁(MgO2)都是重要化工原料.

Ⅰ.以Mg2(OH)2CO3为原料,制备产品MgO2的步骤如下:

(1)煅烧:煅烧Mg2(OH)2CO3得到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常温下是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OH)2CO32MgO+H2O+CO2↑.(2)转化:向所得固体中加双氧水充分搅拌,发生反应MgO+H2O2=MgO2+H2O,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填“放出”或“吸收”).其他条件相同,煅烧温度、煅烧时间不同,所得MgO对MgO2产率(产率=×100%)的影响分别如图1所示,则最佳的煅烧温度为650℃、煅烧时间为2小时.

(3)分离:得到产品.

(4)测定:假设产品中仅少量MgO,某小组设计图2装置,通过测定生成O2体积,计算MgO2的质量分数.

已知:a.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b.MgO2+2HCl=MgCl2+H2O2

c.2MgO22MgO+O2↑ d.MgO+C Mg+CO↑

①仪器M的名称是分液漏斗,MnO2的作用是催化剂.

②相同条件下,装置A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填图2中“装置A”或“装置B”)

③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是1.18g?mL﹣1的浓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110g,需要水80.3mL.(水的密度是1g?mL﹣1,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④经讨论,该小组又设计了下列3种方案,分别取5.0g产品进行实验,能确定MgO2质量分数的是a.(填序号)

a.加热,使MgO2完全分解,测出剩余固体的质量

b.与足量炭粉在高温下充分反应,测出生成Mg的质量

c.先加足量稀盐酸,再加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测出Mg(OH)2质量

Ⅱ.MgCl2是制备Mg2(OH)2CO3的原料,现用含碳酸镁84%的菱镁矿制备MgCl2,反应如下:MgCO3+Cl2+CO MgCl2+2CO2(设杂质不参加反应).生产19吨MgCl2需要这样的菱镁矿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

故答案为:

Ⅰ.(1)Mg2(OH)2CO32MgO+H2O+CO2↑.

(2)放出;650;2

(4)①分液漏斗;催化剂.

②装置A;

③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是1.18g?mL﹣1的浓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110g,设需要的37%的浓盐酸的质量为x

根据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

37%x=10%×110g

x≈29.7g

需要水的质量为110g﹣29.7g=80.3g折合80.3mL.

④经讨论,该小组又设计了下列3种方案,分别取5.0g产品进行实验,能确定MgO2质量分数的是a.(填序号)

a.加热,使MgO2完全分解,测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可以根据质量差为生成的氧气求算MgO2质量,进而确定MgO2质量分数.正确;

b.与足量炭粉在高温下充分反应,由于氧化镁和过氧化镁分解得到的氧化镁都能和碳反应,所以没法确定多少是过氧化镁得到的.无法求算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错误;

c.先加足量稀盐酸,再加足量NaOH溶液,氧化镁和过氧化镁都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所以无法确定过氧化镁的质量,无法求算起质量分数.错误;

故选:a.

Ⅱ.设生产19吨MgCl2需要这样的菱镁矿的质量为x.

MgCO3+Cl2+CO MgCl2+2CO2

84 95

84%x 19t

=

x=20t

14.取含杂质的硫酸镁样品7 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06 g/cm 3),恰好完全反应,得到71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计算: (1)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

(2)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71 g ×10%=7.1 g ,设硫酸镁的质量为x ,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氢氧化镁的质量为z 。

2NaOH+MgSO 4Na 2SO 4+Mg(OH)2↓

80 120 142 58

y x 7.1 g z

80142587.1g 58.5y x z

=== x =6 g ,y =4 g ,z =2.9 g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71 g+2.9 g ﹣6 g =67.9 g 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g 67.9g

×100%≈5.9%。 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367.9g 1.06g/cm

≈64.1 cm 3=64.1 mL 。 答:(1)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为6 g 。

(2)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9%。

(3)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64.1 mL 。

15.Mg(OH)2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研究人员向一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MgSO 4和H 2SO 4的混合溶液,为确定混合溶液中镁的含量,取4份混合溶液各100 g ,向每份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4% NaOH 溶液,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实验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中硫酸镁完全反应。

(2)计算100 g 混合溶液中含MgSO 4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分析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加入4% NaOH 溶液质量0﹣30.0g 过程中,产生Mg(OH)2沉淀质量对应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答案】(1)③④

(2)设100 g 混合溶液中含MgSO 4的质量为x 。

2NaOH+MgSO 4Na 2SO 4+Mg(OH)2↓

120 58

x 0.580 g

580.012058g

x x =1.2 g

答:100 g 混合溶液中含MgSO 4的质量为1.2 g 。

(3)

【解析】(1)由实验①可知每消耗10.0 gNaOH 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0.29 g ,第①次在增加10.0 g NaOH 溶液沉淀增加的质量为0.058 g ,说明此时硫酸镁完全反应,氢氧化钠已过量,故填①①。

(3)由于每消耗10.0 g NaOH 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0.29 g ,第①次与硫酸镁反应的氢氧化

钠溶液质量为10.0g

0.232g

0.29g

?=8.0 g,即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0.0 g﹣8.0

g=2.0 g,与硫酸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为10.0g

0.580g

0.29g

?=20 g,所以加入4%

NaOH溶液质量0~30.0 g过程中,产生Mg(OH)2沉淀质量对应的变化图为

16.已知某品牌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确

定该品牌膨松剂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氨气水溶液呈碱性

②浓硫酸和碱石灰都可做气体吸收剂;浓硫酸能吸收氨气,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碱石灰是氧

化钙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依次连接A、C、D装置,点燃A处的酒精灯,将试管中的该膨松剂样品充分加热至完全反应后,通过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可以证明该膨松剂中含有NaHCO3和NH4HCO3两种物质。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_。

(拓展探究)为进一步确定该品牌膨松剂中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同学们取两份等质量的该品牌膨松剂样品,利用图提供的实验装置,设计并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基于以上实验数据分析,该品牌膨松剂中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是_____。

(实验反思)小明认为以上拓展探究实验存在一定误差,导致误差的原因是_____(答一条即可)。

【答案】试管中有剩余固体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210:

79 生成的气体不能被吸收剂完全吸收等

【解析】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设计实验】依次连接A、C、D装置,点燃A处的酒精灯,将试管中的该膨松剂样品充分加热至完全反应后,观察到试管中有剩余固体,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铵;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拓展探究】装置C增重1.98g,说明反应生成了1.98g二氧化碳,装置B增重0.34g,说明反应生成了0.34g氨气,设碳酸氢铵质量为x,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y。

NH4HCO3NH3↑+H2O+CO2↑

79

17 44

x 0.34g y

x=1.58g

y=0.88g

设碳酸氢钠质量为z,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98g﹣0.88g=1.1g

2NaHCO3Na2CO3+H2O+CO2↑

168 44

z 1.1g

z=4.2g

该品牌膨松剂中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是:4.2g:1.58g=210:79;【实验反思】小明认为以上拓展探究实验存在一定误差,导致误差的原因是生成的气体不能被吸收剂完全吸收等。

17.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锅炉水垢既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某锅炉

水垢的主要成分有CaCO3、Mg(OH)2、Fe2O3,用“酸洗”法可除去该水垢。

①“酸洗”时,一般不选用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

①写出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两种抗胃酸药剂的主要成分及建议每次剂量见表:

服用Mg(OH)2的药效比服用NaHCO3“强”的原因是_____。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三种溶液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所示:

其中第_____组结果肯定不正确。

(4)在CuO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滤出不溶物

后再往滤液里加入一枚铁钉,若铁钉无变化,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滤液中含有的

溶质是_____。

【答案】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止反应的进行Fe2O3+6HCl ═2FeCl3+3H2O 氢氧化镁的碱性比碳酸氢钠的碱性强1、2 铜硫酸亚铁

【解析】(1)①工业上清洗锅炉时一般不用硫酸,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会阻止反应的进行,不能除去碳酸钙;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2)氢氧化镁的碱性比碳酸氢钠强,故治疗效果更好;(3)第1、2组是不正确的,因为第1组中的碳酸钙的难溶于水,不可能在溶液中有,第2组中的氢氧化钡和稀硫酸不能共存;(4)氯化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可以与稀硫酸和硫酸铜反应,分别生成氢气、硫酸亚铁和铜与硫酸亚铁,当向滤液中加入铁无明显现象时,说明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

溶解度计算题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唐荣德 一、选择题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未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55 g 无水硫酸铜或加入100 g 胆矾(CuSO 4·5H 2O )晶体,都恰好使溶液达到饱和,则硫酸铜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 ( B ) A . 20 g B . 25 g C . 30 g D . 40 g 解析:100 g 胆矾(CuSO 4·5H 2O )晶体减去55 g 无水硫酸铜即可构成饱和溶液。100 g 胆矾中有64 g CuSO 4和36 g 水,S = g 10036g 55g -g 64?=25 g 。应选B 。 2.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下表):(上海99.12) 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6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应在( D ) A . 0℃—10℃ B . 10℃—20℃ C . 20℃—30℃ D . 30℃—40℃ 解析:3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0℃时为19.61%,40℃时为27.3%,22%介于二者之间,故应选D 。 3.已知某一价金属硫酸盐R 2SO 4在某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3%,向一定量的该饱和溶液中加入2.6 g 无水R 2SO 4,结果析出21.3 g R 2SO 4·10H 2O ,则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 A. 23 B. 85.5 C. 39 D. 7 解析:本题要应用两个规律,析出的结晶水合物符合晶体组成,而无水物带出的水和溶质要符合饱和溶液的关系。2.6 g 无水R 2SO 4带出的溶液质量为21.3 g -2.6 g = 18.7 g ,18.7 g 溶液中含水量为18.7 g ×63.7% = 11.9 g ,形成结晶水合物中的溶质量为21.3 g -11.9 g = 9.4 g ,n (R 2SO 4) = 110n (H 2O) = 110×11918.g g /mol = 0.066 mol ,M (R 2SO 4) = 940066..g mol = 142 g / mol ,R 为142962 - = 23,为钠元素,应选A 。 另解:设析出无水溶质质量为x ,水的质量为y x y ==363637057.. . ① 261018.+?=x M y ② x +y = 21.3-2.6 =18.7 ③ x = 0.57y ,代入③得y = =187157119...g ,x = 6.8 g M x y =+=+=?=18026180266811918094119142(.)(..)...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溶解度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练习二 基础练习 1.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最主要的错误是未指明()A.100g水中B.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C.温度D.36g为最大量 2.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水后,溶质的溶解度() 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一定变 3.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 A.溶质和溶剂的量 B.溶液的温度

C.溶质的性质 D.溶剂的性质 4.当温度升高时,其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是() A.硝酸钾B.氯化钠C.氢氧化钙D.氧气 5.溶解度曲线图可表示的意义是() 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 ③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 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A.全部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④ 6.氯化钠溶解度曲线是()

A.一条略为上升的曲线B.一条略为上升的直线 C.一条陡峭上升的曲线D.一条略为下降的曲线 9.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有:①增大压强;②减小压强;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 10.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有下列方法: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 C.加水 D.加硝酸钾

(1)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能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3)能增大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4)能减小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1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有如下关系,请按要求填表:

(完整版)溶解度计算题练习(答案)

三思培训学校溶解度计算题练习 (一)关于溶解度的计算的类型 1. 已知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求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例如: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求20℃时硝酸钾 的溶解度。 解析:溶液的质量为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因此5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水的 质量是:50克-12克=38克 设:20℃时100克水里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x 溶质 溶剂 溶液 12g 38g 50g x 100g (x+100)g g g x g 1003812= 解得x=31.6g 答: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 (1)把20℃时53.6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克氯化钾。求20℃时,氯化 钾的溶解度? 设: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x 溶质 溶剂 溶液 13.6g 40g 53.6g x 100g (x+100)g g g x g 100406.13= 解得x=34g 答: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克 (2)20℃时,把4克氯化钠固体放入11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求20℃时,氯 化钠的溶解度? 设: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x 溶质 溶剂 溶液 4g 11g 15g x 100g (x+100)g g g x g 100114= 解得x=36.4g 答: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4克 2. 已知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的质量。 例如:把100克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硝酸钾。则: (1)若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 (2)若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 解析:设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的质量分别为x 和y 。将78

(word完整版)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反之,任意量的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或溶质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的,如果把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量规定为100g,此时所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称为溶解度。由此可得以下关系: 溶解度————100g溶剂————100+溶解度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饱和溶液质量) 可得出以下正比例关系: 式中W溶质、W溶剂、W饱和溶液分别表示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S表示某温度时该溶质的溶解度。 在以上的比例式中,100是常量,其它3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量就可求出另外一个量。由此,不仅明确了溶解度的解题的基本思路就是比例关系,从而避免质量混淆的现象,而且也使学生明确溶解度计算的一题多种解法,并从中找出最佳解法。 一、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解度 例1 在一定温度下,ng某物质恰好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mg饱和溶液,求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解;由题意可知,W溶液=W溶质+W溶剂,因此m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为:(m-n)g,此题可代入分式(1): 设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Sg 也可代入分式(2) 二、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例2 已知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现要在20℃时配制20gKNO3饱和溶液,需KNO3和H2O各几克? 解:设配制20℃20g硝酸钾饱和溶液需硝酸钾的质量为xg。 此题若代入公式(1),列式为: 若代入公式(2),列式为:

需水的质量为20-4.8=15.2g 答:配制20℃时20gKNO3的饱和溶液需KNO34.8g和水15.2g。 三、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一定量溶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溶剂的质量 例3 已知氯化钠在20℃的溶解度是36g,在20℃时要把40g氯化钠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多少克?解:从题意可知,在20℃时36g氯化钠溶于l00g水中恰好配制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设20℃时40g氯化钠配制成氯化钠饱和溶液需要水为xg 答:在20℃时,40g氯化钠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111g。 四、计算不饱和溶液恒温变成饱和溶溶需要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的质量 例4 已知硝酸钾在20℃的溶解度为31.6g,现有150g20%的硝酸钾溶液,欲想使其恰好饱和,应加入几克硝酸钾或蒸发几克水? 解:先计算150g20%的KNO3溶液里含KNO3的量为150×20%=30g,含水为150-30=120g,则欲使之饱和,所要加进溶质或蒸发溶剂后的量之比与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比相等进行列式。 设要使20℃150克20%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加入x克KNO3或蒸发yg水,依题意列式: 答:要使20℃150g20%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加入KNO37.92g,或蒸发25.1g水。 五、计算温度升高时变成饱和溶液需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的质量 例5 将20℃时263.2g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升至60℃需加入几克硝酸钾或蒸发几克水才能变为饱和溶液?(20℃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60℃为110g) 设将20℃时263.2gKNO3饱和溶液升至60℃时需加入xgKNO3或蒸发yg水后才能变成饱和溶液。 先计算20℃此饱和溶液中含溶质和溶剂的量,设含溶质为ag

专题练习溶解度Word版

溶解 度\克 t /℃ ·P 0017 1.20℃时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发生如下不同变化,其中不会出现白色浑浊的是 A 降低温度 B 升高温度 C 温度不变,蒸发溶剂 D 通入CO 2 2.要使wg 10%的NaCl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20%,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再加入w 10g 固体NaCl B 蒸发浓缩成w 2 g NaCl 溶液 C 蒸发掉一半溶剂 D 再加入2wg 25%的NaCl 溶液 3.右图是某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判断该溶液在A 、B 、C 、D 四种 状态时,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A A B B C C D D 4.在下列四图中纵、横轴的单位分别相同时,有关氯化钠溶解度曲线(a ) 和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b )的关系示意图基本合理的是 A B C D 5.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现分别在 50g A 和80g B 中各加水150g ,加热溶解后并都蒸发水50g ,冷却到t 1℃,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 1℃时溶液中A 、 B 的质量百分比浓度相等 B t 1℃时溶液中A 的浓度小于B 的浓度 C t 1℃时两者均无固体析出 D t 1℃时析出固体B 6.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的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A 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 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 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 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7.右图是物质M 的溶解度曲线图,则P 点表示 A 饱和溶液 B 不饱和溶液 C M 未完全溶解 D 无法配制 8.向某一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含18O 的带标记的无水硫酸铜粉末ag ,如 果保持温度不变,其结果是 A 无水硫酸铜不再溶解,ag 粉末不变 B 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的SO 42-,而且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大于ag C 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的SO 42-,而且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小于ag D 溶液中找不到带标记的SO 42-,但白色粉末逐渐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大于ag 9.向一定量的饱和NaOH 溶液中加入少量Na 2O 固体,恢复到原来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的Na +总数不变 B 单位体积内的OH -数目不变 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 溶液的质量不变 10.将40℃的饱和石灰水冷却至10℃或温度仍为40℃而加入少量CaO ,这两种情况下都不改变的是 A Ca(OH)2的溶解度 B 溶液的质量分数(百分比浓度) C 溶液的质量 D 溶液中Ca 2+的数目 11.将5g 纯净物A 投入95g 水中,使之完全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一定等于5% B 一定大于5% C 一定小于5% D 可能等于也可能大于或小于5% 12.向100g 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1.6g 白色硫酸铜粉末,此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

溶解度专项练习题

溶解度练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可用水区分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D.面粉溶于水形成溶液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B.澄清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C.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D.溶液都具有导电性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就变成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C.溶液上层的密度小,下层的密度大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4.将下列固体分别溶解于水中,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B.氢氧化钠C.蔗糖D.氯化钠 5.已知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在此温度下,2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 A.36g B.C.D.10g 6.把一定质量的30%的某溶液加热蒸发10g水,冷却至20℃时有2g晶体析出,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则该物质在20℃是的溶解度是() A.20g B.C.40g D. 7.在4℃时,将100mL密度为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与100mL的水均匀混合,待温度恢复到4℃时,下列关于混合后的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A.密度为cm3 B.溶质质量分数为% C.体积为200mL D.溶液的质量为280g 8.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图①是高温煅烧石灰石,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 B.图②是向一定质量的水中不断加入蔗糖,加入固体质量与形成溶液质量的关系 C.图③是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金属镁与铝,加入金属质量与产生氢气质量的关系 D.图④是向一定质量铁粉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与形成溶液总质量的9.下列图像与实验相符合的是() 固 体 质 量 /g 溶 液 质 量 /g 氢 气 质 量 /g Mg Al 溶 液 质 量 /g

八年级上-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习题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10克A ,则A 在0℃时溶解度为10克 B .0℃时,100克A 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克A ,则A 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克 C .3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40克A 恰好饱和,则30℃时A 的溶解度为40克 D .40℃时,A 的溶解度为60克,说明40℃时,100克中溶解60克A 时溶液即达到饱和。 2.t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 克,现在t ℃下将a 克盐(不含结晶水)投入到b 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 .b a 100a + B .b a a +% C .100S S +% D .S 100100S +% 3.某固体物质的溶液W 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如使其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增加溶质w 克 B .增加溶质W /8克 C .蒸发W /2克水 D .蒸发一半溶剂 4.在t ℃时KNO 3溶液一杯,在该溶液中加入11克KNO 3,充分搅拌后,仍有3克不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40克水,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 ℃时KNO 3的溶解度为( ) A .22克 B .20克 C .16克 D .8克 5.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20℃时把18克氯化钠放入36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 .26.5% B .33.3% C .36% D .50% 6.20℃时,140克盐A 的溶液蒸发掉40克水,或加入10克A 盐晶体(不含结晶水),溶液均可达到饱和,则原溶液A 的质量分数为( ) A .14.3% B .20% C .25% D .28% 7.将100g10%的某固体物质M 的溶液,分别进行下述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 蒸发掉10g 水,无晶体析出 B. 加入10g10%的M 的溶液 C. 加入10g 固体M ,并使之完全溶解 D. 加入10g 水 8.一份2%的NaCl 溶液蒸发掉40g 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则原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 ) A.1g B.2g C.5g D.8g 9.向40g5%的NaOH 溶液中,加入60g10%的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中NaOH 质量分数为 ____ .

有关溶解度计算题讲解

初三有关溶解度计算专题 溶解度计算公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S) /100g (理解记忆) 溶解度(S)=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100g 推论:溶质质量1 /溶剂质量仁溶质质量2 /溶剂质量2 溶质质量1 /溶液质量仁溶质质量2 /溶液质量2 溶剂质量1 /溶液质量仁溶剂质量2/溶液质量2 【典型例题精讲】 1、20C时,把50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求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31.6 g) 2、20 C时,把53.6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克氯化钾。求20 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34g) 3、20 C时,把4克氯化钠固体放入11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求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36.4g) 探4、把100克20 C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硝酸钾。则: (1)若配制350克20C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84g , 266g) (2)若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C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247g) 探5、已知氯化铵在30C时的溶解度为45.8克。30C时将68.7克氯化铵配制成400克的溶液,通过计算: (1)溶液是否饱和(不饱和溶液) (2 )若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 ①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②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溶液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6、tC时,NaNQ的溶解度是25g,现向盛有200g 10%NaNO s溶液的烧杯中,加入30g NaN03固体,则此时烧杯中(D ) A.溶液质量是230g B.溶质质量是50g

C.溶剂质量是170g D.溶质质量是45g 解析:此时NaNQ 饱和溶液中m (NaN03)=45g, m (H2O) = 180g, m (溶液)=225g

(完整版)初二溶解度的计算典型例题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典型例题 [例1]已知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计算在该温度下250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 [例2] 把20℃的282g硝酸钾饱和溶液加热,升温到60℃,需要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60℃时为110g)。 [例3]已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在这温度时,某硝酸钾溶液500g中溶有硝酸钾137.4g。如果蒸发掉90g水后,再冷却到30℃,可析出多少克硝酸钾? [例4]有60℃时A物质的溶液100g,若温度不变,蒸发掉10g水时,有4gA的晶体析出(不含结晶水),再蒸发掉10g水时,又有6gA的晶体析出,求6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克。 [例5]在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50g,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份中加入0.7g该物质,另一份蒸发掉5g水,结果两份溶液都达饱和。那么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为多少克? [例6]一定温度下,取某固体物质的溶液mg,分成等质量的两份,将一份溶液恒温蒸发达饱和时,其质量减轻一半。给另一份溶液里加入原溶质的晶体(该晶体不含结晶水),当达饱和时,所加晶体的质量恰好是此份溶液质量的1/8,求此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例7] 某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该物质的A、B两种不同浓度的不饱和溶液,当A冷却至10℃时有晶体析出,B在60℃时成为饱和溶液。若取10℃时A的100g饱和溶液,取60℃时B的50g饱和溶液混合得C溶液,则需降温到多少时能析出5g无水晶体? [例8]某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钾和不溶性杂质、把它们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其结果如下表: KNO 3的溶解度见下表: 求:1.所加水的质量。 2.该固体混合物中KNO3的质量。 [例9]在加热情况下,300 g水中溶解了231.9 g氯化铵,如果把这种溶液冷却到10℃,会有多少克氯化铵析出?如果把析出的氯化铵在10℃又配成饱和溶液,需加水多少克(10℃时氯化铵溶解度为33.3 g) [例10] 在20℃时,将氯化钠与一种不溶物组成的固体混合物30 g,投入40 g水中,搅拌、溶解、过滤后,尚余15.6 g固体,将这15.6 g固体再加入40 g水中,搅拌、溶解、过滤,还剩余5 g固体,求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及其20℃时的氯化钠的溶解度。

(完整版)溶解度练习题

溶解度练习题 1、右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 2 ℃时,100g水中溶解 gA物质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 0%的溶液,应加 水 g。 (3)t 2℃时,分别将恰好饱和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 1 ℃,溶质的质量分 数保持不变的是。 2.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温度对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相同 C.把t1℃时甲、乙两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两溶液仍都为 饱和溶液 D.把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都析 出溶质 3.右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 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10℃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4.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

(2)t 2 ℃时,将6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 是 g。 (3)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有(答出一种即可)。 5、(3分)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 是 (2)t 1 ℃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 形成80g溶液吗?(填“能”或“不能”)。 (3)t 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是(填物质序号)。 6、(3分)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 3 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NaNO 3 溶解度曲线的是(填“甲”或“乙”); (3)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 ℃,对所得 溶液的叙述正确的(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初中化学溶解度计算专题练习(含答案)

溶解度计算专题练习2(含答案) (总分:100.0 考试时间:107分钟)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 一、选择题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大题共8小题,从第1小题到第8小题每题1.0分小计8.0分;共计8.0分。 1、在一定温度下, 从100g氯化钾饱和溶液中倒出10g, 对于倒出的溶液, 数值不发生改变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解度 2、关于100g 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述正确的是[] A.100g水中溶有5g 氯化钠 B.5g氯化钠溶解在95g水中 C.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20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关于100g5%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0g水中溶有5g氯化钠 B.5g氯化钠溶解在95g水中 C.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20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则饱和溶液的质量会[] A.增大B.减小 C.不变D.无法判断 5、10℃时将162g 溶解在300g14.9%的溶液中达到饱和,则此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A.44.8g B.81g C.162g D.362g 6、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密度为ρ的酒精的浓溶液v mL,向其中加入x mL水稀释,则有关酒精稀溶液的计算正确的是[] 7、在100g稀硫酸中加入20%的硫酸100g,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2%,则原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2% B.8% C.4% D.10% 8、往质量分数为30%的烧碱溶液中再加入4g烧碱和10g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则[] A.A<30B.A=30C.30<A<40D.A=4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第9小题为1.0分;从第10小题到第17小题每题2.0分小计16.0分;从第18小题到第19小题每题3.0分小计6.0分;从第20小题到第22小题每题4.0分小计12.0分;第23小题为6.0分;共计41.0分。 9、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________(填“浓”或“稀”). 10、将100g10%的KNO3溶液稀释成5%的KNO3溶液,需加水________g. 11、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从瓶口逸出,这是因为________. 12、要增大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采取________和________方法. 13、如图所示,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KNO3饱和溶液中(见图中A),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中B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填“升温”或“降温”)________,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KNO3晶体(填“增多”或“减少”)________.

溶解度计算专题练习3(含答案)

溶解度计算专题练习3(含答案) 基础练习 1.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最主要的错误是未指明() A.100g水中B.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C.温度D.36g为最大量 2.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水后,溶质的溶解度() 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一定变 3.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 A.溶质和溶剂的量B.溶液的温度 C.溶质的性质D.溶剂的性质 4.当温度升高时,其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是() A.硝酸钾B.氯化钠C.氢氧化钙D.氧气 5.溶解度曲线图可表示的意义是() 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 ③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 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A.全部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 6.氯化钠溶解度曲线是() A.一条略为上升的曲线B.一条略为上升的直线 C.一条陡峭上升的曲线D.一条略为下降的曲线 7.在0℃,压强为101kPa时,1L水里最多能溶解5L气体A,则0℃时,A压强的溶解度为()A.5L B.5C.500L D.0.2 8.在2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31,其含义是() A.20℃时,100g水中溶解0.031g氧气形成饱和溶液 B.20℃时,1体积的水中最多溶解0.031体积的氧气 C.20℃时,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031g氧气 D.20℃时,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031体积的氧气 9.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有:①增大压强;②减小压强;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0.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有下列方法: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加水D.加硝酸钾 (1)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能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3)能增大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4)能减小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1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有如下关系,请按要求填表: 13.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例如________;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___,例如________;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例如________。 14.图7-2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 溶解度易错点汇总及练习测试题

溶液溶解度易错点汇总及练习测试题 一、溶液选择题 1.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通过降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A.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不是大于,故A错误;B.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是降温,故B错误;C.20℃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指明在饱和溶液中,故C 错误;D.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20℃,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20℃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20℃,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溶解可得a的饱和溶液 C.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除去a中少量的c,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初中化学《溶解度》专项练习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溶解度》专项练习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共8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食盐,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B.所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有过剩溶质存在于其中的溶液,一定是这种物质在该温度时的饱和溶液 D.20℃时100g水里溶解了30gKNO3,所以KNO3的溶解度是30g 【答案】C 难度:容易知识点:溶解度 2.打开汽水瓶塞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 A.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B.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C.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D.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答案】B 难度:基础知识点:溶解度 3.60℃时,50g水中溶解10.48gM恰好达到饱和,则M属于()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无法确定 【答案】D 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 4.现有a、b两种物质在t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2℃,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 评卷人得分

【答案】B 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 5.2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0gX,4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Y,则X、Y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A.X<Y B.X>Y C.X=Y D.无法比较 【答案】D 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 6.25℃时,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200g和100g,然后分别都蒸发掉10g水,再冷却到25℃。现烧杯中析出m1g KNO3晶体,乙烧杯中析出m2g KNO3晶体。则m1与m2的大小关系是()A.m1=m2 B.m1>m2 C.m1<m2 D.m1=2m2 【答案】A 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 7.“20℃时KClO3的溶解度为7.4g”,它表示() A.20℃时100g KClO3饱和溶液中含KClO37.4g B.20℃时,KClO3在水中溶解7.4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C.100g水最多溶解7.4g KClO3 D.20℃时,100g水溶解7.4g KClO3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答案】D 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 8.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20℃时将20g食盐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饱和食盐溶液的质量为() A.70g B.69g C.68g D.67g 【答案】C 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二、填空题(共1题) 1.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计算专题练习(含答案)

# 溶解度计算专题练习3(含答案) 基础练习 1.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最主要的错误是未指明() A.100g水中B.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C.温度D.36g为最大量 2.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水后,溶质的溶解度() A.变小B.变大C.不变 D.不一定变 < 3.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 A.溶质和溶剂的量 B.溶液的温度 C.溶质的性质 D.溶剂的性质 4.当温度升高时,其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是() A.硝酸钾B.氯化钠 C.氢氧化钙 D.氧气 5.溶解度曲线图可表示的意义是() 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 < ③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 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A.全部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④ 6.氯化钠溶解度曲线是() A.一条略为上升的曲线B.一条略为上升的直线 C.一条陡峭上升的曲线D.一条略为下降的曲线 7.在0℃,压强为101kPa时,1L水里最多能溶解5L气体A,则0℃时,A压强的溶解度为()A.5L B.5 C.500L D. < 8.在2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其含义是() A.20℃时,100g水中溶解氧气形成饱和溶液 B.20℃时,1体积的水中最多溶解体积的氧气 C.20℃时,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氧气 D.20℃时,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体积的氧气 9.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有:①增大压强;②减小压强;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 、 10.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有下列方法: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 C.加水 D.加硝酸钾 (1)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能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3)能增大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4)能减小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1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解度-练习题

A B C 0 t 1 20 t 2 温度/℃ g 40 溶解度 溶解度练习题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定义:在 ,某固态物质在 溶剂里达到 时所溶解的质量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 或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 和 的性质(种类); ②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如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 (4)溶解度曲线 (1)t 3℃时A 的溶解度为 (2)P 点的的含义 (3)N 点为 ,可通过 , ,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 1℃ 时A 、B 、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5)从A 溶液中获取A 晶体可用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B 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的方法获取晶体 (7)t 2℃ 时A 、B 、C 的饱和溶液各W 克,降温到t 1℃会析出晶体的有 无晶体 析出的有 (8)除去A 中的泥沙用 法;分离A 与B (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法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 和 时,气体溶解在 时的 。 (2)影响因素: ① ② (温度越 ,气体溶解度越 ) ③压强(压强越 ,气体溶解度越 ) 一.选择题 1.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 .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 .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 D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2.右图为A 、B 两种不带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30℃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 .20℃时,A 和B 的溶解度相同 C .10℃时,等质量的A 和B 饱和溶液中,B 的溶剂最少 D .等质量的A 、B 的饱和溶液从30℃降到20℃时,B 析出的晶体最多 3.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B .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 C .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 .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是一种高级混合物 B .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 .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D .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则20℃时100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二.填空题 右图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 t 20 C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 ⑵ 将t 20 C 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 C 时,析出溶质 最多的是 ,无溶质析出的是 。 ⑶ 20℃时,将30g A 物质放入5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 溶液浓度 【学习目标】:1.知道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涵义;2.能进行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学习过程】 【实验探究】课本P41实验9-5,探究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 【分析】:对于有色的溶液,可根据 来判断比较溶液的浓稀,但这种方法不能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质。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很多,常用 表示。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课本P 42,溶液浓度的最简单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1、基本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与 之比。 2、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 。 3、公式变形:(1)溶质质量= 。 (2)溶液质量= ÷ (或= 质量+ 质量)。 【特别注意】: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 表示,且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 。 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只与 有关,而与 无关。 ③溶质质量是指 的那部分溶质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0 t 1 t 2 t 3 N t S P A B C 80

溶液 溶解度易错大盘点

溶液溶解度易错大盘点 一、溶液选择题 1.NaCl、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析出KNO3最多 C.使NaCl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最好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20℃时,30gNaCl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37.5%【答案】C 【解析】A. 比较溶解度大小,一定指明温度,错误;B. 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析出KNO3最多,错误;C. 提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D. 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1.6g,故50g水最多能溶解15.8gNaCl,将30gNaCl加入到50g水中,不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24.0%,错误。故选C。 点睛:考查学生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能力。 2.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用装置甲收集氧气 B.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C.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 D.用装置丁蒸发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 B、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速率,故B正确; 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故C正确; D、蒸发时要变加热边搅拌,故D不正确。故选D。 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B.t2℃时,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D.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A正确;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30g甲物质加入50g水 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3.3%,故B错误;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以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故C正确;D、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B。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4.下表是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温 20304050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