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 知识讲解以及经典例题(精心整理)
溶解度(讲义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知识点睛溶解度(讲义)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温度下,向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转化对大多数固体(除 Ca(OH)2 外)来说,温度越高,溶质的溶解性越强。
2.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①定义:在一定下,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
②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溶解度(S)的关系:ω=SS +100 g×100%(2)气体的溶解度①定义:该气体的为101 kPa 和一定时,在水里溶解达到状态时的气体。
②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
3.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数据表、溶解度曲线均可表示固体物质的随的变化情况。
(1)溶解度曲线中的点①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对应的溶液必然是溶液。
②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液(有剩余的溶质)。
③交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中的线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如K NO3。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曲线比较平,如N aCl。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曲线坡度下降,如C a(OH)2。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①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③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或减小)的物质,(或)温度,可将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④确定结晶方法a.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降温结晶)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物质。
b.蒸发溶剂结晶(蒸发结晶)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_的物质。
二、精讲精练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硝酸钾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温度一定时,在食盐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蔗糖,蔗糖肯定不再溶解2.一定温度下,检验某物质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知识点总结】本部分内容包括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内容,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学习时要注意抓住概念的特点,注意去理解概念的内涵,要注意对相似概念进行比较学习,如对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对比去理解。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在一定压强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在一定压强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大多数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以下转化关系(溶质为固体):但是,由于Ca(OH)2的溶解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升高温度;将熟石灰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降低温度。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一般说来,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人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再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4、溶解度的含义: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如果不说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②温度。
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该种气体在一定压强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的体积要换算成标准状况时的体积)。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气体和水本身的性质。
外因:①温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压强: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5、溶解度曲线:当溶质一定、溶剂一定时.固态物质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是温度的函数。
溶解度讲义(解析版)
溶解度讲义(解析版)一、固体溶解度1. 概念:表示在_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____时所溶解的______,符号为S。
【答案】一定温度100g 饱和状态质量2. 含义如“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的含义为:在20℃时,100 g水最多能溶解36 g 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 g。
3. 四要素(1)前提:一定温度下。
(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若不指明温度,溶解度没有意义。
)(2)标准:100g溶剂里。
(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4)单位:克。
及时小练求下列物质的溶解度:(1)在20℃时,测得25 g水中溶解9 g氯化钠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2)在60℃时,测得105 g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5 g。
【答案】(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2)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 g4. 与溶解性的关系(1)溶解性是说明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方法;(2)溶解度是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3)溶解度大小与溶解性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溶解度/g<0.010.01~11~10>10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易溶示例AgCl、CaCO3Ca(OH)2KClO3KNO3、NaCl1. 概念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g)为纵坐标,在坐标系上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 意义(1)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2)在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溶液为_______溶液。
(3)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溶液为_________溶液。
(4)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溶液为_________溶液,会有固体析出。
(5)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答案】饱和不饱和过饱和3. 变化规律(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呈“陡升型”,如KNO3,NH4Cl。
溶解度习题(含答案)
一、气体溶解度1)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因①压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若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②温度: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2)应用气体溶解度的知识来解释的现象①夏天打开汽水瓶盖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当打开瓶盖时,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因此大量的二氧化碳就会逸出而冒出大量的气泡。
(压强)②喝汽水后会打隔,是因为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温度)③烧开水时,刚开始会有许多小气泡不断上升,就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温度)④不能用煮拂后的凉开水养鱼,因为温度升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减少,因而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气。
(温度)二、习题练习1.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从溶液中冒出,此时气体的溶解度变小是因为()A.温度升高B.温度降低C.压强减小D.压强增大2.下图是开启后“XX牌”碳酸饮料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1)饮料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2)开启时大量气泡从罐内冒出,该现象说明______的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减小;(3)开启后可以闻到香味,请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该现象:______________;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烧开了,揭开锅盖看到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B.水沸腾了,只要不断地加热,水的温度就可以不断地升高C.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较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的温度高D.降低温度,是气体液化的一种方法4.一个封闭的池塘,水体受大量生活污水的污染,出现富营养化,则其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曲线是()5.小明同学绘制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1)曲线A和C的交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2)t1℃时将35gB物质加入50g水中,经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是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t2℃时,将A、C两种物质恰好饱和的溶液降到t1℃,过滤,分离出晶体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______C(填“>”、“<”或“=”)1-5题参考答案1、C2、1和3 压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3、A、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后的小水滴;故A错误;B、水沸腾后,再加热,温度也会保持不变;故B错误;C、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较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放热;故C错误;D、液化的方法有:压缩体积、降低温度;故D正确;4、选D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溶解度、质量分数、溶解度曲线相关计算有含答案
化学的相关计算:溶解度和质量百分数------讲义课前热身:1. 饱和溶液:在 下,在 里,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 下,在 里,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的定义:在 下,某物质在 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该物质的 。
代表符号:S知识点一:关于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液的质量= +即:=溶液M +=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例题一: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
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例题二:已知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 ,计算在该温度下2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练习一:某温度下,a 克溶质溶解在2a 克水中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A. 100克B. a 克C. 2a 克D. 50克练习二:t ℃将12克某物质溶于30克水中,恰好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t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例题三:一定温度下,将200g 硝酸钠溶液蒸发掉10g 水后,析出晶体6g ,再蒸发掉5g 后,又析出晶体4g ,则该温度下,硝酸钠的溶解度是( )A. 40gB. 80gC. 60gD. 20g提示:一定要是饱和溶液才能运用溶解度的公式练习三:现有500g20℃的A 物质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 水后,有5gA 析出,若再蒸发掉20g 水后,又有7gA 析出,则在20℃时A 物质的溶解度?练习四: 20℃时,100 g A 物质的溶液,温度不变,蒸发掉10 g 水后有2 g A析出,又蒸发掉10 g水有4 g A析出,则: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A. 20gB. 40 gC. 30 gD. 无法计算例题四: 20℃时,将一定质量的NH4NO3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蒸发18g水,可使溶液饱和,另一份加入36g NH4NO3也达饱和,求⑴20℃时NH4NO3的溶解度。
(完整版)课题2溶解度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课题2溶解度知识点、习题及答案知识点1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在⼀定量的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稀溶液。
①饱和溶液不⼀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灰⽔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定温度时,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它的不饱和溶液浓知识点2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知识解读:⼀、对溶解度含义的理解:(1)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在20℃时,在100克⽔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 在100克⽔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2)通过溶解度可得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
假设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为Sg ,则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质量⽐为S :100 :(S+100)。
S =剂质m m ×100g⼆、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1)内部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
如20℃时,KNO 3的溶解度为31.6g ,⾷盐的溶解度为36g ,造成溶解度不同的原因是两种溶质的性质不同。
20℃时 KNO 3在⽔中、汽油中的溶解度相差很⼤,是由于溶剂的原因。
(2)外部因素:温度。
与溶剂量的多少没有关系,因为定义中已经规定了溶剂为100g ,所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随温度的变化⽽变化。
三、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表⽰⽅法(1)列表法(2)曲线法:⽤横坐标表⽰温度,纵坐标表⽰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点:①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该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两条曲线交叉点表⽰两种溶质在同⼀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此时的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线:曲线表⽰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变化的情况。
曲线变化幅度⼤,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曲线变化⽐较平坦,说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中考化学专题《溶解度曲线综合分析》知识要点+典型例题
【精品】中考化学解题宝典专题12 溶解度曲线综合分析知识要点一、溶解度的含义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要有一个确定的温度,这是因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的含义是:①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②在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 g氯化钠.易错点: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溶质;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大,例如硝酸钾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例如食盐;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熟石灰等.气体的溶解度不仅决定于气体的性质,还决定于压强和温度,当温度不变时,随着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度也增大;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易错点:物质的溶解度只有大小之分,没有在水中绝对不溶解的物质.三、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图2-81.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P点表示20℃时,A的溶解度为10g;2.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如图,M点表示40℃时,A、B的溶解度相等,都为15g.3.图像中的点可以表示所代表的溶液是否饱和.如图,N点代表A的不饱和溶液,代表B的饱和溶液.4.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如图,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曲线的倾斜程度可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如图,相比之下,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四、溶质的提纯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溶质,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进行提纯;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溶质,可用蒸发溶剂进行提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和变化较小的混合物的提纯步骤:加水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典型试题【例1】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图2-9(1)P点表示的意义是 .(2)把t2℃时等质量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3)当A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的方法提纯A物质.(4)t2℃时,将9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得到A物质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是g.解析:(1)由图可知,P点表示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g;(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溶质容易析出,由图可知,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所以A晶体析出较多.(3)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B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所以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进行提纯;(4)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所以90gA物质投入100g水中得到的是饱和溶液;但溶质只有50g,所以溶液质量为150g;答案:(1)在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其它合理答案均可)(2)A物质 (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饱和 150点拨:比较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必须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降温时析出晶体质量多,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要析出晶体最好是蒸发溶剂;【例2】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下图回答:图2-10(1)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 _______.(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 ___(填写物质序号).(3)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解析:(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50g水中只能溶解25g,所以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75=33.3%;(2)由图可知,t2℃时a物质溶解度最大,c最小;(3)析出晶体最多的物质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物质,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所以a物质析出晶体最多;答案:(1)33.3% (2) c < b < a (3) a点拨: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未溶解的物质质量必须排除在外,避开解题误区;【例3】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图2-11(1)在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可能是气态物质的是_________.(2)P点表示t2℃时,完全溶解a g A物质最少需_________g水.(3)若B是KCl,则B溶液中的溶质粒子是(填符号)___________.解析:(1)由图可知,t1℃时,C的溶解度最大,A的溶解度最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与气体溶质的溶解性相似,故C可能是气态物;(2)P点表示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ag(最大溶解质量),因此完全溶解a g A物质最少需100g水;(3)KCl的溶质粒子是K+和Cl-;答案:(1)C﹥B﹥A C (2)100 (3) K+、Cl-点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必须记住这个性质.【例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2-12(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2)t2℃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填一种);(3)小明同学欲在t1℃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你认为他能否成功? .解析:(1)由图可知,t1℃时A和C溶解度相同,都小于B的溶解度,所以溶解度最大的是B;(2)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小,故可采用降温、增加溶剂变饱和溶液为不饱和溶液;(3)t1℃时A的溶解度是25g,它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25%,因此不能成功;答案:(1)B (2)降温(或加水)(3)不能成功点拨:溶质质量分数的数值一定小于溶解度,这是因为分母增加了溶质的质量.【例5】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13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含义是 .(2)t2℃时,把2.4 g甲固体放入10 mL水中(水的密度约为1g/cm3),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3)t2℃时,在90 g10%的乙溶液中加入15 g乙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解析:(1)由图可知,P点表示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25g,2.4 g固体完全溶解于10g水,所以溶液质量为12.4g;(3)t2℃时乙的溶解度为25g,90 g乙溶液中溶剂为81g,溶质为9g,再加入15g溶质,共24g,达到饱和需溶剂96g,所以为饱和溶液,有剩余固体未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100%125=20%;答案:(1)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或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12.4 (3)20%(或0.2)点拨:分析质量变化后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必须考虑溶液是否饱和,固体有无剩余;【例6】NaNO3、NaCl、X (不含结晶水)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图2-14(1) t1℃时,NaNO3、NaCl、X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2) 如图二,往试管中滴加适量36%的醋酸,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完全后,发现烧杯中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一定不是NaNO3、NaCl、X三种物质中的 ;(3) 分别将NaNO3、NaCl、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 .解析: (1)由图可知,t1℃时,NaCl和X的溶解度相等,NaNO3的溶解度最大;(2)铵盐溶解时都是吸热,因此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由于吸热溶液降温,而X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X一定不会析出;(3)降温后NaNO3和NaCl溶液还是饱和溶液,但有NaNO3和NaCl晶体析出;X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不变; 又由于t1℃时NaCl和X溶解度相同,因此NaCl质量分数大于X, NaNO3溶解度大于NaCl,所以NaNO3质量分数大于NaCl的质量分数;答案:(1)NaNO3>NaCl=X (2) 吸热;X (3) NaNO3%>NaCl%>X%(或NaNO3>NaCl>X)点拨:溶解度受温度正影响的溶质降温后质量分数减小,溶解度受温度负影响的溶质降温后质量分数不变. 【例7】右图为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2-15①t1℃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 g.②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物质序号)③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是 (填写物质序号).解析:①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g,故50g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12.5g;②由图可知,t2℃时a的溶解度最大,c的溶解度最小;③t1℃时a、b物质溶解度相同,质量分数相等;升温后,a、b溶液变不饱和溶液,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但100g水中溶质质量仍高于a和b,所以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答案:①12.5 ② a﹥b﹥c ③a=b﹤c点拨:溶解度受温度正影响的物质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解度受温度负影响的物质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例8】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图2-16①甲图中R物质在室温(20℃)时的饱和状态为D点,40℃时的饱和状态为A点,现将甲图中的R溶液从A状态变到B状态,请设计并简述两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途径:a . 、b . ;c .A 状态由两种不同途径变到B 状态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 (填“是” 或“否”).②乙图是表示M 、N 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50g M 、80g N 固体中各加入150g 水,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同时各蒸发掉50g 水,冷却至t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a .只有N 析出晶体;b .M 、N 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 .只有M 析出晶体:d .M 、N 均有晶体析出:e .M 、N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解析:①B 状态表示温度为60°C 时每100g 溶剂中溶质质量为S 1g 的不饱和溶液.从A 到B,可以先稀释到C 状态,再升温到B 状态,也可以先降温到20°C 的D 状态,再过滤升温到60°C;两种不同途径形成的B 状态都表示100g 溶剂有S 1g 溶质,因此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相等;②t ℃时M 、N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均为40%,根据公式:=100%+ 溶质的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溶质的溶解度,可求得二者的溶解度均为66.7g,因此80g N 物质有析出形成饱和溶液,50g M 形成不饱和溶液,所以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注意:纵坐标是溶质质量分数,并非溶解度;)答案:①a .可先将R 溶液从A 状态稀释到C 状态,再将温度升高到60℃;b .可先将A 状态的R 溶液温度降低到20℃,过滤后再将滤液温度升高到60℃:c.是②a e点拨:不同溶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那么它们的溶解度也相等.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小于溶质的溶解度.本节强化练习1、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4所示.图2-17①t1℃时,A和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②把t1℃时A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除了升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③t2℃时A的的溶解度为25g,在t2℃时,向50g水中加人20g的A物质,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④A中混有少量的杂质B,若想得到较为纯净的A,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1、解析:①由图可知,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②增加溶剂可使任何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所以可增加溶剂;③未溶解的物质不算溶质,不影响溶质的质量分数,t2℃时50g水最多只能溶解12.5g,20g的A物质有7.5g没有溶解,因此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5100%=20%5012.5⨯+;④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因此分离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法;答案:①A﹤B ②增加溶剂(或加水) ③20% ④降温结晶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18(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填“>”、“<”或“=”).(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下同)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4)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________________.A.酒精灯 B .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 G 胶头滴管2、解析:(1)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甲物质需要的溶剂少于乙物质,故乙的溶液质量较大;(3)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降温、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故溶剂的质量不一定变小,排除A;降温时溶解度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大,排除C;蒸发溶剂时溶液的质量会变小,排除D;不同物质的溶解不受影响;所以B、C选项正确;(4)配制溶液需要用到药匙(取放固体药品)、玻璃棒(搅拌)、量筒、胶头滴管(量取溶剂),所以应选BCFG; 答案:(1)t1 (2)< (3)B E (4)BCFG3、如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水的密度约为1g/cm3).图2-19(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g,以下实验中:10mL水x y z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2)若使NaCl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3)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提纯的步骤是:加水溶解、、,然后过滤、洗涤、干燥.3、解析:(1)由图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从20℃到50℃,KNO3的溶解度和温度呈正比例关系,温度每差10℃,溶解度就相差(85.5-31.6)÷3<18,所以30℃时KNO3的溶解度小于50g,可知10g水30°C可溶解KNO3略小于5g,又知50°C时可溶解KNO38.55g,所以只有y溶液为饱和溶液;(2)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所以可用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至饱和溶液;(3)提纯步骤包括加水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答案:(1) 31.6 y(2) 蒸发溶剂至饱和或加氯化钠固体至不再溶解(3) 蒸发浓缩降温结晶4、下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图2-20(1)对A物质来说,a点的意义是 .(2)将t1℃140g 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可用图上的点表示,此时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然后再加入A物质40g,可用曲线上的点表示.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若将d点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物质.4、解析:(1)a点表示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即每100克水溶解40g A物质达到饱和;(2)升温至t2℃时,溶质质量不变,但变成不饱和溶液,对应图上的b点;再加入40g A物质,溶质质量为80g,对应图上的c点,变为饱和溶液;t2℃时A的溶解度最大,C的溶解度最小,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所以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3)降温至t1℃,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变不饱和溶液,故没有晶体析出,选C;答案:⑴ t1℃时每100克水溶解40g A物质达到饱和⑵ b 不饱和 c A>B>C ⑶ C5、下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21(1)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2)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 ;(3)t2℃时,用50g水配制物质a的饱和溶液,至少需要 g物质;(4)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5、解析:(1)由图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2)温度在0°C- t1℃范围内,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c物质的溶解度,温度在t1℃时,二者相同,温度大于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的溶解度;(3)t2℃时a的溶解度为50g,所以50g水至少需要25g溶质才能形成饱和溶液;(4)升温后,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a和b物质变为不饱和溶液,故a和b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答案:(1)减小 (2)大于t1℃ (3)25 (4)a、b6、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22(1)从图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是(答出两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0℃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_.6、解析:(1)从溶解度曲线可知,a、b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30℃时,二者溶解度相同,均为40g;a 的溶解度先低于b,再高于b;(2) 40℃时a物质溶解度为60g,100g溶剂对应60溶质,所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60:100=3:5;答案:(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0℃以上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大;30℃以下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小;3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只要合理即可);(2) 3:57、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①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2-23Ⅰ.20℃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乙的溶解度.Ⅱ.40℃时,乙和丙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写下表.烧杯中的溶质烧杯中固体的变化甲__________________乙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丙__________________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Ⅰ.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_________.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Ⅱ.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________(填编号).图2-24a.大于40℃ b.小于40℃ c.无法确定7、解析:①Ⅰ.由图可知,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Ⅱ.40℃时乙和丙溶解度相同,所以二者能形成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Ⅲ.升温后,甲溶解度增大,且增加量大于乙,所以烧杯内固体物质逐渐减少,最终完全溶解;丙溶解度降低,析出晶体,烧杯内固体物质增加;②Ⅰ.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打开瓶子,瓶内气压降低,逸出气泡,故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小,可加压或降温增加气体的溶解度;Ⅱ.由图可知,同一压强条件下,t1时的气体溶解度大于t2的气体溶解度,所以t1<t2,答案:①<能烧杯中的溶质烧杯中固体的变化甲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乙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丙固体逐渐增加②小降温(或加压) a。
溶液 溶解度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27.5%,错误;C、在 20℃时,氯化钠的溶
解度为 36g,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g,NaCl 和 KNO3 固体各 35g 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氯化钠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硝酸钾形成饱和溶液,正确;D、硝酸钾的溶解
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很大,含有少量 NaCl 的 KNO3 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 KNO3 晶体,
4.t℃测得某物质(不含结晶水)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该物质的 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40g B.N 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 C.加溶质能使 M 点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D.图中 4 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N<M<P=Q 【答案】B 【解析】A.由图示可知 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40g,故 A 正确;B.N 点表示 100g 水中
6.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P 点表示物质 A 和 C 的溶解度都为 20g B.若 a 中混有少量 b,可采用蒸发结晶法分离提纯 a C.将 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a 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最多 D.将 t1℃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 是 a >b >c 【答案】C 【解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叉点表示的意义解答; B. 据 a、b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 C.根据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析解答。 D. 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分析解答。 解:A. P 点表示 t1℃时物质 a 和 c 的溶解度都为 20g。故错误; B. 由于 a、b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 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
有关溶解度计算题讲解
初三有关溶解度计算专题溶解度计算公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S)/100g (理解记忆)溶解度(S)=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 100g推论:溶质质量1 / 溶剂质量1=溶质质量2 / 溶剂质量2溶质质量1 / 溶液质量1=溶质质量2 / 溶液质量2溶剂质量1 / 溶液质量1=溶剂质量2/溶液质量2【典型例题精讲】1、20℃时,把50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
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31.6 g)2、20℃时,把53.6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克氯化钾。
求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34g)3、20℃时,把4克氯化钠固体放入11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36.4g)※4、把100克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硝酸钾。
则:(1)若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84g,266g)(2)若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247g)※5、已知氯化铵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克。
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制成400克的溶液,通过计算:(1)溶液是否饱和(不饱和溶液)(2)若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①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②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溶液才能成为饱和溶液()6、 t℃时,NaNO3的溶解度是25g,现向盛有200g 10%NaNO3溶液的烧杯中,加入30g NaNO3固体,则此时烧杯中( D )A. 溶液质量是230gB. 溶质质量是50gC. 溶剂质量是170gD. 溶质质量是45g解析:此时NaNO3饱和溶液中m(NaNO3)=45g,m(H2O)= 180g,m(溶液)=225g7、将两杯20℃时的食盐饱和溶液,甲为500g,乙为1000g,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蒸发掉15g水,析出的食盐晶体的质量( A )A. 甲=乙B. 甲<乙C. 甲>乙D. 无法判断8、现有500g20℃的A物质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水后,有5gA 析出,若再蒸发掉20g水后,又有7gA 析出,则在2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5g)※9、t℃,将一定量A(不含结晶水)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加热蒸发水,然后冷却至t℃,已知三份溶液分别蒸发水10g、20g、30g,析出A依次为ag、bg、cg,则a、b、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B)A. c=a+bB. c=2b-aC. c=2a+bD. c=2a-b解析:由于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因此在确定三者关系时应作如下理解:t℃时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3,由以上过程可知:c= a+2(b-a)=2b-a。
中考《溶解度》的经典例题及解析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液;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2.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理解(1)首先,要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相转化的。
(2)其次,要明确“某一溶质的”饱和还能溶解KNO 3,此时的溶液是NaCl 的饱的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有些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1)一般规律:此转化条件适合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液(2)特殊情况(如氢氧化钙):极少数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溶液时,要升高温度;若把饱和溶液转化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一般地,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继续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该溶质的不饱和如果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未溶解的溶质二、固体的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 溶剂里度。
如果不说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2.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需要抓住的四个要(1)条件:一定温度。
因为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溶液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理解一定量的溶剂”。
因为改变溶剂量或温度时,饱和溶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例如,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的饱和溶液,对KNO 3来说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了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如酒精没有饱和溶液。
化条件 的溶液,因为大多数固体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熟石灰),此类物质转化成不饱和溶液,要降低温度。
少量原溶质,如果不能继续溶解,说明原溶液是该溶不饱和溶液。
或者在一定温度下,看该溶液中有没有不的溶质与溶液共存,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这种溶质的饱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固态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四个要点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指明温度时,溶解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可以互不能再溶解NaCl 的溶液,可能液了。
因此必须指明是哪种溶质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化学溶解度与溶解度积练习题详解
化学溶解度与溶解度积练习题详解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单位溶剂中所溶解的物质的最大量。
而溶解度积则是指在溶解度条件下,物质的离解产物的浓度乘积。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解析化学溶解度和溶解度积的概念,并提供一些相关练习题的解题方法。
一、概念解析1. 化学溶解度(Solubility)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通常以在一定条件下能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质量或者物质的量比来表示。
其中,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比可以是单位质量或单位物质的场景下的量。
2. 溶解度积(Solubility Product)溶解度积是当某物质达到溶解度的条件时,其离解产物的浓度乘积。
对于一般的_AB_型的离解产物,如果其离解产物的浓度为C_A, C_B,则溶解度积可以表示为:K_sp = [C_A] × [C_B]。
溶解度积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在给定条件下溶解度的定量指标,通常由溶解度积常数来表示。
二、练习题解析1. 问题一:已知溶解度积常数(K_sp)为1.0 × 10^-8 mol^2/L^2,求该物质的溶解度。
解答:溶解度积常数记为K_sp,其值等于溶解度时溶质的离解产物的浓度乘积。
设该物质的溶解度为x mol/L,则在该物质溶解度时,溶质离解产物的浓度为x mol/L。
由题意可得:K_sp = [x] × [x] = x^2。
将已知溶解度积常数代入方程:1.0 × 10^-8 = x^2解得:x = 1.0 × 10^-4 mol/L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 × 10^-4 mol/L。
2. 问题二:浓度为0.1 mol/L的BaCl2溶液与浓度为0.2 mol/L的Na2SO4溶液配制成饱和溶液,求沉淀物的溶解度积。
解答:首先,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得知BaCl2和Na2SO4反应生成沉淀物BaSO4。
因此,可以得到反应方程式:BaCl2 + Na2SO4 -> BaSO4↓ + 2NaCl。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典型例题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典型例题[例1]已知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计算在该温度下250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分析]: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这表明在该温度下100g水最多能溶解140g碘化钾。
那么,250g水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可通过关系式法列比例求得,亦可用基本公式法求解。
解法1:关系式法设:15℃时,250g水里最多能溶解x克碘化钾。
关系式:m质+m剂=m液15℃时 140g 100g? x250g[解答]:15℃时,250g水最多能溶解350g碘化钾。
解法2:基本公式法已知: s=140g m剂=250g求: m质=?[解答]:解之,得:m质=350g[例2] 把20℃的282g硝酸钾饱和溶液加热,升温到60℃,需要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60℃时为110g)。
分析:溶剂量不变,当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时,由于溶解度的增大,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如果要在高温时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则需加入一定量的溶质。
所加溶质的量可用质量关系式通过比例进行计算,也可用公式法求得。
解答1 关系式法设:所需加的硝酸钾为x克。
关系式: m质+m剂=m液20℃→60℃添加量20℃ 31.6g 100g 131.6g 110g-31.6g=78.4g282gx每有131.6g硝酸钾饱和溶液从20℃升到60℃时,需要加入78.4g硝酸钾才能使溶液在60℃时亦达饱和,那么282g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到60℃,应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可通过比例求得。
答:应加入168g硝酸钾。
解答2:公式法根据上述的比例式,可导出如下的计算公式。
设:应添加硝酸钾晶体为x克。
答:(略)[例3]已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
在这温度时,某硝酸钾溶液500g中溶有硝酸钾137.4g。
如果蒸发掉90g水后,再冷却到30℃,可析出多少克硝酸钾?分析:首先要通过计算得知这硝酸钾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根据硝酸钾在30℃时的溶解度和关系式得:由于137.4g<157.1g,可知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化学】溶液 溶解度考点+例题-全面解析经典
【化学】溶液溶解度考点+例题-全面解析经典一、溶液选择题1.升温、增大浓度、加大压强和使用催化剂均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现把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试管外璧发烫。
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情况(v)和反应进行的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B.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的量较多C.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D.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答案】B【解析】A、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氢离子的浓度降低,故溶液的pH逐渐增大,故正确;B、t1~t2段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使反应的速率增加,而反应物的量没有增加,故错误;C、t2~t3段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降低,故速率减慢,故正确;D、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故正确。
故选B。
2.如图为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乙物质的溶解度B.t1℃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溶质质量相等C.t2℃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总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D.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固体甲【答案】A【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乙物质的溶解度,故A正确;B.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温度下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但溶液质量不一定相等,所含溶质也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C.降温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但因不知道甲在t2℃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则t2℃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不一定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故C错误;D.从单一溶质的溶液中获得固体溶质,最好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D错误;答案为A。
3.t℃测得某物质(不含结晶水)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该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加溶质能使M点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D.图中4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N<M<P=Q【答案】B【解析】A.由图示可知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A正确;B.N点表示100g水中溶解20g溶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100%10020ggg⨯+≠20%,故B错误;C.M点为80g水中溶解了20克溶质,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添加溶质能使M点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故C正确;D.P、Q均是这一温度的饱和溶液故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M与N溶质是相同的而溶剂不同,可判断出N<M,由于温度相同时不饱和溶液最浓,可知它们的关系是:N<M<P=Q,故D正确;答案为B。
溶解度知识讲解以及经典例题(精心整理)
溶解度知识讲解以及经典例题(精心整理)溶解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溶解度概念四要素: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只有在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②标准:在100g溶剂里(此处100g是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只有达到一定条件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称其为溶解度)④单位:溶解度是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常用单位为克)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把10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氯化钠的溶解度就是10克B、20 ℃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C、20 ℃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D、20 ℃时,36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2.20 ℃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B、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C、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D、食盐的溶解度是136克3.60 ℃时,50克水中溶解55克硝酸钾恰好饱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55 克B、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110 克C、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55 克D、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110 克4.把90克10 ℃的硝酸钠饱和溶液蒸干,得到了40克硝酸钠固体,则硝酸钠在10 ℃时的溶解度是( A )A、80 克B、80C、44.4 克D、44.45. 20 ℃时,将20克某物质溶解在50克水中,恰好饱和,则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 B )A、20 克B、40 克C、20D、40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①内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②外因:温度(与溶剂量无关)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例题:固体溶解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D )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性质C、温度高低D、溶剂的质量3、溶解性和溶解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溶解性:物质在某溶剂中溶解能力的大小(物理性质)溶解度: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大小习惯上把难溶称为“不溶”,绝对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1. 已知20℃ 时, 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1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A )A 、易溶B 、难溶 C、微溶 D 、可溶2. 已知20℃ 时, 2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8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C )A 、易溶B 、微溶C 、可溶D 、易溶4、气体的溶解度:①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随压强增大而增大A )A .温度升高使空气的溶解度变小B .温度升高使空气的溶解度变大C .压强增大使空气的溶解度变小D .压强增大使空气的溶解度变大5、固体溶解度曲线(中考必考)(1)t3o C 时A 的溶解度为_80g(2)P 点的含义在该温度下,A 和C 的溶解度相同(3)N 点为t3o C 时A 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 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N 点也为t3o C 时B的饱和溶液)(4)t1o C 时A 、B 、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5)从A 溶液中获取A 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6)从B 溶液中获取晶体,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7)t2o C 时A 、B 、C 的饱和溶液各W 克,降温到t1o C 会析出晶体的有A 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c<b< p="">(8)除去A 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 和B (B 含量少)的混合物,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1、(2011?株洲)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温度对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相同C、把t1℃时甲、乙两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两溶液仍都为饱和溶液D、把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都析出溶质2、(2011?烟台)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3、(2011?衢州)如图所示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D )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C、t2℃时,a、b的溶解度相同,均为40克D、t3℃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两种固体的混合物,要求:一种物质可溶于水,另一种物质难溶于水(2)结晶法:分离两种固体的混合物,要求: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有关溶解度计算题讲解(学习资料)
初三有关溶解度计算专题溶解度计算公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S)/100g (理解记忆)溶解度(S)=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100g推论:溶质质量1 / 溶剂质量1=溶质质量2 / 溶剂质量2溶质质量1 / 溶液质量1=溶质质量2 / 溶液质量2溶剂质量1 / 溶液质量1=溶剂质量2/溶液质量2【典型例题精讲】1、20℃时,把50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
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31.6 g)2、20℃时,把53.6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克氯化钾。
求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34g)3、20℃时,把4克氯化钠固体放入11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36.4g)※4、把100克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硝酸钾。
则:(1)若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 (84g,266g)(2)若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 (247g)※5、已知氯化铵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克。
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制成400克的溶液,通过计算:(1)溶液是否饱和? (不饱和溶液)(2)若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①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181.3g)②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溶液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83.0g)6、t℃时,NaNO3的溶解度是25g,现向盛有200g 10%NaNO3溶液的烧杯中,加入30g NaNO3固体,则此时烧杯中(D )A. 溶液质量是230gB. 溶质质量是50gC. 溶剂质量是170gD. 溶质质量是45g解析:此时NaNO3饱和溶液中m(NaNO3)=45g,m(H2O)= 180g,m(溶液)=225g7、将两杯20℃时的食盐饱和溶液,甲为500g,乙为1000g,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蒸发掉15g水,析出的食盐晶体的质量(A )A. 甲=乙B. 甲<乙C. 甲>乙D. 无法判断8、现有500g20℃的A物质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水后,有5gA 析出,若再蒸发掉20g水后,又有7gA 析出,则在2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5g)※9、t℃,将一定量A(不含结晶水)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加热蒸发水,然后冷却至t℃,已知三份溶液分别蒸发水10g、20g、30g,析出A依次为ag、bg、cg,则a、b、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B)A. c=a+bB. c=2b-aC. c=2a+bD. c=2a-b解析:由于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因此在确定三者关系时应作如下理解:t℃时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3,由以上过程可知:c= a+2(b-a)=2b-a。
高中奥数-溶解度问题(含答案)
高中奥数-溶解度问题(含答案)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溶液中所含最大量的溶质。
了解和掌握溶解度问题是高中数学竞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下是关于溶解度问题的一些例子和答案:
1.已知KCl在50℃下的溶解度是35克/100毫升水,求在同一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
解:KCl在50℃下的溶解度是35克/100毫升水,表明50℃时100毫升水最多溶解35克KCl。
根据对称性原理,同一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也应该是35克/100毫升水。
2. 某种物质在40℃下的饱和溶解度为2克/100毫升水,问要使其在20℃下饱和,相应的浓度是多少?
解:根据Henry定律,同种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体分压成正比,因此物质在20℃下的饱和溶解度为 `(20+273)/(40+273) * 2 = 1.23 克/100毫升水`。
3. 求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7g食盐,求该食盐在水中的饱和度。
解:该食盐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7g,在此条件下,该溶液
是饱和的。
因此,该食盐在水中的饱和度为7/100 = 0.07 (即7%)。
掌握了这些例子,相信大家对溶解度问题的掌握更加熟练了。
在奥数竞赛中,更要加强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溶液 溶解度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
溶液溶解度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一、溶液选择题1.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Cl和NH4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将20℃时某NH4Cl溶液降温到0℃,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20℃时,20gNaCl加入到50g水中,搅拌后不能全部溶解D.t℃时,NH4Cl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NaCl和NH4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正确;B、将20℃时某NH4Cl溶液降温到0℃,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其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故错误;C、20℃时,NaCl的溶解度的溶解度为36g,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氯化钠,故将20gNaCl加入到50g水中,搅拌后不能全部溶解,故正确;D、t℃时,NH4Cl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故NH4Cl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
点睛:固体溶解度曲线的作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理解: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即饱和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
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对应的温度;(3)可以判断或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
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一般规律是: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
(2)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溶解度概念四要素: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只有在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②标准:在100g溶剂里(此处100g是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只有达到一定条件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称其为溶解度)④单位:溶解度是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常用单位为克)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把10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氯化钠的溶解度就是10克B、20 ℃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C、20 ℃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D、20 ℃时,36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2.20 ℃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B、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C、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D、食盐的溶解度是136克3.60 ℃时,50克水中溶解55克硝酸钾恰好饱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55 克B、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110 克C、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55 克D、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110 克4.把90克 10 ℃的硝酸钠饱和溶液蒸干,得到了40克硝酸钠固体,则硝酸钠在 10 ℃时的溶解度是( A )A、80 克B、80C、44.4 克D、44.45. 20 ℃时,将20克某物质溶解在50克水中,恰好饱和,则 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 B )A、20 克B、40 克C、20D、40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①内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②外因:温度(与溶剂量无关)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例题:固体溶解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D )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性质C、温度高低D、溶剂的质量3、溶解性和溶解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溶解性:物质在某溶剂中溶解能力的大小(物理性质)溶解度: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大小 溶解性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20度) >10g 1g~10g 0.01g~1g <0.01g习惯上把难溶称为“不溶”,绝对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例题:1. 已知 20℃ 时, 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1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A )A 、易溶B 、难溶C 、微溶D 、可溶2. 已知 20℃ 时, 2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8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C )A 、易溶B 、微溶C 、可溶D 、易溶4、气体的溶解度:①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随压强增大而增大例题:煮开水时,在水沸腾前就可以看到水中有气泡冒出,这是因为( A )A .温度升高使空气的溶解度变小B .温度升高使空气的溶解度变大C .压强增大使空气的溶解度变小D .压强增大使空气的溶解度变大5、固体溶解度曲线(中考必考)(1)t3o C 时A 的溶解度为_80g(2)P 点的含义在该温度下,A 和C 的溶解度相同 (3)N 点为t3o C 时A 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 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N 点也为t3o C 时B的饱和溶液)(4)t1o C 时A 、B 、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5)从A 溶液中获取A 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6)从B 溶液中获取晶体,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7)t2o C 时A 、B 、C 的饱和溶液各W 克,降温到t1o C 会析出晶体的有A 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C<B(8)除去A 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 和B (B 含量少)的混合物,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例题:1、(2011•株洲)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温度对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相同0 t 1 t 2 t 3 N t S P A B C 80C、把t1℃时甲、乙两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两溶液仍都为饱和溶液D、把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都析出溶质2、(2011•烟台)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3、(2011•衢州)如图所示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D )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C、t2℃时,a、b的溶解度相同,均为40克D、t3℃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两种固体的混合物,要求:一种物质可溶于水,另一种物质难溶于水(2)结晶法:分离两种固体的混合物,要求: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氯酸钾。
例题:1、将7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各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C )A、硝酸钠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能析出晶体B、饱和溶液升温后一定能析出晶体C、溶液只有达到饱和后才有可能析出晶体D、溶液不达到饱和也能析出晶体中考真题一、选择题:1.(烟台市)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
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2.(烟台市)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3.(烟台市)下列有关溶液及其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海水的凝固点比水低(B)溶液和浊液特征的不同主要与物质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有关(C)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4. (福州市)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5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B. 4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C.t ℃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60 ℃时,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的是硝酸钾不饱和溶液5.(雅安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20g B.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和水的用量有关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汽油作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6.(重庆市)右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10℃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 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7.(巢湖市)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铵的溶解度最大B .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C .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D .把40℃时饱和溶液降温到20℃,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8.(南充市)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5gNaCl 完全溶解于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C.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D.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9.(南通市)固体物质W 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质W 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B .t 1℃时,物质w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C.t 2℃时,物质W 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D .将t 1℃时物质w 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 2℃有晶体析出10、(无锡市)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B .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t 3℃时B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变成不饱和溶液D .若要将组成在N 点的A 溶液转变为M 点的A 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g溶0解度3℃AB CNM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