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旅游文化1

本章导读:本章主要介绍了河北地方文艺、节日民俗、河北饮食文化和河北区域文化,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河北地方文艺种类及特点,识记河北节日民俗、河北饮食发展历史及特色,掌握河北不同区域文化特点。

第七章河北文化

燕赵大地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在河北大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相互碰撞,传统文化得到了弘扬,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文化气息。

第一节地方文艺

一、传统戏剧

(一)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性剧种,由康熙中叶流入北京的山、陕梆子演变而来,清朝道光年间正式形成河北梆子。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河北梆子曾流行于北至今蒙古的乌兰巴托,南至广州,东达今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西至新疆的大半个中国。如今主要流行于河北、北京、天津及山东、东北的部分地区。

河北为京畿重地,与北京、天津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都颇为密切,这些都给河北梆子的形成和发展、繁荣奠定了较好基础。经历了康熙中叶开始的孕育期,道光、同治的形成、成熟期,并分别于同治、光绪之交和民国初年两次攀上其发展的顶峰,不仅在河北城镇、农村中蓬勃发展,还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与京剧展开了争夺剧坛主导地位的竞争。

河北梆子的音乐既有慷慨悲壮、苍凉凄楚之风,又有高亢激越、痛快淋漓的特点,刚劲、豪爽、激愤,伴奏热烈火炽,很有震撼力。唱腔板式有大慢板、小慢板、尖板、哭板、大反调等,是典型的板式变化体音乐。表演艺术讲究程式规范,与京剧表演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具体运用时较京剧更夸张、更奔放,因之形成粗狂火爆、不尚蕴藉的表演风格。脚色行当有生、旦、净、丑、武行、杂行等。唯生行中的穷生、净行中的净生,是河北梆子所特有的。河北梆子与京剧曾有长达四十余年的同班合演历史,因而河北梆子具有其他梆子声腔剧种所不具备的“京味”,这也可以说是河北梆子的又一重要特色。

(二)评剧

评剧是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早在19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一八九零年前后就逐渐出现了专业的莲花落艺人。莲花落即称“落子”,是一种长期流行在民间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后,东北民间歌舞“蹦蹦”传进关内,于是河北的莲花落艺人便迅速地吸收了这种艺术,开始演唱如《王二小赶脚》、《王二姐思夫》、《杨二舍化缘》、《王大娘锯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类剧目,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这些艺人随后又由农村进入到工业城市唐山:唐山的工人,特别是煤矿和钢铁工人成了这个剧种早期的热心观众及积极支持者。但是,它形成为较完整地戏曲艺术则在辛亥革命前后。当时舞台上已有文明戏和话剧演出,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剧作者,同时,进步的民主思想已传播到了文艺圈子,这就促使评剧这个新兴的剧种也产生了第一代的剧作家成兆才等。成氏原系莲花落艺人,他受到新的时代思潮的影响,在艺术上具有革新创造的精神,于是就以他的剧作把莲花落演变成了蹦蹦戏,又从蹦蹦戏演进为评剧。其早期剧目有《马寡妇开店》《老妈开嗙》《花为媒》《卖油郎独占花魁》等,这些都是评剧的奠基戏。这位剧作家对时代的变革相当敏感,他吸收文明戏的表现手法,编演了一批很受群众欢迎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时装戏,如《枪毙小老妈》《黑猫告状》《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一九一九年编写的《杨三姐告状》最为著名,久演不衰,成为评剧的代表剧目之一。

当成兆才等人把莲花落演变成“唐山落子”时,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乐器,他们给这个新剧种命名为“京东第一平腔梆子戏”,简称“平剧”,演唱时用本嗓。当时的代表性演员

有月明珠、金开芳等。辛亥革命后,北京改称北平,京剧也随之称为平剧。以成兆才为首的“平剧”此时已经发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剧改称的平剧成对歭之势。于是就定名为评剧,寓“评古论今”之意。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目前,评剧是我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仅次于京剧。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戏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通常认为滦州影戏初创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多如牛毛,当地老人讲:“唱一辈子影,说不全有多少影卷。”中长篇影卷称作“连台本”,现存至少五百多部,其中大部头的“连台本”有一百三十多部,如《封神榜》、《青云剑》、《二度梅》、《五锋会》、《平西册》等。短小的折子叫“单支儿”,不计其数,如《陈塘关》、《渭水河》、《甘露寺》、《姜子牙下山》等。皮影戏传统剧本的文学结构为人物出场有上场“诗”,下场“对”。上场“诗”,相当于戏曲中的“引子”,念完引子转向道白,报姓名,然后把以前发生的事情简要地叙述一遍,叙完后,转向人物这次出场要干什么,有什么打算和行动。叙述多用道白,人物心理活动或人物之间的接触、冲突用唱或边道白边唱的方法,多据剧情而定。其格律常用“七字句”、“十字锦”、“三赶七”、“五字赋”、“硬散”、“大金边”、“小金边”等。这些唱词结构都是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其结构的基本单位,每段唱词一般都是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唐山皮影戏以乐亭方言为基础掐嗓演唱,风格独特,属板腔体,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凄凉调、悲调、游阴调、还阳调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赶七等各种腔调。唐山皮影戏的伴奏分文场、武场。唐山皮影戏中,人物行当齐全,有生、小(旦)、髯(老生)、大(花脸)、花生(丑)等。

唐山皮影戏的演出须用木棍或铁棍搭建一个高台,高台四周用幕帐围起来,面对观众的一面是用白布(早期为白棉纸)作的影窗。影窗后摆长条桌用来撂放影卷、影人、道具等,长条桌上方悬挂照明灯。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即“上线”和“下线”,辅助操作的人称“贴线”,操纵的人统称“拿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三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其中有掌线师傅(操纵)二人,鼓板师傅一人,还有演唱的演员和伴奏演员(拉四胡的兼吹喇叭、打堂鼓),有“七忙八闲”之说。

唐山皮影戏影人的雕刻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装杆几个步骤。刀口和上色是最能体现雕刻艺人水平的地方。

唐山皮影戏是当地百姓漫长历史岁月里真实的生活写照,为研究当地历史和风俗民情的继承与变迁提供了完整、翔实的纪录。

(四)石家庄丝弦

石家庄丝弦又名弦腔、弦索腔、河西调、小鼓腔、罗罗腔、女儿腔等,在明清俗曲的基础上衍变而来,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剧种之一,也是全国稀有的一个地方戏曲声腔剧种,流行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和晋中地区东部及雁北地区。

石家庄丝弦为混合腔体制的剧种,有传统剧目五百多出,大部分为本剧种的传统剧目,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老调、西调、怀调、晋剧、昆曲、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移植而来的,其中既有生活小戏,表现民间情趣,也有袍带大戏,反映宫廷斗争。《空印盒》、《白罗衫》、《小二姐做梦》、《赶女婿》、《金铃计》、《杨家将》、《花烛恨》、《生死牌》、《宗泽与岳飞》等

是其代表性剧目。石家庄丝弦唱腔独特,以其真声唱字,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声拖腔,旋律顺级下行,激越悠扬,慷慨奔放著称。丝弦音乐属弦索声腔,分官腔、越调两大部分,官腔唱腔明快、清新;越调唱腔激昂、悠扬。官腔曲牌多为长短句,以《耍孩儿》为代表;越调曲牌多为对偶句,以《三道腔》、《罗罗》为代表。

石家庄丝弦主要伴奏乐器俗称三大件,即板胡、曲笛、笙。丝弦乐队分文、武场,文场乐器包括弦索、月琴、大三弦、小三弦,即常说的四架弦,因此谐音“丝弦”(四弦)。武场乐器包括板鼓、大筛锣、大铙、哑钹等。丝弦的角色分生、旦、净、丑诸行;生行,分老生(戴白髯者)、须生(亦称红生,指戴黑髯者)、文武老生;小生,分文小生、武小生。丝弦生行还有净生,抹脸角色如赵匡胤、关羽,多是由老生应工,或是生扮唱花脸腔,如王允等。各行都有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程式动作,以花脸、花旦、老旦等行当表演尤具特色。生、旦崇尚技巧,表演细致;花脸动作夸张,粗犷豪放;丑角诙谐幽默。表演以身段动作、面部表部表情和手指动作等完成戏中角色形象的塑造及人物的刻画,其中不乏夸张手法、刻板和直线条木偶动作遗风的运用,除甩发、水袖和各种台步外,还有一些特技,如耍牙、耍碗、耍鞭、耍扇、耍手绢、耍展(帽翅)、耍髯口等。丝弦借用“社火”的形式,真刀真枪地在舞台上进行展示,追求热烈火炽、火爆,粗犷豪放,崇尚特技,动作夸张幅度较大,刻画人物细腻传神,带有浓厚的泥土气息。

石家庄丝弦是燕赵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很强的独创性,在河北地方剧种中占有较高地位,有“昆高丝乱不分家”和“一昆二高三丝弦”之说。

(五)二人台

河北省境内的二人台主要以康保、张北等县为流传中心,因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以西流行的二人台有许多区别,又称东路二人台。其以叙事的形式反映现实,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二人台传统剧目有《回关南》、《割红缎》、《拉骆驼》、《三女拜寿》、《串河湾》、《撒荞麦》、《卖碗》等六十多出。音乐分唱腔和伴奏曲牌两部分。唱腔主要是河北、陕西、山西、内蒙古的民歌,多系一剧多曲,专曲专用。唱词多用比兴,极富夸张,衬词叠字使用频繁。较早的唱法是高打低唱,用真声。后来发展为真假声相结合,有“满”(满打满唱)、“花”(旋律加花)、“闪”(闪板躲字)、“掐”(简化旋律)、“口”(口语化)五种唱法。牌子曲是供乐队单独演奏的器乐曲,约有八十首,来源于蒙汉民歌、古曲、社火、佛曲、晋剧等戏曲曲牌,演奏风格热烈火炽。唱念用张家口及坝上地区方言,平声不分阴阳,有入声字,这是与西路二人台的重要区别。

二人台传统乐队由笛、四胡、扬琴(三大件)、四块瓦组成,演奏风格热烈。在表演上具有短小活泼、花样繁多、节奏紧凑、朴实健美等艺术特点,道白多用方言土语和“串串话”、“顺口溜”、“叠字”、“歇后语”,采用“走唱”形式,时说时唱、说唱结合、载歌载舞,表演人数不拘。

二人台表演可分为歌舞和小戏两种形式,舞蹈幅度大、跳跃性强,给人以粗犷憨厚之感。歌舞的表演来自“社火”的高跷,现在不再踩高跷,但仍保留着高跷颠颤步的遗风,穿插过场仍用高跷的剪子股、编蒜瓣以及秧歌的大小八字、大小圆场、二龙出水等套数。所用道具彩扇、霸王鞭、手绢都有一定技巧。彩扇有开扇、摊扇、背扇、摇扇、抖扇和各种花扇。打霸王鞭时,先打地三下谓之“三点头”,然后随节奏分打上中下三路:上打肩背手臂;中打腰围;下打双脚或用脚踢,打法无固定套数,“整学乱使唤”。手绢原为红绸。后改为专用的八角硬手绢,有抛、接、旋转等难度较大的技巧。小戏的表演无程式规范,动作生活化。

二人台已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始终与坝上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活跃僻远地区群众文化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武安平调落子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是武安市独有的两个地方剧种,经常在一起演出,习惯上合称武安平调落子。武安平调落子流传于河北省南部的邯郸、邢台,河南省北部的安阳、新乡及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等地区。

武安平调俗称大戏,约产生于明末清初,是河南怀调与武安地方民间音乐结合的产物。平调有传统剧目两百多个,影响较大的有《三进帐》、《姚刚征南》、《董家岭》、《天河配》、《三上轿》、《访姬昌》等。武安平调属于梆子腔系,曲腔悠扬,旋律流畅,风格独特,有慢板、二八板、散板、流水板、栽板等板式。早期文场主要用二弦、轧琴、板胡等伴奏,后又增添了二胡、中胡、唢呐、笛子等;武场除一般普通打击乐器外,另有大锣、大铙、大镲、战鼓,俗称“四大扇”。

武安平调角色行当齐全,有红生、小生、老生、配生、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大脸、二脸、三花脸、杂花脸等行当,合称“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脸”,其中以红生、小生、旦(青衣、小旦)、大脸为主角的戏最多。平调的武打自成一格,粗犷豪放,带有剽悍的民间武术气概。艺人多为本县人,表演中的念白以武安话为基础,有的甚至完全使用武安方言,风格淳正朴实,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平调伴乐中,主奏乐器“二弦”在全国绝无仅有,现在仍需专门订做。

武安落子原名莲花落,清末由武安民间流行的“花唱”发展而来。武安落子有传统剧目一百四十余出,代表性剧目有《借笛笛》、《吕蒙正赶斋》、《老少换妻》、《大上吊》、《顶灯》、《安安送米》等。其唱腔板式有慢板、高腔、娃子、悲腔、迷子等板式和腔调。武安落子曲调优美,宽厚洪亮,乡土气息浓厚。其唱腔有口语化说唱的特点,与当地方言结合紧密。

武安落子角色齐全,主要分小旦、青衣、小生、小丑、老生等行,但分工不甚严格,有些行当常可兼演。其表演不以武功和戏曲程式见长,而是将秧歌、高跷等民间舞蹈和生活动作融于戏中,边唱边做,载歌载舞,在叙事中抒情,幽默风趣,活泼自如。落子在伴奏中不用梆子,整个节拍靠鼓师的手板引领,听来清脆透彻,极具穿透力。

二、民间舞蹈

(一)徐水狮舞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华各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狮舞历史久远,《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狮舞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狮舞的生动描写。现存狮舞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根据狮子假型制作材料和扎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河北是北狮的发祥地。徐水县北里村狮子会创建于1925年,以民间花会形式存在,建国后得以迅速发展。

徐水舞狮的活动时间主要在春节和春季寺庙法会期间。狮舞表演时,由两人前后配合,前者双手执道具戴在头上扮演狮头,后者俯身双手抓住前者腰部,披上用牛毛缀成的狮皮饰盖扮演狮身,两人合作扮成一只大狮子,称太狮;另由一人头戴狮头面具,身披狮皮扮演小狮子,称少狮;手持绣球逗引狮子的人称引狮郎。狮舞分文狮和武狮,表演时文狮武狮交替进行,另有小狮子穿插表演。文狮重在表现狮子的生活,主要神态有:表现睡狮眼睛的睁与闭、嘴巴的张与合、肚子的呼与吸,表现狮子习性动作的“挠痒”、“舐毛”、“打滚”、“抖毛”、“弓腰”、“啃爪”、“打舒展”、“嬉戏”等,动作细腻逼真,神态风趣可爱。武狮重在刻画狮子的威猛的性格,其套路有“高桌技巧”、“梅花桩”、“踩球过桥”等。引狮郎在整个舞狮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不但要有英雄气概,还要有良好的武功,能表演“前空翻过狮子”、“后空翻上高桌”、“云里翻下梅花桩”等动作。引狮郎与狮子默契配合,形成北方舞狮的一个重要特征。徐水狮舞形夸张,狮头圆大,眼睛灵动,大嘴张合有度,既威武雄壮,又憨态可掬,表演时能模仿真狮子的看、站、走、跑、跳、滚、睡、抖毛等动作,形态逼真,还能

展示“耍长凳”、“梅花桩”、“跳桩”、“隔桩跳”、“亮搬造型”、“360度拧弯”、“独立单桩跳”、“前空翻二级下桩”、“后空翻下桩”等高难度技巧。

(二)井陉拉花

井陉拉花起源于明清,产生并流传于井陉县境内,是河北最具特色的民间舞种之一。

井陉拉花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街头广场花会。有多种流派沿传,以其基本动作、所用道具、表演形式的明显不同,大致分成东南正拉花、庄旺拉花、南固底拉花三大流派。有关“拉花”的称谓,有很多传说。一说拉花是在拉运牡丹花过程中形成的舞蹈,故称“拉花”;又说“拉花”是在逃荒中形成的舞蹈,“拉花”即“拉荒”的谐音;还说因舞蹈中的女主角叫“拉花”而取名拉花。

传统井陉拉花有其显著的艺术特色,以“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形成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拉花的基本动作,因地处山区,山高坡陡,爬坡则要迈步高抬腿,身体前倾,下坡则是双膝出于拘谨状态,身体稍仰,因而男性舞步为“起要跋,膝要屈,踩要稳”,女性舞步为“进要弓,退要丁,脚外撇”。每做一个动作主力腿皆随着动律起伏屈伸一次,双腿变化动作时,借助动力腿踩地的刹那间脚外撇完成。井陉拉花舞姿健美、舒展有方、屈伸有度、抑扬迅变,擅于表现悲壮、凄婉、眷恋、欢悦等情绪,表演人数不等。拉花道具内涵丰富,各有其象征寓意,如伞象征风调雨顺、包袱象征丰衣足食、太平板象征四季平安、霸王鞭象征文治武功、花瓶象征平安美满等等。传统井陉拉花主要表现内容有“六合同春”、“卖绒线”、“盼五更”、“下关东”等。

井陉拉花的音乐为独立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寺庙音乐、宫廷音乐的色彩,刚而不野、柔而不靡、华而不浮、悲而不泣,与拉花舞蹈的深沉、含蓄、刚健、豪迈风格交相辉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传统拉花音乐多为宫、徵调式,其次还有商、羽调式,节奏偏慢,大多为4/4拍,特色伴奏乐器有掌锣等。

(三)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大民间舞种之一,相传产生于元代,流传至今。

昌黎地秧歌产生之初,各行当均由男性扮演。到了元代,因受蒙古族文化影响,在角色、结构、服饰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在地秧歌中“丑”角所戴的“缨子帽”就是从蒙古族服饰发展而来的。

昌黎地秧歌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其明显的个性,从活动形式上,分为排街秧歌和场子秧歌。从表演内容来看,除平秧歌无固定情节外,大多是“秧歌出子”。昌黎地秧歌的行当分为“妞”、“丑”、“擓”、“公子”,表演各具特色。以著名地秧歌艺人周国宝为代表的周派、以张谦为代表的张派、以卢凤春为代表的卢派和一大批无宗无派风格独具的地秧歌艺人,共同推动了地秧歌艺术的发展。

1956年,昌黎地秧歌节目《跑驴》参加了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办的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银奖;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地盛传“从南京到北京,狮子、跑驴、荷花灯”的佳话。

1993年在沈阳国际秧歌艺术节获最高奖“金玫瑰”奖;1994年参加全国中老年健身舞大赛获最高奖“兰花”奖;1996年参加全国“群星奖”广场舞比赛获铜奖等国际、国家级大奖,还多次参加北京龙潭庙会;1999年参加昆明世博会河北周展演等,在重大演出活动中屡获殊荣;昌黎县1996年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地秧歌)”;2002年被河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北民间艺术之乡”。

三、曲艺

(一)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是北方较为典范的鼓书暨鼓曲形式,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和内蒙古及东北地区。

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早在清康、雍、乾时期,冀中一代流行着许多说唱艺术,诸如弦子书、渔鼓道情等,西河大鼓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而生的。河间一代有不少说唱艺人,他们根据当地的小调、民歌唱出一种新的调子,并用犁铧片击拍,这就是西河大鼓的雏形,故曰“犁铧片”,后又称“河间大鼓”。后来马三峰对这一演唱形式进行革新,使这一曲种日臻完善,许多艺人纷纷效仿,流派纷呈,于是西河大鼓便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由于西河大鼓也叫“犁铧片”,西河大鼓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鉴于当时唱西河大鼓的艺人大多来自子牙河、大清河流域,而天津人对这两条河流称西河,人们也就叫这一说唱形式为西河调。最后定名“西河大鼓”是在1929年天津的“四海升平”戏院。

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击铜板和书鼓说唱,另有专人操三弦伴奏。其唱腔属板腔体,常用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等,辅以“一马三涧”、“蚍蜉上山”等花腔,简洁苍劲,风格似说似唱,韵味非常独特。传统节目长、中、短篇都有,已知名目的有中长篇一百五十余部,书帽及小段三百七十余个。

西河大鼓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出现过马瑞河、朱化麟(朱大官)、毛贲(王振元)、王再堂(转眼王)、张双来、郝英吉、赵玉峰、马连登、王书祥、李全林、马增芬、王艳芬、段少舫等著名艺人,以及《响马传》、《呼家将》、《薛家将》、《刘公案》、《施公案》、《前后七国》、《小两口争灯》等经典节目。其内容大多是历史征战故事、历史通俗演义等,其中不少是富有人民性的口头文学,或描绘波澜壮阔的历代开国史,或叙述悲欢离合的儿女家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是祖国多彩文学艺术遗产的一部分。

(二)木板大鼓

沧州木板大鼓产生于沧县民间,沧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靠京津,古运河贯穿沧县境内,县域环绕沧州市区。

从艺人口传和《民国沧县志》、《沧县文化志》等史籍资料记载:沧州木板大鼓孕育、诞生于明朝中末期,清初在冀中广为流行,乾隆时,著名沧州木板大鼓艺人李朝臣被召进宫说唱《西厢记》,深得皇帝赏识。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津阳消夏录》里,提到一位沧州木板大鼓艺人刘君瑞,文中称“沧州瞽者刘君瑞,尝以弦索来往余家”,足见当时沧州木板大鼓非常流行。咸丰、同治年间,庞凤城先生将沧州木板大鼓发扬光大。

沧州木板大鼓是河北曲种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全国独有的艺术曲种,它对北方大鼓曲群产生过重大影响,如西河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等,都是不同程度地吸收沧州木板大鼓的唱腔、曲调等发展而来,有专家称“沧州木板大鼓是京韵大鼓的母根”,原文化部长高占祥指出“西河大鼓是由清代乾隆年间流行于当地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衍变而成。”可以这样说,没有沧州木板大鼓,就没有北方大鼓曲群,如果把北方大鼓曲群比做金字塔的话,那么沧州木板大鼓即是这座金字塔的塔基。

木板大鼓是沧州独有的一种曲艺形式,其有完整的唱腔结构和板式结构。木板大鼓的演唱形式为演员左手执木板击节站唱,所用木板为小木板,右手执鼓楗,按演唱需要击鼓,早期另有一人用中三弦伴奏,二十世纪以来均改为大三弦。木板大鼓唱腔独特,浑厚粗犷,句尾声调较重,多为背宫腔。据《沧县志》记载“江湖大鼓风行一时,其声调顿挫淋漓,足表燕赵感慨悲歌之声。”沧州木板大鼓采取“口传心授”教徒,很少有文字记载。木板大鼓传统书目初以短、中篇为主,后来出现了长篇。目前留下100多个曲艺小段和《包公案》、《大小五义》、《呼杨合兵》等10多部长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木板大鼓的鼎盛时期,新段子《少女斗志》、《贾宝玉夜探潇湘馆》多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许多省电台播放。

沧州木板大鼓自产生至今流传数百年,几经时代的变迁,是真正土生土长的民间说唱艺

术,它顿挫淋漓的大悲调是社会下层人民心声的体现,典型地反映了“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沧州木板大鼓都有记载。

沧州木板大鼓不仅具有娱乐功能,重要的是它的教化作用,自产生至今在各个社会历史时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它通俗易懂,表达感情强烈,乡土气味浓厚,现编现唱宣传效果好,在广大农村其喜闻乐见的程度不亚于流行歌曲、电视、电影。

(三)乐亭大鼓

乐亭大鼓在继承历代文化成就的基础上,由当地民歌发展而成。《中国书词概论》记载:“清初年,乐亭城内凡自娱好乐之人,最爱唱‘清平歌’,……,后来,有位弦子李,先以三弦配奏了‘清平歌’,遂而加以改正,使其韵调悦耳动听,较之旧曲大有不同,于是齐呼之为‘乐亭腔’。”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乐亭城南大皇粮庄头崔佑文进京供奉,带乐亭著名艺人温荣入恭亲王室献艺,温荣的技艺深得王爷欢心,当即封了顶子赐了座,并赐名“乐亭大鼓”。

乐亭大鼓是我国北方较有代表性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它发源于乐亭,流行于冀东广大城乡及京、津、东北的部分地区,曾与评戏、唐山皮影并称“冀东民间艺术的三朵花”。它说唱结合,韵散相间,板腔完备、句式简练,既有源于对中国历代说唱音乐的继承,也有对当地民歌、俚曲、叫卖调、哭丧调、劳动号子等的广泛吸收,又有从当地其他姊妹艺术借鉴而形成的曲调多源性和浓郁的地域性及巧妙利用板眼、速度的变化技巧和扩板加花等作曲创腔手段,使板腔转换灵活自由,多种调式调性相互交替转换,形成了多种丰富多彩、情趣各异的唱腔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兼融的基本特征。

乐亭大鼓为板腔体结构,唱腔丰富而多变。除有完整的慢板、流水板、快板、散板外,并有上字调与凡字调两种不同调性的往复、转换,确能使听众为之耳目一新。它的板式十分灵活,并不像一般板腔体唱腔由慢板流水到快板那样续递而进,而是根据情绪需要,可能由慢板突然催板而转入快板,也可能由急速的快板突然撤板而转入悠扬抒情的慢板,板式组接新奇。其音乐的可鉴赏性和说唱文学的完美结合堪称曲坛精品。沈阳音乐学院曾多年派人员跟踪整理,并将其纳入教材使用。乐亭大鼓的传统曲(书)目多达300多个,长、中、短篇均有,《东汉》、《隋唐》、《三侠五义》、《呼延庆打擂》、《金陵府》、《小上坟》、《蓝桥会》、《古城会》、《玉堂春》、《长生殿》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乐亭大鼓的唱词多有灵动儒雅之气,文学价值较高。

乐亭大鼓演出时由一人自击鼓板站立说唱,另有人分持三弦等乐器伴奏。自形成以来,名人辈出,流传较广,有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底蕴。传人除温荣之外,还有陈际昌、齐祯(齐珍)、冯福昌、王恩鸿、王德有、戚用武、戚文峰、韩香圃、靳文然、张云霞、贾幼然、姚顺悦等,他们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艺人,其中尤以民国时期的韩香圃和靳文然最为著名,他们各自的艺术被分别尊为“韩(香圃)派”和“靳(文然)派”。

由于乐亭大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适应不同社会需求,与时俱进,流布区域及受众群体非常广泛,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对北京琴书、东北大鼓及唐剧的形成和发展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冀东广大地区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四、民间音乐

(一)涉县寺庙音乐

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属邯郸市管辖,东距邯郸市100公里。

佛教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佛教宗教仪式活动中的“法事音乐”。佛教音乐进入中国后,吸纳了古代文人音乐、宫廷音乐、民间音乐的众多因素,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涉县寺庙音乐则是我国佛教音乐的一个分支。

据专家考证,涉县寺庙音乐为南宋时期南音南曲,所用乐谱为南宋宋氏乐谱,接近于道教音乐。民国前,由于寺院生存环境相对比较稳定,涉县寺庙音乐乐器齐全,乐曲丰富、传

承正常,建国后仍保存完整,文革期间,被列入四旧迷信行列,横遭打击,无人问津。改革开放后,随着政治环境的改善,部分群众的殡葬需要,寺庙音乐班再度复苏出世。但90年代后,由于殡葬改革,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寺庙音乐又渐遭冷落。

涉县寺庙音乐历史悠久,曲目丰富,乐器独特,音韵清亮,在当地影响很大。现存270首曲谱,演奏乐器为三种气鸣乐器(笛、笙、管),七种体鸣乐器(云锣、木鱼、铙、钹、铛、罄),两种膜鸣乐器(大鼓、小鼓),管子为锡材自制,称为锡管,是乐班中主乐器。乐班最少10人,以偶数递增,最多24人,按法事大小定人数。涉县寺庙音乐主要有两项功能,一是在寺院做法事;二是为丧葬做法事。涉县寺庙音乐曲调古朴典雅,悠扬庄穆,引人向善,使人有超凡脱俗,遨游佛国之感。特别是在庄严肃穆、风景优雅的寺院中或悲伤沉痛的丧葬环境中演奏,有极强的感染力。

涉县寺庙音乐自古至今主要流布于河北省的涉县、武安、磁县等邻近县域,人诚乐精,久负盛名。

(二)笙管乐(固安、冀中、霸州)

1、固安笙管乐

河北省固安县位于京、津、保三角腹地,处在大北京经济发展圈,是河北省实施“两环(环京津、环渤海)”战略的重点市县之一。境内自然资源蕴藏丰富。自元建都北京以来,固安一直地处京畿,故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古有“天子脚下”、“京南第一城”之称,著名的屈家营音乐就滋生、繁衍在这片土地上。

屈家营音乐会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现存《玉芙蓉》、《纣君堂》、《骂玉郎》等13支套曲,《金字经》、《讨军令》等7支大板曲,《五圣佛》、《贺三宝》等20多支小曲和一套打击乐。使用乐器中一支饰银8孔白玉管为世所罕见,在唐宋典籍中称为“筚篥”。屈家营音乐是继西安古乐、北京智化寺音乐后发现的又一民族文化瑰宝。从乐器形制、乐谱和曲目、演出礼仪都与元明乃至唐宋时期的上流社会音乐一脉相承,而这在全国大多数地方的民间早已失传。屈家营音乐会曲目丰富,乐谱完整,乐手技艺精湛,并有严格的传承方式,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保存下来,具有“原汁原味”的特点。音乐会所使用的乐器、乐谱、曲目及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份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技术规范和宫调系统的全面资料。民间艺人们所使用的音乐技术理论术语将有助于解开中国律学史上的许多疑难问题。

1984年以来,屈家营音乐会引起了音乐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艺术研究院定期派专家进行指导、扶植,并在固安召开了“全国首届鼓吹乐艺术研讨会”;1987年赴北京参加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开的亚太地区音乐学术讨论会,20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位专家观看演奏后,给予高度评价。

由于古乐拘于师傅口传心授,以及乐手缺乏现代乐理知识、乐师不外传技术等种种因素都限制了古乐的发展。老乐师逐渐谢世,现能教授古乐的两位老人均已80岁高龄,村里其他乐师无一人会吹奏大套曲,古乐面临失传的可能。

2、高洛古乐

高洛古乐的分布范围以涞水、易县为中心呈辐射状向京南保北延伸。高洛村音乐会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河北涞水县高洛村古名“高乐”,该村有一种村民自愿参加、义务排练、义务演出的民间器乐演奏花会——音乐会,全名“高乐蓝旗音乐圣会”,也称“音乐大善会”。经专家学者鉴定,它是一种古老的、原生态的民间音乐会,其中的祭祀礼仪是相传为华夏音乐始祖伶伦4000年前所创的黄帝家庙祭祀礼仪的留存,其中的音乐则是起源于秦末汉初民间“鼓吹乐”的变存。高洛音乐会有一条“不准增加新曲目、不准增加乐器种类、不准改变演奏方式,严格按老艺人传下来的规矩进行演奏(表演),不准走样”的会规,因此,尽管经过了漫长的

历史,高洛音乐会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古鼓吹乐“奏、打、舞、唱”的遗风,当然,也能看到几千年来释、道、儒等宗教及军乐、宫廷乐对它的影响。

高洛古乐的社会功能,解放前主要是为易县后山“后土黄帝庙”祭祀服务,为民间丧葬仪式服务,同时也主持民俗活动,如求雨、迎喜神、祈福、祈祥、祈平安、净宅、消灾、除厄、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解放后主要是主持民间的丧葬仪式,节假日期间也自娱互娱。

高洛古乐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引起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2003年4月3日,来自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亚欧21个国家的30多名传统音乐保护与研究专家学者和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等国内的有关领导与专家学者曾齐聚南高洛,对古乐进行现场考察。

3、霸州笙管乐

高桥村距霸州20余公里,为霸州管辖,始建于宋代。高桥村古音乐为僧传吹打乐。相传为清康熙年间正定大王庙乐僧广达和尚云游至此所传佛乐演变而来,俗称“和尚经”。鼓乐靠家族传承延续,自诞生之时起,均以尚姓人为主要乐师。

高桥村音乐属当地“北音乐”(又称“经”),有别于俗世民众自娱自乐的“南音乐”(俗称“会”)。北音乐乐器形制较小,音乐节奏较快,乐手着装也不同于“南音乐”。

高桥村古乐原有曲谱三册,现仅存一册,收录乐曲47首,现乐手仅能演奏其中的20余首。

高桥村古乐较好的保存了古乐的原始风貌,并与佛事活动相联系,加之历史久远,是研究我国佛教音乐在民间流传变异的重要参考。同时高桥村古乐中蕴含着当地民间音乐的成分,历久相传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记,对我们研究佛教音乐与地方民间音乐的交融互渗也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三)河北鼓吹乐

抚宁县距秦皇岛市60华里,北靠长城,南临渤海,著名避暑胜地北戴河坐落其间。

据史料记载,抚宁县鼓吹乐至今最少已有400余年历史,世代相传,流传广远。不但在当地享有盛名,而且影响远及秦皇岛、唐山以及东北三省,是河北民间器乐中最具代表性的鼓吹乐种之一。

抚宁县鼓吹乐曲目丰富多彩,素有“牌子十四套,小曲赛牛毛”之说。现存乐曲有秧歌曲、大牌子曲、汉吹曲、花吹曲、杂曲五大类共200余首。乐器形制独特,以不同形制的各类唢呐为主奏乐器,此外还有用于咔戏的“咔碗”,花吹中用的“口琴”以及其他多种常用乐器。其演奏方式多样,技巧独特,如“线上”、加花、成字、花舌、颤指、三强音、变色等,更有用于三节唢呐演奏的“拔三节”以及“别把”、“串吹”等,将吹奏与形体动作表演有机结合在一起,其演奏风格既粗犷深厚又活泼风趣、热烈诙谐,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

抚宁县鼓吹乐以家传、干亲拜把子和拜师收徒三种方式传承。历代人才云集,名家辈出,大都经历着“少年学艺家乡中,成年卖艺下关东,晚年传艺回故里,关内关外传美名”的从艺生涯。抚宁县鼓吹乐主要用于婚丧嫁娶、年节喜庆和民间舞蹈的伴奏,正所谓“喇叭一响,心里发痒”,已成为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伴侣。

抚宁县鼓吹乐是河北冀东地区民间器乐的优秀代表,是古代民族音乐文化的优秀遗产。它的丰富内容和众多特征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研究我国民间器乐艺术及其渊源、发展的重要资料,也是汲取民间器乐发展演奏理论、技巧的重要源泉之一。同时,还可以从中获取大量有关民俗文化的丰富信息。

五、杂技与竞技

(一)沧州武术

沧州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西近太行,南接齐鲁,北倚京津,号称京津南大门,距离省会石家庄240公里。

沧州辖境古属燕齐,沧州人民自古以淳朴、刚毅、勤劳、勇敢、豪迈、直爽著称。由于地理、历史条件独特,讲武求备,尚武图存,武技广播蔚成风气,素有“武健泱泱乎有表海雄风”之说。据史料记载,沧州民间武术,源于春秋,兴于明,盛于清,至乾隆时,武术之乡已经形成,至清末,武乡威名远扬海外。经历代薪火相传,到清末民初,臻至鼎盛,有“小梁山”之称。据统计,沧州在明清时期出过武进士、武举人1937名,乾隆年间已成为华北一带的武术重镇。1992年,被正式命名为全国首批“武术之乡”。

沧州的武术门派众多,有八极、劈挂、燕青、八卦、六合、查滑、功力、太祖、通臂、唐拳、螳螂、杨家枪等53个拳种,占全国129个武术拳种的百分之四十,是中华武术精华聚集之地,在南有莆田(武当)、中有登封(少林)、北有沧州的中华武术大格局中举足轻重。沧州武术的代表性拳种有八大门派:劈挂、燕青、门合、八极、八卦、功力、查滑、太祖。另外,疯魔棍、苗刀、戳脚、阴手枪等拳械为沧州所独有。各门派均具有刚猛彪悍、力度丰满、长短兼备、朴中寓鲜的风格特点。近几百年来,沧州武术精英荟萃,涌现出丁发祥、霍元甲、王子平等大批高人义士,为御外辱、扬国威、光大中华民族精神做了突出贡献。

沧州武术还兼收并蓄,积累了雄厚的传统武术资源,近年来又吸纳了跆拳道和规范武术套路等积极成份,取得了新的发展。沧州武术刚劲威猛,技击性强,讲究实战,章法严谨,既有大开大合的勇猛长势,又有推拨擒拿的绝技巧招,从而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一招一式中无不体现着中华文化中阴阳、内外、刚柔、方圆、天地、义理等源于儒、释、道的理念和意蕴。

沧州武术在被称为“国术”的中华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根植于民间的中华武术的源头、缩影和集大成者,是古老中华武术的重要遗存。发掘、抢救、保护沧州武术,其价值主要有三点:一为学术价值。纵观中华武术发展史,源起或流传于一个地级市的武林门类或独立拳械有53个之多的仅有沧州一家,有些拳种可看作中华武术的活化石,对沧州武术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将有效带动和大力促进整个传统武术的弘扬和振兴。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和教习方式,在中华武术中实属罕见。发掘、抢救和保护沧州武术,不仅对丰富和完善中华武术,乃至对世界武术文化的丰富和完善,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为社会价值。发掘、抢救、保护沧州武术,对沧州乃至全国的精神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塑造人的顽强品格,倡导新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三为产业价值。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的沧州武术,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产业和商业价值。发掘、抢救、保护沧州武术,可以进一步激活武术培训、表演、竞赛、交流、器械生产、节庆会展、旅游观光、出版印刷等多种相关产业和市场,进而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沧州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二)吴桥杂技

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历史悠久。该县杂技文化底蕴丰厚,杂技艺人在国内外分布广、影响大,是世界闻名的杂技之乡。

吴桥杂技文化伴随着中国杂技的发展沿革而形成,经历了人类活动的各个时期。汉、唐达到兴盛,成为统治阶级的主要娱乐形式。到宋朝,杂技走向了民间,成为市井百姓共享的民间艺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更替和复杂的演出环境,以吴桥为集中区域的杂技艺人族群不断丰富和创造了多彩的杂技文化。他们有自己的行业神(吕祖吕洞宾),有了这个族群的崇拜和信仰,不断形成了其行业的行为规矩和活动禁忌,同时,创造了独立的行业隐语“春典”(即黑话)。到了明代,已形成了信奉信仰、行业禁忌、行业语言、技艺传承、杂技经营使用的“口”、“锣歌”等完整的行业文化体系。清代到民国是吴桥杂技经营和杂技文化

发展繁荣时期,其文化传承受到杂技艺人的特别重视,成为杂技艺人在江湖活动中安身立命的必备条件。

吴桥杂技文化在世界杂技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广泛影响。其艺术构成中部分技艺已成为绝唱。由于经宋以来杂技成为社会底层文化艺术,在历史典籍中少有记载,杂技文化少了许多文人关怀。抢救和保护吴桥杂技文化无疑将对保持我国文化多样性,弥补杂技文化的史学欠缺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杂技文化非物质构成中“口”、“锣歌”及“春典”是我国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构成,它包含着许多历史故事、诗歌、民歌民谣和传奇传说,是中国说唱艺术的宗源。

建国至“文革”是吴桥杂技文化的转折期,杂技的组织形式和演出形式,及分配方式发生了变化。吴桥杂技文化的存在和传接受到了冷落,很多传统节目绝招绝活已无人演习,濒于消亡。编篡集成及吴桥建设杂技人文旅游工程——吴桥杂技大世界以来,则是吴桥杂技文化的抢救和复苏时期。

(三)杨式太极拳

永年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属邯郸市管辖。永年杨氏太极拳为清道光年间广府杨露禅所创,发源于永年县广府古城,此后永年县先后出现杨班侯、杨振铭等三十多位大师级拳师,被尊为“太极圣地”。

祖师杨露禅外出学艺18年,悟得各路拳术精髓,对太极、八卦等健身技艺尤有更深的理解,他在陈式老架的基础上创编了108式的永年杨氏太极拳,回家后专职开馆教拳。此拳传承脉络清晰,历史上名人辈出,海内外广有习练者。杨式太极拳现在重点分布在上海、北京、四川、西安、河北、广东、海南及海外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结构严谨,由松入柔,积柔为刚,刚柔相济,身法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堕肘,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内外结合,中正安舒,轻松自然,轻灵沉稳。杨氏太极拳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太极拳套路,分大、中、小架、快架、炮锤、提腿架、三十二短打、撒手单练桩功等;二是杨氏太极拳器械,有太极剑、太极刀、太极十三杆(杨家枪)等。

杨式太极拳在练习方法上突出整体性、连贯性、圆活性和内外身心的统一性。从起式到收式,前后连贯有如一线贯通,衔接一气,上下表里,自然贯通,势断劲不断,衔接和顺。动作沉稳中带有轻灵,轻灵而不飘浮,动而不急动,静而不僵滞,外柔内实,绵绵不断,不论虚实变化,起伏转换都是式式相连,犹如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停顿间断之处,更没有忽急忽缓带有棱角之处。杨式太极拳要求在意识引导下,呼吸匀细深长,气沉丹田,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心静,才能“用意不用力”,在宁静的情绪下,身正体松,意识、呼吸、动作三位一体,密切结合,进行有节奏的练身、练意、练气。因之太极拳乃是内外兼修,形神合一,动静结合,上下相随的高级行功的运动方式。

永年杨氏太极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展示了人体文化的艺术性,老少皆宜习练。它有益于增强人民体质,习练者按其要求秉持讲义重德的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自豪感有积极作用

(四)邢台梅花拳

梅花拳流行于冀南邢台市广宗、平乡和威县一带,以广宗、平乡两县为主。据《广宗县志》和《平乡县志》记载,梅花拳在明末清初传入当地。它融周易八卦于拳理,化阴阳五行于术中,文武双修,不断发扬光大,先后涌现邹宏、景廷宾等著名拳师。

梅花拳始创于西周初叶,距今已有两千九百多年历史。组织形式分文场和武场,文场领导武场。文场人员侧重研究儒、道、佛三家学说之精义和《周易》之理的神奇妙用,讲修身养性,练神练气等。除此之外,文场人员还负责梅花拳弟子的思想工作和演练、亮拳的组织管理等事务;武场弟子通过武功锻炼体悟拳理拳法。武功锻炼的层次和形式为架子、成拳、拧拳、器械四部分。架子包括“桩步五势”和“行步三法”,五势即大势、小势、顺势、拗

势、败势,“行步三法”是摆法、扎法、撤法;成拳是在基本功架子基础上两人或多人对练的方法,主要套路有抓、拿、摔、打;拧拳无定手定步,无拘无束,实用步法主要是乱而不乱的大八方步,主要训练出手引手、见手使手、察敌手之来势,审敌手之短长,见劲使劲和借他劲,他动我也动,占其行气出其不意;梅花拳演练者称器械为兵器或把子,除刀、枪、剑、棍等常见的十八般兵器外,还有许多手推独轮车部件原型的特有兵器。

邢台梅花拳的动作套路朴实大方、威武雄壮,既有表演观赏价值,又有技击制敌的实战功能。梅花拳还以文养武、以武济文,其指导思想和套路均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五行八卦九宫太极”原理,因此,梅花拳又被誉为“文化拳”。演练梅花拳时,往往配以打击乐宣染气氛,使人精神抖擞。

邢台梅花拳在广宗、平乡一代流传三百多年,以爱国爱民为拳规拳训,师承关系清晰,现已传至第七代,并有拳谱存世。梅花拳多以口传身授形式授徒,最长拳师87岁。广宗、平乡梅花拳及其传播方式,被专家学者称为是探析中国武术源流及功法、套路、格斗的“活化石”。习练梅花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五)沙河藤牌阵

藤牌阵是我国古代战场实战技击项目,如今,仅存于我国河北省沙河市十里铺村,当地人称之为“打藤牌”。

藤牌阵历史悠久。商代,在北方部族征战中,便有人发明了攻防护身的藤牌,之后历代战争中,被各个不同的军事指挥人员发展成进可攻敌、退可防身的藤牌阵。沙河藤牌阵,传说形成于明末,李自成军队从北京溃败南退,途中一人秘密逃遁十里铺村,他将“藤牌阵”传授村民,用以护村、防身,并留下“只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的训诫。三百多年间,村民遵循训诫,将藤牌阵代代相传,至今已传承十二代,经常习练者达二百余人,在当地,藤牌阵现已列入小学体育课程。

藤牌开战时,由战鼓指挥,大筛锣、铙、镲、钹辅助烘托。表演阵法时,攻守方每队最少四人,藤牌兵左手执藤牌,右手执短刀,与四名攥三齿叉、大片刀、长矛或木棍者按阵法轮番打斗。当遇大队敌兵袭来时,则使用密集队形擎起藤牌作为掩蔽,限制敌人弓马。如果发现敌人散开,立即变为小队,每兵活动的范围为八尺,后退一丈,进退灵活,尤适宜在旷野或山地作战。实战时藤牌阵法变化无穷,常见的有一字长蛇阵、八卦连环阵、梅花五方阵、八门穿心阵等,阵容可随实战需要扩大到成千上万人。

制作藤牌的主要材料是北方太行山一带常见的荆条,经过沤泡变得柔软坚韧后,即可用来编制藤牌。制作完成后,再经桐油浸泡,涂上生漆,然后,在两个圆形藤制品中间夹上棉花之类的物料,最后在藤牌顶部罩一块画有虎头的帆布或生牛皮。

三百多年来,沙河藤牌阵无论是在防身御敌还是活跃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藤牌阵法攻防兼备,变化莫测,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古军事战法的内容。另一方面藤牌阵法场面中融入了舞蹈和音乐,可以用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使人们获得艺术享受。

第二节节日民俗

一、传统民俗节庆

(一)邯郸丛中花会

丛中花会始于明太祖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八十年的历史了。开始是由一个山西沁县在这里开当铺的人首先发起的,他为这里引进来了他们故乡的民间艺术大抬阁、小抬阁等形式。后从武安平调剧种中吸收了部分新的内容,最后由各代民间艺人、能工巧匠们不断钻研、丰富、充实、提高,到清末民初这里的民间艺术才进入黄金时代,造型装饰经历年更新已臻成

熟,民间艺术演技高超者大有人在,使之形成为一个特点鲜明、组织庞大、结构严紧的完整的表演体系,在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的丛中民间花会有二十种表演形式,二十四个班。丛中花会的举办在过去是有一定规律的,每六年一小闹,十二年一大闹,具体时间是农历二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丛中花会的节目有很多别出心裁,表现了人民的爱憎观,象扁担官、柴王车等节目都很有代表性,很受人民喜爱。丛中花会有一个合理而科学的排列顺序,全花会分为四个组合。每个组合都有少林武术开道,基本上按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武到文的顺序排列,每个组合又各有压轴重点的大节目。丛中花会在改革上,继承传统,总有不断创新,不断改善的。一是从内容上翻新,如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吉庆有余”、“连年有余”和反映计划生育的“一孩一枝花”等。二是在技术设备上出新,由原来的完全人力抬改为机载,既安全又活动灵活。

丛中花会之所以能流传至今,除了有一村酷爱此项艺术的群众和世代相传的村风外,他们还有一个严密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办法,既保证了众多艺术顺利表演,又保证了人山人海的观众满意和安全,这就都有待于专家们去进一步考察和研究。

(二)廊坊民间花会

胜芳镇位于霸州市以东40公里河北著名湿地——东淀中游北岸,属霸州市管辖。胜芳花灯源流古久,元宵灯会明初已经规模宏大,闻名京津华北。

胜芳花灯是一个庞大的独立发展系统,由盂兰盆灯会、元宵冰灯和元宵花灯三部分组成。盂兰盆会又称中元灯会,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晚上,渔民祭鬼放“河灯”。99只舴艋小船在河内一字排开,每船乘三人,一人持篙,二人放灯。“灯手”由油浸色纸作底盘,上面用粉色纸做成一尺大小荷花灯,燃蜡后,一个一个次序放入水中,供两岸拥挤民众观赏。元宵冰灯诞生于河南苇荡间高地渔民聚居区。佳节将至,渔民自东淀采来大块冰凌,运至早已搭好的宏大苇棚内,能工巧匠昼夜不息,各显绝技,精心雕刻成一百多尊神佛像。胜芳元宵灯会的会演形式,最早是在街心老爷庙前中心广场搭起一座高二米,面积六十平方米左右的灯台,俗称“鳌山”。灯台上吊满数百种精选出来的各式自制花灯。胜芳元宵灯会历时五天,自正月十三开始,至正月十八结束。胜芳灯会期间,白天七十多道古老民间花会踩街巡演,戏院书馆、酒肆茶楼等全天候义演。入夜,百姓云集鳌山周围观灯听唱,鳌山上民间艺人轮流表演,喧哗沸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方式、地域环境及城市建设的变化,胜芳灯会增添了新的灯演形式。

胜芳传统花灯品类达两千种之多,主要为动物、植物、人物、器物、建筑、神佛等造型的灯,无论巨细,均工艺严谨、扎工精细、力求完美。胜芳花灯是在特定地域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风习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自成体系,诸多花灯形式独特,为胜芳仅有,如有几十张嘴并可同时张合的“猪八戒灯”等。

近年来,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和新技术材料,制作技艺融声、光、电、行、色为一体,花灯种类更加纷繁,有巨型灯、过街灯或组合灯等,置身胜芳元宵灯会,令人叹为观止。

每年一度的胜芳元宵灯会,充分展示了胜芳人民的才能智慧和创造精神。它丰富活跃了当地人民的春节文化生活,深受群众的喜爱。

(三)涿州元宵会

涿州花灯节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因坐落在涿州南北大街中间的"通会楼"而得名,清末民初时列为涿州八景之一,称作"通会灯市",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活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之夜,涿州城内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齐放,银花共开,千家万户,燃烛通宵。元宵之夜,登上鼓楼,远望十里长街,龙飞凤舞,颇为壮观。有诗为证:"春风初到月初圆,不夜城中沸管弦,万盏灯火双塔影,一时辉映鼓楼前"。故曾博得"南有扬州,北有涿州"之美誉。

从1986年起,涿州恢复了中断多年的"通会灯市"活动。2000年,举办了"中国涿州首届

花灯节",由此"通会灯市"正式命名为"涿州花灯节"。

现在的涿州花灯节每年在正月十五期间举办,牌楼灯、组灯、引灯(红灯笼)分布市内大街小巷,整个涿州城区成了灯的海洋。入夜,红灯高挂,霓虹闪烁,流光溢彩,观者如潮。期间还有花会表演、焰火晚会、文艺表演。观灯游人连年超过15万人次以上。2002年后,花灯迁至城市文化广场展出,规模更加宏大,已成为大型的旅游文化活动。

近年来,涿州市以灯为媒,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促进发展。每年花灯节期间,举办经贸洽谈会,一批经济项目逐年落户涿州,使这一大型的旅游文化活动更加富有时代新意。

(四)女娲祭典

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属邯郸市管辖,城西10公里的凤凰山(古中皇山)上建有娲皇宫,占地面积550亩,主要建筑有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和娲皇宫等,分为山上和山下两组,中间以十八盘山道相连。

传说农历三月十八日是女娲的生日,因此,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十八,来自晋、冀、鲁、豫四省的人们都要前来朝拜女娲,由此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娲皇宫庙会,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祭拜活动以纪念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断鳌足、立四极、治洪水、通婚姻、作笙簧等功德为主,主要内容包括传统娲皇宫三月庙会期间的民祭、九月十五的公祭、祈禳还愿、进香朝拜等,女娲传说及其有关的婚嫁、生育、人生礼仪、岁时节令等民俗事象构成了奇特的民间文化现象。涉县的许多村名、地名都与女娲文化有关,如弹音村与女娲造笙管有关,磨盘村与女娲造人有关等。

农历三月初一到三月十八日庙会期间,民间祭祀以摆社为主要形式。周边地区摆社以福建漳州、泉州、山西长治、榆次为主,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组织百余人,全套祭祀器具设备,到涉县娲皇宫寻根祭祖,祭拜女娲。除集中民间祭祀摆社外,从三月初一开始,各地零散香客云集娲皇宫,祈禳还愿,整月川流不息。进香朝拜的时间不太固定,一般多在农历每月的初一或十五日,平时也可。清朝已有公祭,至清末由于战乱而中断,基本形式、内容、范围已濒临失传。

女娲祭典中包含着美丽的女娲神话传说,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主要有:兄妹结亲、抟土造人、制作笙簧、炼石补天、占地移山等,这些生动的神话故事,重彩描绘了女娲这位上古时期带领人类治理洪水、孕育人类、建章立制、制作丝竹、创造文明、推进历史进程的始祖形象,高度赞扬了女娲战天斗地、征服自然、不屈不挠、仁慈博爱的始祖精神。

保护和弘扬女娲文化,对传承华夏文明、增进民族大融合、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人们的创业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神话学、民俗学、社会学、民间文艺学和宗教学的研究价值。

(五)蔚县打树花

河北省蔚县暖泉镇因镇中心有一四季长流、冬暖夏凉的泉水而得名。暖泉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是河北省唯一的一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上交通便利,商业、手工业发达,地处蔚县通往山西各地的交通要道,因此受古老的晋文化影响较深,逐步形成了具有暖泉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

暖泉镇内曾有3处铸造业摊点,人们为了庆贺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自愿捐献废旧生铁,煤炭和粮仓,蔬菜等,每年元宵节连打三天树花。表演时先将数百公斤生铁用炼铁炉化成铁汁,表演者用特制勺子将铁汁奋力泼洒在坚硬冰冷的砖堡墙上。一千多摄氏度的铁汁炸裂后爆发出万朵火花,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树花”。“树花”千姿百态,万花奔腾。“火树银花不夜天”,表演艺人们的精湛技艺和勇敢精神,使观众群情激奋,掌声雷动,欢声震天。打树花是一种古老而原始的焰火,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它是勇敢者的游戏,也是暖泉人的绝技。此项民俗活动全国仅此一家。表演者不但要求身强力壮,还要掌握高超的

技术。这种纯人工创造的火花图案变化多端,不断引来喝彩惊赞,这种此起彼伏的红火气氛高潮是其它任何社火活动无法替代的。

二、新兴旅游节日

(一)吴桥国际杂技节

中国杂技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中国被称为世界杂技王国,而吴桥作为中国的杂技之乡,有着辉煌的历史,而今更趋繁荣。举办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在世界东方创建国际杂技大赛场,旨在通过弘扬民族文化精华,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同时,以艺为媒,文贸结合,广泛开展经贸洽谈活动,促进文化经济的共同繁荣。

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始办于1987,在全国广泛兴起的各类文化节会中,吴桥杂技节脱颖而出,不断地发展、成熟、壮大。如今石家庄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杂技赛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1996年被文化部列为全国对外文化交流“九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为办好杂技节,1991年省政府批准成立组委会办公室。从1993年第四届杂技节开始,省政府决定将吴桥杂技节升格为省政府与文化部共同主办。杂技节期间世界各大杂技赛场的负责人,各杂技强国的著名团体和国际杂技界的名流都曾亲临赛场观摩、比赛、交流和指导,并对吴桥杂技节予以高度评价。

(二)沧州武术节

沧州是全国唯一地市级武术之乡,这里武术发展历史悠久,拳械门派众多,名家名师辈出,群众基础雄厚。在南莆田、中登封、北沧州的中国武术发展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武健泱泱,拳涛滚滚”是沧州习武盛况的生动写照,“镖不喊沧”让沧州武术名闻遐迩,霍元甲、王子平、佟忠义等武林豪杰将沧州武术推向极至。近年,沧州武术进一步弘扬光大,目前全市武术馆校达600多所,习武人数上百万,武术这一特有的传统文化体育项目,已成为宣传沧州、推介沧州的名片。

沧州武术节融武术、文化、经济为一体,重点突出沧州传统武术的特点与优势,充分体现武术节的群众性、传统性、学术性与国际性。历届武术节均邀请海内外武术界朋友参加“传统武术国际恳谈会”、经贸洽谈会、名优特产精品展销会、国际精武联谊研讨会、武术竞技赛、表演赛等各种活动,提出弘扬“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发扬“精武一家”的优良传统,扩大了沧州“武术之乡”的影响。

沧州武术节最突出的特点是每届武术节开幕的前一天,要举行盛大的武术环城游行。在各单位体育团体组织的彩车上,扮演者手持刀枪剑棍,表演各式武术动作,老拳师们披红戴花,接受节日的祝贺;全城各中小学的武术爱好者组成方阵表演武术套路,街道两旁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浩浩荡荡的队伍首尾相连,犹如一条色彩缤纷的武术长龙贯穿沧州全城,从中可以看出沧州人民对武术的热爱是何等的深厚。练武、尚武精神已蔚然成风,习武人数已达30万,规模性武术学校如沧州林冲武术学校等有3所,大小拳社近百家,武术被列为中小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占全年体育课课时的1/4,参加武术活动的学生超过19万,占在校学生的90%,有300多所中小学建立武术队。街头巷尾、公共场所从早到晚,无论是年近花甲的老翁,或是几岁的幼童,都会玩刀枪剑棍,他们平时练武,既强身又是一种特殊爱好。(三)崇礼滑雪节

崇礼县依托广袤的林海、独特的山形地貌,形成了特有的小气候,成为距北京仅200余公里范围内独具魅力的雪乡。1996年引资建起了华北地区第一个天然滑雪场――塞北滑雪场,成功实践了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北冰南移,北雪南展”计划。随后,万龙、多乐美地、长城岭、密苑一系列重大以滑雪为主的旅游项目相继落地建设,使崇礼县滑雪实现了飞速发展。

首届崇礼滑雪节创办于2000年,之后,崇礼县每年都要举办一届滑雪节。从“张家口崇礼滑雪节”到“中国崇礼国际滑雪节”,滑雪节的规模与档次逐年进步,影响越来越广。与此同时,崇礼县还将目光瞄准了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以体育为媒介,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

崇礼滑雪节的十年历史,是该县滑雪旅游从小到大,不断壮大,直至走向世界的光辉历程;崇礼滑雪节的十年,也是河北省乃至于华北地区滑雪旅游产业实现零突破,谱写冬日雪神话壮丽篇章的生动一页;崇礼滑雪节的十年历史,也挺起了“崇礼滑雪”、“崇礼避暑”和“崇礼越野”三大旅游品牌,使此县旅游产业思路逐渐明晰,确立了实施“旅游立县”战略,建设“中国雪都”,打造东方“达沃斯”发展目标,树立起了国际滑雪旅游胜地的崭新形象。

(四)承德国际旅游节

承德位于华北北部,毗邻京津,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园林旅游城市。在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灿烂的世界文化遗产、迷人的森林草原风光、浓郁的满蒙风情相映生辉,独特的城市形象、舒适的旅游环境日新月异,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勤劳智慧的承德人民使这颗“紫塞明珠”日益焕发出熠熠的光辉和诱人的魅力。

为了打造承德世界文化遗产地、皇家风景园林旅游城市的整体形象,全面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促进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国家旅游局、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每年6月2日-4日在承德市举办中国承德避暑山庄国际旅游节。

该旅游节向游客展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姿,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精髓,探寻清代皇家文化神韵。主要活动有端午节避暑山庄大型开幕式,国际龙舟大赛,丰宁民俗草原节的舞龙、舞狮、布糊画制作等多种民俗文化活动,参观郭小川故居,骑马畅游京北第一草原,观看满蒙民俗风情舞蹈表演,品尝风味小吃等,各式各样的活动丰富多彩。

(五)唐山陶瓷文化节

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国经济联络中心、韩国陶瓷技术院、意大利翁布里亚大区制造业联合会和印度中国工商会协办,唐山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河北省分会承办的大型陶瓷、陶瓷机械及相关产品的展示交易活动。

自1998年举办首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以来,受到海内处各界朋友、特别是陶瓷界朋友的欢迎,展会规模逐年扩大。唐山、景德镇、淄博、醴陵、宜兴、潮州、德化等国内著名陶瓷产区和美国、英国、意大利、韩国、香港、等国家及地区的著名陶瓷厂商参展。采购商到会逐年增加,有经营陶瓷的专业公司、超市、中国酒店协会、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德国、韩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陶瓷采购商到会参观、洽谈、订货。

(六)保定敬老健身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已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老人们应该怎样生活,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好,社会各方如何关爱老人已成了现时社会的聚焦热点。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这一传统美德,以敬老爱老为媒介,推动保定旅游市场,自1991年以来,由河北省旅游局、保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保定敬老健身节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2004中国保定敬老健身节为充分体现对老年群体的关心关爱,更加注重“敬”字,从更多层面集中体现对老人的人文关怀与呵护,从9月9日(重阳节)到10月22日,保定市旅游局推出以重健身、重参与、重快乐、重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真情关爱”特殊优惠活动,面向全国对55岁以上老年人实行4—7折不同折扣的旅游景点门票优惠。为使更多的老年朋友参与活动,

激发他们的乐趣、情趣,保定所属各县(市)都准备了适合于老年人观赏和参与的活动内容。如组织到市区的广场、公园联欢、老年活动展示,敬老健身大赛、文艺演出,万米健步穿越野三坡百里峡,清西陵大型皇家祭祀表演,白洋淀水乡民俗生活,满城县采摘,涞源县白石山登山健身、比赛等。

中国保定敬老健身节是全国23个国家级节庆活动之一,1993年该节与加拿大魁北克市老年沙龙节结为姊妹节。整个活动全都围绕敬老爱老,强身健体,有养生之道、按摩、针灸、中医诊断、武术、毛毽、铁球表演等。它不仅深得国内客人的喜爱,就连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外朋友,每年也兴致勃勃前来参加这一庆典,他们在保定期间,除参加上述活动外,还走访健康老人家庭,同保定老人共同切磋强身健体的方法及养生之道,品尝集色、香、味、型、疗于一体的独特的“保定药膳”。

(七)秦皇岛山海关长城文化节

为进一步提升山海关古城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近年来,山海关区委、区政府明确了“文化兴区、五线推动”的工作思路,使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并行发展,全力打造“古城民俗体验游、滨海休闲度假游、山地森林生态游”三张名片,形成以古城为主体,以滨海、山地为翼的“一体两翼”旅游发展大格局。因此,山海关长城文化节应运而生,并于2004年8月进行了第一届筹办。

万里长城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在万里长城最精华地段——中国长城文化之乡山海关举办中国?山海关国际长城节,必将把长城系列旅游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必将提升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广泛增进河北、秦皇岛、山海关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传统友谊,为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商贸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实现和谐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八)白洋淀荷花文化节

为塑造白洋淀旅游品牌新形象,提升白洋淀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自1991年开始,安新县每年7月23日至9月23日举办白洋淀荷花节。

白洋淀荷花节有三大主题:7月份的主题是"出水芙蓉"。7月的荷花淀风景宜人,秀色可餐,层层叠叠的荷花一直铺到天边,初出水面的荷花在重叠的荷叶之间或举或藏,或开或闭,自然天成,野趣丛生。8月份的主题是"百里荷香"。8月,满淀荷花盛开,红白相间,亭亭玉立。在这如诗如画的环境中,组织游客在白洋淀垂钓园开展垂钓比赛、举办"百里荷香笔会"和"荷花情"书画摄影作品展,推出"十八弯水路生态游"。9月份的主题是"荷塘月色"。9月的夜晚,淀风习习,蛙鼓阵阵,万亩荷塘翠叶覆盖,荷花清影依稀可见。在这"荷塘月色"的夜晚举办"白洋淀旅游码头赏月活动",各旅游景点统一开展"品莲"活动,举办"白洋淀之秋"文艺汇演、水乡民俗风情故事会和白洋淀荷花节征文评奖活动。

(九)张家口坝上草原文化节

以“走进绿色、相约草原”为主题的张家口坝上草原旅游月,于每年的7月-8月在河北张家口坝上草原举行。

该旅游节由河北省旅游局、张家口市政府主办,张家口市旅游局、张北县政府等机构承办。近年来,张北县立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把草原生态文化研究贯穿于旅游开发的始终,打草原特色牌,唱中都文化戏,全县草原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县成规模旅游景点达十一处,年接待游客十五万人次。

为了集中展现坝上草原旅游的独特魅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现代理念的旅游文化品牌,河北省、张家口市和张北县有关部门联手推出了坝上草原旅游月。旅游月期间,主办者

将举行大型篝火、焰火晚会和蒙族歌舞、地方戏、马术、摔跤等表演,以及旅游商品展示、旅游项目洽谈等活动,促进坝上经济发展。

第三节地方饮食文化

河北省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冀菜”这一名词也逐渐得到广大食客的认可。冀菜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七个发展阶段,按口味冀菜可以分成三大菜系。

一、冀菜的形成与兴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冀菜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低到高,由土到洋,影响由小到大的逐步发展过程。翻阅历史资料,看河北“冀菜”的脉络走势,大体经历了七个发展阶段。

(一)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已进入了封建社会,出现了宫廷、官府。在民间和宫廷都有了专职的烹调技术人员。河北省当时分燕、赵、中山诸国。农业和游牧业在河北省境内形成了一定规模,为菜肴提供了众多的物质基础。随着炼铁技术的出现,使烹调工具又向前发展了一步,使用了铁锅和铁制的厨刀。在制作菜肴中,除盐以外,又有了酱油、酒等调味品。当时的菜肴原料已经有了六禽、六畜、六兽之说,而且一些水产品也已被采用入馔。

当时全国境内的大都市有宋国的定陶,燕国的下都,赵国的邯郸,魏国的大梁,东周的洛阳,齐国的临淄,楚国的郢(治)。其中在河北境内的就有两座,而邯郸则是黄河北岸最大的商业城市。市内肉肆酒肆星罗棋布,同时还有接待各国使节的“驿站”和安排传书送简食宿的“递站”。这种驿站和递站,相当于最早官办的宾馆和接待所。那时,诸侯设宴菜肴有炮豚(吞)、炮胙(昨)、羊羹等品种达四十五种之多。墨子对当时饮食品种繁多的景象题诗描述“美食之丈,目不能遍视,口不能遍味”。

《东周列国志》中记述了燕太子丹为让荆轲刺杀秦王而不惜一切代价。写道:“太子丹有马日行千里,轲偶言马肝味美,须臾,庖人进肝,即所杀千里马也。”此菜,或煮或炒均须严格地掌握火候,而当时即能制做此菜,可见,冀菜烹饪技术已具有一定的水平。

水果干果类原料入馔在当时已司空见惯。如兴隆的红果在《札记》中就已有了记载。对于京东的板栗,古书上曾这样称道:“燕蓟千里栗,胜似万户侯’,据传河北名菜“栗子烧白菜”即起源于这一时期。《苏秦传》一书中对沧州金丝小枣也有论述,苏秦拜相后,亲自赴燕国,对燕文候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栗矣,此所谓天府也”。

“炸天冬”一菜是用柿干炸制而成的甜菜,为赵国时流传至今的古菜。以上说明,当时的冀菜在烹调方法上已经由水传导、汽传导向油传导上迈进;传热媒介使用了动物油;高热炸制法的广泛使用,使菜肴的色泽、质地有了根本的变化。

(二)汉晋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既经历了大统一,又经历了群雄混战。汉时的中国有五大都市:邯郸、临淄、洛阳、成都、宛(南阳)。河北省的邯郸乃五大都市之首,这对冀菜的发展,无疑是举足轻重的。

西汉时期,冀菜烹饪原料大量引进。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许多西域的烹饪原料传入了中原地区,如苜蓿、胡瓜、胡豆、胡椒、胡麻、胡桃、胡荽等。胡瓜引进后率先种植的是河北一带。黄瓜这种蔬菜登上宫廷菜,河北为之最。从下面这个典故足以证明。公元319年,羯(杰)族人石勒建立后赵王朝,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颁布法令禁说“胡”字。一次在御赐午膳上,石勒为了考验汉族官员是否忠诚于他,就指着一盘用胡瓜制成的菜肴问郡守樊坦:“知此物何名乎。”樊坦是个老儒生,对胡瓜当然不陌生,

但又不敢直言“胡”字,他灵机一动,以诗代答:“柴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黄瓜其名由此而来。至今,河北还有黄瓜宴之说。即整桌的菜均用黄瓜为主要原料制成。可见,黄瓜入馔,在河北由来已久。

深州蜜桃在汉朝已成贡品,在宫廷宴席上视为鲜果之首。据《深州风土志》记载:“汉时深州土产白桃,往时有桃贡……此国之桃,深州最佳,谓之蜜桃。”

这一时期,调味品和传热媒介又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在动物油的基础上,开始使用植物油,如豆油、麻油、黄酱等登上了灶台。相传河北古菜“霸王肉”即是用植物油炸制而成的。植物油的使用,使菜肴的味、色、泽、质地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冀菜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同时,当时做菜已开始使用糊和浆,是使菜质外焦里嫩的初级阶段。

(三)唐朝时期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兴盛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饮食业也迅速繁荣起来。在河北,众多的大城镇,如:保定、赵州、定州、真定(正定)、大名府等,为冀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据《真定县志》载:优肆娼门,酒炉茶灶,豪商大贾,并集于此,极为繁丽。”这是对当时繁荣景象的写照。河北传统菜“崩肝”、“热切丸子”、“敬德访白袍”等就是当时有名的菜肴,流传发展至今。“崩肝”一菜以猪肝为主要原料,经煮制切丝、煸炒、装盆焖制而成的一道热制凉吃的菜肴,其工艺在当时看已颇为复杂;“敬德访白袍”一菜是以海参、玉兰片为原料烧制而成,不仅原料高档,而且工艺复杂。这两个菜代表了河北当时的烹饪技术水平。

唐朝时冀菜原料的使用非常广泛,在配菜、菜肴的营养及调味上也颇为讲究。这一时期,筵席的进餐形式也有了改革,席面从席地而坐发展为凭案而食。而上菜程序上讲究“凡点索食次,大要及时,如欲速饱,则前重后轻。如欲迟饱,则前轻后重。”这种上菜的程序至今还在酒席上沿用。

由此可以看出,唐朝时期的冀菜,烹调方法更加多样,刀工技术又有了发展、烹饪原料丰富多彩,莱肴的味、质地又有了突破性的提高,筵席形式有了改进。

(四)宋、元、明时期

北宋时期,隶属河北的一些大城镇如:大名府、真定府(今正定县城)、信德(邢台,明初称顺德庆源府、赵府)的人口已达数十万。饮食市场不仅有酒楼、饮食店、茶坊,还有夜市,饮食业的夜市大盛。元朝时期,都城建于北京,河北省处在北京的周围,因而,发展饮食业,得天独厚。这一时期,是冀菜色、香、味、形发展时期,也是菜肴属性更加完备的时期。如北宋时期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就在河北的定州,以生产优质白瓷著称于世。苏东坡的“定州花瓷琢如玉”的诗句,说明了当时瓷上已有了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定窑瓷不仅在民间广泛使用,而且已经成为贡瓷。在北宋地质层出土的刻有尚食局款的龙凤盘就是定窑所制,十分珍贵。定窑为冀菜提供了美器,为冀菜锦上添花。

取中药入馔是当时河北菜的一大特色。全国著名的药都即是河北省安国县。是因药王邳冉葬于此地而得名。枸杞、银耳、百合、木香、良姜、白芷、豆蔻等药材进入了冀菜之中,从而起到了医食相彰之妙用。据传,著名的枸杞扒鸡一菜即源于宋代。

(五)清代时期

冀菜从殷商时代起,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在文化、政治、经济、物产、气候、烹调工具及用具诸多因素的影啊下,到了明清已日臻成熟,形成冀菜体系。其主要表现是:地域特色菜的流派已经形成,烹调技艺独特,名师、名菜、名店构成一体,菜肴的结构和宴席的规格形成一定的格局,这在我国烹饪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时期冀菜基本形成三大流派:冀中南菜、宫廷塞外菜、京东沿海菜。冀中南派以保定为代表,涵盖真定、邢台、邯郸、衡水一带,这是冀菜中最大的流派,主要包括官府菜和家常菜两部分。宫廷塞外派以承德为代表。京东沿海派以唐山为代表。

这一时期,冀菜使用的烹饪原料有12属300余种之多。烹饪原料的丰富多彩是使冀莱

品种繁多的重要物质基础。按不同消费人群区分,当时的冀菜形成了五种格局,即官府菜、寺院菜、清真菜、宫廷野味菜、民间菜,遍及全省各地,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

(六)民国时期至新中国建国初期

清朝末年,国运衰退。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连续侵略瓜分中国,民族工业举步维艰。民国期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国民经济处于瘫痪状态。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刚刚成立又开始了抗美援朝,继而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化大革命。这期间,虽然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63年至65年间又进行“调整、整顿、恢复、提高”,但由于时间短、国家底子薄,元气始终没得到恢复,人民生活处于不富裕状态之中。河北省属于多次战争、多次政治运动的重灾区,社会餐饮业的发展自然受到极大限制,在这种状况下,冀菜研究也就难以摆上位置,也就不会有突破性进展了。

(七)改革开放新时期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顺利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二十多年,只不过是历史长河短暂的一瞬,但却是冀菜大发展、大提升、大变化的崭新时期。也可以说是冀菜发展历史上最活跃、最欣欣向荣的春天。这20多年,河北省建立了冀菜研究体系,相继成立了河北省烹饪协会、河北省饮食文化研究会及市县级烹饪协会,出版了《河北菜点大全》、《菜谱手册》、《热河承德御膳名菜》等多部冀菜专著和以宣传冀菜为主旨的杂志《饮食文化》小报《河北烹饪信息》。先后举办3次全省烹饪技术大赛,承办和组织参加过5次全国烹饪技术大赛,2600多人次、9000多个菜点参赛,对冀菜烹调技艺进行了充分交流观摩,筛选出了一大批冀菜经典代表。并通过组织厨师培训、参加比赛和外出学习,通过号召老一代名厨收徒施教等,培育了一支精干可观的冀菜烹饪技术骨干队伍。河北选手的众多冀菜作品特别是“满汉全席”、“直隶官府菜”以及家常菜的精品,多次在全国和国际上获奖、被誉为中华“名菜”、“名吃”,从而大大提升了冀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是冀菜的辉煌,也是开始走出河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总之,冀菜经过几万年的萌芽和几千年的形成发展时期,到21世纪的今天,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二、冀菜三大流派

冀菜主要有三大流派,即以保定等地为代表的直隶官府菜及冀中地方菜;以承德等地为代表的塞外宫廷菜、以唐山等地为代表的冀东菜。冀菜的服务体系呈典型的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的塔尖有宫廷菜,主要定位高档消费群体。“金字塔”的塔身有直隶官府菜,瞄准适中的消费群体,“金字塔”的底座有冀东菜、赵都菜、民间菜及河北各地著名特色小吃等,主要面向中低消费的大众群体。这种结构的形成得益于河北环绕北京和山、海、坝、平原俱全的地理位置优势,使宫廷、官府、民间特色菜肴俱全,服务群体涵盖广泛。

(一)冀中南派

直隶官府菜及冀中地方菜是冀菜中最大的一个流派,直隶官府菜的突出特点是口味酱香浓郁、器皿华贵大气、文化内涵丰富。它是来自于民间,形成于官府,升华在宫廷、荟萃在河北、服务于大众。从明朝开始逐渐萌芽,伴随明清两朝直隶省省会的建立,特别是古城保定长期作为直隶省总督(清朝的八督之首)府,自雍正到宣统的187年历史中,有八代皇帝及慈禧太后到保定巡视,品尝过直隶官府菜,有77人99任次直隶总督在这里办公。在数百年历史长河中以保定为中心,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直隶官府菜饮食文化,曾影响整个北方菜系。近年来经过不断挖掘、传承和创新,成为冀菜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堪称中国官府菜的活化石,被认定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菜品如炸烹虾段、荷包里脊、鸡里蹦、炒代蟹、锅包肘子、总督豆腐、“阳春白雪”、李鸿章烩菜、直隶海参及小吃白运章包子、驴肉火烧等,每道菜几乎都蕴涵一个历史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