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合并糖尿病的饮食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亢合并糖尿病的饮食护理

发表时间:2010-04-29T01:07:50.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4期供稿作者:邓丽敏齐丽丽赫喆[导读] 根据患者的甲亢情况和血糖状况确定热量,合理选择食物的种类和用量

邓丽敏齐丽丽赫喆(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 132011)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34-0198-01 【摘要】目的根据患者的甲亢情况和血糖状况确定热量,合理选择食物的种类和用量。方法对10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护理,阐述了对食物中的总热量以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管理。结果饮食疗法强调合理饮食,使患者从食物中摄取的糖分不致加重胰腺的负担,促进血糖在空腹时下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促使尿糖消失,纠正代谢紊乱。结论饮食护理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从而预防了各种并发症,促进其康复。

【关键词】甲亢糖尿病

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能量消耗较摄入为多,体重常锐减,疲乏无力,生活质量降低,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肠道吸收糖分,加速肝糖原分解,但由于氧化利用加强,一般空腹血糖正常,仅有餐后血糖增高,耐量多异常,常使糖尿病加重,甲亢控制后减轻或恢复。此病并不多见,但二者相互影响,甲亢可进一步促使糖尿病代谢紊乱,而代谢紊乱又加重了甲亢,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只有长期坚持饮食疗法,病情得以控制,现收集10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40岁,空腹血糖最高36.1mmol/L,最低8.2mmol/L。

2 结果

此10例按饮食疗法进行护理均好转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3.1 饮食原则

3.1.1 合理控制总热量患者总热量的摄入以能维持标准体重为标准。热量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肥胖患者体内脂肪细胞增多增大,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不利于治疗,所以要首先减轻体重,减少热能的摄入,消瘦者对疾病抵抗力降低影响健康,要提高热能摄入,增加体重,两者体重均调整到标准体重的±5%。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消耗增加,所以要适当增加热量,比单纯糖尿病患者总热量增加10%左右。

3.1.2 碳水化合物不宜控制过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摄入量过低,不易被患者接受。同时机体因缺少糖而利用脂肪代谢供给热量,更易发生酸中毒。在合理控制热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的进量,对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改善葡萄糖耐量均有一定作用。但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保持总热量不变。若总热量增加,易导致病情恶化。

3.1.3蛋白质供应要充分糖尿病造成的代谢紊乱使体内蛋白质分解加快,丢失过多,容易出现负氮平衡。若饮食中的蛋白质丰富,则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以使机体恢复健康。

3.1.4 减少脂肪的摄入肥胖患者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必需脂肪酸是人体代谢的重要物质,须从食物中摄取。植物油是人类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应食用植物油,尽量少食或不食动物性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全脂牛奶、蛋黄等,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3.1.5 饮食中补充含钙质丰富的食物糖尿病患者糖尿排出时,大量钙、磷亦由尿中丢失,主要原因是由于肾小管滤过率增大,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因此应增加钙磷的供给量并及时补充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

3.1.6 注意富含维生物食物的供给由于糖尿病患者限制主食和水果的摄入量,忌食用单糖,如蜜糖及各种糖浆、软饮料等,造成维生素的来源不足。所以饮食中应增加B族维生素的摄入。

3.1.7 合理安排餐饮,科学配膳要注意主副食搭配,每餐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主食分配按早、午、晚1/5、2/5、2/5的比例定时定量。以上饮食治疗方案仅是原则估算,尚须在治疗过程中按实际效果作必要的调整。

3.2 护理

3.2.1 严格按照饮食原则,合理安排患者膳食饮食原则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总热量,各营养素之间的百分比、进餐次数等科学方法制定的,可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促进机体康复。

3.2.2 做好出院指导,适当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每日活动量应基本恒定。遵医嘱按时用药并养成按时测体重的习惯;定期检查尿糖和肝功能,及时了解病情;避免精神紧张和各种刺激,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精神态度,是战胜疾病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王炳煌.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学杂志。1997.17(4):265. [2]吴在德,主编.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41. [3]马雷主编.甲状腺外科学[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