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建筑?

1.建筑的原始含义是“庇护所”。

2.建筑从组成角度分析,是由有形的实体和无形的虚空形成的空间。

3.建筑从时空角度分析,是由三维的空间实体与时间组成的统一体。

4.建筑的时间含义:1)建筑的存在具有时间性

2)对建筑的使用具有时间性

3)建筑的使用功能具有时间性

4)对建筑的审美具有时间性

二》建筑的基本属性:1)实用性2)技术性3)艺术性4时空性5)民族和地域性6)社会性

二、世界建筑体系划分

(一)两大分类

1.东亚建筑(以中国,日本为代表)

2.西方建筑(以地中海沿岸为代表)。

(二)六大组成及其特征:

1.古代拉丁美洲建筑(商台建筑)

2.古代中国建筑(木构架体系建筑)

3.古代西亚建筑(伊斯兰教建筑)

4.印度建筑(佛教建筑)

5.古代非洲建筑(陵墓建筑)

6.古代希腊与罗马建筑(石构体系建筑)

(三)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简介

1.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

1)沼泽地带源于巢居的建筑发展——穿斗结构的主要渊源。

(1)穿斗式——南方(2)抬梁式——北方

2)黄土地带源于穴居的建筑发展——土木混合结构的主要渊源。

2.夏,商,周建筑其三代的中心地区均在黄河中下游,继原始穴居和干阑式建筑的营造经验,突出发展了夯土技术。

夯土技术——“茅茨土阶”(木构与夯土结合)——(西周)陶别瓦——(春秋战国)台榭建筑——庭院式布局。

3.两汉时期建筑发展主要表现在(高峰时期四个发展特点):

1)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类型

2)木构架两种形式:抬梁式和穿斗式。

3)多层楼阁兴起,战国的台榭建筑到东汉时期已被独立的,大型多层的木阁楼取代。

4)建筑组群日益庞大,群体组织有了一定的发展。

4,隋,唐,宋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国的木构建筑在这一时期进入了成熟期,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城市建设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里坊制——街巷制;

2)木构技术进入成熟阶段,形成了殿堂型,殿阁行,厅堂型几种构架体系,并且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材分制”,使建筑设计规范化,建筑定型化,建筑单体成熟;

3)斗拱结构机能得到充分发挥;

4)在宋代小木作发育成熟,门窗,天花,藻井,经橱,勾栏之类装饰日趋华美;

5)建筑组合方面布局水平提高,在总平面上加强进深方面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

6)建筑形象在唐代呈现出雄浑,豪健的气质,色调简洁,明快,从总体,单体到局部都呈现出有机地联系。

5.清代建筑

1)园林建筑进入鼎盛期。

2)藏传佛教建筑兴盛,住宅建筑百花齐放;3)单体建筑在明代定性化基础上以规范的形势固定下

来,建筑高度程式化。

4)建筑结构与建筑装饰分离,单体的建筑装饰精细,华

丽,甚至由于装饰过分而产生繁冗和堆砌感,进入了“烂

熟式微”的一个阶段。

6.中国传统建筑基本特征:

1)中国传统建筑不是以独立个体存在,多以院落式存在;

2)中国传统建筑造型虽多种多样。但一座传统建筑可分

为屋顶,屋身

3)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分开科技是中国传统木构架中一

种独具特色的构件,是屋顶和柱子连接的过渡部分。起

到向下传递的结构功能。

4)中国传统建筑着重于建筑意境的创造。

(三)欧洲主要国家建筑发展。

1.古代希腊建筑

古希腊主要的建筑形势是神庙建筑

三种主要柱式:1)多立克柱式——象征男性体态2)爱奥

尼克柱式——象征女性体态与性格3)科林斯柱式——象

征女性体态与性格

2.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将希腊三柱式扩展为罗马五柱式:罗马塔司干柱

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克柱式,罗马科林斯

柱式,罗马混合柱式

解决了拱券结构同柱式的矛盾,创造了柱式与多层建筑

的矛盾,创造了叠柱式。

3、拜占廷建筑

继承了古罗马建筑的穹窿技术,创造了穹顶支撑在四个

或更多独立柱上的结构方式和穹顶统率下的集中式建筑

形制发明了帆模、鼓座和穹顶相结合的做法。

4、哥特建筑

这个时期的建筑以教堂为主,继承并发展了古罗马的拱

劵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结构。

特点:1)骨架劵承重,结构自重减轻,便于复杂平面架

设拱顶。2)飞劵凌空越过侧廊上空,抵住中厅拱顶,中

厅可开大窗3)全部采用尖劵、尖拱、侧推力小,十字拱

顶覆盖的开间不必保持正方形

5、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圣彼得大教堂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终结。

文艺复兴提倡复兴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以之取代象征神

权的哥特风格,使古典柱式再度成为构图主题,追求理

性的稳定感,采用半圆形劵,厚实墙,圆形穹窿,水平

向的厚檐,讲究整齐、统一、理性。

三、建筑与环境

(一)契合自然的基地设计分析

1,山地起伏地势设计模式:1)建筑顺等高线的方向布

置2)建筑垂直等高线的方向布置

坡地建筑的接地方式和形态表达:1)覆土式建筑(地下

式)2)地表式3)架空式。

(二)1、基地建筑化

通过对场地中相对明显且恒定的因素的勘查与分析。抓

住其。综合传达出来的“场地的感觉”,并从建筑学的

角度考虑与之相应的策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基

地建筑化”的过程。

2、场地排水组织的两种形式:(1)明沟排水(徽州古村

落)(2)暗管排水

3、绿化:壁体绿化,构件绿化,屋顶绿化,立体绿化。

4、我国广大温带和亚热带适合采用南北向

5、一般在平坦地区,后排建筑若要达到与前排一样的通

风效果则需保持三到五倍于前排建筑物高度的间距

6、基地噪音的回避或降减方式:

在总体布局中尽量让主体建筑远离噪音源,利用绿化环

带、旧有建筑或次要空间、墙体来阻隔噪音,或者利用

道路来中断噪音传播的途径。

7.对于炎热地区.通常使用方位和造型避免阳光直射.

8.场地内建筑物交通组织:

1)动静分开.道路与停车场.硬地分开.人行与车行分开,

客运和货运分开。2)道路应满足宽度要求并分等级,流

量大的道路和流量小的道路分开。有的人流量大的场地

还应分设出入口,引导人流单向循序渐进。3)人流出入

口应与道路口,停车场联系要便捷,但不应直接正对城

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4)既有水平又有垂直交通时应考

虑相互衔接与过渡。5)应该有针对性的考虑人性化无障

碍设计与应变设施。

9.环境:围绕人类生存的各种外部条件和要素的总体

四、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1、建筑功能分析的表达方法

1)矩阵图分析法2)框图分析法

2、功能分区原则

1)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并按主次、内外,闹静的关系合

理安排

2)根据实际需求按人流活动的顺序安排位置。

3)空间组合划分时以主要使用空间为核心,次要使用空

间的安排,要有利于主要空间功能的发挥。

4)对外联系的空间要靠近交通枢纽,内部使用空间要相

对隐蔽。

5)空间的联系与分隔要再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恰当处理。

3、建筑功能分析的方法

1)平面功能分析:a单元分析法b流线分析法c以大空间

为主体的分析法d组、类分析法

2)竖向功能分析

4、建筑空间平面组合设计

1)建筑空间平面组合基本方式:a走道式b单元式c广厅

式d穿套式e以大空

间为主,四周环绕小空间的组合方式f庭院式组合

方式g混合式组合

穿套式:a串联式组合b自由式空间c沿柱网分割穿套

2)建筑空间平面组合基本方法:a集中式组合b线式组合

c辐射式组合d组团

式组合e网格式组合

5、建筑内部空间组合设计手法

1)空间之间的关系:a邻接关系b过度连接关系c穿插关

系d包含关系

2)建筑内部空间组合设计手法:a空间的对比与变化b空

间的重复和再现c空间

的衔接与过渡d空间的分割与渗透e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6、空间序列

空间序列是一种统摄全局的建筑设计手法,它是以人们

从事某种活动的行为模式为空间设计的依据,并综合运

用空间的衔接与过渡。对比与变化、重复与再现、引导

与暗示等一系列空间处理手法,把各个空间组织在一起,

成为一个有序而又富有变化的多样统一的空间集合。

1)空间序列的组成:a起始阶段b展开阶段c高潮阶段d

尾声阶段

7、平面生成的过程分析

1)基地分析主要包括:

a根据周边道路走向进行人流分析和车流分析。b根据周

边建筑状况进行日照,通风,防火、消防间距分析。c根

据指北针、风向频率玫瑰图,周围景观等进行建筑朝向

分析。d根据地形地貌对场地利用进行分析,e根据城市

道路景观要求或最佳建筑视距要求对建筑体量进行视线

分析f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对需要保留的地物进行保护,

划定保护范围等。

五、建筑体形与立面形体

1.建筑形式类的基本规律

1)统一2)均衡,分为动态均衡和静态均衡,静态均衡

分为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3)比例,划分比例.指建

筑构件在建筑整体构成中所占尺寸比例关系4)尺度.自

然尺度、夸张尺度,亲切尺度5)韵律6)对比。

2.建筑体型的类型,

1)平面几何体型2)几何曲面体型3)单元组合体型4)

复杂体型

3.建筑的立面设计

1)立面虚实的推敲

立面虚,指行为或视线可以通过或穿透的部分

立面实,指行为或视线不能通过或穿透的部分

虚实关系,a虚实对比b虚实穿插

2)立面墙面的推敲表现在墙面线条和墙面凹凸两个方面

六、建筑结构与材料构造技术

1、建筑模数

1)制定模数的出发点a对人体尺度的关注

b基于结构构架体系的规律性

c为建筑预制品的工业化规模生产

2)中国传统建筑营造中的模数制体系a以“材”或“斗

口”作为基本度量衡

b以“间”作为平面生成元

c以“步架”为单位等差渐变的“举高”

3)日本以地席为模数

2、结构类型(按纵向或水平尺度特征分类)

1)框架结构:由单一构件组成纵向或横向骨架支撑的结

特点:a起承重结构和围护,分隔构件完全分开,墙纸起围

护和分隔作用

b平面布置灵活能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功能的要求

c采用材料是型钢和钢筋混凝土有很好抗压和压弯能力,

由于梁、柱刚接,抗侧移和抗振动能力强,因此其抗震

性、整体性、延通性较好,

适用于多层和高层不超过六十米的高层建筑。

3)剪力布置a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楼梯

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

化和竖向核载较大等部位。

b纵横剪力墙宜组成L形,T形和槽形等形式。

c剪力墙不宜太长,总长度和长度之比宜大于2

d剪力墙宜贯穿建筑物全高,避免刚度突变

3、材料构造

1)砖:明代以后就从出现完全以砖劵、砖拱结构建造的

无梁殿

2)瓦:常见的有机平瓦、小青瓦、石棉瓦、琉璃瓦、金

属瓦等

3)木构架特点:a便于就地取材b承重与围护分开c可

移动

4)木结构困扰的难题:耐候、防水及防火

5)石材特征:a抗拉性差b抗压性差c不能建造出跨度

很大的建筑d石柱间距离很密,影响使用功能

6)玻璃幕相配合的常用内置遮阳和外置遮阳。

七、建筑设计构思创意与设计手法

1、构思方法1)环境法:常采用的方法:顺应协调,对比

协调2)思想法3)功能法4)技术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