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功能]高校资助体系育人功能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资助体系育人功能探析

摘要: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奖、勤、助、贷、补、减”等多元化的资助政策体系。如何在实施经济资助的同时,将“育人”贯穿资助工作全过程,是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结合四川大学水电学院雨露社的教育实践,论述了水利水电学院构建的“自立、自强、感恩、奉献”育人体系,同时对深化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育人体系

一、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奖学金、勤工助学、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政策体系。但高校资助工作中仍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

1.资助和育人分离。高等教育资助政策切实保障了家庭经济苦难学生有学上,在经济资助方面有很多具体可操作的要求,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等却缺乏足够的重视。

在具体工作中,很多高校认为资助工作仅仅是保证贫困生有书读、有饭吃、有衣穿、有车费能够保证回家,其他学生工作和此项工作无关。而由经济困难所导致的心理困扰、社交困难、学习困难、能力缺失等问题往往被资助工作者所忽视。如何加强对受助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努力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帮助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成才是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

2.资助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自立、自强。现行资助体系中,无偿资助比例偏高,有偿资助比例偏低。以国家助学金为例,学生只要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就可以得到助学金,因此导致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等、靠、要”思想蔓延,不利于资助工作的育人。在现行的资助结构上如何合理操作、引导受助学生自强自立,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二、构建“自立、自强、感恩、奉献”育人体系的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仿照四川大学学生工作部资助中心组织的“新长城自强社”“同心社”等以受助学生为主体的公益社团,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在2013年成立了以国家助学金受助者为主体的“雨露社”,同时也是四川大学新长城自强社分社,以“雨露社”为载体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1.建立贫困生档案,关爱学生成长,构建自立育人体系。雨露社为所有受助的贫困生建立了动态个人档案,详细记录了学生在大学的活动动态:参加社团组织、各类比赛、志愿活动等。根据学生的动态个人档案对受助学生进行分析,对于较少或者从未参加学生活动、学生组织的学生重点关注。雨露社指导老师协同学生辅导员和该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态度消极、行为被动的原因,认真研究对策,化解困难。通过详细调研,了解到个别学生因综合能力较弱,虽有心参加社团组织,但因能力欠缺未能被选上,心生怯意;个别学生对自己极度缺乏自信,不敢参加任何比赛。根据了解的情况,雨露社内部组织了“我的成长”经验交流

会等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自立。

2.树立优秀学生榜样,构建自强育人体系。为了帮经济困难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不为家庭的贫困所困,充分展现自身的才华,自立自强,雨露社通过四川大学新长城自强社总社寻找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好榜样,通过团队成员“爱心包裹”志愿服务活动,“曹氏父子两亿善款落实调研情况”“跑完全程”等公益活动的开展示,坚定学生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信心和决心。通过雨露社,搭建了贫困生相互交流的平台,为更多贫困生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

3.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实践推动育人,构建感恩育人体系。实践推动育人是雨露社成立的目的,紧密集合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一系列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活动,将感恩教育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组织受助学生参加以农民工子女为主体的“爱心家教”,进行课业辅导,使农民工的子女得到有效的帮助,也使大学生在义务家教中得到了锻炼。

4.制度设计,凸显育人,构建奉献育人体系。为了切实增强资助育人效果,水利水电学院整合学院勤工助学资源,增加助管型(辅导员助理),优先在雨露社中进行选拔,采取竞聘上岗,并推荐表现优秀的学生到学校职能部门进行勤工助学,将勤工助学与能力锻炼和素质提高结合起来,让家庭贫困的学生能够在勤工助学中长知识、增才干。为了引导获奖受助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水利水电学院在《关于本科生奖助学金评选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将志愿服务时间列为奖助学金评选的条件,要求申请奖助学金的学生必须达到规定的志愿者服务时间,并将此作为重要的考察指标之一。将志愿服务作为获奖受助的必要条件之一,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助育人及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创新平台,培养大学生奉献精神。

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资助育人体系

面对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明确资助育人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进步空间。首先,教师要进一步加强所有资助方法的公开、公平、公正,在制度设计时尽可能地和高校的教育理念契合,有效对学生进行引导;其次,为了加强对受助学生的跟踪了解,通过对受助学生发展的变化,分析资助育人的效果,检验资助效能;再次,对于受助学生的不合理行为要及时进行规劝,不合理观念要进行劝导,如果受助学生受助观念不正确,对自身要求不严格,缺乏自强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资助工作者拒绝对这样的学生资助能够对学生有更深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