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计算(成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温带四季
2、五带的划分
①依据: 太阳辐射量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 规律。 ②界线: 回归线 和 极圈 。 ③五带:自北向南依次是 北寒带 、北温带 、 热带 、 南温带 和 南寒带 。 ④天文和气候特征
【图文结合】结合上图明确五带的极昼极夜、 太阳直射情况及气候特征。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66°34′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23°26′ 有太阳 0 直射现象0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
夏至日 二分日 冬至日
90°N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90°S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
变化规律:由 太阳直射点 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由 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 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分日:由 赤道 向南北两侧递减。 注: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 越大 ;离 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 越小 。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计算公式: H=90°- 纬度差 【关键步骤】 ①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
在纬度的差值;
②纬度差的计算:以赤道为参照物,在赤道同 侧相减(取正值),在赤道异侧相加。
——同减异加
【典型例题】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正午太阳 高度角是 66°34′ 。 B点昼长是 8 小 时, 16 时日落。 (2)此时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 小 值,过三个月后昼夜长短情况 为 昼夜等长 。
90°
66°34′
a b
d
43°08′
c
e
3.21 6.22 9.23 12.22

12.22
【图文转换】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图
a—赤道 d—南回归线
90°
66°34′
b—北回归线 e—南极圈
c—北极圈
a b
d
43°08′
c
e
3.21 6.22 9.23 12.22

12.22
【典型例题】能表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正午太 阳高度角的年变化状况的是( C )
B.北回归线
D.北极圈
2.在下列各纬度处,一年之中既没有太阳直
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C ) A.南纬67° B.北纬21° C.南纬37° D.北纬80°
再见!
五带
三、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四季的划分
(1)天文四季
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
大的季节
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
小的季节
三、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四季的划分
(2)气候四季
四季变化在中纬地区变化最明显。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90° 73°26′ 66°34′
23°26′
4
8
12
16
20
24
地方时
【难点突破】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①极点: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太阳高度在 一天之内是 没有变化 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 于 直射点 的纬度。 ②非极点地区:非极点地区的太阳高度在一日 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 大 值,即 当地 正午 时。
度等于 当地纬度+23°26′ 。
【典型例题】读下图回答1~2题:
1.上图中a的值可能为( A ) A.b+46°52′ B.b+66°34′ C.b+23°26′ D.2b-23°26′
2.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b时,乙地太阳高 度如右图所示,则乙地的坐标为( D ) A.70°N,90°W B.70°S,90°E C.83°26′N,900E D.70°N,90°E
直射时:90°;
二分日:75°
变化幅度:38°26′
【难点突破】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
☆推导过程
④计算10º S在二分二至日及直射时的正午太
阳高度角,并计算该纬度在一年内的正午太
阳高度变化幅度。
夏至日:56°34′;冬至日:76°34′;
直射时:90°;
二分日:80°
变化幅度:33°26′
【难点突破】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
【难点突破】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
☆推导过程
①计算40º N在二分二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
角,并计算该纬度在一年内的正午太阳高度
变化幅度。
夏至日:73°26′ 冬至日:26°34 ′ 二分日:50° 变化幅度:46°52′
【难点突破】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
☆推导过程
②计算30º S在二分二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
B
A
∠1
O D
∠2
C
1. 该地的纬度为( B ) A.75°N B.85°S C.82.5°N D.72.5°S
B
A
∠1
O
∠2
C
D
2. 该日的极昼范围为( C )
A.75°N~90°N
C. 75°S~90°S
B. 75°N~90°N
D. 75°S~90°S
自转 黄赤交角
公转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 变化 四季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 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耿顺传
一、正午太阳高度
1、太阳高度角 指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倾角。 2、正午太阳高度
当地正午(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也是当地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h
地平面
【难点突破】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动动手】请画出6月22日:90°N、40°N、北 回归线、赤道的太阳日变化图。
太阳高度
【典型例题】若图中丁地为极昼时,图中四地 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B ) A.甲 > 乙 > 丙 > 丁
B.乙 > 丙 > 甲 > 丁
C.乙 > 甲 > 丙 > 丁
D.丁 > 丙 > 乙 > 甲
2、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
纬度带 春分至 夏至日 夏至至 秋分至 冬至日 冬至至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赤道到 北回归 线之间 北回归 线及其 以北 赤道到 南回归 线之间 南回归 线及其 以南
(2)③地的纬度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 2h° H1=_______ 90°-h°。
【难点突破】⑤极昼区某点的纬度φ与该点正 午太阳高度H、子夜太阳高度h及与太阳直射点 的纬度δ之间的关系为:
求证:
5
4
3 1
2
【典型例题】读“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图”, 底圆表示地平圈,箭头表示太阳视运动方向,箭 头所在曲线表示太阳视运动轨迹,∠1=5°、 ∠=15°,回答1~2题:
直射时最大 逐渐 变大 逐渐 变小
逐渐 变小
逐渐 变小
达最 小值
达最 小值
逐渐 变大 逐渐 变大
达最 大值
达最 小值 达最 小值
逐渐 变小
逐渐 变大 逐渐 变大
逐渐 变小
直射时最大 逐渐 变大 达最 大值 逐渐 变小
【图文转换】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图
读图分析, 赤道、回归线及极圈上正午太阳 高度的季节变化分别对应图中的哪条曲线?
【高考回眸】 (2007· 宁夏文综)我国某校地 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 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回答1~2题。
1.可能反映该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 及方向的是 ( C ) A.① B.② C.③ D.④
2.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 D ) 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角,并计算该纬度在一年内的正午太阳高度
变化幅度。
夏至日:36°34 ′ 冬至日:83°26′ 二分日:60° 变化幅度:46°52′
【难点突破】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
☆推导过程
③计算15º N在二分二至日及直射时的正午太
阳高度角,并计算该纬度在一年内的正午太
阳高度变化幅度。
夏至日:81°34′;冬至日:51°34 ′
【典型例题】
1.北半球夏至日,下列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由大
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C )
A.广州、北京、哈尔滨、杭州
B.哈尔滨、北京、杭州、广州
C.广州、杭州、北京、哈尔滨
D.哈尔滨、广州、北京、杭州
2.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 题。
(1)A、D、E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 列顺序是 D>A>E ,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与E
90
0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北寒带
北 极 圈
北温带
北 回 归 线
热 带 道 赤
南 回 归 线
终年炎热
23°26′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66°34′ 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温带
南 极 圈
四季分明
南寒带
90
0
终年严寒
【典型例题】
1.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下列哪个地区向两侧
递减( A ) A.南回归线 C.赤道
☆推导过程
⑤计算0º (赤道)在二分二至日时的正午太
阳高度角,并计算该纬度在一年内的正午太
阳高度变化幅度。
夏至日:66°34 ′ 冬至日:66°34′ 二分日:90° 变化幅度:23°26′
【难点突破】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 ☆结论归纳
①南北回归线至极圈之间的任意纬线,其一 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均为 46° 52′ 。 ②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最 小 ,为 23° 26′ ;向回归线 递增 ,回归线上的正 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为 46° 52′ 。且南北 回归线之间任意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
【难点突破】
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该直射点所在半球极 点的太阳高度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该直射点所在半球 极点的太阳高度。 ③刚好出现极昼(极夜)处的纬度与太阳直 射点纬度的关系。 刚好出现极昼(极夜)处的纬度与太阳直 射点的纬度是互余(即和为90°)的。
Baidu Nhomakorabea
【难点突破】
④刚好出现极昼(极夜)处的正午太阳的高度
点相等的另一条纬线的纬度是 19°42′N

2、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
夏至日 二分日 冬至日
90°N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90°S
2、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
①夏至日:直射 北回归线 , 北回归线 及其以
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 最大 值;南
半球(赤道以南)达到 最小值。 ②冬至日:直射 南回归线 , 南回归线 及其以 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 最大 值;北 半球(赤道以北)达到 最小 值。 ③春(秋)分日:太阳直射 赤道 ,正午太 阳高度从 赤道 向 两极 递减。
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关系
刚好出现极昼(极夜)处的正午太阳的高度 = 太阳直射点纬度×2
【典型例题】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 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的变化过 程,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h为已知量)
北纬h°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
【典型例题】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 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的变化过 程,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h为已知量)
【典型例题】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某 日四地的太阳高度的变化过程,其中①地在南半 球,H2<90°,h为已知量。读图回答:
1、四地的纬度从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 C ) A. ①③④② B. ②③①④ C. ④①③② D. ④①②③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①②③④四地在同一条经线上,且都在 南半球 B.②③④三地在北半球,太阳直射在②地 C.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北纬h,H1=2h D.四地中,①②③三地有极昼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