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甲酰胺的毒性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甲基甲酰胺(DMF)的危害与预防

☐理化特性:DMF是一种良好的两性有机溶剂,与水和通常的有机溶剂混溶,为无色、有鱼腥味的液体。遇明火、高热可引起燃烧爆炸。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

☐用途和分布:主要用作制造聚氯乙烯、聚丙烯等合成纤维的溶剂,也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人造皮革、染料、制药、石油提炼等工业生产中。

☐侵入途径: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完整皮肤进入体内,中毒常是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并存,且以吸入为主。

☐毒性作用:DMF接触者毒性作用主要在消化系统损害,潜伏着肾功能和生殖功能损害的危险性。

☐DMF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DMF急性中毒40%发生在夏季,由于车间抽风排毒措施不完善,DMF蒸发致使空气中浓度过高,加之工人大多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大量接触DMF蒸汽所致。少数中毒病例是因为检修设备或意外泄露事故中毒。

☐急性中毒发生的潜伏期:多在接触6~24h后出现症状,以消化道症状和肝功能损害为主。

☐DMF中毒临床表现:1. 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损害:DMF中毒对肝功能损害是最明显的,还可对胃黏膜造成刺激或腐蚀。首发症状多为头晕、头疼、恶心、呕吐、腹痛等,其中腹痛较为突出。2.肾功能损害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中毒性肾病。3.呼吸道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充血、咳嗽等,严重的可引起中毒性肺炎、肺水肿。4.心血管系统表现可表现为轻度的心律失常。5.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嗜睡、出汗、烦躁不安等。6.免疫及造血功能损害DMF中

毒可使免疫器官受到损害,损伤细胞免疫功能。可引起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此虽为临床上罕见,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DMF中毒的治疗及预后:目前尚无DMF中毒的特效解毒药,临床治疗以保肝、护胃及对症治疗为主。依病情而定,住院治疗时间在一周到两个月不等。一般DMF急性中毒所致的病变是可逆的,大多可以痊愈,但也有病例出院时检查仍遗留有肝硬化和心电图异常。短时间内大量接触DMF 导致重度中毒性肝病,甚至死亡,长期过量接触DMF可致肝硬化。

☐预防控制措施:1. 应高度重视DMF毒害问题有关企业应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建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改造生产工艺,实行密闭式作业,如条件不允许,可在DMF相关岗位设置有效的局部排风装置,并能定期维护、检修,确保将有害因素降低至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以下。2.加强职业卫生教育要让员工了解DMF危害岗位、危害后果、防护措施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地改变其不健康的行为和工作方式。加强个人防护,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一起职业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死亡事件

☐2003年12月,嘉兴市某制革企业1名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毒职工因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因所在企业的忽视,未能及时就诊,延误了抢救时间,最终引发重度中毒性肝病而死亡。患者,男,18岁,于2003年7月2日进入该企业,当时经上岗前体检,肝功能等指标未发现异常,进厂后主要在干法生产线从事涂头作业,进厂前后均无酗酒和长期用药史。

2003年12月11日,患者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未就诊,继续工作至12月13日,因症状加重不能继续工作离厂,但仍未就诊;15日出现意识异常;16日被家属送某综合性医院就诊,以病毒性肝炎收入院;12月17日转入另一医院时患者已处于昏迷状况,临床检查病毒性肝炎系列指标指示阴性,临床诊断为重度中毒性肝病,经多次人工肝换血浆治疗未见好转,12月24日夜,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

☐接触DMF的293名工人进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有51人肝功能显著异常,需作进一步检查、治疗。

中毒原因分析

☐DMF属于中等偏低的有毒物质,肝脏毒性强。

☐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DMF浓度严重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102.52mg/m3)。企业发放的个人防护用品(纱布口罩)不符合防护要求,对防毒口罩,工人未坚持佩戴,工人在岗位上进食,工人劳动时间较长,休息相对较少。

☐DMF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完整皮肤进入体内,中毒常是吸入和皮肤吸收并存,且以吸入为主。企业未引起足够重视,缺乏对职工的职业卫生教育,未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