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2例(一)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2例(一)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2例(一)二甲基甲酰胺(DMF)常被用作工业溶剂,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进入机体后,主要由肝内代谢,排泄较快,其主要靶器官为肝脏。

2005年11月28日我们受理了2例DMF中毒者的职业病诊断申请,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名中毒者均为男性,同时发病,年龄分别为23岁和27岁,既往健康。

在某造革公司从事配料,刀头工作,接触DMF分别为2个月和5个月左右,每天工作8h。

主诉:乏力、纳差、恶心、尿黄。

查体皮肤、巩膜中度或重度黄染,肝区叩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mol/L,总蛋白为43.4g/L,总胆汁酸为146.0m实验室检查:2名患者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测各项指标均为阴性;1名患者血清总胆红素为155.0mol/L,51.4g/L,75.6mmol/L,丙氨酸转氨酶为160U/L,凝血酶原时间为15.9s。

另一患者以上各指标分别为:124.8mmol/L,64U/L,15.3s。

m超声诊断:2名患者均为不同程度肝损伤声像图及轻度脾肿大。

治疗与转归:患者最初在当地镇医院就诊,以传染性肝炎收治于传染科,治疗数日病情未见好转。

转上级医院,经专家会诊,排除病毒性肝炎,明确诊断为中毒性肝病。

临床口服给予琥珀氢考200mg/d,治疗10d,每次以25mg给药,逐渐减量至75mg/d停药,同时给予保肝,退黄、降酶等对症治疗,其中1名患者病情严重,发生胃穿孔并发腹腔大量积液,临床考虑患者病情危重,已无法手术,在内科保守治疗。

终因治疗无效,死亡。

另一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

2结果与讨论中毒者所在车间面积约为540m2,高4.2m,有14扇窗,当时无机械通风设施,无个人防护措施。

每天工作8h。

2005年6月,2名中毒者所在企业组织工人健康检查,未发现异常,发病时间为。

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危害及检测方法研究

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危害及检测方法研究

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危害及检测方法研究二甲基甲酰胺(DMF)在合成纤维、仿皮行业、化学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广泛应用。

DMF的毒性作用可累及肝脏、肾脏,生殖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多个器官。

本文介绍了DMF的毒性、毒理作用及检测方法,并提出预防措施。

标签:DMF毒性;检测方法;预防措施1引言二甲基甲酰胺(DMF)是工业常用的的原料,因其具有优良的溶解能力,因此在合成纤维、仿皮行业、化学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

DMF 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机体,对肝脏、肾脏乃至生殖系统等多器官带来损害。

近年来,DMF中毒事件屡有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二甲基甲酰胺的毒性2.1 急性、亚急性毒性近年来DMF中毒事故报道,急性肝损害占较大比重[1]。

作业员工短期大量吸入DMF ,导致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急性中毒症状为:消化系统出现恶心呕吐,并经常伴随阵发性绞痛;心肌系统通常为心律失常、胸闷心悸等;肝脏中毒表现则主要为肝脏肿大、功能异常等。

其中肝脏为DMF主要作用器官,这一观点已经被众多学者证实。

2.2 慢性毒性慢性中毒的原因,主要为长期少量吸入DMF,缓慢的影响人体机能,其损伤仍然以肝功能损伤为主。

中毒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黄疸、肝功能改变(血清转氨酶升高)等。

陈惠清等对皮革企业中的1例DMF致职业性慢性中毒性肝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长期接触低浓度的DMF可能导致慢性中毒性肝病[2]。

2.3 毒理作用2.3.1 对肝脏的毒作用近年来大量学者对DMF 所致肝脏损害的机理做了深入研究。

首先认为DMF毒作用是由其代谢产物造成的,造成肝、肾等脏器不同程度的损害。

另有学者认为DMF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从而导致肝细胞损伤等。

2.3.2 对心肌的毒作用DMF 对心肌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接触的浓度越高,时间越长,相应的心电图异常率越高,导致心肌系统损害的概率也越大。

早在1978年Santa Cruz 等就对DMF急性中毒引起大鼠的心肌功能变化进行阐释,观察发现大鼠的心肌细系统出现变性,甚至死亡[3]。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职业病。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职业中毒案例也逐渐增多,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职业中毒进行深入讨论,探究其危害和防范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职业中毒案例。

某工厂的工人长期接触有机溶剂,导致多人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发现是由于有机溶剂引起的中毒。

这一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提醒了企业和员工对职业中毒的重视。

职业中毒的危害不可小觑。

首先,职业中毒会直接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其次,职业中毒会给企业带来生产安全隐患,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甚至引发事故。

更为严重的是,职业中毒还会给社会增加医疗负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预防职业中毒势在必行。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预防职业中毒呢?首先,企业应该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生产规定,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培训,确保员工的安全健康。

其次,员工也应增强安全意识,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中毒的风险。

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职业中毒的监管和宣传教育,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参与职业中毒的预防工作。

总之,职业中毒是一个严重的职业健康问题,对工人、企业和社会都造成了不小的危害。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预防和管理,才能有效减少职业中毒案例的发生,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为预防职业中毒而努力。

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事故

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事故

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事故2000年7月28日,宁波市塘溪镇某小企业,临时雇用的4名民工在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时,因作业时未做任何防护,发生多人中毒事故,事故经过:2000年7月,租赁宁波市塘溪镇某厂房和设备的上海某织造公司,接到一份生产订单,完成一批维纶袋的生产任务。

该公司是一家小企业,主要生产维纶袋,所生产的维纶袋在染浆配料中含有二甲基甲酰胺。

公司的车间内无机械通风,自然通风不良。

生产任务计划4天完成,为了及时完成生产任务,公司临时招用了4名湖南籍民工从事染色工作。

这4名民工上岗前,公司只是简单介绍了所接触的化学物质有毒,应戴防毒口罩和橡皮手套操作。

7月23日,这4名民工开始生产,此时正值高温季节。

这4名民工由于缺乏相关的化工产品知识,又不懂个人安全防护,在操作过程中,不时摘下口罩抽烟、喝水,公司管理人员看见也未加劝阻。

工作到第4天,4名民工已经不戴口罩作业,其中1人还赤膊工作。

7月28日,即工作的第5天,4名民工陆续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血中谷丙转氨酶升高,其中1名出现黄疸,最后确认为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事故分析:这起事故的发生,作业民工与生产厂家都有责任,但是厂家应负主要责任。

民工被临时雇用后,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了解化工产品的知识,也不可能了解安全防护知识,没有按照要求佩戴防毒口罩和橡胶手套作业,是他们应负的责任。

厂方在雇用4名民工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也没有讲解有关化学品知识;当发现4名民工没有按照要求佩戴防毒口罩和橡胶手套作业时,也没有及时纠正和严格要求。

4名民工因无知而中毒,厂方因放弃责任而造成4名民工的中毒,这就是厂方应负主要责任的道理。

假设厂方把安全防护工作做得好一点,这起中毒事故有可能就不会发生。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对这起事故,防疫站提出如下监督意见:一是厂方必须停产整顿,车间内应设置通风排毒设备,上岗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进行岗前教育;二是结合上岗前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增加劳动卫生防尘防毒知识。

一起急性二甲基甲酰胺职业中毒的调查分析

一起急性二甲基甲酰胺职业中毒的调查分析

A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a n a c u t e a c c i d e n t o f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p o i s o n i n g c a u s e d b y d i me t h y l f o r m a m i d e ( D M F ) a n d
An Ac c i d e n t o f Ac u t e Oc c u p a t i o n a l Po i s o n i n g Ca u s e d b y Di me t h y l f o r ma mi d e
ZHOU Ga o— 。 x i a ng

 ̄2 0 1 3 年1 2月第 2 8 卷第 6 期 J o u r n a l o f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H e a l t h a n d D a m a z e . D e c . 2 0 1 3 V o 1 . 2 8 . N o .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亚急性职业 中毒 。结论 皮革 服装类生产企业在环境卫生条 件差 , 缺乏有效 防护设施 和个 体 防护情况 下 , 以及长 时间个体 暴露和缺乏休息 , 容易发生 D M F中毒 , 应重视预防 。
[ 关键词 ] 二 甲基 甲酰胺 ; 职业接触 ; 中毒 [ 中图分 类号 ] R 1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6 — 1 7 2 X( 2 0 1 3 ) 0 6—3 6 5— 0 3
3 6 5
【 论著 】

起急性 二 甲基 甲酰胺职业 中毒的调查分 析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环境中,由于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工作条件不当,导致工作者身体受到损害的一种职业病。

职业中毒不仅对工作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下面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讨论职业中毒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案例一:化工厂工人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品小李是一家化工厂的工人,他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品,包括苯、甲苯等有机溶剂。

由于工作环境中没有足够的通风设施,小李每天都暴露在有毒气体中。

慢慢地,他开始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上了有机溶剂中毒,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

这个案例中,小李长期暴露在有毒化学品中,导致了职业中毒。

化工厂应该加强对有毒化学品的管理,提供良好的通风设施,定期对工人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工人接触有毒化学品的可能性。

案例二:矿工长期吸入粉尘张三是一名矿工,他长期在地下煤矿工作,吸入了大量的煤尘。

由于工作环境中没有足够的除尘设备,张三每天都暴露在粉尘中。

慢慢地,他开始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上了尘肺病,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

这个案例中,矿工长期吸入粉尘导致了职业中毒。

煤矿应该加强对粉尘的控制,提供良好的除尘设备,定期对矿工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减少矿工吸入粉尘的可能性。

案例三:工厂工人长期接触重金属王五是一名工厂的工人,他长期接触重金属,比如铅、汞等。

由于工作环境中没有足够的防护措施,王五每天都暴露在重金属中。

慢慢地,他开始出现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上了重金属中毒,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

这个案例中,工厂应该加强对重金属的管理,提供良好的防护措施,定期对工人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工人接触重金属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职业中毒对工作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企业应该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个人防护装备,定期对工作者进行健康检查,以及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作者的职业健康意识。

二甲基甲酰胺的毒性资料

二甲基甲酰胺的毒性资料

二甲基甲酰胺的毒性资料二甲基甲酰胺(DMF)的危害与预防 , 理化特性:DMF是一种良好的两性有机溶剂,与水和通常的有机溶剂混溶,为无色、有鱼腥味的液体。

遇明火、高热可引起燃烧爆炸。

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

, 用途和分布:主要用作制造聚氯乙烯、聚丙烯等合成纤维的溶剂,也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人造皮革、染料、制药、石油提炼等工业生产中。

, 侵入途径: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完整皮肤进入体内,中毒常是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并存,且以吸入为主。

, 毒性作用:DMF接触者毒性作用主要在消化系统损害,潜伏着肾功能和生殖功能损害的危险性。

, DMF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DMF急性中毒40%发生在夏季,由于车间抽风排毒措施不完善,DMF蒸发致使空气中浓度过高,加之工人大多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大量接触DMF蒸汽所致。

少数中毒病例是因为检修设备或意外泄露事故中毒。

, 急性中毒发生的潜伏期:多在接触6,24h后出现症状,以消化道症状和肝功能损害为主。

, DMF中毒临床表现:1. 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损害 :DMF中毒对肝功能损害是最明显的,还可对胃黏膜造成刺激或腐蚀。

首发症状多为头晕、头疼、恶心、呕吐、腹痛等,其中腹痛较为突出。

2.肾功能损害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中毒性肾病。

3.呼吸道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充血、咳嗽等,严重的可引起中毒性肺炎、肺水肿。

4.心血管系统表现可表现为轻度的心律失常。

5.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嗜睡、出汗、烦躁不安等。

6.免疫及造血功能损害 DMF中毒可使免疫器官受到损害,损伤细胞免疫功能。

可引起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此虽为临床上罕见,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 DMF中毒的治疗及预后:目前尚无DMF中毒的特效解毒药,临床治疗以保肝、护胃及对症治疗为主。

依病情而定,住院治疗时间在一周到两个月不等。

一般DMF 急性中毒所致的病变是可逆的,大多可以痊愈,但也有病例出院时检查仍遗留有肝硬化和心电图异常。

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的临床治疗分析

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的临床治疗分析

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的临床治疗分析叶锦山【摘要】目的分析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的临床检查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例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对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等结果,根据分析的结果及患者中毒情况为其实施合理的综合治疗,观察8例患者经治疗后疾病归转情况.结果 8例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患者中毒时间均集中于4~11月,中毒原因以皮肤直接接触及呼吸道意外吸入为主,患者均表现出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的伴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为患者实施护胃、保肝、降酶等一系列综合治疗后,有6例患者痊愈出院,且未发生后遗症,1例患者病情恶化,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好发于夏秋季节,应加强季节性的防护,且患者在中毒后将诱发中毒性肝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应及时给予患者降酶、保肝等综合治疗,以保证临床救治效果理想,帮助患者预后改善.【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8(037)007【总页数】4页(P108-111)【关键词】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治疗【作者】叶锦山【作者单位】厦门市中医院急诊科,福建厦门 361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二甲基甲酰胺是一种带有鱼腥味但无色的液体,是一类常见的优良溶剂及化工原料,有着非常广泛的工业用途,常用于石油提炼、有机合成、制药、染料、树脂等诸多工业,在该类环境中工作的作业人员常接触到二甲基甲酰胺,一旦作业人员大量接触该物质,接触的量超过一定范围将导致作业人员发生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1]。

二甲基甲酰胺可经消化道、皮肤及呼吸道吸收,一旦发生急性中毒后患者将出现上呼吸道及眼部等刺激性症状、恶心、呕吐、头痛、心悸、胸闷、腹部疼痛等不适,严重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肝、肾等诸多脏器功能损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针对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早期进行及时合理的救治极为关键[2]。

一起二甲基乙酰胺中毒事故调查_陈冰霞

一起二甲基乙酰胺中毒事故调查_陈冰霞

二甲基乙酰胺(dimethylacetamide,DMAC)作为一种工业溶剂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但由于其对人体的毒性作用,中毒事故时有发生。

2013年,常熟市某化纤公司发生了一起DMAC引起的中毒事故,现将事故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事故经过2013年4月下旬至7月上旬,陆续有8名常熟某化纤公司S1纺丝车间的卷绕岗位员工,因乏力、纳减等症状到该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病分院住院治疗。

该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同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6月2日,常熟市卫生局接到医院电话报告后,即安排专业人员至医院展开调查,向常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作了通报,并组织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进行现场检测。

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安监部门调查后,初步确定这是一起因工人接触DMAC引起的健康损害事故,立即要求企业停止生产,积极做好中毒住院职工的救治工作。

2作业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该化纤公司主要生产加工氨纶、高档经编织物等差别化化纤产品,现有员工894名,其中一线员工600多名。

DMAC在生产过程中作为溶剂使用。

S1纺丝车间作业工序主要包括纺丝、分丝和卷绕。

该车间于2011年8月因市场不景气而停产至2013年3月,恢复生产时从其他车间抽调了21名老员工并新招了17名新员工。

员工实行三班制,每班作业8h。

8名中毒患者均为刚进入公司S1纺丝车间卷绕岗位的新员工,上岗时间在2013年2月至3月间。

2.1卫生防护情况车间设有全面通风设施。

工人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有口罩和橡胶手套。

现场调查发现,车间因工艺要求(保温、保湿),正常生产时门窗不会打开,自然通风情况较差。

同时,由于该车间长时间停产,通风系统管道内沉积大量的固态物,使管道管径变小,而企业未对管道进行清理,导致管道回风不畅通。

另外,工人在实际生产中未使用合格的防毒活性炭口罩,对有机溶剂未起到有效防护。

整个生产车间未见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

2.2工人健康监护及培训情况公司17名新招的工人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也不能提供职业病危害相关知识培训资料。

职业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2例

职业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2例

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无色、有鱼腥味的液体,中度毒性,在工业上用途较广,在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树脂、皮革等工业中用作溶剂。

可经呼吸道、皮肤、胃肠道吸收,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能引起中枢神经、肝、肾、胃损害。

二甲基甲酰胺主要经肝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进行脱甲基化,代谢产物为一甲基甲酰胺和甲酰胺,其中甲酰胺在血中滞留稍长,进而代谢为甲酸和氨排出,部分一甲基甲酰胺以原形物从尿和呼气排出。

本品中毒后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1],可出现头痛、头昏、嗜睡、恶心、呕吐、腹痛和便秘,重症者可出现肝肾损害。

本院于2017年1月收治2例职业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例1男,21岁,未婚,工人,湖南怀化人,以“腹痛纳差伴畏寒1天”就诊。

自诉头部持续性隐痛伴中上腹持续性胀痛及纳差,并伴有畏寒。

近期伴有机物接触史。

入院查体:B20次/min,T38.5℃,P 89次/min,BP120/75mmHg,肝脏轻度肿大,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和反跳痛,皮肤黏膜无出血点、瘀斑,脾脏无肿大。

入院肝功能:总胆红素无异常,A/G2.96,丙氨酸转氨酶51U/L(正常0~ 53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8U/L(正常0~ 40U/L),谷氨酰转肽酶40U/L(正常0~40U/L);血常规:白细胞7.2×109/L,中性粒细胞占72%,淋巴细胞占28%;肾功能、电解质无明显异常,隐血试验(-),B超示肝胆脾胰未见异常。

胸片示:两肺清晰,心隔无殊。

入院后体温最高达40℃。

进一步检查乙肝抗体、病毒性肝炎等均无异常。

结合患者毒物接触史、消化道症状以及肝功能水平[1],临床诊断为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予抑酸剂奥美拉唑钠40mg,1次/d,静脉滴注,保护消化道黏膜;还原型谷胱甘肽1.8g,多烯磷脂酰胆碱465mg,1次/d,静脉滴注保护肝细胞;共治疗14天。

治疗7天后复查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216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5U/L,谷氨酰转肽酶198U/L;治疗14天后,复查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62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6U/L,谷氨酰转肽酶124U/L;患者一般情况稳定,出院后继续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等护肝治疗。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嘉兴某制革企业工人,男,18岁,2003年7月2日进厂,干法生产线,从事涂头作业.2003年12月11日,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皮肤和巩膜黄染,但未就诊,继续工作;12月13日清晨因症状加重不能继续工作(上夜班),请假离厂,但仍未就诊;12月15日出现意识异常;12月16日被家属送某综合性医院就诊,以病毒性肝炎收入院;12月17日上午,吐咖啡色液体,意识不清,诊断为中毒性肝病.12月24日夜死亡.死亡诊断中毒性肝病并发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昏迷,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二甲基甲酰胺理化性质:无色,淡的胺味的液体.相对密度0.9445(25℃).沸点152.8℃.蒸气密度2.51.接触机会:主要用作萃取乙炔和制造聚丙烯腈纤维的溶剂,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和树脂等工业.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健康影响:皮肤:污染皮肤可致轻,重不等的灼伤,皮肤起皱,肤色发白,伴有灼痛感,严重者可使皮肤胀肿,剧烈灼痛.眼:污染眼引起灼痛,流泪,结膜充血;严重者可引起角膜坏死.胃肠道症状: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便秘等,少数病例有中上腹痛.肝脏:急性中毒时肝脏损害常较为突出,患者有明显乏力,右上腹胀痛,不适,出现黄疸,肝脏逐渐肿大,有压痛,常规肝功能检查示异常,其中血清转氨酶升高较明显.病变一般不严重,经治疗可逐步减轻,数周内病情可完全恢复.严重急性中毒:表现为重症中毒性肝病,职业性中毒为少见,接触高浓度,尤其是皮肤污染严重,未及时彻底洗清者,应警惕发生严重中毒.特殊危险者:原患有各种原因的肝脏疾病者,对DMF较为敏感.中毒原因分析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岗位DMF浓度为102.52mg/m3,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个人防护:不到位,个人敏感性较高等因素有关.。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临床分析论文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临床分析论文

皮肤吸收人体川。我院近期诊治了4例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 毒病例,表现为中毒性肝病、剧烈腹痛,报告如下。 一、职业史 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8.8+9.6)岁,2015年8月27 日至8月31日,4人在某工业园区从事用热水清洗DMF废
DOI:10.3760/cma.j.issn.1001.9391.2016.11.020
(收稿日期:2016一01.04)
呼吸衰竭刚。轻者仅有一般刺激症状,如咳嗽、胸闷、头晕、乏
(本文编辑:孙淑苍)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临床分析
黄简抒李秀菊余婷婷周元陵马力
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ide,DMF)是一种易燃、易 挥发、带有鱼腥味的液体,是良好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纤 维皮革、有机合成、制药、染料等工业生产,可通过呼吸道和
Scale,NPIS)对4例患者的腹痛程度进行评估
并分析其与若干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组患者 腹痛程度和白细胞、天冬氨酸转氨酶呈正相关(P<O.01,P< 0.05),与其他肝功能指标则无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 表1急性DMF患者临床特征

性,可直接与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共价结合,造成肝脏
生生董垫里生墼些堑苤查!Q!!生!!旦笙!兰鲞笙!!塑垦蔓垫』!塑旦竖Q塑!B旦!!:塑竺!Q!!!!尘:丝:盟!:!!
三、治疗与转归 入院后5例患者均予以吸氧、糖皮质激素(甲强龙)、解 毒剂(乙酰胺)积极治疗,2例重度中毒患者(例1、例2)甲强 龙用量为80 mg,1次/12 h;乙酰胺用量为5 g,1次112 h。因均 出现呼吸困难,故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其中例1患者 行床边血液滤过加强清除体内炎症介质。2例重度中毒患者 (例l、例2)治疗7 d后呼吸衰竭均得到纠正,胸闷明显减轻, 力等。严重者病程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和典型中毒期,出现明 显的化学性肺水肿和心肌损害等征象,第3周开始可发生肺 纤维化。救治重点为防治菲心源性肺水肿和急性呼吸窘迫综 合征。 5例患者在露天场地进行高温切割、拆卸废置2年的气 罐及管道,接触到四氟乙烯高温切割时产生的热解物,经呼 吸道吸人,导致多人陆续发病。根据职业危害接触史,结合临 床症状(其中有人发热,早期表现为聚合物烟尘热)、体征及 影像学检查,可诊断急性四氟乙烯裂解物中毒。2例较重患 者入院后予以甲强龙抗炎抗渗出,并辅以乙酰胺解毒治疗,1 例先以乙酰胺2.5 g,1次/12 h肌注,2 d后呼吸困难仍明显, 随后加量为5 g,1次/12 h肌注,胸闷不适得以缓解;而另1 例入院后即使用乙酰胺5 g,1次/12 h,症状逐渐缓解无反复。 3例轻度中毒患者入院后即予以乙酰胺2.5 g,1次/12 h肌 注,2 d后即有明显好转。通过对这5例患者的救治,表明四 氟乙烯裂解物中毒患者若发病初期迅速出现呼吸困难、脉氧 含量持续偏低则可尽早予以大剂量甲强龙治疗,在临床救治 过程中常因经验不足或过于谨慎而导致激素用量偏低,此次 治疗中2例较重患者仍存在糖皮质激素用量不足,故病情好 转较慢,而糖皮质激素联合乙酰胺治疗,有利于病情控制,可 用于有机氟中毒的救治。 参考文献

二甲基甲酰胺的毒性资料

二甲基甲酰胺的毒性资料

二甲基甲酰胺(DMF)的危害与预防☐理化特性:DMF是一种良好的两性有机溶剂,与水和通常的有机溶剂混溶,为无色、有鱼腥味的液体。

遇明火、高热可引起燃烧爆炸。

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

☐用途和分布:主要用作制造聚氯乙烯、聚丙烯等合成纤维的溶剂,也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人造皮革、染料、制药、石油提炼等工业生产中。

☐侵入途径: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完整皮肤进入体内,中毒常是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并存,且以吸入为主。

☐毒性作用:DMF接触者毒性作用主要在消化系统损害,潜伏着肾功能和生殖功能损害的危险性。

☐DMF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DMF急性中毒40%发生在夏季,由于车间抽风排毒措施不完善,DMF蒸发致使空气中浓度过高,加之工人大多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大量接触DMF蒸汽所致。

少数中毒病例是因为检修设备或意外泄露事故中毒。

☐急性中毒发生的潜伏期:多在接触6~24h后出现症状,以消化道症状和肝功能损害为主。

☐DMF中毒临床表现:1. 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损害:DMF中毒对肝功能损害是最明显的,还可对胃黏膜造成刺激或腐蚀。

首发症状多为头晕、头疼、恶心、呕吐、腹痛等,其中腹痛较为突出。

2.肾功能损害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中毒性肾病。

3.呼吸道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充血、咳嗽等,严重的可引起中毒性肺炎、肺水肿。

4.心血管系统表现可表现为轻度的心律失常。

5.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嗜睡、出汗、烦躁不安等。

6.免疫及造血功能损害DMF中毒可使免疫器官受到损害,损伤细胞免疫功能。

可引起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此虽为临床上罕见,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DMF中毒的治疗及预后:目前尚无DMF中毒的特效解毒药,临床治疗以保肝、护胃及对症治疗为主。

依病情而定,住院治疗时间在一周到两个月不等。

一般DMF急性中毒所致的病变是可逆的,大多可以痊愈,但也有病例出院时检查仍遗留有肝硬化和心电图异常。

短时间内大量接触DMF 导致重度中毒性肝病,甚至死亡,长期过量接触DMF可致肝硬化。

职业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案例分析

职业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案例分析

职业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案例分析
事故经过
4月18~21日,某皮具厂PU车间15位工人先后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经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检测,15名工人尿中检出二甲基甲酰胺,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现场检查发现,该车间没有通风排毒设施,采集12个空气样品分析,二甲基甲酰胺全部超标,最高超标6倍。

3月27日上午10时左右,某玩具制品厂第2车间一名女工感觉头晕,被送往厂医务室诊治。

10时多,第4车间又有工人晕倒,被抬往厂医务室救治。

以后,陆续出现病人,至下午5时已达20多人。

厂医务室向120指挥中心求教。

120指挥中心立即组织救护,把有症状者接到市人民医院救治。

至27日深夜,住院留观人数达89人。

由于事出突然,工人不知事故原因,至深夜仍不愿离厂,在厂区草坪静坐;厂外,工人亲属聚集,与到场维持秩序的特警对恃,险些出现混乱。

后在医护人员的劝导下,工人及亲属于凌晨3时和平散去。

28日,又有9名工人不适住院;29日、30日各有3名工人称不适;自27日上午至30日上午12时止,共有120人自感不适。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前往该厂调查,发现患者主要是使用A-4144粘胶车间工人,车间只有自然通风,没有排毒设施。

经检测A-4144粘胶挥发性气体含醋酸乙烯酯60.26%。

醋酸乙烯酯具有麻醉作用,可致头晕和头痛,大部分病人表现符合醋酸乙烯酯毒性反应表现。

事故原因
以上各事故均由车间缺乏通风排毒设施所致。

法定职业病之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法定职业病之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法定职业病之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引言二甲基甲酰胺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染料溶剂、稀释剂和塑料助剂等。

二甲基甲酰胺本身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在工作场所接触过量,便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引起中毒反应,形成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因此,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已成为法定职业病之一。

病因二甲基甲酰胺的危害性二甲基甲酰胺是一种极易挥发且易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可通过人体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内部。

二甲基甲酰胺在人体内部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组织细胞内的乙醛脱氢酶来影响体内代谢,导致细胞能量异常,出现多种中毒症状。

职业接触的途径二甲基甲酰胺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频繁接触,主要途径为呼吸道、皮肤接触和食入。

症状二甲基甲酰胺是一种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造成的中毒症状与暴露剂量、作用时间及个体体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呼吸系统:喉痛、咳嗽、气喘、支气管炎等。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疲劳、肢体无力、意识模糊等。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等。

•皮肤:皮肤刺激、干燥、脱屑等。

•免疫系统: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等。

•生殖系统:男性睾丸萎缩、女性月经不调等。

诊断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暴露史来进行断定。

在临床检查中,可通过检测血液、尿液中二甲基甲酰胺水平,来进一步确认中毒程度。

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关键是要减少或避免接触该物质。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采取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穿防护服、手套等防护措施,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总结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是一种由于职业接触或误食等途径引发的法定职业病,其致病原因在于工作中长期接触二甲基甲酰胺所产生的毒性作用。

减少和避免接触该物质、制定良好的职业卫生安全制度,是保障员工健康安全的必要手段。

职业病案例: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职业病案例: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嘉兴某制革企业工人,男,18岁,2020年7月2日进厂,干法生产线,从事涂头作业.2020年12月11日,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皮肤和巩膜黄染,但未就诊,继续工作;12月13日清晨因症状加重不能继续工作(上夜班),请假离厂,但仍未就诊;12月15日出现意识异常;12月16日被家属送某综合性医院就诊,以病毒性肝炎收入院;12月17日上午,吐咖啡色液体,意识不清,诊断为中毒性肝病.12月24日夜死亡.死亡诊断"中毒性肝病"并发"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昏迷,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二甲基甲酰胺理化性质:无色,淡的胺味的液体.相对密度0.9445(25℃).沸点152.8℃.蒸气密度2.51.接触机会:主要用作萃取乙炔和制造聚丙烯腈纤维的溶剂,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和树脂等工业.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健康影响:皮肤:污染皮肤可致轻,重不等的灼伤,皮肤起皱,肤色发白,伴有灼痛感,严重者可使皮肤胀肿,剧烈灼痛.眼:污染眼引起灼痛,流泪,结膜充血;严重者可引起角膜坏死.胃肠道症状: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便秘等,少数病例有中上腹痛.肝脏:急性中毒时肝脏损害常较为突出,患者有明显乏力,右上腹胀痛,不适,出现黄疸,肝脏逐渐肿大,有压痛,常规肝功能检查示异常,其中血清转氨酶升高较明显.病变一般不严重,经治疗可逐步减轻,数周内病情可完全恢复.严重急性中毒:表现为重症中毒性肝病,职业性中毒为少见,接触高浓度,尤其是皮肤污染严重,未及时彻底洗清者,应警惕发生严重中毒.特殊危险者:原患有各种原因的肝脏疾病者,对DMF较为敏感.中毒原因分析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岗位DMF浓度为102.52mg/m3,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个人防护:不到位,个人敏感性较高等因素有关.。

4例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报告

4例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报告

4例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报告
刘喜房;任宝印;支绍军;田贺同
【期刊名称】《安全、健康和环境》
【年(卷),期】2002(002)012
【摘要】@@ 二甲基甲酰胺(DMF)是一种无色、带鱼腥味的液体溶剂,可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常用于染料、制药、石油提炼、制革、树脂等行业.我市某个体制包厂于2001年8月发生4例本品中毒事故,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19)
【作者】刘喜房;任宝印;支绍军;田贺同
【作者单位】保定市职业病防治所,河北省保定市071051;保定市职业病防治所,河北省保定市071051;保定市职业病防治所,河北省保定市071051;高碑店市防疫站,河北省高碑店市0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3
【相关文献】
1.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16例报告 [J], 植建;林坚;李远烈;劳其平
2.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3例报告 [J], 刘建东;吴建兰
3.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7例报告 [J], 朱江才
4.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性心肌损害1例报告 [J], 李冬梅;高丽蕙;朱兰英;宋丽坤
5.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致肝硬化1例报告 [J], 朱玮;浦静霞;吴小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12例临床救治分析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12例临床救治分析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12例临床救治分析
闵春燕;孔玉林;刘杰
【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6(036)006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 DMF)中毒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

方法:收集职业性急性DMF中毒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12例急性DMF中毒患者中有10例发生在7~9月,中毒原因均为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共同引起,临床表现以上腹部绞痛为主,实验室检查均显示有肝功能损害,采用保肝、降酶、护胃等治疗后,完全治愈10例(83.3%),且无后遗症。

结论:急性DMF中毒可导致中毒性肝病,好发于夏秋季节,应加强季节性防护,采取保肝、降酶等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明显。

【总页数】3页(P560-562)
【作者】闵春燕;孔玉林;刘杰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职业病科,苏州215007;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职业病科,苏州215007;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职业病科,苏州215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5
【相关文献】
1.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4例临床分析 [J], 蒋冠玉;王慧
2.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12例 [J], 郭凯鸣;何黎明
3.急性中毒的临床救治探讨(附急性中毒778例临床分析) [J], 阮惠芬;廖晓星;马中富;梁艳冰;关开瓣;李玉杰;荆小莉;叶海宁;唐皓
4.急性瓦斯中毒126例的临床救治 [J], 何德全
5.急性中毒120例临床救治体会 [J], 吴静;李才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9例临床分析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9例临床分析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9例临床分析
翟明芬
【期刊名称】《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7(10)1
【摘要】二甲基甲酰胺中毒9例临床分析翟明芬二甲基甲酰胺(DMF)属低毒类毒物,但我市染料及仿皮生产厂家屡屡出现中毒事故。

近两年中,我院收治DMF病人9例,现临床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9例均为男性,年龄20~47岁;均为新上岗农民工;从事仿皮生产8...
【总页数】2页(P26-27)
【关键词】二甲基甲酰胺;中毒;X线;治疗
【作者】翟明芬
【作者单位】常州市职业病防治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35.1
【相关文献】
1.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肝损害临床分析 [J], 杨威;王鸿东;牟海滨;孙延梅
2.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致急性肝衰竭一例临床分析 [J], 吴海聪;方坚;李东良;郑智勇;延永琴;张志强
3.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临床分析 [J], 黄简抒;李秀菊;余婷婷;周元陵;马力
4.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的临床治疗分析 [J], 叶锦山
5.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的临床分析与中毒预防 [J], 卢成跃;林玉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案例分析
事故经过
4月18~21日,某皮具厂PU车间15位工人先后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经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检测,15名工人尿中检出二甲基甲酰胺,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现场检查发现,该车间没有通风排毒设施,采集12个空气样品分析,二甲基甲酰胺全部超标,最高超标6倍。

3月27日上午10时左右,某玩具制品厂第2车间一名女工感觉头晕,被送往厂医务室诊治。

10时多,第4车间又有工人晕倒,被抬往厂医务室救治。

以后,陆续出现病人,至下午5时已达20多人。

厂医务室向120指挥中心求教。

120指挥中心立即组织救护,把有症状者接到市人民医院救治。

至27日深夜,住院留观人数达89人。

由于事出突然,工人不知事故原因,至深夜仍不愿离厂,在厂区草坪静坐;厂外,工人亲属聚集,与到场维持秩序的特警对恃,险些出现混乱。

后在医护人员的劝导下,工人及亲属于凌晨3时和平散去。

28日,又有9名工人不适住院;29日、30日各有3名工人称不适;自27日上午至30日上午12时止,共有120人自感不适。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前往该厂调查,发现患者主要是使用A-4144粘胶车间工人,车间只有自然通风,没有排毒设施。

经检测A-4144粘胶挥发性气体含醋酸乙烯酯60.26%。

醋酸乙烯酯具有麻醉作用,可致头晕和头痛,大部分病人表现符合醋酸乙烯酯毒性反应表现。

事故原因
以上各事故均由车间缺乏通风排毒设施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