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特点及其栽培管理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杨树的特点及其栽培管理技术
摘要:本文通过对杨树的介绍,详细分析了杨树的特点以及相关的栽培管理技术,旨在号召各方共同努力,以实现我国杨树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杨树特点栽培技术管理手段
一、前言
杨树是一种散生在北半球温带和寒温带的森林树种,是一个拥有100多个成员的大家族,而单在中国就有53种之多,因此,中国素有杨树之乡的美称。
在我国,杨树主要分布于北纬25度53度,东经80度134度之间,即分布于华中、华北、西北、东北等广阔地区。
杨树栽培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7世纪。
该树种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易于更新等特点,是世界中纬度平原地区栽培面积最大、林材产量最高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
其直径生长每年可达到3公分以上,树高生长每年3-4公尺,因此,5-6年生的杨树就可作为制浆的原材料,10-12年就可作为胶合板材之用。
另外,杨树木材也可作为建材,以及刨花板、纤维板、包装材和火柴材等。
国际杨树委员会主席m.viart先生就曾说过,“杨树是一个能迅速解决木材问题的树种”。
所以,杨树通常被广泛用于集约栽培。
杨树产业效益明显,用途广阔,具有发展远景和潜力。
据实践证明,杨树每亩年均生长木材0.5-3.5m3,如果按每年每亩
生长木材1m3计算,每年每亩的收入在500元以上。
另外,造林的前3年间作农作物,可获得500-1500元收益,如果采用宽窄行栽植,林地可以长期间作农作物。
且特别适合于在沙荒地、江河洲滩、平垸行洪区和公路、渠道上造林,为农民创造财富。
二、杨树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笔者结合多年的林业工作实践应验,将杨树栽培管理技术总结
如下:
1、种苗
(1)造林应选用一级苗木,杨树一级苗木的标准为地径3.0厘米以上、苗高300厘米以上。
(2)造林苗木要求发育良好,干形通直,根系相对完整,主根长度达20厘米以上。
不得用已感染病害、遭受虫害或劈裂、主梢折断、根系过短等严重机械损伤以及失水、干枯和霉烂的苗木造林。
(3)苗木应随起苗、随分级、随造林,严防风吹日晒。
不能立即栽植的,应选背风阴向、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安全无害的地方进行假植,但其时间不宜过长。
外地调运苗木,从起苗、包装、运输、假植至栽植,整个过程都必须采取保湿措施。
2、造林整地
造林整地是一道重要的工序。
对于造林要进行抬田造林,在造林前全面深翻30-40厘米,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杨树根系对深层土壤的利用率。
造林地沟系配套,能排能灌。
正确、细致、适时地进行造林整地,对提高造林成活率,
促进幼林生长,实现人工林的速生丰产具有重大作用。
3、栽植
(1)适宜的株行距:2排以上,行距为5米,株距为4米。
既便于套种、套养,又可促进树木生长,还可提高木材等级,增加树木销售收入。
(2)大穴栽植:树塘大小要达到造林的基本要求,如杨树塘必须达到50公分见方、深50公分以上。
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一深”造林方法,也就是挖大穴,大株行距,选大苗。
(3)施好基肥:杨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多种的营养元素,如碳、氢、氧、氮、磷、钾、硫、钙、镁、铁、棚、铜、锌等,其中碳、氢、氧由大气供给,林木较容易获得,而其余元素一般均由土壤提供。
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人工林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措施。
基肥以农家肥、土杂肥及饼肥为主,土杂肥和农家肥每穴施10公斤,饼肥每穴施2.5公斤,饼肥需粉碎并充分沤制腐熟后施入,施好基肥后,必须先垫上10厘米左右厚的碎土,然后再放入树苗,要避免肥料与根系、苗干接触。
(4)栽植方式:覆土至一大半时,提一下苗,并用脚踩实,再覆土,覆完土后浇水,定根水一定要浇足、浇透,既常说的“一提二踩三浇水”。
(5)扶正刷白:苗木高大或风速较大的地区,苗木容易被刮歪,造成根基晃动,根土分离,使根系周围土壤水分散失,导致苗木干枯死亡,这种情况需要对新栽苗木进行支撑固定。
固定方法:在苗
干下半部用草绳缠绕,保护树皮,再用三根木棍做支撑,使苗木呈垂直状态。
同时对树干1米以下进行刷白,涂白一般应用于道路两侧树木,其主要作用:一是作为交通标志物。
二是美化环境。
三是杀灭有害生物。
4、管理
杨树要达到速生、丰产、高效,精心的管理不可忽视。
(1)抚育管理:成片林地,前三年可采取农林间作(即林间套种农作物),以耕代抚;三年后的幼林每年抚育不少于二次;林网、林带和四旁林木每年要挖营养盘、营养带。
杨树三年进入速生期,每年追肥至少一次,挖环状坑每株施尿素0.5公斤或人粪肥一担。
干旱季节还应及时灌水,做到管树如管棉,种树如种田。
(2)病虫害防治:杨树的食叶害虫多舟蛾类,每年繁殖3代,严重时几天内可将全树树叶食光。
防治方法:用800倍液快杀灵或甲胺磷500倍液高射喷雾。
蛀干害虫主要是桑天牛、星天牛等,可采取敌敌畏100倍液,40%氧化乐果20-40倍液泡棉球塞入虫孔,或毒签塞虫孔,也可向虫孔直接注射原液。
(3)合理修枝:杨树生长三年内不应修枝。
三年后,可修去主干高度1/4以下的侧枝和与主干竞争的大枝,以后逐年修枝,应掌握侧枝下的高度,保留树高的1/3,修枝时间应在林木停止生长的秋末冬初和早春进行。
同时,修剪工具要锋利,修剪伤口应平滑、不留桩,以免树木成材后出现死节、空洞。
修枝后的伤口应及时涂防冻剂、防腐剂,并掺入一定的杀虫剂,防溃疡和天牛等害虫乘虚
而入。
三、杨树的发展趋势研究
当前世界各国杨树发展的总趋势是:工业发达国家由于本国劳动力昂贵,种植杨树的经济效益不如从邻近较不发达的东欧国家进口杨木更为合算,因此杨树造林面积逐年萎缩或保持平衡。
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杨木胶合板厂封闭,有的工厂在向国外出口工业设备。
因此杨树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造林面积保持增长。
除我国之外,亚洲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及土耳其和东欧各国,杨木都有很好的市场,每立方米价格在50—100美元之间。
目前,在我国,杨树无论在基因资源分布上,还是在品种数量以及人工林的面积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据统计,我国现有杨树人工林面积约800万公顷,超过了其他国家杨树人工林的总和,居世界第一。
杨树无论在国土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还是在工业用材林建设方面都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我国自2001年启动实施以森林保护和生态建设为主要目标的国家级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以来,中国的杨树产业飞速发展。
在2004年首届“中国杨树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内知名的一些林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杨树产业的发展将进入“黄金时期”。
四、结束语
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杨树产业的发展,坚持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统筹协调,积极稳妥地推进。
具体说来就是坚持以
市场为导向,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协调和引导作用;同时正确处理资源栽培和加工利用的关系,合理布局产业基地,积极开展木材深加工,不断提高加工利用水平,提高经营效益;再次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活化发展机制。
相信通过各方共同的努力,我国的杨树产业也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杨志华,林芳,程祖强.杨树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
技,2009(13):208.
(2) 张秀菊,杜喜民.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9):16.
(3)苗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