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红烛》ppt精品课件1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首诗是1820年夏季一个黄昏, 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呜 叫有感而作。
• 诗歌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 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 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
初读任务
1.诗的节奏和韵律是诗人心灵的音乐。 请诵读本课的诗歌体会不同的节奏、 韵律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意象,顾名思义就是寓“意”之 “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 物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 或托 物言志中的物。请思考下列问题。
它运用了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用“红烛”来象征自己对祖国的 一颗赤诚的心。运用了象征的表现 手法。
《峨日朵雪峰之侧》 鉴赏点一:赏析诗歌的语言 4“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谈谈你对
这句诗的理解。 • “此刻”和“仅”两个词暗示多重意思: • ①这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
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 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 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 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
峨日朵雪峰之侧
这首诗创作于1962年8月,是时代、 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等外在因素 刺激诗人后,引发起诗人的心理反应 而产生的具有鲜明整体象征特点的一 首短诗。这首诗最后完成在1983年, 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这也体现 了诗人已经从一个“英雄”的年代大 步跨入了一个真正的“人”的年代。
《致云雀》Biblioteka Baidu
(2)《红烛》与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都 写了蜡烛,它们的含义一样吗?为什么?
• 不一样。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 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 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 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 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 也将终生以随。
•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我”是怎样 的形象?
•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 形象。他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 足点上吹响号角。他欢呼怒涌的白云、 壮丽的北冰洋情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 的太平洋,欢呼来自各个方向的洪涛, 这洪涛既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含着巨 大的创造力,是“五四时期奋起直追、 高扬个性改变弱国愚民”现状的时代精 神的象征。
• 而闻一多歌颂红烛歌颂奉献的精神,歌颂来之不 易的光明,在这样的歌颂中,诗人和红烛在交流。 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 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诗人说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3)在《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 众多审美意象有何作用?
• 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 有太阳、山峰、深渊、岩壁、峨日朵之 雪和岩璧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种凝 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 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 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现代诗
任务驱动
• 速读感知:结合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整体把握诗歌脉络。
• 阅读鉴赏:品味诗歌的意象美,分析诗 歌的象征意义,领悟诗歌的意境 。
• 表达交流:理解诗歌浪漫主义想象手法, 象征手法以及修辞的运用,赏析诗歌的 音乐之美。
• 梳理探究:体会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 活、热爱祖国的感情。
【背景回眸】
• ②这个判断句还暗示了“我”身后已经陆续 征服了的那些高度,暗示了“我”的目标与 “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
1.展现五四爱国运动激情的力 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2.爱国篇章——《红烛》
3.一首关于“敬畏自然”“征服 自然”的歌——《峨日朵雪峰之 侧》
4.“憧憬未来”的诗篇——《致云雀》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 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 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 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 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 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 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 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 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2)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其深刻含义在于:以物化 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可以通过隐喻的笔 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 挣扎,以红烛的无私泰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 发了诗人火热的爱国情感,凸现诗人献身祖国、敢于 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鉴赏点二: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3蜡烛有红有白,诗人缘何以“红烛”为题?
《红烛》 鉴赏点一:赏析诗歌的意象和思想情感
2这首诗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 或相关处是什么?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有什么深刻 含义?
(1)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或 相关处是:表面上二者有相同的颜色,“红烛”与诗 人的赤子之心均为红色,实际上都具有奉献精神一一 红烛燃烧自己,照亮黑暗的世界,拥有赤子之心的诗 人希望自己能为了祖国不惜牺牲、无私奉献。
红烛
•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 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 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 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 红烛本意是火红的蜡烛,喜庆的象征。《红烛》 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闻一多的第一部诗作。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 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 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构思精巧,想象奇 新,语言形象生动。红烛也是火鹤的别名。
• 通过意象之间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 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那是一 个仅存于诗人心中的天堂。
【审美鉴赏】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鉴赏点-----赏析诗歌的想象艺术
• 1郭沫若《女神》中丰富奇特的想象堪称当时诗坛一绝, 请简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想象的运用。
• 诗人把自己想象为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目光笼罩广 阔天地并发出了激情呼唤的巨人。诗中紧扣“立在 地球边上”这一立足点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 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把北冰洋晴空中怒涌 的白云和太平洋的万顷波涛组结起来,显示出自然 的宏伟、壮观和伟力。接来诗人从具体的景象一下 子想开去,想到地球、日月星辰,想到千秋万代的 无穷未来,想到大字宙的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抒 发的是诗人对创造力、对改天换地时代精神的赞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