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习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
1.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体制和政策进行了哪些调整?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
在经济体制做出重大改变的同时,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政策也不断进行了调整。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体制和政策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
(1)普遍建立与发展宏观经济调控机制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经济生活进行大规模、持续不断的干预。
宏观调控机制是政府发挥干预经济职能的一整套方法与制度,它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并与其相互充实、相互促进。
发达国家经常是将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综合起来发挥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最主要和最经常使用的手段是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
国家干预经济的指导思想、干预范围与形式在战后出现了两次变化。
20世纪70年代之前主要发达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的经济增长;80年代以来政府调控的主要目标转变为实现低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
(2)不断调整所有制形式,大大提高资本的社会化程度
战后,由于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股权分散的“人民资本主义”、联合控股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国家所有制、中小资本主义所有制以及合作制等各种经济形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
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与所有制形式往往是根据经济形势与经济病症的需要而进行具体的调整,使得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的调整并不意味
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性质发生变化。
(3)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战后,社会福利制度是由多种社会福利计划组合而成、由政府统一组织管理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
它由国家以税收的形式取得一部分国民收入,然后以社会福利开支的形式用于广大居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由最初的市场分配而形成的收入状况。
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一般建立在四大支柱之上:
①混合经济,即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并存;
②充分就业,即把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作为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
③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指税收;
④社会保障制度构成了福利国家的核心内容,其基本形式又包括以下三种:社会保险;社会扶助或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包括家庭补助、公共教育政策、住房补助政策)。
(4)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民主化与现代化
①企业管理社会化的趋势
企业管理日益超出个别企业的范围而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化管理相结合,其主要标志:a.企业生产管理的协作化;
b.形成了社会化的专业管理机构网络,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各种服务。
②企业管理民主化的主要表现:
a.经理阶层的形成与管理革命;
b.“民主管理”与“劳资合作”。
③管理因素的开拓与管理关系的转换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提高企业内部效率,重点是人、财、物的管理,并形成了以泰勒的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的劳动人事管理和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
市场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管理体系。
70年代在市场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西方企业管理开始同时强调实行适应外部环境的战略管理。
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又兴起了企业文化热,即以价值观为核心对全体职工进行企业意识教育。
④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企业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解决权力如何配置的问题,它由企业规模、经营内容与范围、技术发展水平、企业外部环境等因素决定。
西方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表现出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从集中管理走向分权管理;二是管理层次趋于减少。
这种趋势一方面意味着社会生产力的优化与提高,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能力的提高、资本剥削劳动力的功能的强化,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效能的优化与提高。
(5)建立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了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的机制以及部分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
前者主要包括国际货币金融体制和国际贸易体制。
后者主要指西欧国家间的经济一体化。
从贸易体制方面来看,关贸总协定演进为世贸组织,体现了自由开放的原则。
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面临的现实难题和蕴涵的深层矛盾是什么?
答: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面临的现实难题和蕴涵的深层矛盾主要包括:
(1)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困扰
70年代以来,各国的经济周期基本上是同步的,各发达国家无一能摆脱经济周期性收缩的痼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虽有所减弱,但后遗症有加重的趋势。
(2)结构性失衡
当今资本主义经济的疾患大量地表现为结构性的失衡。
最为典型的几种表现形式包括:
①各发达国家政府的财政赤字连年扩大,政府的债务负担不断加重
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大实为信用的膨胀,信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杠杆,但信用的无限膨胀却积累着爆发金融危机的潜在危险。
这反映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与干预手段不足的矛盾。
②就业增长缓慢,结构性失业持续存在
总的来看,战后发达国家就业的增长大大低于生产的增长,因为科技进步使得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资本家在不增加甚至减少雇工人数的情况下也能扩大生产,提高利润。
③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加重,贫富差距扩大
自70年代初,随着西方经济陷入“滞胀”和低速增长,一方面,发达国家的企业和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限制工资增长甚至削减工资;另一方面,发达国家资本的收入则趋于扩大。
两相比较,战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别在经历过一段收管后又重新扩大,财富分配再次趋于集中。
④生态失衡问题日益显现,消费主义原则之下的增长方式的弊病暴露无遗
西方发达国家作为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其经济增长与发达长期以来是通过对自身以及全球的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损害实现的。
3.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
答:(1)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议会制度
议会制度是民主的象征和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
议会一般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
议会的结构有两院制和一院制之分。
②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是民主制度的基石。
其基本内容是公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议员和政府官员经合乎法律程序的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普选制为公共权力机构的产生以及和平、有序地转让权力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确立了“民意政治”和“责任政治”。
③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是西方民主政治的轴心,资产阶级政治体制运转的推动器。
其基本点包括:a.公民享有组织政党的权利,但是对成立政党和政党活动,在法律上或事实上都存在着种种限制;
b.竞选是政党的重要职能;
c.执政党依法执政,实施竞选纲领;
d.新一轮大选结果决定执政党的去留。
④行政制度
行政制度是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行政机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宪法和法律,依法治理国家。
另外,各国都建立了公务员制度,它成为政府实行统治的重要支柱。
⑤司法制度
司法制度为民主制度提供合法依据和法律保障。
西方国家一般在立法、行政权力之外设置独立的司法检察系统,司法机关以“独立公断人”的身份,通过审理和裁决各种诉讼来实施法律,并在司法实践中贯彻司法民主原则、辩护原则、陪审原则等。
(2)西方民主制度的评价
西方民主制度具有多重的两面性。
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既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主要是一个阶级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一种社会选择;既是垄断资产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也体现出国家权力的公共性和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条件下政治体制所承担的广泛的社会职能。
从它无法实现真正完全的平等这个意
义上看,它是虚伪的,但是就选举制度、司法制度等的具体运作来看,这些制度、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发挥着作用,保障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正常运转以及政治的稳定与社会的安定。
4.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答: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变化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阶级、政党、利益集团、社会舆论和公民等影响和制约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几种主要社会力量,它们的自身地位、状况、相互关系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二是政治体制方面的调整与改革。
(1)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多层次化
①工人阶级的队伍扩大,内部构成多元化。
②资产阶级在社会中的比重下降,但百万富翁、亿万富翁有较大增长,同时资产阶级的成分复杂化。
③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最大的变化是新中间阶层的兴起和中产阶级的扩大。
传统的中间阶层指拥有少量生产资料,处于两大阶级之间过渡状态的阶层。
新中间阶层是随着新兴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国家职能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技术—管理阶层。
(2)阶级矛盾和斗争趋向缓和,各种社会运动不断发展
工人运动在战后初期和20世纪70年代曾掀起过高潮,主要目标是争取社会民主和社会公正。
从总体来看,以工人为主体的阶级斗争呈缓和、下降趋势。
这是因为:
①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较快增长使工人的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再加上福利制度的实施,工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②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尤其是资本所有权的社会化与企业管理的民主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