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误区与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名称】新闻与传播
【专题号】G6
【复印期号】2013年11期
【原文出处】《中州学刊》(郑州)2013年7期第168~171页
【英文标题】Mistakes and Problems of China's Current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作者简介】张昆,男,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
会长,武汉430074
【日期】2013-05-23
一
什么是国家形象?“国家形象”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留给本国公众
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另一方面还可理解为其他国家公众对本国总体特征和属性的感知。前者是自我本位的“国家形象”,即本国媒介、民众对祖国的综合认识,直接
关系到本国公众的国家认同和归属感;后者是他者本位的“他我形象”,即他国媒介、民众对特定国家的总体印象,它直接影响到国际舆论对特定国家的整体评价。
通常的意义上,我们讲的国家形象是指的后者。
为了理解的方便,我们可以把国家形象与个人形象做一简单的比较。古希
腊学者柏拉图曾指出,国家是个人的放大,而个人则是国家的缩小。中国古代则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社会是个人的寄生之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必须
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主体,国家要实现自己利益的最
大化,国际舆论的认同至关重要。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有一个形象的建构问题。形象好,则能为“悦己者容”,能得到他者的认同、理解和支持,于是诸事顺畅。
但是形象的建构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形象都是多维的,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和投射。就个人而言,长得漂亮,衣着光鲜,固然能够为自
己增色,但是如果没有美好的内在心灵辅佐,只是一个“漂亮苕”;个人富足固然好,但如果为人吝啬,为富不仁,也难以得到他者的好感,反之,一个穷人如果能
够倾其所有,救济更加困难的弱者,也会树立光辉的形象。国家也是如此。国家形
象的好坏,主要不在于其所有,而在于其所为。山河壮丽、人民富足、国力强大等,不一定能够得到他国公众正面的评价。关键在于国家在国际社会的表现,穷国也能
表现出善良、慷慨的品质,富国也会为富不仁;国力强大为捍卫世界和平和正义奠
定了物质基础,但也是霸权主义者逞强斗狠的本钱。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要树立良
好的形象,发挥更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关键不是所有,而是所为;重要的是做,
其次才是说。当然,富有,才能更好地为;做好了,才有说的底气。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攀升,中国政
府高度重视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建构。一方面通过坚持开放的国策,融入全球
体系,并且承担大国责任;另一方面则通过宣传片、网络电视、文化交流、公共外交、孔子学院等多重渠道传播和提升国家形象。从商务部“中国制造”的广告,到2011年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和《角度篇》亮相世界,再到民间组织发起的“中国文化宣传片”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到国家形象建构中来。越来越
多的非政府组织、企业、教育部门、文化机构等,逐渐意识到全球化背景下自己承
担的责任,在输出中国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大力传播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声音,解
读中国的政策和立场,主动地型塑中国形象,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强了其他国家民
众对中国、中国人民、中国文化、中国政府的了解。但是,总的来看,中国近年来
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提升并不平衡,硬实力远远超过了软实力。在硬实力大幅提升的
前提下,中国国家形象并没有随之得到根本性改善,而是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
走势。2006年5月,《环球企业家》杂志和全球调查机构GMI公司在美国、英国、
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8国进行了一次关于“外国人眼中
的中国公司”的调查,涉及中国公司的产品、品牌吸引力和企业行为等方面。调查
结果显示,“便宜、劣质、海量、仿冒”四个词汇构成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产品形象;外国公众眼中最著名的十家中国公司中,前三位是联想、海尔和中国国际航空;外国公众评价中国公司,最常见的三组词是“低成本”、“快速扩张”和“不道德”。英国广播公司2010年公布的“国家影响力调查”也显示,中国国家形象较差
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发达国家以及美国和日本,中国的国家形象较好的地区大多
数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地区。类似的结论得到了美国、欧洲其他的民意调查
机构同类调查的佐证。
二
审视当前中国的国家形象建构,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国
家战略层面的关注与巨大的物质投入下,实际的传播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
我认为主要在于战术操作方面。
首先是忽视了政治与专业的平衡。政界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外交无小事。
对外传播、对外宣传事关国家形象与国际舆论,更不能等闲视之。国内宣传尚且要
坚持各种政治原则,执行党委政府的指示,何况对外传播。对外宣传、对外传播面
临的限制、框框更多,对政治的考量往往优先于传播专业的考量。出于政治的考虑,有些重大突发事件,被压下不报或延后报道,从而失去了先机。2003年的“非典报道”,按照过去的政治常规,本无错误。当时北京正值两会期间,要为这一重大的
政治议程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这是媒体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加之当时谁也没有
预料到“非典”的危害会如此严重。如果按照新闻专业的要求,一发生就立即报道,及时疏导,就不会产生那么大的负面影响。有些重大的事件,如经济、国防建设的
重大进展,从新闻的专业角度出发应该突出报道,但从政治角度考量,又应该淡化
处理。政治优先于专业的选择取向,在一定的程度上可能会消解传播价值,削弱了
对外传播的吸引力与公信力。要增强对外传播的吸引力和公信力,必须强调政治与
专业的平衡,实现政治价值与传播价值的统一。
其次是媒体本位。在国家形象建构方面,中国对外传播过于依赖大众媒介,尤其是依赖官方中央级的对外传播媒介,而忽略了非专业性的传播媒体、新兴媒体
及其他人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渠道。事实上,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人们对
某一国家形象的感知,主要是依靠本地的主流媒体,而不是特定国家的官方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