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工艺技术规程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工艺技术规程

持有人:

分发编号:

、发布、实施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工艺技术规程

1.总则

1.1为使本企业生产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以下简称排水管)产品质量达到GB/T1183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和JC/T640《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不断提高本企业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特制订本工艺技术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GB/T11836中规定的产品种类和产品规格,并采用悬辊工艺制作的排水管。

1.3本规程对排水管生产过程提出的各项工艺技术要求是基本要求,具体执行时以作业指导书和设计要求进行。

2. 原材料

2.1 水泥

2.1.1 生产排水管可采用不低于强度等级32.5R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快硬硫铝酸盐水泥,其性能符合GB17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99《快硬硅酸盐水泥》、GB748《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GB1344《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JC714《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的规定。

2.1.2 进厂水泥应有水泥厂提供的标注有生产许可证标记的产品质量合格证(在适当时候)、水泥出厂报告单。

2.1.3水泥应按生产厂、品种、强度等级分仓存放,不得混放。应防止水泥风化、结块现象。

2.1.4 对水泥质量有疑问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时,应复验其强度等级、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并按试验结果使用或处置。

2.2 砂子应符合GB/T14684《建筑用砂》的规定。采用细度模数为

2.3-

3.2的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2.3 石子

2.3.1 石子应符合GB/T14685《建筑用卵石、碎石》的规定,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得大于15%,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2.3.2 石子最大粒径,对于混凝土管不得大于管壁厚的1/2,对于钢筋混凝土管不得大于管壁厚的1/3,并不得大于环向钢筋净距的3/4。采用悬辊工艺时,宜选用粒径稍小的石子。

2.4 进厂的砂、石应分规格堆放在坚硬的地坪上,不可混有杂草、树叶等。冬季如砂子形成冻块不得使用。

2.5 混凝土用水应符合JGJ63《混凝土拌合用水》的规定。

2.6 外加剂及粉煤灰

2.6.1根据需要可选用减水剂、早强剂、促凝剂、缓凝剂、膨胀剂等,其性能应符合GB8076《混凝土外加剂》的规定。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中不得掺有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混凝土外加剂。

2.6.2 所用混凝土外加剂需先经过混凝土试验,取得预期效果后再掺用,并根据试验结果适当调整掺加比例和制管工艺参数。

2.6.3 混凝土外加剂宜采用减水剂,并应准确计量,在混凝土搅拌时加入,当直接采用粉状混凝土外加剂时,应延长搅拌时间至少1分钟。

2.6.4 外掺粉煤灰的质量应符合GB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规定。

2.7 钢筋

2.7.1 根据设计要求选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或经校直处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或冷轧带肋钢筋或低碳冷拔丝,直径不得小于3mm,其

性能应分别符合GB/T70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3788《冷轧带肋钢筋》、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2.7.2 进厂钢筋应有质量合格证,并按规格、批量抽检;同规格冷轧带肋钢筋每批不得大于60T,低碳冷拔丝不大于5T,其检验项目为极限抗拉强度、反复弯曲次数及伸长率。承口板应进行产品合格证的验收。

2.7.3钢筋应按规格存放,保持标牌完整,并有防雨、防潮设施,钢筋表面不应有伤痕、锈蚀(凹坑、麻面或氧化皮)和油污。用于滚焊成型骨架的钢筋应保持表面光洁。

2.8进厂的水泥、砂、石、钢筋、外加剂、粉煤灰等原材料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混凝土

3.1 管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不得低于30MPa,出厂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0%。

3.2混凝土原材料须经称重计量,计量允许偏差:水泥、水、外加剂、粉煤灰±2%;砂子、石子±3%。

3.3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自全部材料装入至混凝土卸出止)按表1规定:

表1 排水管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

3.4 搅拌后的混凝土拌合物按每班(或每生产50m3)抽检一次稠度。悬辊工艺维勃稠度宜采用20S-50S。

3.5在混凝土的浇注地点随机取样制作试块,每天拌制的同配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制作3组试块,其中一组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天,检验设计强度;另外两组与产品同条件养护,检验脱模强度和出厂强度。

3.6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及评定方法按GB11837《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GB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及GBJ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进行。

3.7 混凝土混合物卸出搅拌机至喂料结束的间隔时间:环境温度高于25℃时,不超过60分钟;环境温度低于25℃时不超过90分钟。

3.8 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应使用热水(不超过80℃)进行搅拌,并延长搅拌时间1分钟。

3.9第一次搅拌时,搅拌机应先充分湿润,并适当增加水泥用量10公斤,砂子15公斤。

4. 钢筋骨架

4.1 钢筋骨架采用焊接成型。

4.2 公称内径不大于1000mm的管子宜采用单层配筋(有特殊要求除外),配筋位置至管内壁的距离为壁厚的2/5;公称内径大于1000mm的管子宜采用双层配筋(有特殊要求除外)。

4.3 钢筋骨架的环向钢筋间距不得大于150mm(有特殊要求除外),并不得大于管壁厚的3倍;纵向钢筋根数不得少于6根,手工绑扎骨架的纵向钢筋间距不得大于300mm,焊接骨架的纵向钢筋间距不得大于400mm。

4.4 环向钢筋搭接处理应符合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两端部环向钢筋应各密缠1-2环。

4.5 双层钢筋骨架的层间要用垫筋连接牢固,垫筋与纵筋连接时,要保

证垫筋起定位作用部分的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4.6 钢筋骨架要有足够的刚度,接点牢固,不松散、不塌、不倾斜,无明显的扭曲变形和大小头现象,在运输骨架、装模及成型管子过程中,能保持其整体性。

4.7 钢筋骨架各部尺寸允许偏差:直径±5mm;长度+0

-10mm;环数+1

环;螺

距±5mm(连续10环平均值)。

4.8 焊接钢筋骨架

4.8.1 所有交叉点均应焊接牢固,邻近接点不应有两个以上的交叉点漏焊或脱焊。整个钢筋骨架漏、脱焊点数量不大于总交叉点的3%,且全部采用手工绑扎补齐。

4.8.2 焊接咬肉深度不应大于钢筋直径的5%。

4.8.3 焊接钢筋骨架不应有明显的纵向钢筋倾斜或环向钢筋在接点处出现折角的现象。纵向钢筋端头露出环向钢筋长度不应大于15mm。

5. 模具组装

5.1 组装后的管模尺寸误差应小于GB/T1183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和JC/T640规定的该规格管子各部尺寸允许偏差要求。两端口及合缝应无明显间隙,各部分之间连接的紧固件应牢固可靠。

5.2 管模内壁应清理干净,剔除残存的水泥浆渣。管模内壁及挡圈、底模均应涂上隔离剂。隔离剂可选用油脂、乳化油脂、松香皂类等,其基本要求为不粘接和污染管壁,成膜性好,易涂刷,与钢模附着力强。

5.3 钢筋骨架装入管模前应保证其规格尺寸正确,保护层间隙均匀准确,在组装后的管模内钢筋骨架一般应不松动。

5.4 同一套管模各部件宜编号,定位组装。

6. 悬辊成型

6.1 悬辊制管机

6.1.1 悬辊制管机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在制管过程中不得有明显的颤动。在门架关闭状态下,辊轴每延长米高差应小于1mm。辊轴应满足在0-300r/min之间无级调速。

6.1.2 辊轴外径与管内径之比为1:3-1:5。

6.2 在管模净空允许的情况下宜采用喂料机喂料。要求喂料机行走平稳,皮带速度均匀,输料量应保证在2-3次往返后将料喂足。

6.3 成型制度分喂料及辊压两阶段。

6.3.1 喂料时管模转速确定参见6.3.1条规定,K值取2为宜。喂料量应控制在压实后混凝土比挡圈超厚3-5mm为宜。

6.3.2 净辊压管模转速参考表3数值选用:

表3 悬辊净辊压时管模转速

7. 蒸汽养护制度

7.1 养护前,应对成型后的管壁、端口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发现缺陷应立即修整,并在管内壁注明生产日期、班次、编号等。

7.2 蒸汽养护宜采用高效、节能的养护设施,应结合产品码放方式尽量提高填充系数,应设置单独的蒸汽调节阀门和测温元件,温度可在100℃以下任意调整,温度表分度值不应大于5℃。

7.3 养护制度分成静停、升温、恒温、降温4个阶段。

7.3.1 静停管子成型后在常温下放置1-2小时。

7.3.2 升温每小时升温不大于30℃,时间延续1-2小时。

7.3.3 恒温相对湿度不低于90%,其最高温度如表6规定。恒温时间因蒸养设施效率、水泥品种、掺混凝土外加剂情况、管壁厚度而异,应以保证脱模强度为准,一般不少于1小时。

表6 各类制管水泥适宜的最高蒸汽养护温度

7.3.4 降温宜控制脱模前管子与环境之间温差不大于30℃,自然降温时间一般不少于1小时(根据成型工艺及规格品种不同,亦可不设降温阶段)。

7.4 在养护过程中,每小时至少测定温度一次,并根据测温结果调整蒸汽量。

7.5 在恒温温度达不到要求时,应按度·小时折算所应延长的养护时间。

8. 脱模、修补与后期养护

8.1 脱模

8.1.1 蒸汽养护结束,确认管体混凝土已达到规定的脱模强度后方可脱模。脱模强度的确定以管子在脱模中不会发生结构和外观损坏,并满足吊运强度要求为准。

8.1.2 脱模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吊车协助、柔性隔垫物)和正确的卸模操作(对称卸螺丝或专用工具)及吊运方式(专用吊具),防止管体结构和外观损伤。

8.2 脱模后的管子若存在外观缺陷并在GB/T11836和JC/T640允许修补范围内,应进行修补。修补材料应与混凝土颜色接近,粘接强度不低于管

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不低于管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8.3 当气温在10℃以上时,宜洒水养护至管体混凝土达到出厂强度。

9. 质量控制

9.1 质量保证遵循公司质量保证体系,各关键工序须培训后持证上岗。

9.2 进厂的主要原材料要复检后方可使用,具体执行产品检验和试验作业指导书。

9.3 试验室须根据检测要求随时制定相应的文件和制度,并保证检测设备符合需求。

10. 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0.1 成品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均按GB/T11836和JC/T640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