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分布及风险化解思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债务率(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角度来看,国家审计署抽样调查的 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大体反映了全国的平均水平。6 月 10 日,国家审计署公布《36 个地 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36 个地方政府本级中,有 10 个地区 2012 年政 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 100%;如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有 16 个地区债务 率超过 100%。根据我们的测算,2012 年末,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的总体债务率为 102.1%。
2013 年 8 月 8 日
民 生 证 券研究院
宏 观 经 济研究中心
管清友 高级经济学家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总经理 电话:(8610)85127430 邮箱:guanqingy ou@msz
李衡 宏观分析师 执业证号:S0100513020001 电话:(8610)85127658 邮箱:liheng@
8 月 1 日,国家审计署启动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的审计。分析地 方政府债务结构,有利于理解该举措的意图以及未来的政策取向。
一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其分布
我们把地方政府债务分为两部分:一是可以根据公开数据测算的显性债务,主要包括
平台贷、城投债、信托以及中央代发地方债;二是公开数据不可获得、难以统计的隐性债
2012 年末,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余额 14.0 万亿元,其中平台贷款 9.2 万亿元,城投债 2.5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 0.7 万亿元,基础产业资金 信托 1.7 万亿元。根据 36 个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数据推算, 2011-2012 年,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包括垫资施工、BT 等)4905 亿元。2012 年末,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全部债务余额 14.5 万 亿元,债务率(债务/综合财力)102.1%。
0 4905 4905
114390 145397 31007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无法测算 2010 年末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规模,上述结论(14.5 万亿元)低估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根据我们的分析,国家审计署公布的 2010 年末 10.7 万亿元地方政府(不含乡镇)债务余额中,并未包括 BT、施工垫资等隐性债务。如表 1 所示,我们测算的 2010 年末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余额为 11.4 万亿元,比国家审计署公布的 10.7 万亿元多出 7000 亿元。原因在于我们使用的平台贷款余额数据是银监会口径,包括 乡镇一级政府的贷款。2010 年末平台贷款余额 9.1 万亿元,比国家审计署公布的 8.4 万亿 元多出 6300 亿元。由此可见,如果考虑乡镇一级地方政府债务,我们测算的 2010 年末地 方政府债务规模和审计署数据基本吻合。由此可推断,审计署公布的 2010 年末 10.7 万亿 元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数据并未包含垫资施工、BT 等隐性债务。今年 8 月 1 日,国家审计 署启动的新一轮政府债务 审计可能对市场产 生的冲击在于,本 轮将会审计垫资施 工、 BT 等隐性债务。因为今年 6 月初公布的 36 个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中,已经涉及到隐性债务。
(2)
地方政府全部债务=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3)
宏观研究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2
宏观研究
表 1:2012 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测算
(单位:亿元)
年份
平台贷 城投债 中央代发地 基础产业资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 余额 余额 方债余额 金信托余额 显性债务 隐性债务 全部债务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 28 号 民生金融中心 A 座 18 层 100005
民 生 宏 观债务问题系列 报告:
1、《中国的政府债务扩张尚有 空间,但需 警惕风险——民生宏观债务问 题系列报告 之一》
2、《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基建 投资增长的 定量研究——民生宏观债务问 题系列报告 之二》
3、《政企分开后铁道债务风险 不大——民 生宏观债务问题系列报告之三》
(包括乡镇一级政府)全部债务余额为 14.5 万亿元。具体测算方法和测算数据可参见公
式(1)、(2)、(3)和表 1。
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平台 贷余额+城投债余额 +中央代发地方债 余额+基础产业资 金信
托余额
(1)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信托贷款、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发行理财产品债务余额+BT 和
垫资施工债务余额+违规集资余额
61077 45383 34204
1179 602
142446
145397
102.1%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3
从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来看,尽管 2011-2012 年平台贷款余额几乎没有增加,但是 2012 年末平台贷款仍然占据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的绝大比重,占比高达 63%。因此,化解地方政 府债务风险重点是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
第一、信贷资产证券化。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监管层正酝酿相关细则,落实《国务院 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的“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 券化常规化发展”。细则出台后,银行的信贷资产可 以作为资产证券化( ABS)基 础资产 向券商转让。此举既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又分散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如
《36 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中的数据做间接推算。
根据国家审计署《36 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2011-2012 年,36 个地
方政府中,有 6 个省本级和 7 个省会城市本级通过信托贷款、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和发行
理财产品等方式融资 1090.10 亿元;12 个省会城市本级和 1 个省本级通过 BT 和垫资施工
图 2:2012 年末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地方融资平台数量分布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4
宏观研究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 图 3:浙江、四川、福建、云南、贵州、江西平台公司风险相对较高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
二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八条路径
从目前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以及酝酿出台的政策、改革方案来看,未来化解由地 方政府债务风险引发的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主要有以下八条路径。
2010 年债务余额 91000 9444
4000
9946
2012 年债务余额 92000 25490
6500
16502
两年新增债务 1000 16046
2500
6556
资料来源:国家审计署、银监会、信托业协会、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注:平台贷款余额是银监会口径数据。
114390 140491 26102
从已经出台及酝酿出台的政策措施、改革方案来看,化解地方债务风 险的思路是:债务在空间上的转移(风险转嫁、分散)、时间上的转 移(推后债务到期时间)、盘活存量等。具体路径有八条:一、信贷 资产证券化;二、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三、贷款展期 ;四、发行 长期限城投债;五、设立民营银行;六、出售地方国有资产 ;七、发 行地方政府债或者市政债;八、中央发行特别国债兜底。
方式实施 196 个建设项目,形成政府性债务 1060.18 亿元;3 个省本级和 3 个省会城市本
级的部分单位违规集资 30.59 亿元,合计 2180.87 亿元,占这些地区两年新举借债务总额
的 15.82%。按照这一比例推算,2011-2012 年,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 4905 亿
元(由于养老金隐性债务测算比较复杂,本文不予考虑)。2012 年末,全国各级地方政府
从地区分布来看,部分省市的融资平台发展与其经济发展水平背离较 大,其风险值得关注。浙江、四川 、福建、云南 、贵州、江西平台公 司比较密集,风险相对较高。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八条路径
平台贷款尽管近三年受到限制,但是仍占据地方债务的绝大比重, 2012 年末占比 63%。未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重点是化解国有商业银 行风险。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三次 债务风险— —民生宏观债务问题系列报告之四》
5、《中国的主权债务风险与经济增长分析: 惠誉下调评级的点评——民生 宏观债务问 题系列报告之五》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1
中国经济面临三大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这三 大风险的最终指向是什么?系统性金融风险,更具体地说,是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房地产 泡沫一旦破裂,除了房地产企业贷款、信托、债券引发违约风险之外,更重要的是地方政 府重要的收入来源—土地出让收入将大幅下降。这将进一步引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影子 银行风险(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最终投向主要是房地产和基建领域)。地方政府 债务风险 一旦爆发,国有商业银行将受到强烈的冲击。根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2010 年末, 省市县级(不包括乡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 10.7 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 8.5 万亿元,占比 79.0%。尽管 2010 年 6 月,国务院发文限制平台贷款的投放,但是银行贷款仍然在地方政 府债务中占据绝大部分。根据我们的测算,2012 年末,各级地方政府(包括乡镇)债务 余额 14.5 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平台贷)占比 63%。理解这一点,有助于发现未来化 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从目前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以及酝酿出台的政策、改革 方案来看,未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点是化解国有商业银行风险。
图 1:平台贷仍然占据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的绝大比重(2012 年末)
宏观研究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
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地方债务规模总体超过中西部地区,这与东部沿海 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融资能力是一致的。但是部分省市的融资平台发展与其经济发展水 平背离较大,其风险值得关注。从对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的地方融资平台数量和经济规 模的比较来看,浙江、四川、福建、云南、贵州、江西平台公司相对比较密集 ,风险相对 较高。
宏观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分布及风险化解思路
——民生宏观债务问题系列报告之六
摘要: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其分布
地方政府债务分为两部分:一是可以根据公开数据测算的显性债 务 , 主要包括平台贷、城投债、信托以及中央代发地方债;二是公开数据 不可获得、难以统计的隐性债务,包括垫资施工、BT、BOT、融资 租赁、售后回租、发行理财产品、私募 、违规集资、养老金隐性债务。
表 2:2012 年末地方政府债务率
项目 ①地方本级财政收入 ②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 ③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 ④中央政府性基金对地方转移支付 ⑤地方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⑥地方政府综合财力(①+②+③+④+⑤)
⑦地方政府债务余额
地方政府债务率(⑦/⑥)
资料来源:财政部、民生证券研究院。
收入(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无法测算 2010 年底以前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上述结论低估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审计署公布的 2010 年末 10.7 万 亿元地方政府债务也未包括 BT、施工垫资等隐性债务。8 月 1 日, 审计署启动的新一轮审计对市场产生的冲击在于,本轮将会审计垫资 施工、BT 等隐性债务。因为 6 月初公布的 36 个地方政府债务中,已 经涉及到隐性债务。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5
果未来地方政府风险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银行可能将部分不良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的 方式打折出售,银行承担一定的损失,但是资产证券化增强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大大降 低银行的风险。
第二、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借鉴 1999 年中央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四大国 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经验,地方政府也设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地方金融机构的不 良资产1。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金来自地方财政、地方国资企业。据 21 世纪经济 报道,江苏正在筹备成立全国首家地方版、省级资产管理公司(AMC),注册资本 50 亿 元,注册地放在无锡。
务,包括垫资施工、BT、BOT、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发行理财产品、私募、违规集资、
养老金隐性债务。
从显性债务角度来看,2012 年末,平台贷款余额为 9.2 万亿元,城投债余额 2.5 万亿
元,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余额 0.7 万亿元,基础产业资金信托余额 1.7 万亿元,地方政
府显性债务余额大约为 14.0 万亿元。隐性债务难以统计,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国家审计署
2013 年 8 月 8 日
民 生 证 券研究院
宏 观 经 济研究中心
管清友 高级经济学家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总经理 电话:(8610)85127430 邮箱:guanqingy ou@msz
李衡 宏观分析师 执业证号:S0100513020001 电话:(8610)85127658 邮箱:liheng@
8 月 1 日,国家审计署启动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的审计。分析地 方政府债务结构,有利于理解该举措的意图以及未来的政策取向。
一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其分布
我们把地方政府债务分为两部分:一是可以根据公开数据测算的显性债务,主要包括
平台贷、城投债、信托以及中央代发地方债;二是公开数据不可获得、难以统计的隐性债
2012 年末,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余额 14.0 万亿元,其中平台贷款 9.2 万亿元,城投债 2.5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 0.7 万亿元,基础产业资金 信托 1.7 万亿元。根据 36 个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数据推算, 2011-2012 年,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包括垫资施工、BT 等)4905 亿元。2012 年末,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全部债务余额 14.5 万 亿元,债务率(债务/综合财力)102.1%。
0 4905 4905
114390 145397 31007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无法测算 2010 年末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规模,上述结论(14.5 万亿元)低估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根据我们的分析,国家审计署公布的 2010 年末 10.7 万亿元地方政府(不含乡镇)债务余额中,并未包括 BT、施工垫资等隐性债务。如表 1 所示,我们测算的 2010 年末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余额为 11.4 万亿元,比国家审计署公布的 10.7 万亿元多出 7000 亿元。原因在于我们使用的平台贷款余额数据是银监会口径,包括 乡镇一级政府的贷款。2010 年末平台贷款余额 9.1 万亿元,比国家审计署公布的 8.4 万亿 元多出 6300 亿元。由此可见,如果考虑乡镇一级地方政府债务,我们测算的 2010 年末地 方政府债务规模和审计署数据基本吻合。由此可推断,审计署公布的 2010 年末 10.7 万亿 元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数据并未包含垫资施工、BT 等隐性债务。今年 8 月 1 日,国家审计 署启动的新一轮政府债务 审计可能对市场产 生的冲击在于,本 轮将会审计垫资施 工、 BT 等隐性债务。因为今年 6 月初公布的 36 个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中,已经涉及到隐性债务。
(2)
地方政府全部债务=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3)
宏观研究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2
宏观研究
表 1:2012 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测算
(单位:亿元)
年份
平台贷 城投债 中央代发地 基础产业资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 余额 余额 方债余额 金信托余额 显性债务 隐性债务 全部债务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 28 号 民生金融中心 A 座 18 层 100005
民 生 宏 观债务问题系列 报告:
1、《中国的政府债务扩张尚有 空间,但需 警惕风险——民生宏观债务问 题系列报告 之一》
2、《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基建 投资增长的 定量研究——民生宏观债务问 题系列报告 之二》
3、《政企分开后铁道债务风险 不大——民 生宏观债务问题系列报告之三》
(包括乡镇一级政府)全部债务余额为 14.5 万亿元。具体测算方法和测算数据可参见公
式(1)、(2)、(3)和表 1。
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平台 贷余额+城投债余额 +中央代发地方债 余额+基础产业资 金信
托余额
(1)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信托贷款、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发行理财产品债务余额+BT 和
垫资施工债务余额+违规集资余额
61077 45383 34204
1179 602
142446
145397
102.1%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3
从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来看,尽管 2011-2012 年平台贷款余额几乎没有增加,但是 2012 年末平台贷款仍然占据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的绝大比重,占比高达 63%。因此,化解地方政 府债务风险重点是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
第一、信贷资产证券化。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监管层正酝酿相关细则,落实《国务院 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的“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 券化常规化发展”。细则出台后,银行的信贷资产可 以作为资产证券化( ABS)基 础资产 向券商转让。此举既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又分散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如
《36 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中的数据做间接推算。
根据国家审计署《36 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2011-2012 年,36 个地
方政府中,有 6 个省本级和 7 个省会城市本级通过信托贷款、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和发行
理财产品等方式融资 1090.10 亿元;12 个省会城市本级和 1 个省本级通过 BT 和垫资施工
图 2:2012 年末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地方融资平台数量分布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4
宏观研究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 图 3:浙江、四川、福建、云南、贵州、江西平台公司风险相对较高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
二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八条路径
从目前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以及酝酿出台的政策、改革方案来看,未来化解由地 方政府债务风险引发的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主要有以下八条路径。
2010 年债务余额 91000 9444
4000
9946
2012 年债务余额 92000 25490
6500
16502
两年新增债务 1000 16046
2500
6556
资料来源:国家审计署、银监会、信托业协会、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注:平台贷款余额是银监会口径数据。
114390 140491 26102
从已经出台及酝酿出台的政策措施、改革方案来看,化解地方债务风 险的思路是:债务在空间上的转移(风险转嫁、分散)、时间上的转 移(推后债务到期时间)、盘活存量等。具体路径有八条:一、信贷 资产证券化;二、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三、贷款展期 ;四、发行 长期限城投债;五、设立民营银行;六、出售地方国有资产 ;七、发 行地方政府债或者市政债;八、中央发行特别国债兜底。
方式实施 196 个建设项目,形成政府性债务 1060.18 亿元;3 个省本级和 3 个省会城市本
级的部分单位违规集资 30.59 亿元,合计 2180.87 亿元,占这些地区两年新举借债务总额
的 15.82%。按照这一比例推算,2011-2012 年,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 4905 亿
元(由于养老金隐性债务测算比较复杂,本文不予考虑)。2012 年末,全国各级地方政府
从地区分布来看,部分省市的融资平台发展与其经济发展水平背离较 大,其风险值得关注。浙江、四川 、福建、云南 、贵州、江西平台公 司比较密集,风险相对较高。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八条路径
平台贷款尽管近三年受到限制,但是仍占据地方债务的绝大比重, 2012 年末占比 63%。未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重点是化解国有商业银 行风险。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三次 债务风险— —民生宏观债务问题系列报告之四》
5、《中国的主权债务风险与经济增长分析: 惠誉下调评级的点评——民生 宏观债务问 题系列报告之五》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1
中国经济面临三大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这三 大风险的最终指向是什么?系统性金融风险,更具体地说,是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房地产 泡沫一旦破裂,除了房地产企业贷款、信托、债券引发违约风险之外,更重要的是地方政 府重要的收入来源—土地出让收入将大幅下降。这将进一步引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影子 银行风险(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最终投向主要是房地产和基建领域)。地方政府 债务风险 一旦爆发,国有商业银行将受到强烈的冲击。根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2010 年末, 省市县级(不包括乡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 10.7 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 8.5 万亿元,占比 79.0%。尽管 2010 年 6 月,国务院发文限制平台贷款的投放,但是银行贷款仍然在地方政 府债务中占据绝大部分。根据我们的测算,2012 年末,各级地方政府(包括乡镇)债务 余额 14.5 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平台贷)占比 63%。理解这一点,有助于发现未来化 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从目前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以及酝酿出台的政策、改革 方案来看,未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点是化解国有商业银行风险。
图 1:平台贷仍然占据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的绝大比重(2012 年末)
宏观研究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
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地方债务规模总体超过中西部地区,这与东部沿海 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融资能力是一致的。但是部分省市的融资平台发展与其经济发展水 平背离较大,其风险值得关注。从对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的地方融资平台数量和经济规 模的比较来看,浙江、四川、福建、云南、贵州、江西平台公司相对比较密集 ,风险相对 较高。
宏观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分布及风险化解思路
——民生宏观债务问题系列报告之六
摘要: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其分布
地方政府债务分为两部分:一是可以根据公开数据测算的显性债 务 , 主要包括平台贷、城投债、信托以及中央代发地方债;二是公开数据 不可获得、难以统计的隐性债务,包括垫资施工、BT、BOT、融资 租赁、售后回租、发行理财产品、私募 、违规集资、养老金隐性债务。
表 2:2012 年末地方政府债务率
项目 ①地方本级财政收入 ②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 ③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 ④中央政府性基金对地方转移支付 ⑤地方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⑥地方政府综合财力(①+②+③+④+⑤)
⑦地方政府债务余额
地方政府债务率(⑦/⑥)
资料来源:财政部、民生证券研究院。
收入(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无法测算 2010 年底以前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上述结论低估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审计署公布的 2010 年末 10.7 万 亿元地方政府债务也未包括 BT、施工垫资等隐性债务。8 月 1 日, 审计署启动的新一轮审计对市场产生的冲击在于,本轮将会审计垫资 施工、BT 等隐性债务。因为 6 月初公布的 36 个地方政府债务中,已 经涉及到隐性债务。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5
果未来地方政府风险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银行可能将部分不良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的 方式打折出售,银行承担一定的损失,但是资产证券化增强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大大降 低银行的风险。
第二、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借鉴 1999 年中央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四大国 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经验,地方政府也设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地方金融机构的不 良资产1。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金来自地方财政、地方国资企业。据 21 世纪经济 报道,江苏正在筹备成立全国首家地方版、省级资产管理公司(AMC),注册资本 50 亿 元,注册地放在无锡。
务,包括垫资施工、BT、BOT、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发行理财产品、私募、违规集资、
养老金隐性债务。
从显性债务角度来看,2012 年末,平台贷款余额为 9.2 万亿元,城投债余额 2.5 万亿
元,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余额 0.7 万亿元,基础产业资金信托余额 1.7 万亿元,地方政
府显性债务余额大约为 14.0 万亿元。隐性债务难以统计,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国家审计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