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
弗氏把心理过程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无意识又称潜意识。他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的有关的心理部分;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能从无意识中召回的心理部分;无意识是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这种本能所产生的欲望,而被风俗习惯和道德压抑到意识阈界下所不明白的心理部分。弗氏认为,无意识是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弗氏从无意识学说出发来解释他的本的学说。弗氏所讲的本能,主要是指性本能。他认为“性本能冲动在神经的和心理的疾病中都起着一种不平凡的巨大作用。弗氏后期提出还存在两种基本的本能:爱恋本能和破坏本能,破坏本能又称为死亡本能,这两种本能都是通过无意识起作用的。
弗洛伊德的梦论
弗氏从无意识学说出发,来勾勒他的释梦学说。他认为,梦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愿望的实现,他在《梦的解析》一书中讲,“梦并不是无意义的,并不是荒谬的,并不是以我们的观念储蓄的一部分休眠而另一部分开始觉醒为先决条件的。它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而且确实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它在清醒时我们可以理解的精神动作的长链中占有它的位置,它是通过一种高度错综复杂的理智活动而被建造起来的。”
弗氏认为,梦经历四个过程,即第一个过程是凝缩作用;第二个过程是转移作用;第三个过程是戏剧化作用,即将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东西,把思想翻译成视觉意象的作用;第四个过程是润饰作用。他说,“梦不可能意味着别的,而只能意味着梦的工作的结果,也就是内梦的思想由梦的工作所改译成的形式。”
弗洛伊德的人格论
弗氏的“人格三部分结构”说,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的。本我是指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本我按照快乐原则,急切寻找出路,一味追求满足;自我,是指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它代表理性与机智,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充当仲裁者,它监督本我,适当满足;超我,是指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它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按照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达到自我典范。弗氏认为,上述三者保持平衡,就会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导致神经症。
对弗洛伊德的评价
弗氏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其思想更是坎坷不平。永恒的真理是不存在的,弗氏思想亦如此。他把无意识的作用过分夸大,说它支配着整个人的全部活动,这是错误的。弗氏还过于强调人的本能,认为性力是人作为的原动力,不但个人的心理和人格结构,而且整个人类的文化,归根到底都是由盲目的本能冲动决定的,这是反理性主义的。
尽管如此,但我们仍有理由说,弗氏仍然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对无意识的研究在文化科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弗氏的贡献,在于他所提出的问题比他所解决的问题更为有意义。弗氏为后人开拓了一条探索的道路,变更了心理学的研究方向,成为现代关于无意识问题最流行的派别之一,即精神分析流派。同时,弗氏思想对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发展的影响,并不亚于它对心理学的影响,后人将会永远记住弗氏的名字。
2、埃里克森的人的社会心理发展渐成说
埃里克森认为,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兼为一个机体、一个自我、一个社会成员。自我就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当前认知范围内所面临的任务的综合,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整合体。在人格发展中,自我起主导作用,它引导心理性欲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把人在进化中的两股巨大力量即个人的内心生活和社会任务结合起来。因此,人的发展依存于三个变量:一是发展的内部规律,其发展过程与生物过程一样是不可逆的;二是文化背景的影响,它决定发展的速度;三是每个人的特异性反应及其对社会任务作出反应时的特殊发展方式。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普遍体现着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生顺序,按一定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其中前六个阶段属于人的成长过程,而后两个阶段是成人期和老年期。第一阶段从出生到1岁半,婴儿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第二阶段从1岁半到3岁,幼儿在心理成熟的基础上不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开始探索新的世界;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从3岁到7岁,儿童能从言语和行动上来探索和扩充他的环境,这时社会也向他提出挑战;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第四阶段从7岁到12岁,儿童进入社会,开始意识到社会提出的任务;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第五阶段从12岁到18岁,青少年要自觉地与成年人处于相同地位;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即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重要方面的前后一致和较为完满的意识,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第六阶段从18岁至25岁,青年人注重自己的真实情感,努力设计自己的将来,发展任务是获得成功的情感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第七阶段是成人期,个体进入了繁殖时期。“繁殖”(generation)一词不仅意味着生儿育女,也包含通过创造性劳动使事业成功,发展任务是使本人精力充沛和照料好下一代,防止颓废迟滞,体验着事业与家庭主角的实现。第八阶段是老年期,老年人要适应身体的变化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他们的侧重点应着眼于保住自己的潜能,以维持个体生存和进行智慧斗争;发展的任务是进行自我整合,避免失望情绪,体验着角色变化和安享天年的实现。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期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发意义
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对心理学研究及教育实践都有着较大的启发意义。第一,埃里克森注重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它不仅考虑到自我概念的出现,同一性的获得,而且强调了个体一生中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对个体发展的制约作用,并具体阐述了性格、兴趣、动机等带有社会性内容的人格特征在社会背景中的产生和发展。第二,埃里克森从整体上,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中,考察了人的社会性发展和道德等的形成发展,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它们的发展历程。第三,埃里克森的理论阐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一生的发展,体现了研究人的终生发展的观念,比较符合人的发展实际,也是最早研究人的一生发展的心理学家。
3、教育要遵循活动性原则、自发性原则、冲突性原则
皮亚杰提出的这三条原则的主要涵义如下。
活动性原则皮亚杰认为,儿童的理解是在“做”的过程中产生的,智力发展就是事物不断地同化于活动本身与那些同化的图式适应客观事物本身的调节之间的平衡。具体的活动是活动,抽象的思考也是活动,而且是对智力的建构起更重要作用的活动。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是人关于外在事物的经验与关于他自身动作协调的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皮亚杰在强调教学中的游戏因素、视听教学等的同时,还强调每门课的教学要为儿童的探讨性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