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挫折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生的挫折教育
青少年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应对挫折经验的不足,所以很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他们大多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是在蜜水中泡大的。
因此,他们更容易在生活、学习中遭受挫折。
但作为一个人,他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定要历经坎坷、挫折,具体表现为期望与现实的冲突、社会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欲望与识别能力低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等。
这些矛盾与冲突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极易使学生产生挫折感。
下面谈谈挫折的行为表现、原因和对策。
一、中学生受挫的行为表现
受挫折后有情绪性反应和理智性反应
1、情绪性反应行为;表现为:散漫性行为、逃亡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固执性行为、以及回归行为等。
(1)散漫性行为、逃亡性行为。
有些中学生受挫后,视纪律如无物,想怎样就怎样,或者是离家出走。
( 2 )攻击行为。
有些中学生受挫后,引起愤怒的情绪,对构成挫折的人或物进行直接攻击。
导致行为“怪异”,和师生关系紧张等
(3)回归行为。
有些中学生受挫后,表现出一种与自己的身份、
年龄很不相称的幼稚行为,以简单的、幼稚的方式应对失败感与内疚感。
(4)自戕行为。
有些中学生受挫折后,自暴自弃,以自残、服药、自杀来惩罚自己。
2、理智性反应行为;表现为增加动力、奋起升华等行为。
这些是变挫折为激励力量的一种反应方式。
他们在挫折中自省,在挫折中坚强。
他们坚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能行”。
他们受挫后,能把痛苦和悲伤的情绪转化为激发自己奋进的精神动力,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他就发奋努力学习,试图取得优异成绩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二、中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
中学生挫折形成的两方面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1)主观原因:一是学习能力不强或家长、教师期望值过高,沟通能力、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二是品行因素不良,一方面,中学生的个人道德标准及理想和周围多数人,或社会通行的道德标准、理想不一致时,很容易在心理上引起压力,产生挫折感;另一方面,由于自由散漫,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而产生挫折感。
三是身心素质较差,有的在生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有的染上慢性病难以治愈而产生挫折感,有的产生了交往中的不良心理,以自我为中心、自卑、嫉妒心理等等,这都是产生挫折感的根源。
(2)客观原因:一是社会环境因素,如社会环境变迁带来的困惑,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导致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加剧。
二是学校环境因素,如学习环境不好和教育方式不当等。
三是家庭环境因素不佳:如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成员不和睦或父母离异等,包括各种非人为力量所造成的时空限制,天灾地变等因素。
三、中学生挫折教育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1、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在挫折教育中,应重视受教育者在挫折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挫折教育,正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挫折,自觉地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不断积累挫折经验,正确归因挫折,学会用转移、宣泄、升华等心理防卫机制来消除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
与此同时,激励他们完善和发展自我心理调节机制,加强自我磨炼,将教育转化成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实现挫折教育的内化过程,提高挫折教育的效果。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
就是说对自己应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有哪些优点、缺点应当心中有数,达到能正确评价自己。
2、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要正确看待社会的不良现象,自觉抵制不良侵蚀。
要明辨是非,分清主流。
3、教育学生敢于挑战挫折。
经受挫折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正常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悲
伤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起来。
要让学生懂得许多成功都是遭受多次失败的挫折之后才取得。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挫折面前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人。
只要我们把
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会历经挫折而更成熟和坚强。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心理素质的培养应与教育的多种形式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之功效。
1、普及知识,提高认识
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会课的时间,传授适量的心理学知识,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纠正错误认识,使之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与社会认知。
重点放在:⑴讲授现代科学的健康观,使学生由单纯重视身体健康扩展到重视身体、心理健康。
⑵介绍心理健康的标志,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实现心理的全面健康。
⑶正确认识心理疾病,要让学生明白心理疾病并不神秘。
⑷让学生知道心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心理疾病并不是差耻的病症。
讲授时可运用事例进行剖析,重在
提高认识,增长知识。
2、介绍方法,释放不良情绪
在进行心理教育的同时,注重介绍方法,可指导学生自学心理
指导读物,学会微笑;多角度思考问题,辨证看问题;闭目养神放松法;欣赏音乐法;体育锻炼法;散步谈心法等。
或通过写日记或者适当地做一些自己喜爱的事等方式来缓解内心的压力,宣泄胸中的抑郁。
3、加强心理辅导,重视个别教育。
对学生具体问题的指导,着重是学习方面、人际方面、适应方面的心理辅导。
(1)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消除对立情绪。
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不要太急,更不能在公开场合大肆批评,。
(2)正确看待批评教育。
有的学生认为长辈或老师伤了自己的自尊,在思想及行为上容易偏激,这时我们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一般情况下,长辈老师都爱自己的孩子学生,只是方式、方法不同罢了,一旦伤害了你的自尊,也请不要过于偏激地看待问题,不妨进行换位思考。
(3)引导确定恰当的目标。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评判自己,对自己期望过高,容易遭受挫折。
如果学生给自己定了较高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发现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时,就会全面否定自己,灰心丧气,如果这时再有家长施压,外界刺激,极容易酿成极端事件。
为避免类似事件,一定要积极帮助这些学生,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评判自己。
(4)教师也要理智地自我解剖。
自己的行为是否完全正确,是
否引起了学生的误解。
如果是自己错了,就不要一味地固执,而应勇敢地面对自己、面对别人,勇敢地承认并改正错误;如果自己是正确的,就应在事后适当的时候解释清楚,消除误会。
(三)、粘合学校、家庭的力量,协调教育
学校教育在挫折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从不同角度的信息中筛选和积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因素去主动施教;并争取家庭、社会的配合。
但遗憾的是:挫折教育并没有得到家长的一致的重视,一些家长走的是一个极端:那就是采取各种手段吓唬、逼迫自己的孩子,本意是想激起他的进取心,但往往变成了打击孩子的自尊心。
另一些家长走的则是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容不得自己的孩子受一点儿委屈。
因此,对学生的挫折教育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理解挫折教育的本质,取得家长的共识。
同时,还可向家长传授挫折教育的相关知识及方法,避免出现家庭教育抵消学校教育作用的现象。
使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挫折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
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应当掌握学生的情绪和思想动态,及时了解学生经历的挫折,帮助他正确认识所遇到的挫折,正确引导学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挫折看作磨练意志的机会,使学生正视挫折的积极意义。
要按现代教育的标准,精心组织、安排好各种教育活动,多层次、多
形式、多途径地开展挫折教育,使我国青少年成为素质好、能力强、身心健康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