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李赣
教材:
张俊才、李扬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
吴秀明、李杭春、施虹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文本》。

参阅书目
1、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17~1937)》,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2、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3、邵伯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学林出版社,l993。

4、黎山峣:《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5、马良春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

6、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复旦大学出版社,l996。

7、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出版社,1997。

8、马良春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讨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l984。

9、陈伯海:《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东方出版中心,1997。

10、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卢洪涛:《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2、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3、陆贵山等:《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4、张志忠:《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主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5、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16、陈剑晖:《新时期文学思潮》,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7、吴家荣:《新时期文学思潮史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18、郝明工:《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及流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
19、刘大枫:《新时期文学本体论思潮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0、陈传才:《中国20世纪后20年文学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1、席扬、吴文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论》,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22、张永清:《新时期文学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23、方维保:《当代文学思潮史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24、张俊才、李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8;
25、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7。

26、李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7、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上海三联书店,2006,4.
28、张俊才:《中国现代文学主潮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4。

29、叶虎:《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思潮分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7,4.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文学思潮,以及与文学思潮相适应或相对峙的文学思想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了解和认识它们出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其基本的理论观念和实践主张;
3、了解和认识其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具体贡献和局限;以及对当下中国文学的发展
有何借鉴意义。

以使提高大家对文学现象、文学规律的探讨和把握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章节
第一章:文学思潮概述
第二章:世纪初“新民”文学思潮
第三章:“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第四章:30年代革命文学思潮
第五章:40年代救亡文学思潮
第六章:建国后政治化文学思潮
第七章:新时期文学思潮
第一章:文学思潮概述
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所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是由上(19)世纪末本(20)世纪初开始的、至今仍在继续的
一个文学进程,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进程,一个中国文学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一个在东、西方文化大撞击大交流中、从文学方面(与政治、道德等其他方面一起)形成现代民族意识(包括审美意识)的进程,一个通过语言艺术来折射并表现古老的民族及其灵魂在新旧嬗替的大时代中新生并崛起的进程。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
(一)关于“20世纪”
“二十世纪”并不是一个物理时间概念,而是一个文学史时间概念。

上限:戊戌变法的1898年;下限:1999年
(二)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
1、走向世界的文学;
2、以改造民族灵魂、表现民族新生为总主题的文学;
3、以悲凉、崇高为审美追求的文学;
4、以“白话文”进入文学写作的文学。

语言媒介(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文言文,是一种意象性语言。

警句式语言。

行文中不求概念的清晰,不求句法的符合逻辑,只注重语势的连贯和阅读者的心领神会。

白话文,以西方语法逻辑为基础,雄辩体语言。

有鲜明的文法逻辑和大量的介定成分,可供分析、争辩、交流和对话。

“20世纪中国文学命题的提出,不但解放了现代文学的研究对象,也解放了研究者自身的学术
视野。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我们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不光是一个文学史的分期问题,跟……近代、现代、当代中国文学的“打通”有所不同。

我们是要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不可分割的有机进程来把握。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两种不同时期的文学置于一个整体下加以考察时,它的意义明显要大于对两个时期的分别研究。

(陈思和)
(三)学科命名与更迭
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
“新文学”
“现代文学”(1955年)
“当代文学”(1958年)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985年)
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
二、文学思潮
(一)文学思潮之“文学”
“文学”一词,我国最早见于《论语·先进》,孔子在讲到弟子们的素养专长时,以“文学”名子游、子夏。

如今的“文学”一词,是一个外来词,由日本意译英语中“literature”一词为“文学”而传入
的。

“文学”是一个包含理论、创作、批评、鉴赏过程在内的活动体系。

(二)文学思潮之“思潮”
“思潮”是一个源自日语的外来词,而日语“思潮”是英语the trend of thought(思想的趋向)或ideological trend(意识形态倾向)的意译。

“某一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一种思想倾向”。

(《辞海》)
“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

(《现代汉语词典》)
“思潮”之“思”,是精神性的东西;“潮”这一知觉意象所暗含的,是“思”在较大范围内的动态性和形象性特征。

(三)文学思潮与其它社会思潮
文学思潮是“文学的思潮”。

其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思”的差异。

文学思潮之“思”,即人们对文学的看法,或可称为文学观念、文学理论、文学思想;而不是文学创作中反映的社会思想,故文学思潮与思潮有内容上的区别;
“文学思潮”,又比文学思想宽泛得多。

它表现为许多有影响的作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自觉地实践某种共同的文学纲领——一种有体系性的理论形态的文学思想,从而形成一种遍及社会的思想倾向;进而形成普遍的思想趋向,体现出文学思潮体系性、动态性和群体性特征。

(四)文学思潮三大特性
1、体系性。

文学思潮的核心是一套体系性的文学思想,即共同的文学纲领,包括创作手法、艺术技巧、创作内容。

2、动态性。

文学思潮有自己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且多以运动的方式存在。

3、群体性。

文学思潮,表现为文学规范体系在群体活动中的展开、增殖,在理论界、创作界、
批评界形成一种潮水般的冲击;并通过创作得到群体(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认同的文学思想、文学理念才能构成文学思潮。

(五)“文学思潮”
文学思潮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学活动系统中受某种文学规范体系所支配的作家的群体性思想趋向。

(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
指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形成的,与社会的经济变革和人们的精神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潮流。

(刘梦溪《文学思潮》)
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以“二十世纪”、“中国”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学区域的文学创作为对象;系统考察包括文学理论、创作、批评、鉴赏等各种文学活动在内的群体性思想趋向的学科。

第二章:世纪初“新民”文学思潮
了解20世纪初文学主潮特点,掌握梁启超、王国维文学思想。

第一节:“西学东渐”之风和救亡、启蒙两大时代主题
一、“西学东渐”
1、是中华民族被动接受的一个历史事实。

2、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自主选择的一个历史结果。

二、“救亡”与“启蒙”两大时代主题
(一)“救亡”与“启蒙”主题
“救亡”关注的是作为群体的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反帝”)
“启蒙”关注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的独立和尊严。

(“反封建”)
一般地说,这两大时代主题应该是二位一体的。

(二)两大主题的互动关系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的20世纪初中国,建立民族国家的任务压倒一切。

“反帝”——当然的前提。

牺牲、批判、拒斥外来的(西方)现代性。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救亡”主题往往天经地义地压挤着“启蒙”主题。

两大主题的互动关系:压挤——一种已然的历史存在,有其历史合理性。

第二节:“新民”文学主张和实践
一、利用文学改造国民精神、推动社会改革的“新民”文学主张
(一)“新民”文学思潮及其发展阶段
1、孕育期(鸦片战争—戊戌变法)。

倡导者:用文学宣传改良思想和域外知识以“使民开化”。

梁启超:《蒙学报·演义报合叙》;严复、夏曾佑:《本馆附印说部缘起》。

2、勃兴期(戊戌变法—同盟会)。

用文学“新民”的意向具备了社会运动(政治革新)、文化运动(思想革新)和文学运动(文学革新)彼此互动的理论形态。

形成三种认识:(1)欲革新群治首先必须“新民”;
(2)欲“新民”必须重视文学;
(3)欲用文学“新民”必须首先“新文学”。

3、调整期(同盟会—辛亥革命)。

文学服务于维新派的改良事业-→服务于革命派的革命事业。

(二)“新民”文学思潮的基本文学主张和特质
用文学改造国民的精神,以推动社会改革和发展。

为传统的文学功能论注入了现代意识,并使之迈开了向现代转型的第一步——它执著地视文学为“新民”的利器,又明确地视“新民”为社会改革的首务。

这一主张是讲功利的,在其影响下的文学创作自然是近功利的——社会功利。

二、“新民”文学实践
(一)“新民”文学思潮的重要收获
1、文学体裁: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样式——最大的收获。

2、文学语言:确立了用俗语(白话文)取代古语(文言文)的文学语言进化观念。

(黄遵宪:
“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裘廷梁:视“白话为维新之本”)
我手写吾口,
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
我若登简编,
五千年后人,
惊为古斓斑!
——1868年(同治7年)
此诗,被称是文体解放的开路先锋。

白话文运动代表人物:裘廷梁,又名可桴,宇葆良,生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无锡城内沙巷人。

早年有才名,为“梁溪七子”之一。

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举。

会试落第后,致力于开通民智
和变法维新的宣传。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前后,他向世人热情推荐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参与春源茶馆的聚会,议论时政,主张维新变法。

他认为要富国强民,必改千年愚民的传统,须改变开发
民众智力。

为此他于是年闰三月创办《无锡白话报》(后改名为《中国官音白话报》),以通俗的文字
向人们介绍俄皇彼得变法、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故事和科学普及知识。

(二)倡导“新民”文学的根本动因
“新民”文学倡导者之所以倡导文学的通俗化和社会化,首先是着眼于“新民”,即政治宣传和思想启蒙的需要。

它是人文观念更新,平民意识提升的表现,是文学思想嬗变的必然;也体现着“新民”者们的启蒙主义动机和强国主义目的。

三、发动文学改良运动,试图创建资产阶级新文学
提出了以“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戏曲改良”等为主体的文学改良运动,目的是创建资产阶级的新文学。

(一)“诗界革命”(1899)
“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梁启超:《夏威夷游记》);“以旧风格含新意境”(《饮冰室诗话》)。

(二)“文界革命”(1899)
其理论纲领:一是文笔须“雄放隽快”,富宣传性和感召力;二是内容须表现“欧西文思”,即输入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而其创作实践则要求散文写作冲破桐城派“义法”的束缚。

(三)“小说界革命”(1902)
以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为代表。

小说界革命最初的理论主张有:
1、向西方学习;
2、借小说发表政见、抨击时政、传播文明、革除恶俗,为社会的全面改革首先政治改革服务;
3、学习西方小说的形式和技巧。

(四)“戏曲改良”(1902)
理论主张主要有:
1、提出戏剧是最通俗、最有效的“新民”手段;
2、充分肯定演员的社会地位;
3、提出戏剧改良的一系列设想。

如内容上应有益风化、演出可采用西法,多创作能震撼人心的
悲剧等。

四、“新民”文学思潮的消歇与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动
“新民”文学主潮,是一场融入了“启蒙”意识的“救亡”思潮。

它首先关注的不是“个我”的人的自我意识的彻底解放,而是作为“群我”的人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的提高。

表现于文学层面,则这一时期的主流文学创作张扬的,都是可以统属于“政治”情怀下的反帝救国意识、反清革命意识、时政批判意识和官场否定意识。

辛亥革命后,“新民”文学主潮渐告消退。

第三节:梁启超、王国维的文学思想
一、梁启超的文学思想
(一)梁启超生平介绍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

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过哀时客、饮冰子、饮冰
室主人、新民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国之少年等。

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

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晚清:以政治家身份从事文学活动;“五四”以后:退出政界,潜心学术研究和讲学。

梁启超的文学论著:
“五四”以前:《蒙学报·演义报合叙》、《译印政治小说序》、《广诗中八贤歌》、《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饮冰室诗话》等;
“五四”以后:《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欧洲文艺复兴史序》、《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屈原研究》、《什么是新文化》、《美术与科学》、《情圣杜甫》、《美术与生活》、《陶渊明》、《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桃花扇注》、《辛稼轩先生年谱》等。

(二)梁启超文学思想的理论性格
1、以政治家之眼看文学;
2、摄取西学以“发明”传统。

(三)文学思想的主要构成
1、文学功能论。

受儒家入世思想影响,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是极为重视反映世情、针砭时政、辅
助教化的功能的。

梁启超继承了这一传统文学理论精神。

他强调文学推动社会政治变革的作用;也对传统的文学功利主义进行了“近代化”改造。

其基本文学观可概括为“文学即新民”。

历史、客观地评价其文学功能论:(1)具有历史的合理性。

(2)较好地实现了对传统的继承和转化。

(3)密切了文学与时代、现实和人生的联系。

缺陷:过分夸大了文学的社会和政治功能。

2、文学特质论
(1)论述了文学反映生活的某些特征。

从读者审美心理分析出发,梁提出了“常导人游于他境界”的“理想派小说”和令读者阅后顿然醒悟的“写实派小说”两种创作方法概念。

(2)论述了文艺的感人之力。

文学艺术所具有的“熏”、“浸”、“刺”、“提”四种支配人道的感人之力。

相近于今天的熏陶、感染、刺激、升华诸说。

(3)论述了文学作品的移情现象。

并强调艺术家必须具有真诚和美善的情感。

3、文学革新论
梁启超力主文学革新,坚决反对“崇古”、“拟古”和“薄今爱古”等传统积习。

(1)表现为对传统和教条的蔑视和反叛。

无视“义理、考据、辞章”之说,并致力于开创“新文体”;
(2)表现为对文学内容革新的期待。

期待以西方社会科学的新学说、新思想和自然科学新事物、新成就,对文学内容进行革新。

(3)是对俗语和俗语文学的肯定和推崇。

二、王国维的文学思想
(一)王国维生平介绍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15岁中秀才,名噪乡里,被誉为“海宁四才子”之一。

21岁到上海,经人介绍任《时务报》校对。

后在东文学社学哲学、文学、英语、日语等。

辛亥革命失败后,随罗振玉流亡日本;46岁,经人推荐,作了光绪皇帝的“南书房行走”;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导师。

1927年自溺昆明湖。

(二)王国维学术贡献
1、近代中国美学的开山之祖。

仅就《人间词话》,就可以奠定其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地位。

他是第一位把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融合进行研究的学人。

近世之考证,沿用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王则把西方哲学的逻辑方法与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结合,进行美学(文艺理论)的研究。

可以说,这是伟大的创新。

2、《宋元戏曲考》是我国第一部古代戏曲艺术史专著。

3、小论文《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为后世之殷墟甲骨文研究诸多著作中的篇首。

仅从此
文章的地位来讲,后来郭沫若之所以能站在甲骨金文研究的巅峰位置,就是因为王首先在甲骨文研究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所以说,郭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三)王国维文学思想
1、超功利的美学观和文学观
其超功利的美学观和文学观深受康德、叔本华、尼采的影响。

他既排斥文学的政治功利,又肯定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并强调其哲性内涵。

与梁启超功利主义的文学观,形成了世纪初中国文学理
论两大体系对峙互补的格局。

事实上,也奠定了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格局和走势。

2、注重文学内部研究的“境界说”
在其理论中,“境界”和“意境”是同一概念。

王认为:“境界”最能反映文学创作活动中主客体相结合的审美关系。

他把“意”(即创作者的主观因素)和“境”(即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图景),视为构成文学本质的两个基本因素;二者浑然一体才构成所谓“境界”或“意境”,才能产生理想的审美效果。

王国维对境界分类:
(1)“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他激赏“无我之境”,以此探讨情感在境界构成中的作用;
(2)以“造境”和“写境”,探讨浪漫与写实两种创作特点和关系;(合乎自然,邻于理想)
(3)以“隔”与“不隔”、“真”与“自然”的区分,探讨境界鉴赏与批评的不同特质。

3、着眼于生命体验的“悲剧论”
王国维悲剧理论主要集中在《〈红楼梦〉评论》中。

(1)悲剧的实质。

即“生活之欲之先人生而存在”和欲望之永不能满足的痛苦;
(2)强调普通人之悲剧具有更大的价值。

认为“单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造成的悲剧比“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和“盲目的运命”造成的悲剧,具有更大的价值;
(3)强调悲剧的效果。

在于使“人之精神于焉洗涤”。

(四)王国维文学思想之评价
1、对世界学术发展动向表现出敏锐的感知和追踪世界学术前沿的进取精神。

其美学观和文学观,
其哲学背景的主导层面是西方的纯粹美学(康德)和人生哲学(从叔本华到尼采);是世纪初以西方启蒙文化为主色调的“西学东渐”大潮中的一种非同凡响的绝唱。

2、文学观具有现代性。

把文学界定为解释“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主张文学应切入人生,并着
重写自己的人生体验;借文学探索带有永久性的生命真谛,其中蕴含着注重对人生作哲理沉思的现代意识。

3、对传统美学范畴、文学名著以及悲剧理论的研究,均以“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
证”,具有“以外化内”的特点。

为世纪初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境界”说
《红楼梦》研究
对普通人悲剧审美价值的评价
三、梁启超和王国维学术精神的比较
王和梁都是世纪初既秉有深厚民族文化传统,又勇于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杰出人物;但他们的学术思想、内在精神却有一定的区别。

(一)在思想观念上:
梁:深具儒家入世精神,接受的是西方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启蒙文化,强调文学推动社会政治变革的作用;因而更注重理性,注重人的精神改造,注重社会批判,充满着进取性和理想性;
王:更多道家的遗世思想,接受的是西方开始出现理性断裂时期的现代文化;因而注重怀疑,注重人的生命质询,注重哲学反思,充满着悲剧感和虚无感。

(二)对中国现代文化的推动作用:
梁:接受的是西方的“过时”文化,但它却适应了世纪初中国社会改革的需求;因而他能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成为世纪初的文化巨人;
王:接受的是西方“新潮”文化,主张超功利的美学观和文学观,但它却暂时不适合世纪初中国的社会改革需求;因而尽管王的观念超前,却只能在学术园地一展才华,领受先知者的孤独,并以“自沉”的方式解决自己的困惑与痛苦。

第三章:“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第一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一、“五四”运动
1919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

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5月4日下午,北京13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
会,并展开了游行、罢课等活动。

尔后,得到了各地学生及各界的广泛支持,从而发展为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思想革命的主题:人的觉醒
(一)“人的觉醒”:“五四”先驱者们的精神信仰
如果说“三纲五常”是封建主义的道德伦理;既认可“自由”又主张“屈身伸群”是梁启超时代倡扬的国民伦理;那么,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自我价值,就是“五四”时代所推崇的现代伦理。

从而,“人的觉醒”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革命的基本主题;并且是使这一运动超越梁启超“新民”运动,而具备了更为充分的启蒙主义性质的根本前提。

(二)“人的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本质的体现
以“人的觉醒”为主题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人的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

这之中,人的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

“五四”时代,“人的觉醒”是一种既尊重个人的自由和意志,又强调人的社会性和责任感的现代伦理。

第二节:“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主张和实践
一、主张:用“新文艺”鼓吹“新文明”
(一)“五四”先驱者们的新文学观念
从“五四”先驱者们的新文学观念来看,“五四”启蒙主义文学仍然是一种注重社会功利的文学。

尽管他们也曾批判过“文以载道”的封建文学功利观,对梁启超时代的文学工具论也保持着警惕,但这一切并不能泯灭他们干预社会的功利情怀。

所以,其文学理想与当年梁启超提出的用文学改造国民的精神,以推动社会变革的思路大体相同。

(二)“五四”文学的功利性
梁启超强调“屈身伸群”的近代伦理精神;而“五四”先驱者却瞩望体现着“人的觉悟”的现代伦理精神;梁启超关注的是属于“救亡”范畴的政治革新;而“五四”先驱者们关注的却是属于启蒙范畴的思想革命。

“五四”文学主潮由“五四”文学主流决定:既强调文学“自身独立存在之价值”,又强调文学社会功利的对立统一的价值取向。

“五四”文学的功利性,是以维护文学的独立性和审美品格为前提的功利性;是以尊重作家的主体性,尊重作家的独特思考、独特发现、独特个性为基础的功利性;是符合文学特质和文学规律的趋于健全的功利性。

二、实践:用“活语言”创造“活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