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_王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卷 第1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1月
Vol .34 No .1
J ournal of S outhw es 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an .,2008
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
王 滔1,张大均1,陈建文2
(1.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400715;2.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理论分析和半开半闭式问卷调查(n =296),经初测(n =833)和正式
测量(n =2979),编制了由认知特性、个性、适应性三个分量表构成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通过测量数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量表的因素结构,然后考察了量表的重测信度、同质性信度以及效标效度和结构效度,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证明量表的结构比较合理,适用于测试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08)01-0122-06 一、前 言
心理素质是在我国素质教育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概念,对其内涵的理解目前心理学界尚未达成共识,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1]。我们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1]。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既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测量工具的选用呈现出两种趋势:①使用成型的、公认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的相关量表施测,如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ym ptom Check List 90,简称SCL -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Six teen Perso nality F act or Quest ionnaire ,简称16PF )等[2][3]。使用这些测量工具的明显缺陷一是它们只能测查心理素质的某些成分,如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等,即使把几种量表结合使用,也只是一个拼盘,无法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结构;二是它们都不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编制的,无法考虑到大学生的特殊性。②自编相关量表或
问卷进行测查,如大学生心理问题量表[4]、大学生非智力因素测查问卷[5]、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6]等,这些量表的编制虽然考虑到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文化背景,但它们多是针对大学生的某种心理状态(如心理健康、心理问题)或心理结构成分(如人格、非智力因素)而编制的,忽视了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结构。教育部社政司组织国内心理学专家编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7-10],从人格、应激、适应、症状4个方面测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貌,但题项多,容量大,操作起来比较耗时,且没有系统分析4个分量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功能。另外,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尽管有密切联系,但二者的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也有研究者编制了师范生心理素质评价量表[11][12],但只适用于大学生中的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
有鉴于此,我们试图遵循心理量表编制的科学程序,编制一套具有较好信效度的适合中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结构的测查工具。该工具的明显特征和独特价值在于:第一,从结构上看,它反映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结构,不仅测查心理素质的特质结构层面(认知特性和个性),而且还测查心理素质的心理和行为的症状层面(适应性),能够从内隐
122
*收稿日期:2007-09-13
作者简介:王滔(1970-),女,重庆市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教育心理学。
通讯作者:张大均,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4年度重大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社政司函[2004]
256号),项目负责人:张大均。
到外显、从特质到行为、从认知到人格综合性地测查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貌。第二,从功能上看,它有别于一般的心理健康量表,既不是用来简单地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面症状,也不是简单地衡量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外显状态,而是实现一种潜能测量,能够诊断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深层根源,预测将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展变化的趋势。第三,从发展上看,它体现出大学生心理素质与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共性和连续性,又能表现大学生心理素质独特的发展特征。因此,该测量工具能够为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全心理素质培育提供很大的帮助。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方法和测量过程
在编制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时,我们力图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和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在课题组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系统探索的基础上,以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后发现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三维(认知特性、个性和适应性)结构的基本思想[13-16]为依据,遵循个体心理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规律,既保持与原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三维度的基本观点的一致性,又充分体现大学阶段学生的发展特征。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成分的理论构想
根据课题组对心理素质概念及中学生心理素质成分的研究成果,同时参阅有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编制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成分的半开半闭式调查问卷,以信函的形式调查了国内教育心理学专家20人,重庆市高校教师60人,以及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各层次的大学生230人,回收专家问卷16份,教师问卷54份,学生问卷226份。我们对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考虑到被试对各个成分的赞成率普遍较高,保留了赞成率为70%以上的成分;根据专家意见,把创造性从个性维度调整到认知特性维度,并鉴于创造性内涵的丰富性,参考《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17]的结构,将其细分为开放性、好奇性、发散性、冒险性4个成分;在借鉴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等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18]。由此,我们得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成分的理论构想:认知特性维度包括精致性、全面性、深刻性、敏捷性、开放性、好奇性、发散性、冒险性、目的性、应对力、表现力、迁移力、意识性、监控性14个成分;个性维度包括成就动机、求知欲、情绪效价、情绪调控、独立性、坚持性、自制力、自我统合、自尊心、责任感10个成分;适应性维度包括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生理适应、职业适应、社会环境适应、人际环境适应、应激情境适应7个成分。
(二)初始问卷的编制和测量
在编制封闭式问卷时,为了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我们遵循了成分-题项的拟合性、大学生年龄特征、行为样本的代表性等问卷编制原则,采取理论取向、经验取向和因素分析取向相结合的综合取向的问卷编制策略,通过自编题项和筛选现成权威量表的题项两种方式收集题项,根据理论构想的成分形成了共250个题项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初始问卷。随后在重庆市的4所高校进行初测,发放问卷960份,回收有效问卷833份。先对测试结果进行项目的鉴别力分析,删除了鉴别力系数在0.2以下的38个题项。然后继续对余下的题项进行因素分析,剔除了因素负荷(α)小于0.40、共同度(h2)小于0.20、“概括”负荷(α2/h2)小于0.50的题项[19],最终保留130个题项。为了确保正式测量的可信度,加入了3个引导题和7个测谎题,构成140个题项的正式量表,以Likert5点自评量表记分。
(三)正式测量与探索性因素分析
1.被试及统计工具
本研究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重庆市、厦门市、广州市共13所高校58个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正式测量,发放问卷2800份,回收问卷2682份,经测谎鉴别后获得有效问卷2548份,其中,一、二、三、四年级分别为656份、803份、825份、264份,男女生分别为1181份和1337份,文科类、理科类、工科类和经贸类分别为820份、400份、676份和583份。随机抽取其中6所高校的大学生被试作为样本一(n=1150),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另外7所高校的大学生被试作为样本二(n= 1398),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然后再在重庆市抽取了431名大学生被试作为样本三,用于考察量表的效标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使用A MOS4.0统计软件完成,而其他的数据分析则使用SPSS10.0
f o r Window s软件完成。
2.因素结构的确定
由于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是以课题组前期关于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基本维度理论[13-16]为基础进行的,根据三个维度构成了认知特性、个性和适应性三个分量表,因此,本研究不再对心理素质的基本维度作因素分析,而是对每个分量表的内部结构作因素分析。我们对样本一(n=1150)分别进行三个分量表的主成分分析和正交极大方差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