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学思想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老子的军事思想
姓名:赵亮宇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学号: 2 0 0 9 4 3 5 9
内容提要:这学期听了周老师讲授的老子哲学,获得了很多客观的知识,听到了很多没有听到的观点和故事,也进一步了解了老子这个人、他的著作和他的一些思想,同时,我也有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这些都是我的主观的收获,同时我觉得这是我思想上的一个升华。最令我感兴趣的是老子提出的一些军事思想,因为我在平时就喜欢看一些兵书,同时也对军事有着一定浓厚的兴趣,《老子》是一部的哲学名著,更多的提到的是人生的一些的哲学,然而因为当时的一些历史背景,使得军事成为当时不得不提的一个主题,这使得《老子》有了议兵的章节。我们看《老子》,其中确实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精彩的用兵之道,如在战争论、战略论、战术论中;《老子》中所阐发的战争论,提出的一系列的军事谋略思想和战争指挥艺术,为中国历代兵家所推崇。下面我会通过我所学和所了解的,作出一定阐述。关键词:老子兵法战争战术影响
正文:一、老子与兵法方面的联系
我查阅过一些资料,在现在的学术讨论中,有一个普遍的争论是在讨论《老子》这本书是不是一本兵书,我想在通过我浅显的对老子思想和书本的了解来看,我自己认为这是不全面的。因为老子中只有少部分提到军事战法一类的,在大多的篇幅里,更多的是人生哲理、治国方面的内容,在我看来,《老子》不单单是一部军事的著作,他是一部反映老子思想和观点,反映当时社会状况以及背景的的著作。倘若要说《老子》是一本兵书的话,未免太过牵强,但是其中的
从最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到,老子的思想,他的著作,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后世的一些著作和思想,这在和很多资料和著作中是有据可查的。在史书记载的事件中,很多思想家都与老子有着千丝万缕的接触,比如《孙子兵法》,它也与先于他的《老子》有着相通之处,可以说经典的兵家从《老子》一书中吸取了某些兵略智慧和思想,也是不可否认的。因此可见一个问题,老子的战略思维是值得推崇的。
翻阅《老子》一书,可以在很多分类详细的版本中,看到一些篇章是讲用兵之道的,既有战争论的思想,也有用兵的战略与战术问题。所以,这些著作中中的一些观点,或多或少的透漏着些我们常见到的经典兵书著作中的影子,而这些兵书又是晚于《老子》而出现的,因此可以判断很多的经典兵书都有借鉴老子的一些对于战术的思想方式,从侧面看出老子的战术思维的地位和作用。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选择老子的军事思维这个方面的原因,历代以来,很多学者便也潜移默化地将《老子》认定为一本兵书,加上其中一些治国之类的道理,更多的,因为老子的一些对统治阶级的否定,以至于一些统治阶级的学者否定了其中的一些观点,而选择性地用到其中的议兵的策略。有资料显示自唐代王真至近代章太炎,把《老子》视为一部兵书,差不多可以看成是一种定论了。
在我看来,《老子》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而不单是一部兵书。它既含有深刻的道本体论思想,也含有丰富的的辩证法思想,更富有精采的人生哲学。它的军事论述很出彩,它所阐述的辩证法思想确为兵家的军事辩证法提供了哲学根据,它所论述的战争观、军事战略和
指挥策略等思想,也都成为中国后世兵家之师,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加上其在其他方面的精彩论述,对我国的很多历史文化方面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二、老子的议兵之道
经过简单的论证,在我看来,人们之所以把老子看成是一部兵书,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中议兵章节很有品读性,很有着他的道理。从古至今,许多著名学者所以肯定《老子》是一部兵书,因为在《老子》中确实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精彩的用兵之道,从而值得人们去借鉴。
(1)老子对战争的看法
通读我所看的《老子》版本的目录,我们可以看到,老子的战争论,上面为老子的议兵之道,主要集中于《老子》第三十章、三十一章中。其中有说:“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我认为这是老子关于战争的基本观点。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各国诸侯分地割据,兵荒马乱,面对春秋末年的频繁战争,可以说在那个时候的人对战争都是很厌恶的,在这可以看出他对战争是持否定态度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在思考用兵之道的时候,也是实乃无策之策。他主张的是以道佐人主,即使有强大的军队,也尽量不要用他们,反对以兵力称强于天下。老子觉得战争破坏生产力,会让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这些都是有说到得。在三十章中,老子指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即他认为军队驻扎对百姓带来极大的痛苦。综上可以看出,
老子对于用兵,说得夸张一点,可以说是深恶痛绝的,一句话,用我的话说,他的观点就是能不用兵就坚决不能用。
(2)老子的战略论思想
不争而善胜:所谓不争书上解释为,两军不对斗,不短兵接刃,通俗说就是不打战。这也是令我们可以从侧面窥探老子厌战思想的一个凭据。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常听说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也是出于这种思想。在老子认为:不战是一种德,通俗说,能不用就不用,要是不用兵就解决一件国家大事,那边是有德。
总之,不武、不怒、不与,皆是不争之德在兵战中的不同表现。既然战争是不得已而用之,那就要尽力排除武力去解决,尽可能地采取非军事方式去解决,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不争之德。
守柔曰强: 所谓守柔曰强,按照书上的解释,可以读出是老子肯定柔中有强,柔能胜强,柔能转化为强,这是一个极重要的战略思想。
在战略选择上,老子以柔弱胜刚强思想为指导,俗话有说:以柔克刚。大力提倡守柔曰强的战略思想。这个思想,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根据贵柔原则,他对战争中的主与客、进与退、攻与守、强与弱的关系作出了精辟的分析,主张不为主而为客,不进寸而退尺,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哀兵必胜。
在这两点上面老子从不争之德出发,在战争的主与客、进与退中,主张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使自己变成为客一方,退守一派。这仿佛是一种消极防守,实际上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谋略思想。这与《孙子兵法》所说的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差不多是是一个意思。
实际上这就是是一种以柔胜刚的谋略思想。老子还告诫战争指挥者在两军交战中,切不可轻敌,因为轻敌是会丧失自己的才能。正因为轻敌会丧失自己的能力,老子对轻敌思想十分强调,这同时也是老子的守柔观念的一种具体表现抗兵相若,哀者胜矣,是说在两军相抗、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悲哀、哀痛、悲愤的一方必胜。我以前也听说过哀兵必胜的道理,可能大体就是出自这里。在老子看来,强兵固然可以取胜,但强兵易犯轻敌之毛病,故有时哀兵也可以取胜。所以,他一再告诫治军者切莫轻敌,可谓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则。
从守柔的战略论出发,老子认为在战争中的敢与不敢、利与害诸矛盾是相互转化的。他书中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翻译过来就是说,勇敢则活本是一种美德,但勇敢到鲁莽不顾一切的人则会战死的;怯弱不战则死本是一种常见现象,但有时也有勇于不敢则活的事。这敢与不敢两个,世或以敢为利,而因以杀身,则是害也:世或以不敢为害,而因以活身,则是利也。正因为此,老子在战争中,大力提倡不争而善胜的崇柔精神。
(3)老子的战术论
老子根据柔弱胜刚强的战略原则,在战术上,他大体提出了两个有名的论点:一曰以奇用兵,二曰欲擒故纵。
在治国之道中老子主张以正治国,在议兵中,主张以奇用兵。这里所谓以正治国,即是以道治国或是以道莅天下,反对以德治国、以法治国、以力治国,因为这些都是与无为而治相对立的有为而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