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无为思想的阐释

二、老子无为思想的涵义

1、无为而不敢为

老子的无为并非是一切不为的意思,更绝非是一种无政府的主义,而是要“去甚、去奢、去泰”,任何一切人为的自作聪明,或贪、或嗔、或痴,均需去除。所以,在想要达到“无为”的过程当中,已经包含了“有为”的成分了。

然而“自然”是道的精神表现,“不敢为”即是不敢强以人为而伤自然人性与天道,但也不是放任而以随波逐流的方式来服膺于自然;是人文化的自然,而非原始的自然。

2、无为而无以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于此提倡的是“公仁”、“公爱”,而非“私仁”、“私爱”。但由于老子对于现实社会的关爱,所以透过另一种无为的方式,来展现他的“有为”、“有私”,所以,老子的无为即有为,无私即有私,是至大至公之为,是至大至公之私。

3、无为而无不为

前面所提,老子的无为,是顺应自然而行,减少一切人为的一己私欲,但他仍然重视“为”的功夫,是“辅万物之自然”的不敢为,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无以为,最后,藉此以完成其“无不为”的境界。因此,“无为”只是老子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则在达成“有为。”

于是经由这种无为,天地万物各归其本位,各随自然而生,「这就是无为的效果,也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涵义。

四、老子无为思想的开展

无为思想是老子的处世哲学的原则,由无为开展的各项功夫,如柔弱、不争、无知、无欲等等,我们就以此为出发点,归纳为修养论和政治论两方面来论述。

(一)修养论

老子的无为是对世俗思想的反动,他对无为所开展的功夫均采反向操作,老子说:“反者道之动。”无为即依此方式来表现。

1、抱朴守真

老子无为的思想,表现于修养上,即是抱朴守真,也就是保持内在纯真质朴的本性而不妄为。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器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老子所教我们追求的是如同婴儿般的质朴,没有后天习染自然的德性,也就是“常德”。

2、清利寡欲

老子要我们追求的是归真反朴的常道,自然不能受到外界的诱惑,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故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其彼此。”

争名逐利,爱货贪财,这些是人所谓有为之事,都是老子所不为、所唾弃的。所以要去除外诱,用以远祸养生。

3、无知守愚

老子无为思想表现在修养上,则是要弃绝经验的知识,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就学而言,先秦时代多含知行两层涵义,所以绝学有弃绝所知与所为的有为之事,也就是老子反对以有为的聪明来玩弄世事,而赞成大智若愚的缘故。

4、致虚守静

要达成无为,致虚是必然的要求。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观以复。”只有致虚才能使心空虚无知,唯有守静才能去除欲念的纷扰,使心安宁静默,虚静是要以虚胜实,以静致动,达成无不为的目的,也因此成就静观的智慧。

5、无私不争

老子的无为是法天地的无私,法大自然,如江水大海的不争、善下。他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老子的无私之私与不争之争,正是他对“无为而无不为”的推衍,圣贤之私,并非是一己之小私,所争的,也非世俗之争,而是争全人类的福祉,老子之无私与不争,也当是如此。

(二)政治论

老子厌恶政治上的过度有为,而提倡无为,如:“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所以对于政治上的施为仍是以无为为核心,以下分数点论之。

1、守道抱一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认为侯王应该法道体的无为,但是如何取于道而行呢﹖就是取法天道的无为,使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而已。如此,事半功倍,百姓皆谓﹕我自然。虽似无为,但实有为也。

3、谦下退让

老子认为无为是有益的,也由无为推展出一种有为,成为他用来解释真理现象的法则,他也因此归纳出一个心得,就是人们对于一件事都只看到正面、强势,而忽略了反面、柔弱的奇妙效果,唯有使用谦让的方式,才能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所以在老子的修养论和政治论中,他相当强调谦让不争的态度。

4、察兆知几

无为虽然能治疗政治上过度有为的毛病,但是预防胜于治疗,若能在事情未起之时,便加以预防,不仅能去除麻烦,亦收事半功倍之效,这种防微杜渐的功夫,可说是无为的积极表现,也是确保无为的最佳方式。否则,天下大事、难事木已成舟的时候,再使用无为来对治,必定要付出巨额代价,且难以收拾。

(三)无为对于现代社会的启发

当我们考虑到现代社会与古代的差异,而对于无为的观念加以启发,让他旧瓶装新酒,它便能完全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并有所贡献,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古代的哲学中得到有益的营养和启迪。

老子的无为,基本上还是有为的,只是圣贤不私为,只为天下而有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