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安全管理体系-安机场安全管理手册5

机场安全管理体系-安机场安全管理手册5
机场安全管理体系-安机场安全管理手册5

第7章安全信息管理

7.1目的

本机场安全信息管理的目的是建设畅通的信息渠道,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与机场运行相关的安全信息能够完整、持续的被记录。

为机场持续安全运行的相关管理活动(例如不安全事件调查、安全监督与审核、风险管理、安全目标的实现等)提供依据。本机场安全信息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持续促进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减少在机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事故、事故症候、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机场的安全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

7.2要求

7.2.1本机场的安全信息管理制度是以国家和民航局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并本机场实际情况,不得与上层法律法规相违背。

7.2.2本机场安全信息管理为安全监察部负责安全信息的分析、发布、反馈等工作,各生产部门负责各部门内部的安全信息搜集、存储。

7.2.3本机场由年底前建成安全信息数据库,数据库的维护由安全监察部负责,数据库的运行原则是最大限度的录入与安全信息相关的信息,并保持信息的完整性。

7.2.4各部门所搜集的各部门的安全信息每周进行整理,将安全信息补充完整并向安全监察部汇总,安全检查不在一个月内对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并反馈安全信息,提出与安全信息所显示的安全管理问题制定出措施。并在机场内部平台上发布、公式。

7.2.5各部门人员明确自己在安全信息各个环节中的责任,对于妨碍信息渠道的人员或部门,依据本机场安全管理规定对其进行调查。通过机场的内部平台。

7.2.6本机场在2010年底前建成机场内部信息报告系统,本机场员工可自由进入本系统,提供本机场的安全信息。对于在本机场的自愿报告系统内没有得到解决的安全信息,可以进入中国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SCASS)报告安全信

息。

7.3安全信息的内容

7.3.1本机场的安全信息从报告的角度分类

本机场的安全信息从报告的角度分为:强制报告信息、定期报告信息、自愿报告信息、运行类报告信息、通知类信息、整改类信息、检查报告信息、其他报告信息等。

7.3.2本机场的安全信息从来源渠道分类

7.3.2.1机场内部安全信息

(1)与本机场跑道、滑行道、停机坪、航站楼等运行相关部门所提交的每天的安全运行记录和安全报告

(2)本机场员工对于机场安全运行锁提出的安全生产建议

(3)机场例行的安全检查所检查出的问题,机场职责内发生的不安全事件的调查报告、本机场员工在自愿报告系统中的资源报告或者在中国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中的自愿报告,以及在机场职责内发生的事件在调查过程中所发现的安全问题等。

(4)本机场风险管理文件中的风险分析报告,各个生产岗位中的安全风险评估档案、综合安全风险管理档案等。

(5)在上述信息以外的与本机场安全运行相关的安全信息。

7.3.2.2机场外部安全信息

(1)国际民航组织有关机场安全运行的文件、手册和程序(annex 14 ,doc9859等)

(2)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及各类通知、通报、指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民航行业有关机场安全运行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CCAR139、CCAR140等)

(4)机场所在地省、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规章及通知、通

报、指示《四川省宜宾市安全生产条例》

(5)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网锁提供的关于机场安全运行的相关信息

(6)中国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提供的与机场安全运行相关的安全信息(7) IATA、NTSB、和其他的与民航相关的国际、国内的组织、媒体相关的最新的与机场安全运行的相关理论、经验教训和研究动态。

第8章不安全事件调查

8.1目的

本机场实施不安全事件调查的目的是对在本机场职责范围内发生的不安全事件的原因进行危险源识别。重点分析,特别是涉及本机场在组织、系统的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在对事件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响应的对策、整改措施,从而提高本机场的风险管理水平。以风险管理制度为基础,不断完善本机场的文件制度体系。

8.2要求

8.2.1本机场的不安全事件调查程序

本机场职责范围内的不安全事件调查的程序需按照本机场不安全事件调查程序严格执行。

本机场的不安全事件调查程序为:

(1)不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启动程序:在本机场职责范围内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应有不安全事件发生的相关生产部门直接上报到安全检查部同时并上报机场值班经理,由本机场的值班经理决定启动相应的调查程序。

(2)原则:本机场不安全事件调查的原则是“全面调查、深入分析”

(3)调查范围:与不安全事件相关且在本机场职责范围内的生产运行业务(4)调查人员:不安全事件调查人员由机场总经理为总指挥,安全检查部门负责不安全事件的调查人员组成,受调查各部门要配合安全监察部的调查工作8.2.2调查处理流程

图:本机场事故调查处理流程

8.3本机场安全调查说明

8.3.1本机场的不安全事件包括:机场飞行安全保证过程中的事件、空防安全管理、机场航站楼安全管理、机坪运行安全管理、机场日常运行指挥管理、机场突发事件响应、机场安全信息管理、机场动力能源保障管理、机场施工安全管理、机场消防安全管理、危险品运输管理、机场承包的维修管理等与机场日常安全运行方面发生的不安全事件。

8.3.2在涉及本机场的民用航空器事故和飞行事故症候调查中,本机场与不安全事件调查都需按照《民用航空器事故和飞行事故症候调查规定》的相关规定执行,在对本机场进行不安全事件调查时,本机场各安全管理部门要按照本部门

的职责积极协助和配合事故调查部门的调查。

8.3.3本机场内发生的与运行相关的事故、事故症候、不安全事件的报告程序需严格按照《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的要求严格执行

8.4不安全事件调查原则

8.4.1本机场范围内的不安全事件调查由安全监察部门组织进行,在不安全事件调查中,任何部门,个人都须按照安全监察部门的要求配合不安全事件的调查,不得抵触或者妨碍不安全事件的调查.

8.4.2本机场在对本机场进行不安全事件调查时,首先安全经理领导安全监察部组织负责,并启动本机场相关的不安全事件调查程序,安全监察部要制定出具体的检查计划,列出检查的部门并将通知告知相关部门,检查过程中改变的检查部门也要通过本机产内部的信息平台发布.最后的检查结果要在一个月内整理并发布到本机场内部的信息平台上;

8.4.3本机场在对机场职责范围内的不安全事件进行调查时,要以系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在调查过程中采用REASON模型进行事故致因分析,并根据系统安全的事故树作为系统安全的定性分析方法,并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措施.

8.4.4本机场不安全事件调查小组的组长需有5年以上安全调查经验.组员需有安全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并在调查前都对调查组的成员进行技能评估测试,测试合格者才能参加不安全事件调查.不合格者由人力资源部和安全监察部组织培训,提升其安全技能

8.4.5本机场不安全事件调查过程中,调查成员要实事求是,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保证本次补安全事件的调查的质量,调查成员在没有被允许的情况下不得私自向调查组外的人员,机构泄露不安全事件调查的任何信息,一经查实,减去其安全调查经历5年。

8.4.6与被调查的不安全事件的利益相关者不能参加此次的不安全事件调查

8.4.7在不安全事件调查后的不安全事件调查报告中,相关的不安全事件责任相关部门都要根据不安全事件调查的结果制定出本部门的整改方案,整改计划.并向安全监察部门提交.安全监察部根据各部门制定的整改计划和方案,制定出

持续监控的计划,并将最终的持续监控结果添加到本次不安全事件调查中,形成完整的不安全事件调查报告.

8.4.8机场安全管理委员会根据不安全事件的调查报告中的不安全事件的原因修正本机场的安全管理目标,机场的安全管理政策,以及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8.4.9本机场不安全事件调查过程中调查和分析的所有原始和分析的数据都要通过可用的方式(录音、文子记录、影像、图照片等)保存下来,机场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所有数据的统一汇总管理.安全监察部门,机场办公室各备份一份相关信息.

ISMS手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手册

ISMS 手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手册7 信息安全管理IT 服务管理体系手册 发布令 本公司按照ISO20000:2005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规范》和ISO27001 :2005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以及本公司业务特点编制《信息安全管理&IT 服务管理体系手册》,建立与本公司业务相一致的信息安全与IT 服务管理体系, 现予以颁布实施。 本手册是公司法规性文件,用于贯彻公司信息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贯彻IT 服务管理理念方针和服务目标。为实现信息安全管理与IT 服务管理,开展持续改进 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活动,加强信息安全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准 则。是全体员工必须遵守的原则性规范。体现公司对社会的承诺,通过有效的PDCA 活动向顾客提供满足要求的信息安全管理和IT 服务。 本手册符合有关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要求以及ISO20000:2005 《信息技术服务 管理—规范》、ISO27001 :2005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和公司实际情况。为能更好的贯彻公司管理层在信息安全与IT 服务管理方面的策略和方针,根据 ISO20000:2005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规范》和ISO27001 :2005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要求任命XXXXX 为管理者代表,作为本公司组织和实施“信息安全管理与IT 服务管理体系”的负责人。直接向公司管理层报告。 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照《信息安全管理&IT 服务管理体系手册》要求,自觉遵守本手册各项要求,努力实现公司的信息安全与IT 服务的方针和目标。 管理者代表职责:

a)建立服务管理计划; b)向组织传达满足服务管理目标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e)确定并提供策划、实施、监视、评审和改进服务交付和管理所需的资源,如招聘合适的人员,管理人员的更新; 1.确保按照ISO207001:2005 标准的要求,进行资产识别和风险评估,全面建立、实施和保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按照ISO/IEC20000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相关资源,建立、实施和保持IT 服务管理体系,不断改进IT 服务管理体系,确保其有效性、适宜性和符合性。 2.负责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协调和联络工作;向公司管理层报告 IT 服务管理体系的业绩,如:服务方针和服务目标的业绩、客户满意度状况、各项服务活动及改进的要求和结果等。 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信息安全风险的意识; 4.审核风险评估报告、风险处理计划; 5.批准发布程序文件; 6.主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任命审核组长,批准内审工作报告;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业绩和改进要求,包括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内外部审核情况。 7.推动公司各部门领导,积极组织全体员工,通过工作实践、教育培训、业务指导等方式不断提高员工对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以及为达到公司服 务管理目标所应做出的贡献。 总经理:

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

第一章 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 本章提示:安全是民航工作永恒的主题。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早在1957年10月5日就对民航工作作了重要批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这一指示高度科学地概括了民航工作的特点,深刻地阐明了民航工作的基本内容,精辟地确定了航空运输质量的综合指标,成为民航工作的长期指导方针,对民航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习本章课程目的是掌握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内容,了解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和组成及国际相关民航组织对于安全管理的职权和职能。 ·

2 第一节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MS)是国际民航组织倡导的管理安全的系 统化方法,它要求组织建立安全政策和安全目标。通过对组织内部的组织结构、责任制度、程序等一系列要素进行系统管理,形成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体系,并实现既定的安全政策和安全目标。 一、中国民航推行安全管理体系的背景 2005年3月,加拿大民航局局长到中国民航总局访问,期间介绍了加拿大开展SMS的情况和SMS的理念,帮助中国民航建立SMS,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国民航开展SMS研究的序幕。 2006年3月,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通过了对《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6《航空器运行》的第30次修订。该次修订增加了国家要求航空运营人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并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各缔约国应要求其航空运营人实施被局方接受的安全管理体系。 2006年,民航总局将SMS建设确立为民航安全“十一五”规划的工作重点之一,设立6个专业组,其中航空公司组由民航总局飞行标准司负责,总局航空安全办公室负责总体协调。局方整合各方力量,深入研究国际民航组织有关SMS的内涵和要求,向全民航宣传SMS的理念。编写SMS差异指南材料和指导手册,开展相关培训。选择海航、深航作为SMS试点单位。 2007年3月,总局颁发了《关于中国民航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通知》,在全行业进行SMS总体框架、系统要素和实施指南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于10月份正式印发了《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总体实施方案》。 2007年11月,总局飞行标准司根据SMS的要求提出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部)做相应修订,增加要求航空运营人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设立安全总监等条款;同时,下发了相应的咨询通告《关于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并就CCAR121修订内容和咨询通告征求各航空公司的意见。 2008年,民航工作会上进一步明确:2008年是SMS“全面实施年”,要求航空公司要重点抓好安全质量管理系统、主动报告机制、飞行数据译码分析系统和风险评估系统的建设。

XX机场招商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确保各经营公司招商工作有规范、有步骤地顺利进行,武汉XX机场公司(下简称“公司”)将对各经营公司的招商工作提出要求和建议,以确保规范专业公司的招商工作,使之同公司整体商业规划目标保持高度一致,特制订本办法。 2适用范围 2.1本办法包括经营公司商业资源的大规模招商工作和零星招商工作,适用于机场公司向各经营公司 的招商工作提出指导性的要求和建议,以确保专业公司招商工作和机场商业规划目标的一致性。 2.2机场招商管理工作在各经营公司招商工作开展之前进行。 3术语 招商:为了满足机场正常运转功能及盈利性需求而引入外界的商户进驻,此项工作称为招商 4原则 经营公司的招商管理工作由机场市场营销部负责,招商管理的原则、要求和建议由市场营销部组织制订,机场相关领导最终审批。 5管理职责 5.1公司主管领导职责: 5.1.1对市场营销部拟定的招商管理原则和建议行使最终审批权。 5.2公司市场营销部职责: 5.2.1负责提出商户准入及运营标准; 5.2.2负责收集汇总公司各职能部门及经营公司提出的招商需求; 5.2.3负责起草大规模招商的招商方案初稿,并组织公司各职能部门和经营公司参与讨论; 5.2.4负责撰写大规模招商的招商方案修订稿,并交由主管副总审批; 5.2.5负责组织公司各职能部门向经营公司提出招商合同的重点及要求; 5.2.6负责在零星招商是组织公司各职能部门队经营公司起草的招商方案初稿进行审核工作。 5.3公司规划部、航站楼管理部及质量安全部职责: 5.3.1从自身角度提出对经营公司的招商要求; 5.3.2参与大规模招商时对市场营销部起草的招商方案的内部讨论会,并充分提出修改意见;

2018最新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全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作业规范)

最新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全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作业规范)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目录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作业文件目录

1 适用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信息安全事故、薄弱点、故障和风险处置的管理。 2 目的 为建立一个适当信息安全事故、薄弱点、故障风险处置的报告、反应与处理机制,减少信息安全事故和故障所造成的损失,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正确处置已经评价出的风险,特制定本程序。 3 职责 3.1 各系统归口管理部门主管相关的安全风险的调查、处理及纠正措施管理。 3.2 各系统使用人员负责相关系统安全事故、薄弱点、故障和风险的评价、处置报告。 4 程序 4.1 信息安全事故定义与分类: 4.1.1 信息设备故障、线路故障、软件故障、恶意软件危害、人员故意破坏或工作失职等原因直接造成下列影响(后果)之一,均为信息安全事故: a) 企业秘密、机密及国家秘密泄露或丢失; b) 服务器停运4 小时以上; c) 造成信息资产损失的火灾、洪水、雷击等灾害; d) 损失在十万元以上的故障/事件。 4.1.2 信息设备故障、线路故障、软件故障、恶意软件危害、人员故意破坏或工作失职等原因直接造成下列影响(后果)之一,属于重大信息安全事故: a) 企业机密及国家秘密泄露; b) 服务器停运8 小时以上; c) 造成机房设备毁灭的火灾、洪水、雷击等灾害; d) 损失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故障/事件。 4.1.3 信息安全事件包括: a) 未产生恶劣影响的服务、设备或者实施的遗失; b) 未产生事故的系统故障或超载; c) 未产生不良结果的人为误操作; d) 未产生恶劣影响的物理进入的违规

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手册

晋能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

二〇一七年四月 目录 1 范围................................................. - 4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 3 差不多要求........................................... - 4 -3.1成立组织机构........................................ - 4 -3.2实施全员培训........................................ - 5 - 3.3编写体系文件........................................ - 5 - 4.1风险点确定.......................................... - 5 -4.1.1风险点划分原则 .................................... - 5 -4.1.2风险点排查........................................ - 6 -4.2危险源辨识.......................................... - 7 -4.2.1辨识方法.......................................... - 7 -4.2.2辨识范围.......................................... - 7 -4.2.3 辨识内容......................................... - 8 -4.2.4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不及后果..................... - 8 - 4.3.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 - 13 - 5 风险评价............................................ - 17 -5.1 风险度(危险性).................................. - 17 -5.2 风险评价方法...................................... - 17 -

机场建设管理规定

机场建设管理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民用机场建设监督管理,规范建设程序,保证工程质量和机场运行安全,维护建设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 空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 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及相关空管工程的规划与建设。民用机场分为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 第三条 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全国民用机场及相关空管工程规划与建设的监督管理,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所辖地区民用机 场及相关空管工程规划与建设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 民用机场的规划与建设应当符合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民用机场及相关空管工程的建设应当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建设法规和技术 标准,履行建设程序。运输机场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包括:新建机场 选址、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项目核准)、总体规划、初步 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实施、验收及竣工财务决算等。空管工程 建设程序一般包括: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 图设计、建设实施、验收及竣工财务决算等。 第五条 运输机场工程按照机场飞行区指标及投资规模划分为A类和B类。A类工程是指机场飞行区指标为4E(含)以上、且批准的可行性研究 报告总投资2亿元(含)以上的工程。B类工程是指机场飞行区指标

为4E(含)以上、且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2亿元以下的工程,以及机场飞行区指标为4D(含)以下的工程。第六条运输机场专业工 程是指用于保障民用航空器运行的、与飞行安全直接相关的运输机 场建设工程以及相关空管工程,其目录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 会同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十三条运输机场总体规划应当由运输机场建设项目法人(或机 场管理机构)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未在我国境内注册的境 外设计咨询机构不得独立承担运输机场总体规划的编制,但可与符 合资质条件的境内单位组成联合体承担运输机场总体规划的编制。 第十四条运输机场总体规划应当符合《民用机场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及深度要求》。第十五条新建运输机场总体规划应当依据批准的可 行性研究报告或核准的项目申请报告编制。改建或扩建运输机场应 当在总体规划批准后方可进行项目前期工作。第十六条运输机场总 体规划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功能分区为主、行政区划 为辅”的原则。规划设施应当布局合理,各设施系统容量平衡,满 足航空业务量发展需求。运输机场总体规划目标年近期为10年、远 期为30年。第十七条运输机场总体规划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适应机场定位,满足机场发展需要。(二)飞行区设施和净空条 件符合安全运行要求。飞行区构型、平面布局合理,航站区位置适中,具备分期建设的条件。(三)空域规划及飞行程序方案合理可行,目视助航、通信、导航、监视和气象设施布局合理、配置适当,塔 台位置合理,满足运行及通视要求。(四)航空器维修、货运、供油 等辅助生产设施及消防、救援、安全保卫设施布局合理,直接为航 空器运行、客货服务的设施靠近飞行区或站坪。(五)供水、供电、 供气、排水、通信、道路等公用设施与城市公用设施相衔接,各系 统规模及路由能够满足机场发展要求。(六)机场与城市间的交通连 接顺畅、便捷;机场内供旅客、货运、航空器维修、供油等不同使用 要求的道路设置合理,避免相互干扰。(七)对机场周边地区的噪声 影响小,并应编制机场噪声相容性规划。机场噪声相容性规划应当 包括:针对该运输机场起降航空器机型组合、跑道使用方式、起降

重庆市民用机场管理办法

重庆市民用机场管理办法 民用机场是保障民航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民 用机场的建设将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下文是重 庆市民用机场管理办法,欢迎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民用机场管理,促进民用机场建设和发展,保障民用机场安全运营和正常秩序,维护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国务院《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和 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民用机场(以下简称机场)的规划和建设、安全和运营、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机场地区的公共秩序管理适用本办法。 机场分为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通用机场的规划和建设、安全和运营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机场的监督管理,将机场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民航发展领导协调机制,保 障机场的规划和建设顺利实施,支持机场的功能完善与发展,加大 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机场资源整合。 机场所在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对机场实施监督管理,积极组织协调、解决机场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民用航空管理部门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负责机场的行业监督管理。 发展和改革、财政、经济和信息、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建设、交通、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园林绿化、公安、市政、工商、物价、气象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机场管理工作。 机场管理机构负责机场的安全和运营管理,机场地区的公共秩序管理。

第五条机场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优质服务、统一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六条机场总体规划由机场建设项目法人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组织编制。 编制机场总体规划应当征求驻场单位、机场所在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有关军事机关的意见。 机场总体规划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七条机场所在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机场总体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根据机场的运营和发展需要,对机场周边地区的土地利 用和建设实行规划控制,保证机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第八条依法获准使用机场总体规划范围内土地的,应当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确需改变土地用途或者建筑物使用性质的,应当依法 办理审批手续。 任何单位和个人申请使用机场地区外、机场总体规划范围内土地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时,应当征求机场管理机构的意见。 机场管理机构使用、经营机场地区的土地,转让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应当符合机场总体规划和批准的土地用途以及国家有关转让 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管理规定,服从和服务于航空运输发展需要。 第九条在机场总体规划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应当符合机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机场地区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依法办理工程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前,应当征得机场管理机构书面同意。 机场地区外、机场总体规划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由市投资主管部门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非政府投资项目的核准、备案;城乡规 划主管部门在规划许可前,应当书面征求机场管理机构的意见。

信息安全演讲稿

信息安全演讲稿 篇一:信息安全演讲稿 呵呵,前面都是文科生的演讲,下面是理科生的。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演讲,生命是如此的精彩,生命是如此的辉煌,不过今天我演讲的内容里没有生死间的大悲恸,也没有平平仄平平的华丽辞藻,我演讲题目是:互联, 精彩而危险的世界。 XX年,中国开发联盟csdn,中国最大的开发者技术社区,密码泄漏,超1亿用户密码 被泄,黑客在上公开了一部分用户信息数据库,导致600余万个注册邮箱账号和与之对应的 明文密码泄露。这次事件以后,又陆续曝出了多玩、人人、搜狗浏览器等安全事件。唔前面的案例大家没有亲身体会,说个大家接触过的,考过职称考试的人都知道,有时候会被杂志社打电话问到要不要发表职称论文,呵呵,这个大家都有经验吧,恩,很明显你 的电话信息泄露了呀,怎么泄露的呢,考职称考试要上注册报名缴费吧?报名时电话号码 是必填选项,呃,基本就是这么泄露的。当然很可能其他信息也泄露了。下面进入正题,我的演讲的内容分为四个版块:什么叫络安全、络安全的重要性、

络安全的现状、如何防范络安全、打造一个和谐络。首先讲一下什么是我们这里所讲的“络安全”,络安全呢,就是指络系统的硬件、 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 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络服务不中断。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 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个高难度的行业啊。有人说过,“谁掌握领了信息,控制了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这句话不完全对啊。 不过这点在股市里体现的挺好。从此可见掌握络是何等的重要,络安全的重要性也从中 体现出来。 在大量络应用中,安全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事实上,资源共享和安全历来是一对矛盾。 在一个开放的络环境中,大量信息在上流动,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攻击目标。他们利用 不同的攻击手段,获得访问或修改在中流动的敏感信息,闯入用户或政府部门的计算机系 统,进行窥视、窃取、篡改数据。不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的络诈骗,其“低成本和高

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航总局令第191号)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 第191号 《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CCAR-140)已经2007年12月10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局长 杨元元 二OO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 机场安全管理 第一节机场安全管理体系 第二节机场安全管理制度 第三节人员资质及培训 第三章 民用机场使用手册 第一节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的编制、批准 第二节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的发放和使用管理 第三节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的修改 第四章 飞行区管理 第一节飞行区设施设备维护要求 第二节巡视检查 第三节检查程序及规则 第四节跑道摩擦系数测试及维护 第五章 目视助航设施管理 第一节目视助航设施的运行要求 第二节助航灯光系统的维护 第六章机坪运行管理 第一节机坪检查及机位管理 第二节航空器机坪运行管理 第三节机坪车辆及设施设备管理 第四节机坪作业人员管理 第五节机坪环境卫生管理 第六节机坪消防管理

第七章机场净空和电磁环境保护 第一节净空管理基本要求 第二节障碍物的限制 第三节障碍物的日常管理 第四节电磁环境的管理 第八章 鸟害及动物侵入防范 第一节基本要求 第二节生态环境调研和环境治理 第三节巡视驱鸟要求及驱鸟设备管理 第四节鸟情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利用 第五节鸟情和鸟击报告制度 第九章除冰雪管理 第十章 不停航施工管理 第一节基本要求 第二节不停航施工的批准程序 第三节一般规定 第十一章 航空油料供应安全管理 第一节基本要求 第二节运行安全管理 第三节应急处置 第十二章 机场运行安全信息管理 第一节基本要求 第二节机场运行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第十三章 法律责任 第十四章 附则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文学名词解释 提前注明:名词解释是有技巧性的,要交代年代,作者,代表作,文学特征,文学的历史作用等等,以及对后 世的影响。切忌死记硬背。熟读文学史,做到烂熟于心,写起来就自由流畅了。 一.先秦: 1、神话: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马克思语),是远古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它通常以神为主人公,包括自然神和神话了的英雄人物。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 革社会的愿望,我国古代有丰富的神话,但保存下来的极少,主要见于《山海经》《淮南子》等。 2、诗三百: 《诗经》共有305篇,称为“诗三百”或“诗三百篇”,是举其成数作《诗经》的代称。到西汉初年,诗三百篇被奉为经典,才尊之为《诗经》。 3、四家诗: 《诗经》虽遭秦火焚毁,但由于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得以保存。至汉复得流传,当时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或取国名,或取姓氏,而简称齐、鲁、韩、毛四家。齐鲁韩三家武帝时已立官学,毛诗晚出,未得之。毛氏说诗,事实多联系《左传》,训诂多同于《尔雅》,称为古文,其余三家则称为今文。自东汉末年,儒家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学习毛诗的人逐渐增多,其后三家先后亡佚,今本《诗经》就是毛诗,独行于世。 注:打X的地方,我不会打。:) 4、笙诗: 又称“六笙诗”,指《诗经小雅》中的《南X》《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田仪》六篇,有声无辞,据《礼仪》记载,这六篇都以笙奏,故名笙诗。 5、六义 《毛诗大序》总结了《诗经》的艺术经验,把《周礼春官大师》中的“六诗”说发展为“六义”说。其云:“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风雅颂是对《诗经》的分类,而赋比兴是对《诗经》表现方法的归纳。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文大序》“诗有六义”句《疏》中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焉,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这就是所谓“六义”的由来。 6、风雅颂 这是《诗经》内容的分类,最早见于《荀子儒效》。“风”也称“国风”,“风”是乐歌曲调的意思,“国风”包括周南、召南,卫、王等十五个地区的乐歌,共一百六十篇。“雅”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包括“大雅”“小雅”两部分,“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共一百零五篇。“颂”分为“国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四十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风雅颂分类的依据,主要有音别和义别两说:1、从音乐角度划分:郑樵“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昆虫草木略序》);2、从内容体裁角度划分,《毛诗序》云:“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行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音乐特点的形成,与其用途和地域的特点也密切相关,而不同特点的音乐,应用场合也不同,风雅颂最初只是

ISMS手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手册

信息安全管理IT服务管理体系手册 发布令 本公司按照ISO20000:2005《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规范》和ISO27001:2005《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以及本公司业务特点编制《信息安全管理&IT 服务管理体系手册》,建立与本公司业务相一致的信息安全与IT服务管理体系,现予以颁布实施。 本手册是公司法规性文件,用于贯彻公司信息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贯彻IT 服务管理理念方针和服务目标。为实现信息安全管理与IT服务管理,开展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活动,加强信息安全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准则。是全体员工必须遵守的原则性规范。体现公司对社会的承诺,通过有效的PDCA活动向顾客提供满足要求的信息安全管理和IT服务。 本手册符合有关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要求以及ISO20000:2005《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规范》、ISO27001:2005《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和公司实际情况。为能更好的贯彻公司管理层在信息安全与IT服务管理方面的策略和方针,根据ISO20000:2005《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规范》和ISO27001:2005《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要求任命XXXXX为管理者代表,作为本公司组织和实施“信息安全管理与IT服务管理体系”的负责人。直接向公司管理层报告。 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照《信息安全管理&IT服务管理体系手册》要求,自觉遵守本手册各项要求,努力实现公司的信息安全与IT服务的方针和目标。 管理者代表职责:

a) 建立服务管理计划; b) 向组织传达满足服务管理目标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e) 确定并提供策划、实施、监视、评审和改进服务交付和管理所需的资源,如招聘合适的人员,管理人员的更新; 1.确保按照ISO207001:2005标准的要求,进行资产识别和风险评估,全面建立、实施和保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按照ISO/IEC 20000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相关资源,建立、实施和保持IT服务管理体系,不断改进IT服务管理体系,确保其有效性、适宜性和符合性。 2.负责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协调和联络工作;向公司管理层报告IT服务管理体系的业绩,如:服务方针和服务目标的业绩、客户满意度状况、各项服务活动及改进的要求和结果等。 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信息安全风险的意识; 4.审核风险评估报告、风险处理计划; 5.批准发布程序文件; 6.主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任命审核组长,批准内审工作报告;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业绩和改进要求,包括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内外部审核情况。 7.推动公司各部门领导,积极组织全体员工,通过工作实践、教育培训、业务指导等方式不断提高员工对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以及为达到公司服务管理目标所应做出的贡献。 总经理: 日期: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政府把建立与世界接轨的国际化标准与合格的认证认可体系作为各行各业加强质量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总结了世界许多国家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开发修订了ISO 9000族标准。世界上已有1 50多个国家将ISO 9000族标准直接采用为国家标准。我国于1992年正式等同采用IN)9000族标准作为国家标准。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行业的划分,教育行业在39个行业中作为服务业列在第37位。同其他行业一样,教育系统也需要建立一种科学、规范、标准、具有国际质量信誉的认证认可体系。将ISO 9000族标准引入教育行业,依照其基本理念、运行机制和通用标准,结合教育行业特点,建立一个符合教育行业法律法规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所以这种管理体系也就逐渐应运而生了。ISO 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被认为是改进和完善教育机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有效工具,被许多教育机构用来提升他们的质量管理水平。按照ISO 9000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申请和通过认证的教育机构从管理机构、管理程序、管理过程和质量评估等方面都要进行规范化过程管理。ISO 9000族标准强调“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通过“过程方法”充分识别影响学校质量的方方面面,用控制和管理等手段提高管理效率,改进管理质量,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与教育教学质量。 中国教育行业最早引入ISO 9000体系的国际认证是在20世纪90年代,第一批接受 ISO 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学校基本属于海事类的大学,因为按照国际海洋公约的有关规定,它们的管理体系必须符合ISO 9000族国际标准(属于强制性认证)。随着教育作为服务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具有的独特产业属性逐渐被教育界所认可,中国将依据WTO的规则有序地开放教育市场,按照国际互认的评价标准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希望进行标准化认证的教育机构越来越多。目前中国已有数百所各级各类学校按照ISO 9000国际标准运作并通过国际标准认证,其中大多数是民办教育机构,也包括部分公立教育机构。据对一部分通过ISO 9000认证的学校调查,我们了解到,这些学校自从采用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后,其教育质量、办学效益,教师的精神面貌,学生的整体素质发生了显著变化。学校认为,通过贯彻ISO 90 00族标准,以服务为导向,改变了校长、教师的观念;以全员参与为起点,增加了学校的集体责任感和凝聚力;以过程管理为重点,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效益;以持续改进为目标,增强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ISO简介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缩写,其英文全称为“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rt dardi zation'’,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最有权威性的国际组织。1946年10月14—26日,英国、美国、法国、苏联和中国等25个国家总共26名正式的代表在伦敦集会,决定成立一个国际性的组织以协调世界标准化工作,代表们起草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章程,并通过了建立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决议。1947年2月23日,国际标准化组织章程分别得到了参加会议的1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的认可,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宣告成立。参加1946年伦敦会议的25个国家即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创始成员国。1988年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cSBTS)作为中国在ISO中的代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已成为ISO的重要成员国。 什么是ISO 9000族标准 简单地说,ISO 9000族标准是ISO/TC 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ISO 9000族标准为世界范围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QMS)术语、原则、原理、要求和指南,以满足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对证实其能力和增进顾客满意所需的要求。到2000年底为止,ISO/TC 176共发布了三个版本的ISO 90 00族标准,国际学术界通常按照ISO9000族标准发布的时间将它们称为'1987版、1994版和2000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国际贸易需要遵循世界一致的质准。大量的组织需要向更广泛的范围证实自己的能力以获取信任,同时也需要理体系模式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

无锡硕放机场地区管理暂行办法

无锡市人民政府令 第104号 《无锡硕放机场地区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8年9月4日市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 市长毛小平 二○○八年九月九日 无锡硕放机场地区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无锡硕放机场(指民用机场,以下简称机场)地区的管理,促进机场的建设和发展,保障机场的安全运行和正常秩序,维护驻场单位、旅客和货主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机场地区以及与机场运营相关的规划建设、安全保障、净空保护、环境保护等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无锡市空港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市空港局)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无锡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四条市空港局依照本办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编制和修订机场总体规划,协调机场规划发展与空港园区的关系; (二)协调机场发展中与国家民航等部门、有关国际民航组织、机构的关系; (三)研究与周边地区空港之间的关系,协调空港通航空域与周边空港使用的衔接问题; (四)协调有关部门推进机场的基本建设项目; (五)负责机场净空安全保障工作; (六)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市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无锡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是机场的运营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机场运营管理机构),负责机场的建设、运营和安全管理,具体承担以下职责: (一)引进社会商业组织参与经营和发展机场服务,适应民航客货运输业务发展的需要; (二)为承运人、旅客、货主等机场使用者提供安全、公平、优质的服务; (三)制订机场内各项管理规则并组织实施; (四)负责机场控制区的安全和管理,维护机场地区的安全和正常生产秩序;

安全管理体系手册

安全管理体系手册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manual (依据GB/T2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编号:Q/SM01-2012 批准: 审核: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2013年5月1日发布2013年5月1日实施 安徽外运储运有限责任公司Sinotrans Anhui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修改履历 目录

0.1 发布令 0.2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3 安全管理方针与目标 0.4 前言 l 目的和使用范围 2 引用标准、定义、术语、名称及缩写 3 手册的管理 4 安全管理体系要素 4.1 安全管理的方针 4.2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4.3 法规和其他要求 4.4 目标 4.5 安全管理方案 4.6 结构和职责 4.7 培训、意识和能力 4.8 协商和沟通 4.9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4.10 文件控制 4.11 运行控制 4.12 应急准备和响应 4.13 绩效测量和监视 4.14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4.15 记录和记录管理 4.16 审核 4.17 管理评审 5 附录附录一安全职责分配表 附录二安全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附录三安全管理体系受控文件清单 发布令

为提高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与国际标准接轨,公司按照GB/T2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本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确定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并结合本公司实际编写《安全管理体系手册》。本手册适用于公司仓储及仓单质押,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及内贸运输,以及公司交通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指导本公司安全管理活动的纲领性文件,也用来向顾客和相关方展示本公司安全管理能力。 除《安全管理体系手册》外,本公司还编制了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为本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公司全体员工必须认真执行,以保证本公司安全管理方针、目标的实现。 本手册自2013年5月1日起正式发布并实施。 最高管理者:沈浩 2013年5月1日

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中国民用航空局令215号

中国民用航空局令 第215号 《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CCAR-158-R1)已经2012年10月2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李家祥 2012年12月11日 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民用机场建设监督管理,规范建设程序,保证工程质量和机场运行安全,维护建设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及相关空管工程的规划与建设。 民用机场分为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全国民用机场及相关空管工程规划与建设的监督管理,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所辖地区民用机场及相关空管工程规划与建设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民用机场的规划与建设应当符合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民用机场及相关空管工程的建设应当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建设法规和技术标准,履行建设程序。 运输机场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包括:新建机场选址、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项目核准)、总体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实施、验收及竣工财务决算等。 空管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包括: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实施、验收及竣工财务决算等。 第五条运输机场工程按照机场飞行区指标及投资规模划分为A类和B类。

A类工程是指机场飞行区指标为4E(含)以上、且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2亿元(含)以上的工程。 B类工程是指机场飞行区指标为4E(含)以上、且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2亿元以下的工程,以及机场飞行区指标为4D(含)以下的工程。 第六条运输机场专业工程是指用于保障民用航空器运行的、与飞行安全直接相关的运输机场建设工程以及相关空管工程,其目录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二章运输机场选址 第七条运输机场选址报告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选址报告应当符合《民用机场选址报告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 第八条运输机场场址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机场净空、空域及气象条件能够满足机场安全运行要求,与邻近机场无矛盾或能够协调解决,与城市距离适中,机场运行和发展与城乡规划发展相协调,飞机起落航线尽量避免穿越城市上空; (二)场地能够满足机场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需要,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电磁环境条件良好,地形、地貌较简单,土石方量相对较少,满足机场工程的建设要求和安全运行要求; (三)具备建设机场导航、供油、供电、供水、供气、通信、道路、排水等设施、系统的条件; (四)满足文物保护、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等要求; (五)节约集约用地,拆迁量和工程量相对较小,工程投资经济合理。 第九条运输机场选址报告应当按照运输机场场址的基本条件提出两个或三个预选场址,并从中推荐一个场址。 第十条预选场址应征求有关军事机关、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市政交通、环保、气象、文物、国土资源、地震、无线电管理、供电、通信、水利等部门的书面意见。 第十一条运输机场选址审批应当履行以下程序: (一)拟选场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向所在地民航地区管理局提出审查申请,并同时提交选址报告一式12份。 (二)民航地区管理局对选址报告进行审核,并在20日内向民航局上报场址审核意见及选址报告一式8份。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手册2019新版

ISO/IEC27001:201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ISMS-M-2019 版本号:A/1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 编制审核批准 编写组审核人总经理 XXX XXX XXX 日期: 2019年1月8日实施日期: 2019年1月8日

修改履历 版本制订者修改时间更改内容审核人审核意见变更申请单号A/0编写组2016-1-08定版审核人A同意 A/1编写组2017-1-15定版审核人B同意

00 目录 00 目录 (3) 01 颁布令 (5) 02 管理者代表授权书 (6) 03 企业概况 (7) 04 信息安全管理方针目标 (8) 05 手册的管理 (10) 06 信息安全管理手册 (11) 1 范围 (11) 1.1 总则 (11) 1.2 应用 (1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1) 3 术语和定义 (11) 3.1 本公司 (12) 3.2 信息系统 (12) 3.3 计算机病毒 (12) 3.4 信息安全事件 (12) 3.5 相关方 (12) 4 组织环境 (12) 4.1 组织及其环境 (12) 4.2 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2) 4.3 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 (13) 4.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13) 5 领导力 (14) 5.1 领导和承诺 (14) 5.2 方针 (14) 5.3 组织角色、职责和权限 (14) 6 规划 (14) 6.1 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 (15) 6.2 信息安全目标和规划实现 (17) 7 支持 (18) 7.1 资源 (18) 7.2 能力 (18) 7.3 意识 (18) 7.4 沟通 (18) 7.5 文件化信息 (19) 8 运行 (20) 8.1 运行的规划和控制 (20) 8.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20) 8.3 信息安全风险处置 (20) 9 绩效评价 (21)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21) 9.2 内部审核 (22) 9.3 管理评审 (22)

收单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手册

收单系统安全管理制 度手册

目录 一、引言 (4) 二、网站、网页出现非法言论时的紧急处置措施 (4) 三、黑客攻击时的紧急处置措施 (6) 四、病毒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6) 五、软件系统遭受破坏性攻击的紧急处置措施 (8) 六、数据库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9) 七、广域网外部线路中断紧急处置措施 (9) 八、局域网中断紧急处置措施 (10) 九、设备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11) 十、人员疏散与机房灭火预案 (11) 十一、外电中断后的设备 (12) 十二、发生自然灾害后的紧急处置措施 (12) 十三、关键人员不在岗的紧急处置措施 (13) 十四、机房及运维体系 (13) 十五、主机设备安全措施 (15) 十六、网络安全措施 (22) 十七、数据库的安全配置 (23) 十八、数据存储安全措施 (25) 十九、应用系统安全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十、代码安全管理 .. (29) 二十一、办公环境的的保密性管理制度 (29)

一、引言 为确保系统安全,收单网上平台采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措施,并制定与系统运作相关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 二、网站、网页出现非法言论时的紧急处置措施 1、网站、网页由办公室的具体负责人员随时密切监视信息内容。每天早、中、晚三次不少于一小时。 2、发现网上出现非法信息时,负责人员应立即向信息安全组组长通报情况;情况紧急的应先及时采取删除等处理措施,再按程序报告。 3、信息安全组具体负责的技术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十分钟内赶到现场,作好必要的记录,清理非法信息,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并将网站网页重新投入使用。 4、网站维护员应妥善保存有关记录及日志或审计记录。 5、网站维护员工作人员应立即追查非法信息来源。 6、工作人员会商后,将有关情况向安全领导小组领导汇报有关情况。 7、安全领导小组召开安全领导小组会议,如认为情况严重,应及时向有关上级机关和公安部门报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