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性(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绩效考核是指企业组织以既定标准为依据,对其员工的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情况,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和反馈的过程。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保障并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有序运转,实现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目标所必须进行的一种管理行为。

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已经被认识到,因此关于绩效考核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关于绩效考核的理论层出不穷。但是,根据某机构对国内500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调查反馈,在“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十大困扰”中,“绩效考核”位于第一位。[①]由此可见,目前许多企业的绩效考核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绩效考核的依据方面来谈,绩效考核标准不清晰、主观性太强、绩效指标不科学、考核的内容不够完整都将直接影响绩效考核的公平与公正。考核标准应该根据员工的工作职能设定,建立在对具体工作分析的基础之上,确保绩效评价标准是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只有设定合理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即以员工努力之后有可能达成的目标为标准,才能获得客观的绩效考核成绩。否则,标准绩效评价标准不严谨,就无法得到客观的绩效评价结果,而只能得出一种主观的印象和感觉。比如,有的评价者非常严厉,而有的评价者则非常宽松;一些员工水平一般,却得到很高的评价等级,这就很不公平;使用什么指标来确定员工的绩效是一个比较重要而又较难解决的问题。对于科学确定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以及如何

使考核的指标具有可操作性,许多企业考虑得不周到,定性判断太多,缺乏定量判断,比如就工作态度来说,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可以称作是“好的”,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可以称作“一般”。不同的人会有很不一样的看法,采用过多的定性指标无法避免考核组织者的主观判断,从而丧失了考核工作的有效性;不完整的绩效考核标准不能全面地评价工作业绩,或以偏概全,无法正确评价员工的真实工作绩效。另外,不同类型部门考核内容差别不大,许多企业的考核内容千篇一律,针对性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从考核者主观方面来谈,在绩效考核中,考核者往往是评定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但在考核过程中,考核者一总是会存在一些心理干扰,影响考核的质量。

考核者对某一方面绩效的评价影响了对其他方面绩效的评价,即所谓的晕轮效应,它使得在考核中将被考核者的某一特点扩大化,或提高或贬低被考核者的其他方面绩效,以偏盖全,影响考核结果。在考核中,考核者要做到完全“客观’,是很难的,一般都可能产生宽松或严厉的考核误差,原因主要是缺乏明确、严格、一致的判断标准,绩效考核要求考核具有某种程度的确定性和客观性,但考核者往往根据自己的人生观和过去的经验进行判断在评价标准上主观性很强,因此,在绩效考核之前一定要确定考核标准的严密性与客观性,尽量量化考核标准。

在绩效考核中,考核者一般会给人多数员工的考核得分在“平均水平’,俗称趋中趋势。无论员工的实际表现如何,统统给中间或平均水平的评价。这样做

的结果是使考核结果失去价值,因为这种绩效考核不能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区别,既不能为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帮助,也不能为人员培训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这样,绩效考核必定是含糊的,无法对员工形成正面、有效的引导机制。近因效应是由于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近期行为表现往往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从而对整个考核期间的下作表现缺乏长期了解和记忆,以“近”代“全”,只是对最后一阶段的考核尤其当被考核者在近期内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或犯下过错时,近因效应会使考核者一出现偏高或偏低的倾向。更致命的是,由于考核者对某一员工的评价受到之前的考评结果的影响而产生的偏向,假定评定者刚刚评定完一名绩效非常突出的员下,紧接着评定一名绩效一般的员下,那么很可能将这名绩效本来属于中等水平的人评为“比较差”。对比效应也很可能发生在考核者无意中将被考核者新近的绩效与过去的绩效进行对比的时候如一些以前绩效很差而近来有所改进的人可能被评为“较好”。这种考核者的主观因素在实际考核操作中占据很大的作用。

从过程沟通与反馈方面来说,许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绩效考核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在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考核后,没有具体的措施,考核结果没有实际作用。因此,员工只是将绩效考核作为形式,不关心考核结果的好坏,绩效考核不再对员工起作用。员工在完成了工作任务以后,得不到应有的奖惩,那么那些工作积极的员工便会产生消极心理,那些本来就工作懈怠的员工就会有机可乘这对整个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很不利的。实际上,绩效考核具有非常强的目的性,首先是为绩效管理提供依据,如制定调迁、升降、委任、奖惩等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其次是为了依据考

核结果来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和绩效改进计划,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在绩效考核之前即应该把目的放在一定的高度予以重视。此外,考评过程应该是一个上下级之间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绩效考评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制定各项人事决策,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员工的优点,激励员工,帮助员工找到不足,以明确其今后自我改进的方向。但目前许多企业在绩效考核前上下级之间、部门间缺乏沟通,考核过程中被考核者既无申辩或补充说明的机会,也没有了解自身表现与组织期望差距大小的机会,致使员下对绩效考核结果认同度低,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如果考评结果不能以适当的方式反馈给考评者本人,那么绩效考评本身就失去了意义,更谈不上考评目的的实现久而久之,员工对于考评也会失去兴趣,将其视为流于形式的一项活动。

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每一个不足之处都有一定的克服对策,关键是如果使得这些对策真正的用于具体的绩效考核之中。如何使绩效考核真正发挥作用,成为企业发展的现代化管理工具已刻不容缓地摆在管理者面前。对工作绩效的真实考核,并保持对员工的有效激励和反馈,企业就能激发起每位员下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推动其能力发展与潜能开发,形成一支高效率的工作团队。为了减少绩效考核中的偏差,提高绩效考核过程和结果的正确性。针对考核标准的问题,在制定客观、明确的考核标准。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在绩效考核中,绩效考核标准要明确,考核指标尽量以可量化的、可实际观察的为主,同时应尽量简洁,否则会加大考核组织者的工作负荷。考核的方法很多且各有其特点,组织应结合考核目的、考核对象来仔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