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边无穷磷矿尾矿坝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边无穷磷矿尾矿坝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马边无穷矿业有限公司丁家湾磷矿尾矿坝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乐山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一一年十一月

马边无穷矿业有限公司丁家湾磷矿尾矿库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写:

证书等级:乙级

证书编号:221187—KY

发证单位:国家建设部

提交报告单位:乐山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提交报告时间:二O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区域地质 (2)

2.1 地形地貌 (2)

2.2 地层及岩性 (2)

2.3 地质构造 (3)

2.4地震及区域稳定性 (5)

2.5 水文地质条件 (6)

2.6 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7)

第三章库区地质条件及评价 (8)

3.1基本地质条件 (8)

3.2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9)

第四章坝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1)

4.1基本地质条件 (11)

4.2尾矿坝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2)

4.3 截渗坝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5)

第五章其它建筑物地质条件及评价 (18)

5.1 基本地质条件 (18)

5.2截水沟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9)

5.3排水斜槽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2)

第六章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24)

第七章天然建筑材料 (24)

第八章结论及建议 (25)

附图

1.平面图 1:1000~400万 3张

2.工程地质剖面图 1:500 ~1:1000 12张

3.钻孔柱状图 1:100 10张

第一章前言

马边无穷矿业有限公司无穷丁家磷矿尾矿库位于马边县烟峰乡二坝村,属于马边河右岸支流山水沟源头附近,地理位置东经103°25′02″~103°25′21″,北纬28°43′02″~28°43′40″,包括尾矿坝、截渗坝、排水斜槽、截水沟等主要建筑物,初期坝坝高12m,堆积最大尾矿坝坝高60m,库容160万m3;设计截渗坝高6m,为一小(一)型尾矿坝工程。项目距约马边县城约80km,有简易公路连接马边县城,交通比较方便。

2011年9月,受业主委托,乐山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勘察工作,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要求,我院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勘察方案,经我院总工办审查通过和建设单位同意后,自2011年10月19日组织工程技术人员4人,钻探施工人员12人,使用XY—100型岩芯钻机2台进入现场,开展野外工作,采用TopcnVTS-266全站仪进行钻孔测放和剖面测量。2011年11月14日完成外业施工,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外业工作现场验收,验收合格,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制工作。完成主要地勘工作量见表1。

地勘工作量一览表表1 项目工作内容比例单位工作量

地质测绘平

区域地质(调绘) 1:100000 km238

库区1:1000 km20.35

坝区1:1000 km20.25

剖坝区1:500 m/条1164.42/6 截水沟1:1000 m/条1943.87/8

面排水斜槽1:500 m/条645.32/3

勘探机械岩芯钻孔m/孔196.05/10 岩石常规试验组

压水试验段、次/孔13/6

注水试验段、次/孔6/2

砂砾石料调查km2/处 1.1/3 人工露头m3/个7/5 第二章区域地质

2.1 地形地貌

区域上工程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海拔1000~1300m,为中高山区,马边河及支流呈树枝状分布,总体流向南西至北东。工程区内群山巍巍,绵延起伏,坡陡谷深,地势险峻,河谷多呈“V”字型或者不对称“U”字型,河床中乱石林立,多为冲洪积物;两岸冲沟发育,坡脚坡麓常见崩坡积体,植被较差,呈中高山区构造侵蚀堆积河谷地貌形态。

2.2 地层及岩性

工程区及附近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三迭系及第四系地层,现将工程所涉及地层由新到老简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由卵砾石、漂石及砂组成,漂卵砾石主要成份由灰岩、白云岩、玄武岩、砂岩等坚硬物构成,磨圆度较好,球度中等,分选性较差,一般2~20cm,孤石最大可达数米,漂石约占30%,卵砾石55%,砂为中粗砂,约占10~15%,余者为粘粒。结构上部松散~稍密,下部中密,厚度变化大,一般3.0~20.0m。分布于河床及漫滩。

2、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el+dl):

由块碎石及粘土构成,块碎石主要成份与母岩相同,一般2~15cm,棱角状,约占50~60%,余者为粘土,少见弧石。结构松散~稍密,局部中密,广布于山坡山麓,厚2~10m。

3.三迭系中统雷口坡组(T2 l):为一套浅海至泻湖相沉积地层。上部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岩及角砾状灰岩产石膏;下部为砂岩及砂质泥岩与灰绿色白云岩、泥灰岩互层;底部为灰绿色水云母粘土岩。厚147~473m,与下伏嘉陵江组呈整合接触。分布于坝区,可作为人工建筑材料。

4、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 bd)

上部灰至乳白色块状白云岩夹条带状硅质岩及燧石结核,顶部磷矿富集,并具有充填型铅锌矿;下部灰色、灰白色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偶夹泥质灰岩及页岩。厚959-1002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其它地层与工程无关,不加赘述。详见区域地质图(图1)

2.3 地质构造

工程区在区域上位于四川东部地台区(Ⅰ)的四川中台拗(Ⅱ)川中台拱(Ⅲ)“三河口——挖黑弧形构造”(Ⅳ)中段东部边缘,主要由一系列大致成弧形排列的褶皱、断层组成,分布地层主要是中生界,古生界仅在背斜轴部出露。背斜与向斜相比,背斜较陡窄,向斜较开阔,均保存较完好。将工程区涉及的主要构造形迹叙述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