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影海报的构图意义以泰坦尼克号海报为例陈韵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社会符号学分析;构图意义;海报
一、引言 被称为电影名片的电影海报是宣传电影、 刺激票房的重 要手段。 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将图像、声音、动画等 多种非语言符号系统纳入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围, 为全面解读 电影海报这一包含图像、文字、色彩等要素的多模态语篇提供 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解析《泰坦尼克号》海报的构图意义,揭 示文字和图像作为社会符号在意义表达中的协同作用, 从而 提高读者对多模态话语的识读能力和对电影海报的欣赏水 平。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一)多模态话语的定义 多 模 态 (multimodality) 这 一 术 语 由 勒 文 和 杰 维 特 (Leeuwen & Jewitt 2001)在《视觉分析手册》中首次提出,用以 强调将图像、颜色等非语言符号纳入话语研究范围的重要性。 朱 永 生 (2007)认 为 多 模 态 话 语 就 是 指 同 时 使 用 两 种 或 更 多 的 交 流 渠 道 和 媒 介 ,而 李 战 子 (2003)将 其 定 义 为 除 文 本 以 外 ,还 带有图像、图标等复合语言,或者说任何一种由一种以上的符 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 (二)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兴起于西方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 建 立在韩礼德功能语法基础上的一个全新的话语分析模式。 它 将语言看成一种社会符号,分析包括文字、图像及动作等符号 编码协同实现意义的复合语言。 考虑到视觉技术在信息传播 中 取 得 的 前 所 未 有 的 重 要 地 位 , 克 瑞 斯 和 勒 文 (Kress & Leeuwen,1996)在 《阅 读 图 像 》一 书 中 比 照 韩 礼 德 功 能 语 法 的 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第一次系统 全 面 地 提 出 了 可 以 广 泛 应 用 于 图 像 分 析 的 理 论 工 具 — — — 视 觉 语法,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层面全方位讨论 图像的意义表达方式。 (三)构图意义 构图意义是通过图像中视觉要素的布局方式实现的。 图 像再现意义和互动意义的分析对象往往是图像的部分视觉要 素,而构图意义的分析对象却是图像整体画面的布局。 因此,
陈韵如
(武汉纺织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摘 要: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将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非语言符号系统纳入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围,为 全面解读电影海报这一包含图像、文字、色彩等要素的多模态语篇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通过解析《泰坦尼克号》海 报的构图意义,揭示文字和图像作为社会符号在意义表达中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读者对多模态话语的识读能力和 对电影海报的欣赏水平。
取景是指在图像中是否存在取景手段。也就是说,是否存 在取景线连接或分割图像中的视觉要素以此来表达关联或不 关联的信息关系, 帮助信息值和显著性的表达并引导读者对 整个图像的阅读。
三、《泰坦尼克号》海报的构图意义 (一)信息值 这 幅 海 报 的 主 要 视 觉 要 素 是 男 女 主 人 公— ——杰 克 和 露
它不但是实现再现意义和互动意义的载体, 也是明晰图像主 次信息和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其中,构图意义的三 种资源分别是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
首先, 信息值是指视觉要素在图像中的相对位置所传递 的信息。具体说,视觉要素在整体画面中的角色取决于它是被 放置在图像的左边还是右边, 上方还是下方或者中间还是边 缘。 比如,水平方向上,从左到右的布局方式形成了“已知-新 信息”的信息值结构:放在左边的信息是“已知”的,是常识性 的,或显而易见的;放在右边的是“新信息”,是有疑问的,存在 争议的。 而在垂直方向,从上倒下的布局方式形成了“理想真 实 ”的 信 息 值 结 构 :放 置 在 上 方 的 视 觉 要 素 是 “理 想 的 ”,代 表的信息是理想化的或高度概括现实的; 而被放置在下方的 是“真实的”,表现的是实际的细节,或是确凿的事实。 而就文 本和图像的关系而言, 文本在上图像在下的结构往往表示图 像从属于文本,比如表题与表格;而在图像在上文本在下的结 构中,文本一般是对上方图像的补充说明。 此外,放置在中心 的视觉要素往往成为图像的信息核心, 而处于边缘的信息则 从属于信息核心,起到支撑或补充作用。
显著性是指视觉要素吸引观众的不同程度, 受到视觉要 素被呈现的尺寸、位置以及色彩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比如,“理 想的”往往是图像中最显著的信息,“真实的”显著性较弱;“新 信息”由于本身的未知因素,往往比“已知”更显著;“中心的” 多数显著于边缘的, 而前景一般都显著于背景。 然而在实际 中,对于一个视觉要素显著性的评估没有绝对的客观标准,它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对其在构图中的所传递信息的重要性 的直觉判断。
2012 年 7 月 第9卷 第7期
源自文库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ul.2012 Vol.9 No.7
解析电影海报的构图意义
— ——以《泰坦尼克号》海报为例
·110·
丝,前行的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以及波涛汹涌的大海。 泰坦 尼克号的船体被设计在海报的中心位置, 并将整幅海报画面 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分别代表“理想的”和“真实的”。这一中心 位置的设置,说明了泰坦尼克号是电影故事的核心。 事实上, 泰坦尼克号不仅是电影故事的发生地点, 也是联系所有故事 人物的基本线索。 同时,泰坦尼克号上部白色、下部黑色的船 身在画面色彩布局上起到了完美的过渡作用, 同时将主人公 和汹涌的海面和谐地统一在一个画面里,沟通了“理想的”和 “真实的”两个部分。 此外,在水平方向上,从游轮的外观和上 方烟筒冒出的烟的走向可以肯定的判断,游轮正在向画面的右 手边前行。 因此,放置在画面右边的船头便形成了“新信息”, 暗示着巨轮正向不可预料的未来驶去, 并吸引观众到电影中 寻找答案。
一、引言 被称为电影名片的电影海报是宣传电影、 刺激票房的重 要手段。 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将图像、声音、动画等 多种非语言符号系统纳入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围, 为全面解读 电影海报这一包含图像、文字、色彩等要素的多模态语篇提供 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解析《泰坦尼克号》海报的构图意义,揭 示文字和图像作为社会符号在意义表达中的协同作用, 从而 提高读者对多模态话语的识读能力和对电影海报的欣赏水 平。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一)多模态话语的定义 多 模 态 (multimodality) 这 一 术 语 由 勒 文 和 杰 维 特 (Leeuwen & Jewitt 2001)在《视觉分析手册》中首次提出,用以 强调将图像、颜色等非语言符号纳入话语研究范围的重要性。 朱 永 生 (2007)认 为 多 模 态 话 语 就 是 指 同 时 使 用 两 种 或 更 多 的 交 流 渠 道 和 媒 介 ,而 李 战 子 (2003)将 其 定 义 为 除 文 本 以 外 ,还 带有图像、图标等复合语言,或者说任何一种由一种以上的符 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 (二)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兴起于西方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 建 立在韩礼德功能语法基础上的一个全新的话语分析模式。 它 将语言看成一种社会符号,分析包括文字、图像及动作等符号 编码协同实现意义的复合语言。 考虑到视觉技术在信息传播 中 取 得 的 前 所 未 有 的 重 要 地 位 , 克 瑞 斯 和 勒 文 (Kress & Leeuwen,1996)在 《阅 读 图 像 》一 书 中 比 照 韩 礼 德 功 能 语 法 的 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第一次系统 全 面 地 提 出 了 可 以 广 泛 应 用 于 图 像 分 析 的 理 论 工 具 — — — 视 觉 语法,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层面全方位讨论 图像的意义表达方式。 (三)构图意义 构图意义是通过图像中视觉要素的布局方式实现的。 图 像再现意义和互动意义的分析对象往往是图像的部分视觉要 素,而构图意义的分析对象却是图像整体画面的布局。 因此,
陈韵如
(武汉纺织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摘 要: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将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非语言符号系统纳入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围,为 全面解读电影海报这一包含图像、文字、色彩等要素的多模态语篇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通过解析《泰坦尼克号》海 报的构图意义,揭示文字和图像作为社会符号在意义表达中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读者对多模态话语的识读能力和 对电影海报的欣赏水平。
取景是指在图像中是否存在取景手段。也就是说,是否存 在取景线连接或分割图像中的视觉要素以此来表达关联或不 关联的信息关系, 帮助信息值和显著性的表达并引导读者对 整个图像的阅读。
三、《泰坦尼克号》海报的构图意义 (一)信息值 这 幅 海 报 的 主 要 视 觉 要 素 是 男 女 主 人 公— ——杰 克 和 露
它不但是实现再现意义和互动意义的载体, 也是明晰图像主 次信息和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其中,构图意义的三 种资源分别是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
首先, 信息值是指视觉要素在图像中的相对位置所传递 的信息。具体说,视觉要素在整体画面中的角色取决于它是被 放置在图像的左边还是右边, 上方还是下方或者中间还是边 缘。 比如,水平方向上,从左到右的布局方式形成了“已知-新 信息”的信息值结构:放在左边的信息是“已知”的,是常识性 的,或显而易见的;放在右边的是“新信息”,是有疑问的,存在 争议的。 而在垂直方向,从上倒下的布局方式形成了“理想真 实 ”的 信 息 值 结 构 :放 置 在 上 方 的 视 觉 要 素 是 “理 想 的 ”,代 表的信息是理想化的或高度概括现实的; 而被放置在下方的 是“真实的”,表现的是实际的细节,或是确凿的事实。 而就文 本和图像的关系而言, 文本在上图像在下的结构往往表示图 像从属于文本,比如表题与表格;而在图像在上文本在下的结 构中,文本一般是对上方图像的补充说明。 此外,放置在中心 的视觉要素往往成为图像的信息核心, 而处于边缘的信息则 从属于信息核心,起到支撑或补充作用。
显著性是指视觉要素吸引观众的不同程度, 受到视觉要 素被呈现的尺寸、位置以及色彩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比如,“理 想的”往往是图像中最显著的信息,“真实的”显著性较弱;“新 信息”由于本身的未知因素,往往比“已知”更显著;“中心的” 多数显著于边缘的, 而前景一般都显著于背景。 然而在实际 中,对于一个视觉要素显著性的评估没有绝对的客观标准,它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对其在构图中的所传递信息的重要性 的直觉判断。
2012 年 7 月 第9卷 第7期
源自文库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ul.2012 Vol.9 No.7
解析电影海报的构图意义
— ——以《泰坦尼克号》海报为例
·110·
丝,前行的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以及波涛汹涌的大海。 泰坦 尼克号的船体被设计在海报的中心位置, 并将整幅海报画面 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分别代表“理想的”和“真实的”。这一中心 位置的设置,说明了泰坦尼克号是电影故事的核心。 事实上, 泰坦尼克号不仅是电影故事的发生地点, 也是联系所有故事 人物的基本线索。 同时,泰坦尼克号上部白色、下部黑色的船 身在画面色彩布局上起到了完美的过渡作用, 同时将主人公 和汹涌的海面和谐地统一在一个画面里,沟通了“理想的”和 “真实的”两个部分。 此外,在水平方向上,从游轮的外观和上 方烟筒冒出的烟的走向可以肯定的判断,游轮正在向画面的右 手边前行。 因此,放置在画面右边的船头便形成了“新信息”, 暗示着巨轮正向不可预料的未来驶去, 并吸引观众到电影中 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