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笔记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言
世界近代史是封建社会走向最后衰败灭亡,资本主义在西欧产生发展,并向全球扩张对整个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是人类文明从孤立分散走向结合为一体的历史。其主要矛盾是资本主义与封建制度,主要内容是资本主义兴起、发展并最终走向世界。
认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是整个世界近代史的巨大动力,也是人类通向更美好社会的重要力量源泉,而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改革开放,需要加大对文化的交流,闭关锁国最终只会导致国家的落后,甚至走向衰亡。
第一章 地理大发现和早期的殖民掠夺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一、经济方面:1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寻找更好的通商要道,促使西欧人下定决心开辟新航路
2、《马可.波罗行记》的宣传以及对黄金的狂热追逐,使西欧人不惜冒险远涉重洋探寻到东方的航路
二、精神方面:1完成中央集权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极力狂热的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2、人文主义思想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又一精神动力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航海技术的进步,2武器和战术的进步,3商业上的进步,4专制政府的支持
对哥伦布的评价:要一分为二,通过侵略掠夺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新方式,他们既是资本积累时期的杰出航海家,又是殖民者,具有双重身份。从此美洲独立文明被打破、中断、灭亡。
教皇子午线--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第一次瓜分了地球。
新航路开辟更深层次的认识:
1、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角度出发,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使人类活动的舞台由陆地转向海洋,活动范围扩大,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趋向的创造性的举措和突破,这大大改变了人类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使人类的地理知识不段扩大和丰富起来,逐渐摸清了世界外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海岸线,整个地球的外形开始在人类的脑海中出现,人类第一次具有了全球的目光,是人类开始把世界联系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是走向现代化的最早起步,也是向现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2、从对美洲社会的发展的影响出发,后果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摧毁了一个古老的印第安文明;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个多种文化溶和地区,并组建发展成为一个与欧亚非美等地区不同风格、独具特色的新的文化圈,这个文化圈的特色是印第安文化与外来诸文化的有机结合;第三方面它给美洲土著居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由于欧洲先进的产生方式和社会制度的移植,又促进了美洲社会的进步。
3、从文明交汇的角度看,它促进了亚欧美三大文明的交汇和交流,加速了全球文明的沟通。
4、地理大发现直接诱发了价格革命、商业革命和西欧诸
国的海外殖民扩张,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广阔天地,极大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解体,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并使西欧逐渐成为近代世界的支配性角色,从此,东方从属于西方,欧洲作为先进的西方,广大亚非拉地区作为落后的东方的这种近代世界历史格局初步形成。
5、证实了地圆说
第二章 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文艺复兴是以反封建反教会为主要内容,复兴古典文化是形式,发展资产阶级文化才是实质
一、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的条件:
1、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上出现几个大的贸易枢纽;2、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要求改变传统文化;3、意大利更多的保留了众多中世纪古典文化,并同有深厚文化基础的拜占庭保持了密切联系。
二、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表现在文学、艺术、科学、哲学和政治学诸方面的思想内容,历史上称作“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形成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其基本精神是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作为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潮和理论,作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与中世纪封建意识形态根本对立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被称为“人文主义者”。人道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基督教会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三、文艺复兴的伟大成就:
1文学方面:“文学三杰”但丁《神曲》.彼得垃克《歌集》.薄伽丘《十日谈》;拉伯雷的《巨人传》,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之夜,威尼斯商人},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
2艺术方面: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拉斐尔的〈西斯庭圣母〉和〈草地上的圣母〉,米开郎基罗的《哀悼基督》和《大卫像》
3政治学方面: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波丹(法)的《国家论》
4、空想社会主义: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四、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1、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内进行的有场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
2、文艺复兴打破了欧洲思想文化界在封建文化和宗教神学高压下形成的万马齐暗的局面,摧毁了基督教会的精神独裁统治和腐朽反动的封建意识形态,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3、文艺复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灿烂无比的思想文化,培养了一批思想文化巨匠,是人类的宝贵遗产。
4、文
艺复兴为近代欧洲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近代文明的诞生。
5、文艺复兴也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等东方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西学东渐”后,自文艺复兴发展起来的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被部分的介绍到东方,对当时东方国家的先进知识分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进而推动了这些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6、文艺复兴作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其实质是为 资产阶级服务的,是资产阶级反对旧上层建筑所进行的变革,自身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
7、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中得到重要经验,要长期的和反动势力作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一、宗教改革的起因:
1、中世纪的天主教在西欧对各个方面控制极其严密,不利于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冲破封建统治体系是宗教改革爆发的根本原因;
2、一系列异端学说和运动为宗教改革作了准备;
3、教会的民族化削弱了教廷的权威;
4、教会腐败和对群众的控制以及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是宗教改革爆发的直接原因;
5、文艺复兴的推动作用
二、闵采尔和德国农民战争(1524-1525)失败的原因:
主观上:1农民自己力量分散,组织性差,没有统一的指挥和行动,多次轻信敌人,多次上当,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自我为战;缺乏军事经验,武器装备落后;2、参加者也有新兴的资产阶级,经济上力量弱小,政治上软弱,虽然参加了斗争,但战争激烈时最后动摇妥协投降,最后反过来破坏革命。农民的主要同盟者是城市平民,力量薄弱,对农民战争的作用不大
客观上:当时敌人力量比较强大
三、德国农民战争的性质:是农民反封建的阶级战争,是部分带有共产主义要求,带有无产阶级的革命色彩,纲领反映了市民的要求,也带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四、德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1、这次德国农民战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天主教会在德国的统治地位,天主教会在仅仅上和政治上的地位大大削弱,从此天主教会再也无法恢复到以前的地位,沉重打击了德国封建贵族的统治,骑士贵族的地位进一步下降。从此德国骑士贵族失去了经济基础;
2、客观上为路德教的传播和合法地位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3、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斗争的实践证明,广大农民是反封建的主力军,同时农民需要取得彻底的胜利需要无产阶级的领导,农民只有与无产阶级结成工农联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4、德国农民战争时期是德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五、16
世纪宗教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范围内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大革命,它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从而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在政治上,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在西欧一统天下的局面,新教的出现及广泛的传播,大大削弱天主教会作为西欧封建制度国际中心的特殊地位,冲击了它的反动神权统治,并对世俗封建政权产生影响,动摇了封建国家学说的基础;经济上,大大冲击了西欧封建土地所有制,随着天主教会地产的大量丧失,西欧土地占有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上,宗教改革使人的思想进一步摆脱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桎梏,得到进一步解放。
六、尼德兰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摧毁了西班牙对尼德兰北方的专制统治,使世界范围封建制度在荷兰打开了一个缺口,为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
2、尼德兰革命具有反西班牙的封建专制统治和反西班牙的民族压迫的民族革命的双重性质,这次革命以加尔文教为旗帜,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盟为领导,以城市贫民和农民为主力军,推翻了西班牙在尼德兰的殖民统治,为后来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一个模型和先导,从而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3、尼德兰革命的过程体现了劳动人民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4、这次革命的胜利是正义战胜反动,新生力量战胜腐朽力量,弱者战胜强者的这一重要例证;
5、但是也有不彻底性,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废除,农民土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也是资产阶级软弱性的表现
第四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詹姆斯的专制统治:
政治上宣扬君权神授,君权至上;经济上增加国税,实行专卖制度;宗教上强化国教,迫害清教徒;对外政策上违背资产阶级利益,与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发展友好关系
二、独立派共和国的内外政策:
出卖没收来的地产;镇压群众运动;两次颁布《航海条例》;征服苏格兰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严重打击了英国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后来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变革都提供了先例;
2、摧毁了英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为英国建立世界工业霸权个殖民帝国都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不仅仅对英国,而且对欧洲各国反封建运动产生了巨大反映,马克思称之为“是世界范围内的革命”,它宣告了欧洲新的政治制度的开始,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
第五章 16-18世纪的欧洲
一、三十年战争(1618-1648)
是欧洲历史上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第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是欧洲政治矛盾、领土纷争和宗教意识形态分歧尖锐化的产物。实际是为争夺欧洲霸权,借宗教教派的名义进行的使德意志国内战争演变成国际战争。导火线是捷克“掷出窗事件”。
威斯特伐里亚和约的主要内容:
1)承认新教与天主教享有同等的权利2)瑞典占有德国北部大片土地及一些城市,使德国重要的通航河流的河口落人瑞典的控制之中,波罗的海成为瑞典是内海3)法国获得阿尔萨斯的大部,确立了对土尔、麦茨、凡尔登的所有权4)承认德国诸侯完全独立5)承认大诸侯在战争期间所有扩张的土地,规定新设帝国第八选侯6)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的独立
威斯特伐里亚和约结束了德国境内的战争,大体上确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疆界,并开创了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外交先例,和约是法国大革命前一切国际条约和协定的最初文献。
三十年战争的影响:
1、使欧洲的大国争霸进入一个新时期,争霸斗争也形成了新的格局,西班牙和德意志的势力衰弱,法国瑞典荷兰英国势力上升;2、三十年再给德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其表现是政治分裂加深,经济衰弱和农民的农奴化加速。
二、普鲁士兴起的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关税,支持工商业;中央集权的加强;推行军国主义政策;普鲁士统治者推行开明专制制度
三、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方面,是一次较全面的改革。
军事改革是彼得一世改革的核心,他创建了新军,实行义务兵役制,开办军事学校,引进外国新式武器和战略战术,创建俄国的第一支海军。
为满足军事上的需要,他实行奖励发展工业的政策,通过国家贷款,调拨农奴作为劳动力等办法,鼓励开办手工工场。
为适应战争的需要,提高行政效率,他效仿字欧进行行政改革,1711年设立向沙皇负责的参政院,使大权集中于沙皇;在地方废除旧行政区划,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行政体系,此外,对官吏任命和升迁制度也进行改革,使贵族和官僚融为一体。
为使贵族适应新形势,他对教育文化风俗也进行了改革。将教育置于国家管理之下,简化俄文字母,引用公历,建立了俄国第一家自然博物馆和图书馆,推行西方生活方式,禁止留大胡子等。
对彼得一世改革的评价:
1、改革大大的促进了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改革了行政管理制度,工场和手工业得到了发展,使俄国逐步摆脱极端落后的状态而强大起来,资本主义因素在改革中出现,并得到了强有力的
发展,为后面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2、使俄国农奴制度的国家机器更加完备,扩大了中央集权和沙皇个人的权力;还扶持中小贵族,对官吏任命和升迁制度使贵族和官僚融为一体,巩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对资本主义新的生产关系和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3、彼得一世改革是封建性改革,并且是农奴制改革,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做出改变农奴制的基础的事情,反而是维护农奴制的经济基础;目的是让农奴制更大的发展而不废除,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把西方制度的外壳嫁接在俄国农奴制的躯体上,进而提高沙俄对外扩张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接着对外扩张。彼得一世成为俄国挤身欧洲列强的奠基人。
四、叶卡特琳娜二世的统治措施:
改组中央政权,加强沙皇权力;实行区域政府制度的政策;极力扩大和巩固农奴制把俄国农奴制发展到鼎盛时期。
五、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兴起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制度的时代要求而形成的声势浩大的舆论宣传运动。
主要内容:1评击教会,崇尚知识,提高和传播科学,对蒙昧主义进行挑战;2批评封建特权,向传统的的封建权利挑战;3批评封建专制制度,并为未来社会描绘了美好蓝图
英国:霍布士《论政体》《利维坦》;洛克--反君权神授
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伏尔泰《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卢梭《社会契约论》《认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启蒙运动的历史地位:
1、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是近代自然科学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它的兴起和发展又大大地推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3、启蒙运动中提出的一系列原则和理论,反映的是获得思想解放的资产阶级期望彻底推翻封建制度,确立自己统治的强烈要求和愿望;
4、对促进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起了重要作用。
第七章 北美独立战争
一、杰斐逊的观点:主张对犯错误的人进行教育;人民主权论(成为北美人民反抗英国统治的思想武器);注重教育;提出消灭传统的约束;强调革命的重要性;反对奴隶制度
二、富兰克林的观点:歌颂劳动,赞扬农业;政治上主张普选制度;坚决反对英国的殖民主义
三、北美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战争的正义性;战术方面,采用灵活的散兵战术;华盛顿个人的作用,多次捐献个人财产,以及其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法国等国的参战
四、简评北美独立战争
北美独立战争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又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它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从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这一革命取得重大成果:1北美赢得了
独立为美国社会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2不仅建立了一个共和国,而且也迫使新的统治阶级把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权利写进宪法之中;3在社会经济方面,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半封建社会的租佃制及大地主所有制,埋葬了中部北部的奴隶制,禁绝了西北部的奴隶制,也消灭了长子继承制等封建残余,但这些成果离民众的要求很远,有许多方面在革命中没有实现。
1)革命没有实现普选制,穷人被剥夺选举权,享有选举权的是有产阶级;2)没有摧毁南部的奴隶制,南方黑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3)没有完全把租佃制和大地主所有制铲除,还保留残余;4)西部土地问题没有获得民主解决
因此,其革命的不彻底性还够是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是资产阶级的民族革命。北美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的民族精神为后来国家争取民族解放提供了榜样,同时这种精神也鼓舞美国民众为以后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巨大动力。
五、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1、改邦联制为联邦制,政府实行三权分立,互相制约;2.立法权属于由参众两院组成的联邦国会;3.行政权属于总统;4.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设立的法院,实行终身制;5.联邦宪法必须经9个州以上批准才能生效。
六、1787年宪法的作用:
1.1787年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中央集中军权.财权.外交权等重大权力,发挥了保护国家和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它创立了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它是近代第一部单一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所确立的三权分立和制衡原则,改变了特权阶层凌驾法律之上的专断局面,是对人类社会的伟大创举,她所确立的总统共和政体成为日后资本主义政体的一个模式;
3.但它没有废除奴隶制,这是它的一大缺陷。(独立战争时期,民主派决议废除奴隶制度,但由于资本主义体制与奴隶制的矛盾还没有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某种程度上说,奴隶制还是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补充和配合角色,废除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废除奴隶制还没有写进宪法。
第八章 法国大革命
一.雅各宾派专政的统治措施:
1.土地措施:颁布三个土地法令,彻底解决了大革命的基本问题--土地问题;2.宪法措施:通过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共和国宪法--1793年宪法,也是世界上近代史上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宪法;3.恐怖措施:目的是稳定局势,包括政治.经济.行政和宗教恐怖四个方面;4.组织前线战争和后方生产。上述的四个措施巩固了雅的统治,打退了列强的入侵,保卫和发展了生产,稳定了市场。
二.雅各宾派能打退国外进攻和镇压国外叛乱的原因:雅有保卫法国革命政权的决心
;依靠团结人民,发挥人民潜在的力量;法国军队是胜利的重要因素,军队成分主要是农民构成,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农民支持雅各宾派;采取了新的战术,利用灵活多变的散兵和密集纵对相结合,欧洲反法联盟多为雇佣军,因此士气低落,使用老战术
三.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1.是一次波澜起伏曲折复杂的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大起义,封建势力的顽抗,还与其他欧洲封建国家的封建势力相勾结,广大法国人民群众几度联合起来斗争,一再愤起斗争,使得这是一场革命雄伟壮丽的大革命;
2.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并以自己的革命行动影响了革命的立法,也为自己争取了一些民主成果,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一部又一部宪法,后一部又比前一部先进完善,革命沿着上升的路线阶段发展,热月政变是法国大革命上升路线终止的标志,雅各宾派阶段是最彻底最深入最进步最激进的一个阶段,无论在深度上在广度上都超过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的资产阶级革命;
3.大革命也是法国商业资产阶级肚掌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4.大革命的结果是用新的剥削制度代替旧的剥削制度,历时10年的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伟大的深远的,它不仅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它动摇了欧洲君主制国家的封建专制制度,它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拉美人民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影响了19世纪的历时发展。
四.评价热月政变(1794.7)
1.热月政变使法国革命政权从一个资产阶级手中转移到另一个资产阶级手中;2.热月党人反对雅继续推行恐怖主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3.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革命运动评价不能脱离历史背景,它既不标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也不能说是革命的结束,它标志着法国政权从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手中转移到温和派手中,它是恢复和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统治秩序的重大转折点;4.雅以恐怖手段镇压了持不同政见的革命家和政治派别,既违背了《人权宣言》的原则,也破坏了自己曾崇尚的民主政治,从而使雅自身陷入困境。
五.巴贝夫的贡献:
1.提出社会改造方案,并提出实现这方案的手段和方法--暴力革命;2.具有了经济斗争的观点,提出18世纪法国革命是剥削阶级与剥削阶级的斗争;3.主张革命成功后实行革命专政;4.认识到近代工业的进步性,指出机器生产对社会的作用
六.法国大革命超过英国、北美的原因:
1.在革命前后,法国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比英国北美革命前的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尖锐,第三等
级与第一.第二等级矛盾尖锐。尤其是人民对统治阶级反抗激烈,因此在革命中人民群众的情绪高涨积极;2.领导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资产阶级面临国内的封建势力和欧洲君主国家的干涉,资产阶级为了反抗国内外的敌人从而和人民群众相联系,颁布一系列有利于群众的宪法;3.从法国资产阶级本身来说他们比起英国和北美的资产阶级更进步,由于他们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愿望。
第九章 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维也纳会议
一.拿破仑执政府的对内政策
1.建立完善资产阶级军事官僚机器:1)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制,取消一切地方自治机构:2)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和一支绝对效忠服从于他的近卫军3)加强侦察机构,建立警卫署.告密制度和司法部;2.在官员遴选上,他采取宽宏大量.任人唯贤的政策;3.镇压王党叛乱;4.整顿和改变宗教政策,利用宗教作为巩固政权的工具;5.制定《拿破仑法典》,一法律形式确立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6.迫害民主势力及人民的政策,剥夺了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
二.《法国民法典》
1804年3月公布,1807年改为《拿破仑法典》。从法律上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填补了罗马法民事方面的缺陷,它是法国大革命和启蒙思想相结合,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为以后欧美国家的法律制定提供了借鉴。
《法国民法典》的重要内容:
1.明确规定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保证“个人得以自由支配属其所有的财产”,确立了绝对的个人所有制;2.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封建特权和封建割据,主张人人自由平等,所有法国人都享有同等的民事权利;3.肯定农民取得土地的合法权利,把大革命时期形式的小农土地所有制从法律上固定下来;4.制定婚姻.交易.继承.契约等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的准则
三.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一种)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双面性。在战争初期,法国军队的胜利不仅粉碎了反法同盟复辟波旁王朝的阴谋,而且震撼了欧洲封建制度,对其进行有力的动摇和沉重的打击,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阻碍,也有利于欧洲各国的统一以及经济的发展。欧洲的封建秩序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反过来又为法国资产阶级政权创造了合适的环境,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战争初期对欧洲起进步意义。
另一方面,拿破仑战争也有侵略的一面,到战争后期其侵略越来越明显,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军事行动中公开掠夺,军事行动胜利后索取赔款,从被征服的国家搜刮财宝;2)把被征服国家作为法国的工业原料供应及商品销售市场,强迫
被征服国家取消法国商品进入这些国家的进口税;3)他实行以战养战的政策,无限制征发当地壮丁补充战员,参加与他们毫无相干的战争,在征服地补充后勤保障。
四.法国对外战争的性质(第二种)
在保卫和扩大法国大革命成果的一面,也有侵略的性质,具有双面性。对外战争是资产阶级政权与欧洲君主国家战争的继续,法国对外战争有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保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发同时具有反封建干涉的性质,具有正义性质的一面,但作为资产阶级利益代言人的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掠夺征伐的性质,他用他达到马刀为法国资产阶级占领商品市场原料产品,他对国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进行镇压;客观上为波旁王朝的复辟创造了条件,他既是革命成果的捍卫着,同时也是绞杀者。
五.为什么拿破仑屡战屡胜?
1.战争在有侵略性的同时,也有进步性和正义性,在战争初期,正义性占主导地位;2.法国通过18世纪末大革命由封建专制国家转为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工业农业等都有了很大发展,为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3.他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军事官僚机器,行政效率高,为军事行动的胜利提供了很大方便;4.他的军队成分,军队主要由农民阶级组成,《拿破仑法典》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大量农民积极参军,在战场上表现出极大的勇敢性和不怕牺牲的精神;5.他要求尊重士兵的自尊心和荣誉,对士兵论功行赏,极大的调动了士兵的积极性;6.他继承了法国大革命中优秀战略战术以及个人的军事指挥才能。
六.维也纳会议(1814.10.1-1815.6.9)
性质是反革命的分赃的,复辟的。这次会议是世界近代史上时间最长、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也是世界史上最奇怪最具阴谋性的会议,连形式上的开幕式和闭幕式都未举行过,一切由强国在秘密会谈中决定。
维也纳会议重建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秩序,并把弱小国家重新置于强国的民族压迫之下,所以它的反动性质是十分明显的,它的决议也是违反民族和民主原则的。大会真正目的在于战胜者瓜分战败者的财产,因而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分赃大会。在列强的强权政治下,欧洲出现了均势的局面。维也纳会议确立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之为维也纳体系。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国际间的争端,客观上促使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七.《最后总决议》的主要内容
1.按正统主义原则,恢复欧洲许多国家封建王朝的统治;2.按照领土补偿原则,任意处置欧洲领土及海外殖民地;3.按梅特涅的方案,建立德意志邦联,包括24个邦和4个自由市,
奥地利代表主持邦联会议;4.把法国限制在1790年的疆界内,确定瑞士为永久中立国;5.维持意大利的分裂局面,并把它的大部分土地至于奥地利的主宰之下。
第十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议会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加速;工场手工业技术的发达;技术人才优势;国内发达的贸易市场;自由的竞争机制;优越的岛国位置和顺畅的交通网络
二.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
1.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为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促进了城市的勃兴和发展,导致人口分布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3.促使资本主义取得绝对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打下了基础;4.加强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大农场;5.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美国工业革命的特征
1.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创造技术革新和专利发明相结合;2.;以交通运输作为变革的先导;3.工业化的进程与西进运动相互促进,同步发展;4.科学与生产技术日益紧密结合形成新兴工业。
五.工业革命的概念
从社会变革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具有三层内涵:其一是指工具的改良和非生物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和推广;其二是指生产组织.产业结构以至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变化;其三是指由此发生的社会整体变革,实际上它表示的是一个历史时期:一个诞生近代工业社会的时期。
六.法国工业革命落后于英国的原因
占优胜的小农经济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自由劳动力供给受影响;以精美服饰和高级奢侈品生产为主的手工业结构阻止了技术的改造;金融贵族热忠于信贷投资活动
巴黎工人六月起义(1848年)失败的原因
无论当时无产阶级的成熟程度是资产阶级所在发展阶段都无法走向共产主义;起义基本上是自发的是被激起来的;没有计划没有纲领和领导人;巴黎工人在这个起义过程中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总的来说,当时无产阶级革命还不具备胜利的条件.
六月起义是世界近代史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第一次公开的大搏斗,起义冲击了资产阶级统治秩序,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失败是1848年法国革命的转折点,在这以后,工人阶级不再掌握武装,资产阶级可以随心所欲的掌握政权。
七.1848年革命的总结1.任务.性质和特点2.历史地位和意义
1.任务:彻底扫除封建制度及其残余势力,发展资本主义:
性质:1848年欧洲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
特点:带有广泛的人民性,革命沿着下降线发展
:民族解放斗争对推动革命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小资产阶级的动摇妥协,以及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学说的欺骗性得到了暴光。
2.历史地位和意义:
1848年革命是欧洲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次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及其残余势力,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根本上冲垮了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反动秩序,为欧洲各民族的统一运动准备了条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为工人阶级和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经验教训。
八.1848年欧洲革命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1.时代不同:早发生在手工工场时期;1848年革命发生在工业革命趋于完成时期
2.早的资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具有积极性,以极大的热情投入革命的斗争中;1848年革命,资产阶级失去斗争的积极性,表现出怯弱妥协,甚至具有反革命的倾向
3.政权的转移上不同:早政权渐次从温和保守派手中转移到激进派手中;1848年相反
4.无产阶级的党悟性不同:1848年革命无产阶级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认识到要获得解放就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早无产阶级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它与资产阶级的共同敌人是封建地主阶级,它追随资产阶级进行革命
5.1848年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给无产阶级以先进的指导思想;早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