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和病原物互作研究PPT讲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病原物不能克服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病原物
与寄主具有不亲和性(incompability), 病原物不致病性,寄主表现抗病。
第三节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真菌
病毒
细菌
• 病原物接触寄主后,引致寄主植物发病的
机理:机械穿透、营养物质掠夺和化学致 病作用等。
• 在病害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病原物
寄生能力、机械穿透和代谢产物被称为病 原物的致病因素(pathogenicity factor)。
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B. graminis f. sp. Tritici,引起小麦白
粉病;
B. graminis f. sp. Hordei,引起大麦白
粉病。
• 生理小种(physiological race,通常简
称小种):专化型内形态相似、但对同一 寄主植物不同品种表现出不同致病性的群 体称为~.
一、机械穿透
病原真菌、高等寄生植物和线虫可以通过对植物表面施加机械 压力而侵入。
• 真菌菌丝(芽管)和高等寄生植物的胚根接触并附着在植物表面,
前端膨大,形成附着胞,产生侵入钉(penetration peg),对 植物表皮施加巨大的机械压力,并分泌相应的酶类,软化并穿 透角质层和细胞壁而侵入。
• 真菌在植物表皮下的组织中形成子实体时,施加相当大的机械
菌的寄主植物起作用。例如,引起玉米小斑病的玉蜀黍离
蠕孢Bipolaris maydis T小种产生的T毒素对T型雄性不育
细胞质的杂交玉米毒性很强,而对其他玉米品种毒性很弱。
• 非寄主专化性毒素 (non-host-specific toxin,NHST):
可以影响病原菌的寄主 植物和一些非寄主植物。例如,引
• 许多病原真菌可以直接穿透植物表皮而侵入。真菌能
产生一系列降解表皮角质层和细胞壁的酶,直接侵入 过程就是部分地或全部地通过这种化学穿透方式。
四、毒 素
• 毒素(toxin)是指病原物产生的一类小剂量即可对寄主有
明显损伤和致病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可以
是多糖、糖肽或多肽类化合物,或杂环类有机化合物等。
寄生性和致病性
寄生性: 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 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致病性: 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 起病变的能力。
专化型、生理小种和致病变种
病原物种下的几个分类单元:
• 病原物种内可分为不同的专化型及生理小
种。
• 专化型(forma specialis,简称f. sp):病
原物种内形态相似,但对不同属寄主植物 的致病性不同的类群称为~。例如,禾布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1. 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关系 • 2. 寄生性和致病性 • 3. 专化型、生理小种和致病变种 • 4. 死体营养型和活体营养型 • 5. 亲和性和非亲和性
共生、共栖和寄生
植物与相关微生物之间主要有三种相互 关系。
1、共生(symbiosis) 2、共栖关系(commensalism) 3、寄生(parasitism)
起烟草野火病的烟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abaci产生
的烟毒素处理烟草和其他植物都可以产生症状。
毒素的作用机理
✓毒素与寄主植物细胞膜上的某种蛋白质产
生相互识别作用;
✓影响寄主细胞膜的透性,导致寄主细胞内
电解质的渗漏;
✓影响寄主体内某些酶活性,抑制寄主核酸
与蛋白质的合成;
✓作为一种抗代谢物,抑制寄主某些生长必
• 毒素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致病物质,它能在很低浓度下诱发
植物产生病状。有些化学物质,当浓度高到一定程度时, 也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或毒害作用,这些物质 就不能称为毒素。
• 毒素是重要的致病因子,真菌、细菌,毒素影响植物形态、
生理生化特性。
毒素分类
根据影响寄主范围的不同,毒素可以分为两类。
• 寄主专化性毒素 (host-specific toxin,HST): 仅对病原
• 许多病原物种下直接分为不同的生理小种。 • 病原细菌中则用致病变种(pathovar,简
称 pv. )和菌系(strain),而病毒中则 常用株系(strain)等术语表示种内致病 性的分化。
死体营养和活体营养
寄生物从寄主植物获得养分,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1、死体营养生物(necrotroph):寄生物先杀死 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然后从中吸取养分, 营这种生活方式的生物称作死体寄生物。
2、活体营养生物(biotroph):寄生物从活的寄 主中获得养分,并不立即杀伤寄主植物的细胞 和组织。营这种生活方式的生物称作活体寄生 物。人们将只能活体寄生的寄生物,称为专性 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
亲和性与不亲和性
• 病原物克服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病原物与寄
主具有亲和性(compability),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有致 病性,寄主表现感病。
压力,致使细胞壁角质层扩张、突起和破裂,子实体外露。
• 寄生性种子植物可以形成吸器穿透寄主表皮,与寄主的维管束
组织相连。
• 线虫则先利用口针(stylet)反复穿刺,最后穿透植物表皮细胞
壁,头部或整个虫体进入植物细胞中。
二、夺取寄主的生活物质
• 各种病原物都具有寄生性,能够从寄主上获得必要
的生活物质。
需的次生代谢物的产生。
几种重要的寄主选择性毒素
毒素名称
植物和病原物互作研究课件
Preview
一.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二.茄科蔬菜灰霉病 三.茄科蔬菜疫病 四.茄科蔬菜青枯病 五.茄科(番茄)病毒病 六.豆科蔬菜的火疫病
第四章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研究
第一节 病原物在互作中的作用 第二节 植物的抗性在互作中的作用
第一节 病原物在互作中的作用
• 寄主体内或体表的寄生物越多,消耗的养分也越多,
从而造成寄主植物的营养不良、黄化、矮化,甚至 枯死等症状。
• 半寄生类对寄主的依赖主要是水分,因此对寄主的
影响一般较少,危害较轻;
• 全寄生植物对寄主的损害极大,很快就使寄主黄化
致死。
三、酶
• 病原物产生的与致病性有关的酶很多,主要有:
角质酶(cutinase)、果胶酶(pectinase)、 纤维素酶(cellulase)、半纤维素酶(hemi~) 和蛋白酶(protease)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