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油画的发展历程:早期
距今 400年前,意大利天主教士利玛窦等人来华传教,把欧洲油
画作品带进中国。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利玛窦向明神宗朱翊钧所献礼品中就有天主像、圣母像等。这种精细逼真的绘画,使中国画家感到惊异,但并未给予较高的艺术
评价,也没有中国画家追随这种画法。到清朝初年,有很多擅长油画
的欧洲传教士来华,并在宫廷供职。其中较的有意大利人郎世宁、潘
廷章,法国人王致诚等。他们是中国宫廷内第1批外籍画师,曾受命绘
制过多幅油画肖像。乾隆帝弘历曾命宫中选少年奴仆,随洋人学泰西
画法(油画技法)。现存满族画家五德的纸本油彩山水画,便是这个时
期中国画家的油画作品。
油画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
最早出国学习油画的广东画家李铁夫,于1887年到美国,曾受业
于J.S.沙金,并以作品奖金和卖画所得,资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最
早到日本学画的李叔同,于1910年学成回国,随即在天津、杭州和南京
从事美术教学,他首倡石膏模型和人体写生,并在学校中组织洋画研究会。辛亥革命以后,出国学画的人渐多,他们的去向主要是欧美和日本。较早去欧、美学画的有李毅士、冯钢百、吴法鼎、李超士、方君
璧等人,后又有林风眠、徐悲鸿、潘玉良、周碧初、庞薰□、颜文□、常书鸿、吕斯百、吴作人、唐一禾、周方白、吴大羽等。继李叔同之
后留日的有王悦之、许敦谷、陈抱一、胡根天、俞寄凡、王济远、关良、许幸之、倪贻德、卫天霖王式廓等人。40年代赴法国学画的有吴
冠中、刘文清等人。
中国留学生初到西欧时,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已在画坛取得稳
固地位,学院派古典主义虽有人支撑,但其影响已趋式微。在日本,
以黑田清辉为代表的新进画家,已经以印象主义的艺术观点改变了日
本美术教育的内容。因为日本不像法国那样具有深厚的油画艺术传统,所以留日学生(包括最早的李叔同)在艺术上普遍倾向于印象主义以后
的各流派。留欧的李毅士、吴法鼎、李超士、徐悲鸿、颜文□、常书
鸿等人,提倡古典的写实主义美术。留学生归国后,通常都以美术教学
为职业,通过所在的学校,传播自己的艺术思想和绘画技法。
油画的发展历程:20~30年代
艺术旨趣相投的画家曾组成各种社团。成立较早的东方画会、天
马会、晨光美术会虽然都以油画家为骨干,但活动内容不拘一格。30
年代由庞薰□等人发起的决澜社,倡导和介绍西方现代绘画;由留日学
生组织的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则宣扬超现实主义绘画。因为这些画会的
活动偏于上海一隅,活动时间又较短促,未能发展成有影响的艺术流派。但能够看出中国油画家在如何看待西方现代绘画方面,存有着矛盾。1929年初第1届全国美展期间,徐悲鸿与徐志摩关于西方现代画家评价的论争,便是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徐悲鸿贬斥印象主义、野兽主义
某些画家的绘画,称P.-A.雷诺阿、P.塞尚、H.马蒂斯的作品为“无耻
之作”。徐志摩则起而为之辩护,力争这些新派画家的艺术地位和作
品的价值。从当时从事油画艺术的画家看,学习印象主义以后诸家的
人数较多,学习古典油画的画家较少,真正掌握古典油画技巧的画家
则更为罕见。
油画的发展历程:50~70年代末
1949年以后,中国油画家面临全新的历史时期。老解放区和国统
区的画家汇成团结的队伍,巨大的社会变革使油画创作从内容到形式
都有了深刻的变化。油画家面临新的课题: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为工
农兵服务,深入群众生活等。新、老油画家都有一个调整或改变原有
的艺术面貌,以适合新时代的任务。通俗的写实手法,带有理想主义
的新生活题材,成为油画创作的共同面貌。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和
罗工柳的《地道战》,是两个经历、修养不同的画家,为表现新的时
代殊途同归而取得的成功,所以颇具代表性。50年代的油画创作以表
现革命历史、反映社会主义劳动和建设为主。1949年前占据油画创作
主要位置的风景、静物越来越少。吴作人的《黄河三门峡》、《齐白
石像》(见彩图《齐白石像》(中国现代)),胡一川的《开镣》、莫朴
的《入党宣誓》、艾中信的《红军过雪山》(见彩图《红军过雪山》
(中国现代))等作品,与30~40年代的油画迥异,显示了油画家个人
风格的重大转变。
油画的发展历程:70年代末~80年代
1978年以后,中国油画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画家和观众对
虚套、粉饰的反感,对民族和个人命运的思索,使油画创作的境界有
了新的开拓。有些画家以深沉凝重的笔调,对当代生活作历史性的考察;有些画家则以诗人的眼光,表现美的心灵和美的意境。《1968年×
月×日雪》(程丛林,见彩图《一九六八年×月×日雪》(中国现代))、《不可磨灭的记忆》(杜键、高亚光、苏高礼)、《峥嵘岁月》(林岗、
庞涛)、《红烛颂》(闻立鹏)、《蒋家王朝的覆灭》(陈逸飞、魏景山)、《高原的歌》(詹建俊)、《春华秋实》(朱乃正)、《塔吉克新娘》(勒
尚谊)、《钢水、□水》(广廷渤)、《迎新娘》(鄂圭俊)……这些作品
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老画家吴冠中、韦启美和中年
画家罗尔纯、妥木斯、曹达立等人在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富有个性色
彩的表现方法的探求上作出的成绩,显示油画家对绘画形式和个性特
色的关心。《父亲》(罗中立)和《西藏组画》陈丹青,(见彩图《西藏
组画—进城》(中国现代))的出现,从创作思想上标志着一个新时期的
开始,一个旧时期的终结。大批新起的青年画家,则完全以新的眼光
观察生活和艺术。他们广泛吸收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观点,实行大
胆的艺术试验。长期存有于中国油画界的作品面貌单调、贫乏的弊病,正在得到矫正。从画家、作品及观众的关系来看,油画已经成为能够表
现中国人的心理和感情,又能为中国人所充分理解的中国艺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