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效果。方法150例中风后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0%、97.3%,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7%、7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粘度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治疗组的血浆粘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可取得较高的临床疗效,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浆粘度,还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柴胡汤加减;中风后眩晕;临床效果

眩晕是指人们两眼昏暗、视觉昏花,感觉外界物体旋转晃动,无法站立。相关研究显示内耳迷路积水是引发晕眩的主要因素[1,2],临床症状主要为:恶心、听力减弱、发作性眩晕以及耳鸣等,若眩晕程度较轻,闭目休息症状会自行消失,若病情严重,会出现旋转、晕船以及难以站立的情况,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在中医研究中,将眩晕分成风、火、淤、痰等类型,主要发病机制为脑部供氧不足引发的脑组织坏死病症,且具有反复发作性的特点,西医治疗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研究发现小柴胡汤治疗中风后眩晕可取得较高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本院在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中风后眩晕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并分析了具体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中风后眩晕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0.1±

2.1)岁;对照组中男42例,女35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1.1±2.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风后眩晕的诊断标准,且均了解自身情况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肝、肾、肺功能障碍者、严重精神病患者、不配合治疗者、对药物过敏者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主要药物为地芬尼多片,3次/d,2片/次,口服,1个疗程为1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并根据病情进行药量的加减。药物的主要成分为:大枣5枚、黄芩10 g、生姜10 g、柴胡24 g,人参10 g、半夏10 g、炙甘草5 g。若出现气虚血亏情况应加入葛根10 g、黄茂32 g、当归5 g。若患者眩晕期间伴随痰浊,应加入白术10 g、茯苓10 g和陈皮10 g。若出现血瘀应加入川芍10 g、赤芍9 g和桃仁10 g。1剂/d,1剂煎2次,每次煎出药汁为550 ml,分2次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愈:患者眩晕症状消失,无不良反应出现。显效:患者眩晕症状有缓解,头稍微有眩晕情况,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有效:患者眩晕症状有改善,有旋转肝感,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但质量会受到影响。无效:患者眩晕症状无改善,且有加重情况。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0%、97.3%,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7%、7

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血浆粘度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粘度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治疗组的血浆粘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眩晕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于老年人身上,且病情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根除的特点,眩晕是患者在中风后,造成脑动脉硬化出现脑供血不足导致的。中医认为,患者出现眩晕主要是肝伤造成的气郁,脾虚不运引发的生痰所致。因此中医治疗的原理为疏肝健脾。小柴胡汤来自于医药书籍伤寒论,主要成分为:柴胡、生姜、半夏、人参、大枣以及甘草。具有和解少阳、驱邪扶正的效果[3,4]。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目眩、口苦、咽干等症状,而柴胡和黄苓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的效果,患者通过调理后,会恢复气机,肝脾处于通畅状态,解决口苦、咽干等症状。大枣、党参以及甘草具有益气健脾、确保脾运健盛、阻断痰生源头的效果。生姜和半夏则具有化除痰液、降逆止吐的效果。此药方为基础药方,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减,若出现气虚血亏情况应加入葛根10 g、黄茂32 g、当归5 g,具有活血补血、改善心悸、眩晕的效果。若患者眩晕期间伴随痰浊,应加入白术10 g、茯苓10 g和陈皮10 g,具有调理气血、燥湿利水、祛痰、健脾益气的效果。若出现血瘀应加入川芍10 g、赤芍9 g 和桃仁10 g,具有养肝明目、调理气质的作用。若出现阴虚,可加入栀子和龙胆草,具有改善眩晕的效果。

综上所述,选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可取得较高的临床疗效,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浆粘度,还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韩国杰.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1):2951-2952.

[2] 韩世扬.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6):217-218.

[3] 张朝阳.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疗效评价. 中医临床研究,2014,6(8):115-116.

[4] 陈全叶.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146-1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