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霉素复制大鼠微小病变肾病模型的研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霉素复制大鼠微小病变肾病模型的研究

张 悦1 魏 民2 王 谦2 楚 非2 严 京2 李伯光2 贾 旭2

收稿日期:20002082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 39570893)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200032

2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100029

作者简介:张 悦,女,35岁,肾脏病理学博士后

魏 民,男,69岁,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病理学杂志副总编辑。研究方向:肾脏病理

关键词 微小病变肾病;阿霉素;肾小球上皮细胞;大鼠中图分类号 R692131;R 2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7399(2001)022*******

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复制大鼠的微小病变肾病模型,其形态学改变和临床表现与人的微小病变肾病相似,是国内外公认的理想的微小病变肾病模型。然而用该方法复制大鼠模型时未见有新月体形成和肾小球硬化的报道。本研究用阿霉素复制SD 大鼠的微小病变肾病模型,并于第7周时观察到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形成。

1 材料和方法

1.1 

造模方法 雄性SD 大鼠50只,二级,体重200~220g (由北京市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京动许字017),二级动物室

内饲养。分为正常组20只和模型组30只,其中模型组一次性尾静脉内注射阿霉素溶液(意大利爱宝大药厂生产)2mg/

ml (用生理盐水配制),药量715mg/Kg 体重〔1〕

1.2 

观察指标 各组大鼠于注射阿霉素后1、2、3、4、7周处死取肾皮质,分别进行如下观察:(1)光镜观察:肾皮质经

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包埋,制成4μm 厚的石蜡切

片,分别进行HE 、PAM 2HE 染色,光镜下观察肾小球的病变程度。(2)透射电镜观察:聚乙烯亚胺(PEI )染色检查肾小球基底膜阴离子位点〔2〕。

2 结果

2.1 

光镜观察 注射阿霉素后,病理组大鼠1周杀检,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淤血,基底膜尚完整,肾小管腔内有蛋白管型出现;第2周杀检,可见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肿胀、毛细血管淤血,肾小管腔内有大量蛋白管型,间质血管高度充血,部分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第3周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内淤血及肾小管内蛋白管型较前增多;第4周可见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肿胀明显,并有小新月体形成及球囊壁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图1);第7周,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呈缗钱状、系膜细胞轻度增生、脏层上皮细胞肿胀,部分大鼠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襻节段性硬化伴肾小管萎缩,系膜

基质增生(图2)

图1 病理组大鼠第4周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球囊壁纤维化,有新月

体形成。PASM 2HE

×400

图2 病理组大鼠第7周光镜下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襻节段性硬化

伴肾小管萎缩。PASM 2HE ×400

2.2 

透射电镜观察 病理组于电镜下可见弥漫性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变形、扁平、融合、足突间闭合连接形成,部分上皮细胞足突断裂,有微绒毛形成,第3周G BM 的阴离子位点明显减少几近消失。

3 讨论

阿霉素及其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足细胞或使足细胞代谢紊乱,造成足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基底膜中阴离子位点改变,从而使肾小球滤过膜的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受损导致蛋白尿的发生〔3〕。本文采用了Bertani 等的方法复制了大鼠的阿霉素肾病的模型,但观察时间延长3周。前4周的动态观察

发现肾脏的病变符合文献报道〔1,4〕

。但注射阿霉素后第7

周可见部分大鼠有肾小球节段性硬化,这在国内外文献中未

・871・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J Clin Ex p Pathol 2001Apr ;17(2)

见报道。因此,本实验不仅成功地复制了大鼠的微小病变肾病模型(前4周),而且观察了由微小病变肾病发展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过程(第4周~第7周)。由此证明一次性注射阿霉素(715mg/Kg体重)可以进一步制作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动物模型,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Bertani T,Poggi A,Pozzoni R et al.Adrimycin2induced nephrotic

syndrome in rats:sequence of pathologic events.L ab Invest,1982;

46(1):16~23

2 Pilia PA,Swain RP,Willians AV et al.G lomerular anionic sites distribution in nonproteinuric rats:a computer2assited morphometic analysis.A m J Pathol,1985;121(3):474~85

3 Schreck R,Baeuerle PA.A role for oxygen radicals as second mes2 sengers.T rends Cell Biol,1991;1:39~42

4 陈重义,刘利平.蛋白尿大鼠基底膜阴离子位点变化.中华病理学杂志,1993;22(6):350~2

肠系膜巨大淋巴结增生症1例苏 平1 郝冀玲2 李俸媛3 刘卫平3

关键词 肠系膜肿瘤;淋巴结增生

中图分类号 R73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7399(2001)022*******

患者女,33岁,右上腹隐痛不适3年,1个月前自己扪及中上腹肿块。全身情况好,无发热,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无肿大。常规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B超示中上腹5cm×7 cm肿块。CT示肠系膜淋巴源性肿瘤。剖腹探查,见肠系膜根部肿块。

病理检查 肿块7cm×5cm×6cm、3cm×2cm×2cm 及2cm×115cm×115cm3个,包膜完整,实性,切面均一灰黄色,质中。镜检:大淋巴结内为弥散分布的滤泡样结构,滤泡生发中心变小或消失,

中央由透明变性的小血管穿入,外套层明显增厚,小淋巴细胞绕中央呈同心圆层状排列,形似葱皮样(图1),滤泡间区毛细血管增生,伴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窦消失。余2个较小的淋巴结中以小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形成边界模糊的结节样结构,生发中心不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这些增生的小淋巴细胞为B细胞标记CD20+、bcl22-、cyclinD1-、T细胞标记CD45RO-。

病理诊断:肠系膜巨大淋巴结增生症(透明血管型)。

讨论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giant lymph node hyperplasia)又称Castleman病。文献报道以纵隔、肺门和颈部多见,腹膜后及肠系膜等处发病者则较少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中年患者。病变一般发生在淋巴结,偶可见于四肢软组织、肺、喉和眼眶等结外部位。临床分为局限性和多中心性两类,局限性患者多无临床症状,仅在体检或偶然发现孤立

收稿日期:2000211220

作者单位:1云南省昆明铁路局中心医院病理科,昆明 650011 2四川省广汉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广汉 618300

3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成都 610041图1 滤泡样结构中心为透明变性的小血管,外套层增厚,呈葱皮样改变。HE×175

性肿块,本例即为局限性病例。多中心性者常有系统症状,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可累及脾脏,发热、乏力,体重减轻,血沉加快,多克隆性高球蛋白血症和低白蛋白血症,并可合并严重感染或肿瘤而预后差。病理一般分为透明血管型和浆细胞型两种组织学类型,国外有作者还提出混合型,即为前两型病变共存。局限性患者90%以上为透明血管型,多中心性患者的淋巴结病变几乎都为浆细胞型。文献中也可见到一种类型转化为另一种类型或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局限性转化为多中心性病例的报道。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为良性病变,特别是(透明血管)局限性者,仅做病变淋巴结的手术切除即可治愈。但也有报道局限性病变继发高恶性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的情况。而多中心性组织学类型常为浆细胞型,预后不良。而且发生淋巴瘤转化的机率也较高,治疗除用激素外还需选用其它化学药物治疗,所以在临床上对于Castleman病,不论是哪种组织学类型都应进行随访观察。

9

7

1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J Clin Ex p Pathol 2001Apr;1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