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内源性拟交感活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病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内源性拟交感活性

医疗卫生是人类文明之一,

心脏病学,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脏病学基本概念

“内源性拟交感活性”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内源性拟交感活性某些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与β-受体结合后,除能阻断β-受体以外,其本身又有兴奋β-受体的作用,此称为内源性拟交感活性,亦称部分激动作用(partial agonistic action)或内在活性(instrinic activity)。

一般地说,这些药物以阻断作用占优势,故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兴奋作用不易表现出来,但在预先给予利血平(以耗竭儿茶酚胺)处理过的实验动物,再用具有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药物,这时便可出现β-受体的兴奋作用,表现为心率增快和房室传导增速,以及心肌收缩力加强和心输出量增加等。

内源性拟交感活性较强的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吲哚咯尔和醋丁心安等,其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及收缩支气管的作用,较不具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药物为弱,故临床应用较为安全。

但实际应用时亦不能放松其对诱发心力衰竭的警惕,因曾有文献报告此类药物也可诱发心力衰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