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工作
S t ude nt W or k圄大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
李艳平朱宏周鼎
(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三河065201)
摘要本文以四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现今大学生对灾害的了解程度、防灾意识、应急能力以及自救互救技能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据此提出关于提升大学生防灾意识和能力的可能性对策。
关键词灾害科普宣传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C ur r ent St at us and St r at egi es of C ol l ege St udent s’A w ar enes s
of D i sa s t er Pr event i on and R e duct i on and C apa ci t y
L I Y anpi ng,Z H U H ong,Z H O U D i ng
(Ins t it ute of D i sast e r P r event i on,S ar t he,H ebei065201)
A bs t r act T he pap er m ai nl y condu ct s a s ur vey,w hi ch i s basi ng on t he s m de m s of f o ur uni vers i t i es.The s urvey i nc l udes
f ol l ow i n
g i t em s:under s t andi n g of t he di sas t er,di sa st e r a w a r ene ss,s el f-he l p and m ut ual ai d em er genc y r es po ns e ca pabi l i-
t i es and ski l l s,and accor di ng l y pr opo s ed t o enha nce t he c ol l e ge s t ude nt s o n aw ar enes s and pr event i on t he possi bi l i t y of count er m easur es capabi l i t i es.
K ey w or ds di sas t e r s ci ence popul a ri za t i on;a dve rt i si ng pr of es si onal s;t ra i ni ng m od e;st r at egy
0引言
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频突发,每次灾难的突发带来的便
是人员的伤亡和财物的损失。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的显示,有
很多在灾难初发期有机会求生的人也会因为应急知识的薄弱
而导致无法自救或者他救,因此防灾减灾意识成了当下最为
关注的话题。
本文旨在更好地了解目前大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及能力的现状,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防灾减灾意识的教育和宣传。
1大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现状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在防灾减灾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更为大家所关注。
那么,当下大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怎么样呢?能否基本突发灾难?学校又应该如何看待现在大学生的防灾减灾能力?本次调查抽样院校为中国地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防灾科技学院、华北科技学院学生。
样本容量为450人。
本次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408份,问卷回收率为90.67%。
1.1大学生对于防灾减灾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应急能力较低
增强社会公众应对灾害的能力以及自救能力,是防灾减灾知识的科普宣传的重要责任,也是防灾减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大学生防灾减灾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
根据数据显示:70%的大学生认为了解一些,21%的大学生认为了解的很少;而认为了解了解很全面的只占5%,另外还有4%的人认为这方面知识几乎没有掌握。
这反映出当下大学生防灾减灾知识薄弱,社会、学校以及个人都应该加强防灾减灾知识的教育宣传及学习。
“大学生在防灾减灾、求生技能等灾害教育面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具体情况见图1。
图1大学生在防灾减灾、求生技能等灾害教育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
1.2学校对防灾减灾教育有一定程度的重视
学校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学校范围内全面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不仅有利于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而且能够使防震减灾教育深入人心。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4%的学生都表示自己所在学校比较重视防灾减灾方面的宣传教育,当然也有12%的学生表示学校不太重视。
从数据上看,现在高校总体上比较重视防灾减灾方面的宣传教育,这也为提高大学生防灾减灾意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大学生所在学校重视防灾减灾方面的宣传情况”如图2所示。
图2大学生所在学校防灾减灾方面的宣传情况
而对于学校是否开设防灾减灾类的相关课程,由图3可知,50%的学生表示很有必要,41%的学生表示有必要,但也同时认为作用并不大。
从上看,91%的学生还是对高校开
学生工作S t ude nt W r D成
设灾害知识公共课程抱支持的态度。
表明在大学校园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和宣传是提高大学生防灾减灾意识的途径之一。
图3大学生所在学校是否开设灾害知识公共课程的必要性
1.3学生参与防灾减灾方面的宣传活动参与度不高
根据图4显示,37%的学生表示没有做过相关传播活动,但有这方面的想法;有30%的学生表示参与防灾减灾的宣传活动,但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17%的学生表示没做过,且也没这方面的想法;16%的学生表示做过,这说明总体来说现在大学生在防灾减灾传播活动方面有较高的参与热情,但参与度较小,这也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之一,没有很好的传播意识。
●敛过,为了更好地宣
传防灾减灾意识
一敛过,但是只是为了
完I薮老师布置的作业
口没敛过,虽然偶尔也
有这方面的想法
口没敛过,也没这方面
的想法
图4大学生参与防灾减灾的宣传活动
2提高大学生防灾减灾意识的主要应对策略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各级地震、教育等部门要制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建立和完善宣传网络,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活动”。
①可见,防灾减灾意识是防御灾害的思想基础,是防御灾害软实力的主要决定因素,防灾减灾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针对目前大学生缺少必要的避灾、自救和互救的常识,防灾减灾知识素养也相对较差的情况,需要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具体如下:
2.1加强基础教育中灾害意识和能力教育
我们应该在加强基础教育中灾害意识和能力教育研究,积极研制开发突发灾害事件教学课程,是灾害教育有实际存在的载体。
2008年汶川地震后,防灾减灾教育得到了一定的重视。
在2009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袁祖亮就曾呼吁,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研究,在大学本科开设灾害史课程。
②在这方面,各高校可以根据院校的实际,开设相关的灾害类课程纳入公共素质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2.2加强防灾基础知识和救灾基本技能的宣传和学习
学校应将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列入教学工作计划,积极提供、创造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的条件,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提高宣传教育水平与实效。
抓住时机,加大宣传力度,多样化宣传,充分发挥校园多种媒体的作用,利用学校的电视台、广播、报纸、刊物等校园媒体资源,开设灾害科普宣传栏目,播放灾害科普宣传或刊登科普文章,创办科普宣传刊物,积极营造防灾减灾的文化宣传氛围。
2.3加强应急演练,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自救互救活动
借助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避险体系、自救互救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检验应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全校师生的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学校防控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一方面利用平时掌握的急救知识,在突发灾害来临时,进行自救和他救;另一方面,大学生救援队可对失踪人员进行搜救等。
此类活动都能提升学生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2.4拓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途径
可以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知识,课外专家讲座、学术报告、观看录像、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课外仿真演习、组织参观防灾减灾教育基地、组建灾害兴趣小组等活动,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相结合,真正把提升学生防灾意识和能力的学校教育科学化、常态化。
让学生的防灾减灾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使高校防灾减灾工作发生深层变革,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2.5建设科普教学展示设施
建设较为完善的科普教学展示设施,是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条件。
建设防灾减灾展厅可警示学生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可利用各种声、光、电、数码技术制成实物模型、场景再现、情景模拟、地震等灾害体验、互动平台等科普教学展示设备。
也可通过放映科教影片,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展厅内可摆放有关灾害知识的书籍、报刊、以及查阅防灾减灾资料,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正确认识灾害,增强防范意识。
★基金项目:本文获防灾科技学院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提高广告专业人才灾害科普宣传素养的对策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12A09
注释
①梁林峰.校园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几点思考哑/0U htt p://
ed u.aahuinew s.cor n/s yst em/201I/011071003643571.s h t m l.
②王晖.在大学本科开设灾害史课程I N].河南日报,2009-0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