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
一、全面预算管理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内部沟通,提升战略管理能力。
全面预算管理不只涉及一个部门,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而各个环节都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才能实现。
预算目标的确定和预算编制是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固化和量化,预算的执行过程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预算的控制是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保障手段,预算分析是企业战略调整的重要信息参考。
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离不开全面预算管理。
2.有效进行监控与考核,高效使用企业资源。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对经营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考核。
预算的编制结果和预算的执行结果,在企业中通常会分别成为其业绩考核指标的设定依据和评定依据,预算的执行分析是企业监控生产经营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预算计划可以使企业高效使用资源,企业可以了解各预算管理单位对资源的需求情况,在全面预算的编制过程中,企业资源被统筹调度、合理安排,有效地避免资源的无效或低效使用。
3.有效管理经营风险,提高企业收入并节约成本。
通过全面预算,企业可以初步发现年度经营中潜在的风险,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防范预案,有效地规避或化解部分经营风险。
在全面预算的编制环节,预算管理单位在分析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增加收
入和节约成本费用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在预算执行控制环节里,收入与成本历来是重要的监测指标,预算管理单位不得不提高应变能力,对他们的变化作出迅速反应;在预算考核评价阶段,收入成本经常被作为利润等基本指标的辅助参考指标,与业绩考核结果甚至薪酬计划相关联,激励预算管理单位追求增加收入、控制成本。
二、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
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如果缺乏设置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企业对其预算管理工作的管控力度就难以满足需要。
长久以来,有很多企业片面地认为全面预算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忽视完整的全面预算组织机构设置,使得全面预算形同虚设,预算分析的工作时效难以保证,分析缺乏深度,对后续一系列改进提高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破坏了整个预算管理循环的流畅性。
最终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有序运行。
特别是在引入经济增加值后的价值管理时代,预算管理工作量成倍增加,更加需要一个机构完善、反应迅速的预算管理体系。
2.预算编制工作缺乏科学有效性。
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
由于有些企业将预算管理仅仅作为成本控制的技术手段,所使用的预算编制方法比较陈旧,仅仅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做适量的增减,增减的幅度依靠编制人员的主观臆断。
比如现金流量的预测,尤其是现金流入预测对业务人员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受到抵制。
编制一个年度的现金流量都较为困难,要预测中长期现金流则难度更大,不能起到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作用。
3.预算分析工作不够深入。
预算差异分析是一种对历史资料的事后分析,只有及时而又经常地进行,才能发挥其对生产经营业务的指导作用。
目前很多企业对差异原因的分析不够深入,仅仅将预算与上年同期数进行差异对比,差异原因解释的也不够清晰。
预算分析不到位,直接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有的企业的预算分析仅仅停留在财务数据的分析上,不但没有挖掘深层次问题原因,更没有改进措施,使分析结论不科学,后续的解决办法不得力。
4.预算考核评价机制亟待完善。
企业通常只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却往往忽视预算项目的最终完成效果,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与反馈机制。
此外,由于缺乏应有的奖惩机制,在预算制度建设、预算编制方法选择、预算执行监督等环节中,企业各部门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各不相同,但考核上却难以做到区别对待,这就影响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使得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全面预算的考核失衡,会使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措施
1.建立完善的预算组织机构。
建立完善的预算组织机构可以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预算管理委员会是预算管理这种内部控制手段中的内部控制机构,其成员包括企业高管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部门对部门预算负责,管理层对企业总体预算负责,分别形成管理层与各部门的考核标准。
只有这样,预算各方的利益才能
得到制度保障。
预算管理委员会的设立淡化了财务部门对预算管理工作的主办地位,让各部门发挥更直接有效的业务预算的统筹和管理作用,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内部监控的需要,也可以使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更为顺畅,保证预算编制基本目标的一致性,进而改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2.规范全面预算编制流程和制度。
预算编制是企业内部控制中事前控制的过程。
完善全面预算编制制度,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的编制应以企业的预算目标为基础,尽量做到全面、系统、完整。
预算编制流程主要有自上而下式、自下而上式和上下结合式三种基本类型。
自上而下式预算编制中的预算目标由上级制定,下级是预算的被动执行单位。
自下而上式预算编制中,预算目标的确定和预算编制过程由下级主导,上级仅进行监督。
上下结合式预算编制,则结合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使预算目标保持上下一致。
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预算编制流程。
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制度,需要明确编制依据、编制方法、编制程序等内容,确保预算编制依据合理、方法科学、程序适当,避免预算指标过高或过低。
3.提高企业全面预算分析水平。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贯穿于企业预算整个执行过程,对于出现差异的情况应该及时地进行分析并找出原因。
预算差异主要是由外部环境因素变化和企业内部自身经营效率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在分析中应区别对待。
由于外部环境因素产生的预算差异如果太大,使预算的编制基础发生了变化,则需要对预
算目标进行调整。
由于企业内部自身经营效率造成的预算差异,在进行预算分析时应重点发掘差异原因,分清责任归属,确定整改措施。
要提高企业的预算分析水平,还应在分析方法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力求充分体现业务特点,紧密联系生产经营实际。
在通常采用的对比分析、比率分析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业务特点和分析指标的计算公式,探索结构分析、多维分析、平衡分析和数据挖掘分析等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充分说明预算的执行情况和主要问题。
4.健全全面预算考核评价机制。
为了保障和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实施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评价,突出权威性、严肃性与客观性,并与激励措施有机结合,提高预算控制的有效性,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为全面反映预算执行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预算编制水平和执行效率,预算考核评价指标应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同时,将预算考核评价与薪酬计划挂钩,综合运用长期激励和短期奖励,可以增强预算考评的效力,更好地保障预算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