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区暴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暖区暴雨
通常有两个定义:1、指产生于锋面低槽中地面锋线南侧的暖区里的暴雨;2、华南和南海北部都没有锋面存在,且华南又不受冷空气或冷性高压脊控制时产生的暴雨。

在两种定义中,第二种情况下,华南出现暴雨时,冷空气和锋面离广东省较远,甚至广东省未来2-3天内都不可能受到冷空气影响。

由于第一种情况直接与锋面低槽相联系,一般直接把它归入低槽暴雨一类。

暖区暴雨主要是指后者。

通常有冷空气到达华南的时候容易引起注意,而当华南及邻近地区无冷空气活动时,通常出现的暖区暴雨往往事前不易被发现。

另外,由于暖区的暖湿不稳定程度更加高,一旦受到强扰动的触发,所产生的强降水更加激烈,极易造成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

广东暖区暴雨具有以下显著特点:降水强度大。

暖区降水是在高温、高湿和不稳定的情况下产生的,所以往往降水强度比较大。

有许多降水过程,往往锋面尚在长江流域,广东省就出现强度极强的暴雨,而等到锋面进入广东时,降水比前期逊色得多。

暖区暴雨雨量相对集中。

暖区暴雨虽然雨量较大,但大多数往往集中在几个小时。

暖区暴雨范围往往比锋面降水小,且多呈块状,与对流云团范围相仿,其尺度一般只有几十到几百公里。

锋前暖区暴雨
正常年份,5月中旬以后,受东亚季风影响,大雨带移至华南沿海,降水量增大,称为华南前汛期季风降水,雨量主要降落于冷锋前部的暖区。

锋前暖区暴雨是华南前汛期暴雨的一个重要特色。

一般特征
1.1 降水量大,中心降水是锋面降水的3-5倍
1.2 降水范围小,约占过程降水面积的1/3-1/4
1.3 局地性强
触发机制
由于锋前暖区受潮湿不稳定的西南季风气流所控制,只要在边界层内存在使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机制,就会在华南前汛期的环流背景下产生暴雨。

2.1. 边界层内侵入的浅薄冷空气
2.1.1 受武夷和南岭山脉阻挡,冷锋停滞于25N附近,但边界层内有浅薄的冷空气沿河谷南下或从东部海上回流侵入暖区,造成抬升不稳定
2.1.2 锋区坡度小,宽度大,地面图难以发现,但可见切变,暴雨区较小。

2.1.3 边界层内水汽通量辐合是产生暴雨的主要水汽来源,浅薄冷空气侵入有利边界层内水汽向暴雨区输送。

但当冷空气入侵接近850HPA高度,降水停止。

因为冷空气加厚,破坏不稳定层结,也破坏了低层水汽供应。

2.2 地形对暖区暴雨的作用
2.2.1 地形动力抬升
2.2.2 喇叭口地形收缩作用
2.2.3 对流单体随中层风向下游移动,有时暴雨区并不是在迎风坡,而落在中层风下游其他条件有利的地区。

2.3 海陆分布的对暖区暴雨作用
2.3.1 华南地处低纬,频临西太和南海,西南季风加强时,有利水汽输送。

广东沿海暴雨前,经常有假相当位温的剧增,这是由于边界层内偏南气流加大,有时达到低空急流强度,甚至产生超低空急流(950HPA),暖湿北涌造成的。

2.3.2 海陆风效应显著。

特殊的海岸地区,可以形成辐合中心加强降水,并产生沿海降水的日间变化。

陆风的辐合中心,形成夜雨,与沿海气候值暴雨中心相吻合。

海风的辐合中心,形成白天暴雨,位于内陆。

刘国忠首席2016年4月广西暖区暴雨案例引起的思考
暖区暴雨,是锋前暖区暴雨的简称。

它是指锋前数十公里或一、二百公里范围内发生的区域性暴雨。

因为它发生在锋面到来之前,故不属于锋面暴雨。

由于此类暴雨区的北侧或西侧有明显的锋线存在,故命名为锋前暖区暴雨。

它是黄士松教授在华南前汛期暴雨研究中首先提出(待祥)。

后来在卫星云图上发现,江淮流域梅雨期和北方汛期中也常常见到暴雨区位于锋面云带的前方,例如著名的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过程中,第一场特大暴雨就发生在锋面雨带到达之前。

因此,锋前暖区暴雨是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

有锋面存在,但又不是锋区的动力强迫(冷空气)直接引起,是锋前暖区暴雨的基本特征。

暖区暴雨虽然和通常意义上的锋区,等温线密集带不相重合,但和等相当位温线密集带(湿斜压锋区,或能量锋区)相配合。

因此,暖区暴雨具有显著的湿斜压特征。

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内有时也有暴雨发生,但范围小、时间短。

此类暴雨虽然确实发生在暖气团中,但它与锋区(包括湿斜压锋区)无关。

此类局地暴雨都发生在午后,与地面温度日变化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局地热力对流性质。

它与锋区暖区暴雨有明显不同的天气气候特征,后者常常发生在午夜以后,故称为暖区局地暴雨,简称局地暴雨。

暖区局地暴雨与所谓“脉冲对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发生在高温高湿的很不稳定的气团中,持续时间比较短,暴雨区(点)小而分散。

为避免与锋前暖区暴雨混淆,通常不将它称为暖区暴雨。

贵州一次暖区持续性区域大暴雨成因分析
□ 陈军;李小兰;喻义军;滕林
贵州省铜仁市气象局贵州铜仁554300 贵州省玉屏县气象局贵州玉屏554000 贵州省印江县气象局贵州印江555200 贵州省剑河县气象局贵州剑河556400
摘要: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观测及雷达卫星资料等对2015年6月1日至3日发生在贵州的一次暖区持续性区域大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低层高湿高能环境和上干下湿的大气层结有利于暖区降水效率的提高和强对流天气的产生;降水易发生在低空急流左侧和热低压东部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叠加区内,而强雷暴易发生在地面辐合线和850h Pa切变线之间的热低压第一象限里;垂直速度和涡度剖面图说明了暖区上升气流的强盛发展及其倾斜性,副高西伸北抬的同时地面辐合线却有所南压,二者反位相进退有利于斜升气流的维持;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表明低层风速风向的辐合触发局地对流单体不断发生发展,降水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列车效应",而回波剖面显示该暖区降水回波具有热带降水回波的特征;卫星云图显示对流云团发展成长条状,整个过程表现出对流云团发展具有后向传播的特点。

贵州西南部一次暖区暴雨不稳定性分析
□ 吴哲红[1,2] 王兴菊[1] 陈贞宏[1] 杨忠明[1]
[1]贵州省安顺市气象局,贵州安顺561000 [2]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贵
州贵阳550002
摘要:
该文综合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日本再分析JRA-25的6h资料(分辨率为1.25°×1.25°)、国家气象中心卫星红外辐射亮度温度(TBB)资料等,对2012年5月21日贵州西南部的暴雨过程的动力、水汽、中尺度及不稳定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一些结论:此次过程影响系统主要是中低层的低涡切变和冷锋,但降水发生在冷锋前的暖区,为一次暖区暴雨,对云图TBB的分析表明降水由MCC产生。

地面中尺度辐合区产生的辐合、垂直涡度激发次级环流产生,高低空急流的耦合等作用是暴雨产生的动力条件;对湿位涡的分析表明降水中存在对称不稳定能量,主要以对流不稳定能量为主,在中低层存在深厚的对流不稳定能量区,在降水区附近有MPV密集陡立区,700hPaMPV负值中心的移向和数值与降雨落区和趋势对应较好,降水发生在低层MPV1〈0,MPV2负值区前沿0线附近MPV2≥O的区域。

贵州初夏两次暖区暴雨的对比分析
□ 周明飞[1,2];杜小玲;熊伟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北京100871 贵州省气象台贵阳550002 贵
州省气象信息中心贵阳550002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1°×1°格点再分析资料和FY2D卫星红外云图云顶亮温TBB资料,对贵州2008年5月25—26日(简称08.05)和2010年6月28—29日(简称10.06)初夏两次暖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次暴雨发生发展的天气学条件差异。

结果表明:暖区暴雨形成时,地面均为热低压控制,地面辐合线加强触发暖区暴雨发生;850hPa低空急流明显加强,暴雨区位于低空急流左前侧。

所不同的是:两次暴雨过程中高层影响天气系统不同,08.05暴雨中层影响系统为高原槽,10.06暴雨中层影响系统为两高切变低涡,高层为南亚高压脊。

08.05暴雨过程中,多个口中尺度对流单体独立发展逐渐合并为一个a中尺度对流系统,对流云发展旺盛、伸展高度较高、具有}昆合相层和暖云层剖面结构,属于积状云为主的混合降水。

10.06暴雨,经历了两次口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和减弱,对流云团呈东北西南向的带状和椭圆状,对流发展高度较低,具有深厚的暖云层,回波在暴雨区持续时间较长,属于层状云和积状云混合降水。

通过对两次暴雨触发机制讨论得出,贵州暖区暴雨预报应着眼于影响贵州的低空急流的建立和加强以及地面低压中辐合线的加强锋生。

“5.8”桂东北暖区暴雨成因及漏报难点分析
□ 廖铭燕黄远盼梁珊珊
贺州市气象局,广西贺州542800
摘要: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数值预报资料,对2011年5月8发生在广西东北部的一次大范围较强降水过程的成因和预报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波动和低空突然增强的南亚季风急流的共同作用,700~500hPa风切变引起的辐合上升以及干线入侵是造成这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原因。

这次暴雨过程漏报的主要原因是:天气形势配置不是很有利,对中层干侵入的分析不够深入。

江西一次短历时暖区暴雨中尺度结构及发生维持机制分析
陈云辉金米娜许爱华
【摘要】:本文利用地面和高空、卫星TBB、多普勒雷达和GFS(0.5°×0.5°)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等,对2011年6月9日发生在江西中北部的一次短历时暖区暴雨中尺度结构及发生维持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暖区短历时强降水是在有利的高低空系统配置下产生的梅雨锋南侧的暖区暴雨,边界层偏南风急流和低空西南急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其暖湿特性增强磁层热力不稳定;高空西风急流南侧分流区使中高层大气动力不稳定发展,三层急流的耦合作用为产生强降水的MCS的对流运动的维持提供了必备的不稳定机制。

在对流系统成熟阶段,对流运动在中低层是以条件不稳定机制为主的垂直上升运动,中高层是以条件对称不稳定机制为主的向暖区倾斜的上升运动;(2)雷暴出流与暖湿气流相遇所形成的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中尺度非锋性斜压带、中尺度能量锋的触发作用为产生强降水的MCS的发展提够了触发机制,强降水由此启动机制而发生;(3)低层强盛的水汽输送(异常的比湿)、层结不稳定和地面持续而强的中尺度抬升使得多个雷暴单体在鄂湘赣三省交界区域上空连续传播,形成"列车效应",降水强度强而集中;(4)在水汽条件和不稳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暖区对流性强降水发生的潜势区域为强的低层辐合与强的高层辐散相重迭的区域,即:地面静止锋南侧100km范围内的异常3小时负变压区中(3小时变压20时低于0.0 hPa,02时低于-1.0 hPa);边界层偏南风急流轴顶端(925h Pa10m/s偏南风急流北端)和暖切变南侧;边界层偏南风急流轴与低空西南急流轴相交汇的区域和925~850hPa暖脊附近;高空急流南侧的分流式辐散区中。

2014年6月贵州铜仁一次低涡暖区对流暴雨综合分析
陈军杨群钟有萍
【摘要】:利用Micaps实况资料、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回波等气象资料以及NCEP/NCAR1°×1°格点再分析资料,对20 14年6月18日夜间至19日白天贵州铜仁出现的特大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其发生发展机理。

结果表明:造成贵州铜仁大暴雨的影响系统是高空低槽、中低层低涡切变、地面热低压,为典型的暖区暴雨(即地面辐合线锋生暴雨);高低空急流耦合的抽吸作用,激发地面辐合的增长,促使地面辐合线锋生,加强边界层扰动,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使得强对流系统发展;低空西南急流为暴雨区输送了大量水汽;中尺度地面辐合线的持续维持增强了地面辐合抬升,是此次对流暴雨主要的触发条件。

多普勒雷达回波图中明显的列车效应,以及南风在暴雨区的辐合也是强降雨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