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学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传统美学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将传统建筑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加以发展并运用到现实创
作中来,以延续中华建筑的美学精神。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艺术
1前言
中国传统建筑,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史,积累了中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物质载体,中国传统建筑在民族文化的濡染和影响下,从自然演变和经验积累,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
2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基本特征
2.1 中国传统建筑的和谐美
中国古代建筑传统一般都以一定的时代的哲学为基础、建筑关学更是与哲学浑然一体,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中国的建筑艺术,堪称儒、道互补的产物。一方面,中国的建筑中的理性秩序,严格的规则,等级规则,是典型的儒家气质。中国古代对自然的审美观,是建立在“天人合一”哲学基础之上的。从我国的传统文化来看,天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有同构同源的特征,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机具有美学神韵的文化因素。而另一方面,是道的意境的渗入建筑,来缓和冲淡儒家的刻板和眼熟,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无为而无不为”,认为只要以“无
为”的态度拥入到大自然当中,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这也即是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身与物化”的“天和”境界。这二种美学思想的互补互渗,使中国建筑呈现出一种既亲切理智,又空静淡远,即恢宏大度,又意蕴深长的艺术风格。中国人一向认为人与大自然是血肉相联、融合相亲的。“无论儒道,皆言“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儒家以“人为”来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道家则以“无为”来求得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道家这些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为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哲学基础。在建筑环境观赏,儒家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则表现为强化和突出建筑与环境的整合合以及
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结构的群体性、集中性、秩序性、教化性,注重建筑环境的人伦道德之审美文化内涵的表达。
2.2 “中”: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性格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中,尤以按“中轴”对称均齐的建筑美为突出特点,被称为“中国式的建筑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空间上的主要特征莫过于对“中”的空间意识的崇尚,从城市的规划布局,到建筑一室的中轴对称,都体现了对“中”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为突出明确的中轴,便产生了对称的、纵深发展的平面组织形式,这种秩序井然的对称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大民族特色。
中国传统建筑非常注重对称的平面布局,具有强烈的“尚中”
意识,集中体现在对中轴线的强化和运用。中轴线南北贯穿,建筑物左右对称,秩序井然。无论是在城市的规划,亦或是营造宫殿、寺庙、民居、陵墓的设计中,这种对称之没无所不在,随时可见。“中”即对称,是稳定,是充实,是和谐,因而也就成了永恒的象征。儒家思想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故无论“天文”、“地理”
“人道”、都不能离“中”而“立”。“天”、“地”“人”此三者只有“合”于“中”,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这样,“中”的概念已不仅是一个地理方位的词,而发展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一种凝固的民族意识、历史意识与空间意识,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几乎无处不渗透着这种中和的美学思想。正如梁思成所言,“我国寺庙建筑,无论在平面上、布置上或殿屋的恶狗凝固,与宫殿住宅等等,素无显异之区别,盖均以一正两厢,前朝后寝,缀以廊屋为其基本之配置方式也。”其设计以前后中轴线为主干,而左右交轴线,则往往忽略。交轴线之于中轴线,无自身之观点立场,完全处于附属地位,为中国建筑特征之一。
3“大壮”与“适形”
“大壮”思想与“适形”论,及与其相关的“便生”思想,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创作经常出现的观念,它们各有理论的一句,其主张看起来似乎大相径庭,其实体现为同一事物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长期以来,二者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对于中国古代建筑艺
术发挥着纲领性的作用。
3.1“大壮”
《易经》中有“大壮”一卦,其卦辞原文,似与建筑渺不相涉。首先将建筑与“大壮”卦联系哎一起,是《易系辞下》谈到圣人观象制器时所说的:“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字,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据《周易说卦传》,乾为天,震为雷、为龙,震在乾上,则大壮卦的卦象为雷在天上轰鸣,龙在天空升腾,其势大且壮也。初看起来,这一卦象与建筑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其实是古人借“大壮”一语以喻建筑的精神气质,蕴含了古人对于建筑的审美体现。
由于生产力的地下与科学知识的贫乏,先民对于雷、电等自然现象无从理解。他们怀着恐惧的心理,把震雷看作时上天在发怒,把闪电看作时苍龙在沸腾。当狂风暴雨夹杂着电闪雷鸣,铺天盖地地袭来的时候,人们不知所措,战战兢兢,由恐惧而生敬畏,从中得到了某种险历、雄阔、崇高、威壮与伟大的审美感受。
善于含蓄地表征事物,而又长于比兴的中国先哲们,将这一审美感受作为品评建筑的艺术标准之一,以此来营造统治者的宫殿或陵墓,将他们建造得高大、华美、威严、险峻,并在建筑的门面和屋顶上,装饰种种狞历的兽面。于是雷霆万钧的大壮之势,就在巍峨雄壮的建筑中显示出来了。
3.2“适形”与“便生”
适形论的核心是“和”与“适”。和者,天地之和,阴阳之和也。适者,大小之适。以适而求和,不适则安能有和。建筑也一样,人生活在建筑中,不应以起巨大、高俊而感觉空旷或压抑,不应以其幽广、阴暗而感觉迷茫和沉郁;不会因为居住在建筑中而感受不到阳光、雨露、花草、树木、虫鸟的存在。人、建筑与大自然同在,这才是真正的合适、忘适之适。这一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建筑艺术观,是对中国古代建筑以小体量的个体为基本元素、以个体围合而成的院落为基本单元、以由若干院落组成的建筑群为主要形式,并数千年延绵不易的现象作出的合理诠释。
大壮与适形强调了不同的方面,却不是互相孤立,而是互相渗透的,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范畴,是封建统治者之“重威”与“便生”两个方面的需求在建筑艺术上辩证的表现。就宫殿而言,其外朝部分以“大壮”为主导思想,而内廷部分就是便生思想与适形论的适用范围了。唐代宫殿气势宏伟,但在宫内的后寝,不仅有水光潋滟、曲廊环绕的园林,还有模仿唐代里坊居民住宅、富于生活气息的山池院。即使同一座建筑,也有着大壮与适形的结合。即便以适形为主,也可渗入大壮;以大壮为主,也可渗入适形。以四合院住宅为例,总体以适形为主导,但为了突出夫权和父权,全宅分作前部的附院与后部的主院,在主院中,正房、耳房、厢房,又有等级的不同。
概而言之,重威和大壮思想更富于浪漫色彩,给人以雄伟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