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重工业之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重工业之辨

---- 从中国经验实证分析要素禀赋理论

叶一风

主题:本文的主题是以中国经验为基础,探索一个落后经济如何选择发展战略及实现成功.在表象上表现为轻重工业的选择之辨.在本质上试图以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加以解释.将中国的发展阶段分为三个: (1)在资金稀缺的条件下实现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2)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在市场配置资源下的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补偿发展战略.(3)民营经济成熟后的产业选择. 其中,前两个阶段以宏观分析为主,后一个阶段以微观层面的分析为主.

一,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厚的经济发展起点很低,这成为影响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因为政治因素,我国受到西方经济世界的封锁,国内外经济环境极其恶劣.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明确的认识到能否发挥生产和发展经济,迅速实现工业化是决定我国生死存亡的大事.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中,实现工业化几乎是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和落后的代名词.并且许多国家选择了这一战略.这种战略的选择不仅决定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环境.也体现了第一代领导人的政治理念和经济想法.当时认为不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赶超发展,将永远无法追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况,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无从体现.因此这一战略的选择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即当时意识形态的相左对经济战略的选择产生了影响.

选择该战略有以下几点原因:

1, 从国际竞争的关系看,中国的经济地位非常低.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能够全面带动我国的工业化,跨越先以轻工业积累资本和技术的阶段.企图直接进入较高的工业化水平,提高重工业比重.

2, 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环境的影响.

东西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以及在全面备战的国家战略下,要求中国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军事装备工业,而装备工业又直接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水平.

3,受到苏联“新经济政策”和“超工业化派”经济思想的影响。

4,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国家统筹资源,貌似更加平等,与当时领导人的政治理念吻合。

回顾这段历史,选择这样的发展战略的有前苏联及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有非社会主义国家的拉美,南亚国家。这表明了这种战略的选择和政治制度的相关性实际不高。主要是由于后发国家政府的赶超愿望和不成熟的激进发展派思想以及凯恩思经济学中关于国家干预主义倾向的影响。

但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当时我国的要素禀赋状况并不吻合。体现为以下几点:

1,重工业所需的资金来源与资本禀赋之间的矛盾。

2,重工业所需的设备,技术,与我国技术及装备水平的矛盾。

3,重工业所需进口的设备,原材料等与我国外汇储备稀缺,可以换汇的出口产品稀缺之间的矛盾。

种种状况都表明当时的条件与我国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要求极其不相符合。这是出现后来歧形发展的产业结构的根本原因。

为了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显然市场定价的模式是行不通的。国家需要动用强力意志人为降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为之创造一个适于发展,行之有效的宏观环境,计划经济体制随之而生。推行了以下政策:

1,低工资

2,低利率

3,低汇率

4,低原材料,能源价格

5,低农产品价格

6,在国家计划部们的调控下,分配各种要素(包括原材料,能源,工业产品

生活必需品,农产品等等)。完全取代了市场的流通功能。这些政策的确立降低(转移)了重工业发展的成本,使得这一战略的推行了可能。在这种歧形体制的制约下形成了我国产业结构失衡以及微观经济单位效率低下等弊病。

原因如下:

1,人为推动的重工业发展战略,根本违背了市场意志,没有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优势,没有利用我国的要素禀赋在全球化浪潮中发展轻工业和出口加工工业。不能利用国际贸易中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

2,激励制度的缺失,微观生产经营单位没有主动权,产权不明晰,责任风险,收益分配不明确。经营主体根本缺乏必要的经营管理也没有市场可以拓展,在那时的计划体制下甚至根本连企业家也不存在。经营主体的效率丧失,微观生产单位效率极为低下,劳动力的积极性无法调动。

3,市场机制的丧失,政府鼓吹的生产力发展,实际结果为世所罕见的生产效率低下。这一遗风至今未完全清除,有些国企依然如此。

在这一战略之下的经济实效并未如该政策的制订者想象的那样理想。赶超战略的成本是高昂的,目标却没有实现。仅仅从经济意义上看,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这是由于中国选择了违背自身要素禀赋状况的经济发展战略造成的。实行这一战略的其他国家,比如印度,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国的赶超战略也是失败的。

二,比较优势战略

在中国,印度,巴西等大型发展中国家非得重工业有限发展战略的赶超失败的同时,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缺以不同的经济成长方式吸引了世界的关注。这就是他们的比较优势战略。南韩和北朝鲜在战后基本一致的落后的经济基础上由于不同的经济政治战略的选择而形成巨大的经济水平差异无疑表明了两种战略的选择孰优孰劣。

从日本,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经验来看,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大

的特点是在经济发展的每一阶段,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要素禀赋的优势,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的赶超。即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经验,技术,人才的积累,要素禀赋的结构发生变化,产业得以从低廉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转向重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市场化。在赶超战略中因为扭曲要素配置的需要,根本上摒弃了市场的分配作用,没有市场规律可言,而在比较优势战略中,要素由市场分配。在市场价格的指导下要素必然流向利润率高的产业,而这些产业正好是该国比较优势所在的产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取胜。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一国应该出口相对丰裕和低价的要素所密集的产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所密集的产品。赫――俄理论认为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即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础和决定要素。相对要素价格差异决定了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同时又转化为绝对商品价格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即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动力。

因此,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在二战后采用这一发展战略的莫不是出口拉动型的经济模式。廉价产品出口和“三来一补”加工贸易成为他们走向世界经济舞台的第一步。随着全球化产业转移的浪潮。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一步从欧美转向日本,第二步转移到东南亚,第三步转移到中国。其中的根本原因用赫――俄理论可以作出明了的解释。以日本为例,在战后初期,人口众多,工资水平低,资源贫瘠,得到美国经济援助的扶持,他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日本的纺织业,加工工业的发展,它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积累的技术,资金,人才等发展重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所需要的要素迅速得以积累。当这些要素的数量扩大,它的边际效用降低,价格就随之降低,而可以利用的闲赋劳动力资源减少,劳动力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单价上升。劳动力成本提高,这就完成了日本的要素禀赋从劳动力转到资本和技术。它的产业结构从纺织品,粗加工,装配等等产业转向重工业,电子产业,汽车产业。随之出现了一批象新日铁,三菱重工,播磨造船,松下电器,丰田汽车等一批知名大公司。

把这种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进行比较,不难发现比较优势战略是基于市场客观环境而制定的,发展的基础扎实,资本的积累是渐进的但也是迅速的。纵观日本,东南亚和我国目前的状况,这个资本积累的过程大约在三十年左右。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无疑是激进的,盲动而且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并且靠个人的主管意愿来决定战略选择道路。他们认为重工业优先发展能够迅速提高工业化的水平,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超越欧美国家,而这一目标不但没有实现,反而留下了体制上至今未愈的弊病。

三,中国的经济改革

中国的经济体制极其缺乏效率的弊病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发现察觉了,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改革也可以追溯到那一年代,然而由于期间纷繁复杂的政治原因,改革可谓寸步难行,许多有实质性意义的改革在当时不但行不通而且面临巨大的政治风险。政治过多的参与和掌控经济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大问题。经济更应该实企业家的经济,而不是政治家的经济。在当前的改革进一步发展中,我们可喜的看到国退民进这一趋势。国退民进的道理如同退耕还林。市场是要素分配的基础。退耕还林已经说明自然规律不可违逆,那么国退民进能否同样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