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屏县花腰彝族婚姻习俗文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送彩礼
婚期决定后,男方将彩礼按原先商定的品种和数量送交女方,包括礼钱、银器、肉类、酒糖等物品,以便女方准备嫁妆。结婚时,女方请客三天,男方请客五天。
没有方圆,难成规距,“花腰”请客自有规矩。首先,请客用语要精当,请嫁客说:
“某月某日来送囡”;请娶客说:
“某月某日来喝酒”。假如请喜客说成“来赶午饭”,人家会以为死了人,哭哭啼啼悲伤起来,闹出啼笑皆非的笑话。
“吃一筷酸菜,财源滚滚来”;我搛一筷“双财”邀你,祝愿:
“请接双财菜,四季财源旺”!大伙说笑攀亲,陌生的互相介绍,熟识的相互道喜,夸媳妇长的俏,夸姑爷长得标,自始至终洋溢着友好的气氛。
鸡血宴往往喝到月亮xx,男方告辞说:
“月亮点灯照行路,披星戴月好回家。”女方认为留宿姻亲会有周折,敬还鸡头鸡尾,意味隽永地送别:
“祭神歌”的内容是,邀请所有婚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来欢呼跳舞,欢跳后请善的美的高尚的留下,请恶的丑的低贱的都各走各的路,不要互相冲闯。
“眯呢”过后,要把糖果分送给围观“眯呢”的娃娃,将菜碗糖果碗两个一合往高天抛去,使之落地粉碎。落地稀烂,众舞蹈者及看客齐声喝彩:
“烂得好!烂得好。”说这样做好,否则将来会伤风感冒多,夫妻不到头。因此,多小气的人家,也决不叹惜“眯呢”抛碗。
浅谈
——以
xx为例
尚春华
xx三村乡中心完小
摘要:
“花腰”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地处石屏县北部与峨山南部的结合地区,虽然占地不足一千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四万多人,但“花腰”的服饰、歌舞、饮食、习俗、民居乃至生态环境都独具特色,令人神往。“花腰”的婚姻习俗文化是花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花腰彝”的确婚俗为适应新生活的需要,不适应的也逐渐消失,但仍有其奇特的显著特点,对“花腰”人民生活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烟筒怀龙种!烟筒怀龙种。”如被辣椒呛啦,公众会大嚷:
“别‘客’气!别‘客’气!”。
三“抢”喜糖。正当抹脸敬烟闹到高潮,主人家会往堂桌上设下两席糖果,请姑爷、陪郎喝茶吃糖。糖席一出桌,众相帮就离开堂屋,一窝伙跑去抬来四桌菜肴④,乒乒乓乓往八仙桌上一摆,将糖席收进托盘抬着就走,留下几句好听话:
姑爷牙齿痛,牙痛莫吃糖,糖赐相帮意,待后再感谢。
(1)大闹陪郎。娶亲这天,新郎要领陪郎去迎亲,“姨妹们”非大闹陪郎不可。但只闹陪郎,不闹姑爷。据说不闹陪郎,后代儿孙不活泼,难兴旺;如果闹姑爷,万一闪失跌倒,将来会成为鳏夫寡妇。
闹陪郎的节目不拘一格,即使是“练过的油渣”,也难免被“半路里杀出的程咬金”弄得措手不及,卖乘露丑,窘相百出。这里只写四闹陪郎:
一揩风尘。名则为揩,实则为抹,就是趁陪郎进门,一堆堆绿男红女拥满堂屋,争看姑爷陪郎之机,“姨妹们”从灶房、门后出其不意地跳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抹黑陪郎嘴脸,陪郎要趁虚而入,专门往人簇最密的地方穿插,轻捷灵巧地弹跳着躲过“姨妹们”的黑手直上堂屋。上了堂屋就不兴抹啦。
二敬烟筒。姑爷上堂,落坐未稳,两个“姨妹”从灶房闪出,笑盈盈递上烟筒,说:
其次请客顺序不得错乱,一抱红冠子公鸡请阿舅;二抱长尾巴公鸡请阿娘;三请远亲近戚,高朋好友;四请家族小伴,厨子相帮。再次,请客要不嫌贫富,不论贵贱。老大咋穷,老二再富,也得先从老大请来,要是请老二不请老大,公众会说古论今,揭短论长,甚至赌气不来做客。所请各家来客不限,客越多越以为大喜。
3、婚宴
龙武镇被称为花腰之乡",其婚宴可以说是多姿态多彩,情趣盎然。
(5)认亲。“认亲”,主要是互相介结众亲戚。“认亲”以前,主人家要在堂屋里摆好四桌糖果,意兆“事顺”。
“认亲”开始,由男方家长和妇方送亲来的主事人,将双方三亲六眷请来,一尊男方阿舅阿娘,邀其坐正中上首;三尊女方三亲六眷,按其辈数大小排坐右边;三尊男方三亲六眷,按其辈数大小排坐左边;四尊亲朋好友,邀坐天井左右。
(3)讨糍粑。糍粑在“花腰彝”心里和眼里象征着团结,象征着美满。新婚之夜,娃娃们塞满新房,唱着《讨糍粑歌》讨糍粑:
小娃娃,脸皮厚;新嫂嫂,给糍粑。蚱蜢虫不怕羞;新媳妇,给糍粑。
老奶奶们说,男娃娃讨得糍粑,将来说媳妇会通达顺利;女娃娃讨得糍粑,以后嫁男人会称心如意;新娘散发糍粑可积德,发得越多将来家道越兴隆。如果新娘舍不得散发糍粑,将来生活苦得像黄莲。因此,当新娘的会备办很多酒杯口般大的糍粑,毫不吝啬地散发给娃娃们,问他们好,祝他们快长大。让娃娃羞羞涩涩而来,欢欢喜喜而去。
“阿舅,请酒!”阿舅接去一饮而尽,祝福道:
“头杯酒,愿夫妻长命百年!”围观者一声喊:
“谢金口!”接着,新娘又捧第二杯敬上:
(4)眯泥。“眯呢”,汉语是“祭路神”之意,伴娘备上两桌喜糖,叫陪郎抬一桌去厨房换几碗便菜,点上四炷香,在新房祷告:
东风路九条,西方路九条,南方路九条,北方路九条。四百八方神,大伙来聚餐。„„
然后,邀约客事上的年轻男女众客,抬那一糖一菜两席供品,到来路边找块草坪,由一人领头,众人合唱,拍掌为奏,跳祭神送神舞,这就是“眯呢”。
“跑山”的男女青年相聚在玩场(山区某树脚草坪),一起对山歌,围圆场跳乐,一人领唱,合众唱和,又歌又舞,彼此互相接触,谈情说爱,增加了解,到互相爱慕,结成情人,于是互赠送信物,私订终身,男女青年的这种“跑山”,虽不受父母的反对,但男女私订终身却不一定都能如愿,最后决定婚姻关系的还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旦父母不同意,具自由恋爱终成悲剧。
“鸡头鸡尾带回去,开头落尾莫失信。”
(三)结婚
和订婚一样,结婚也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1、议定婚期
喝过鸡血酒,亲事虽算定啦,但在“花腰寨”,不请请三亲六眷,不喝渴大麦老酒,小两口同居会招人耻笑:
“先塑像,后盖庙“。因此行盛行旅行结婚的今天,姑娘仍然喜欢嫁一嫁,伙子依然乐意娶一娶。
花腰婚事,喜双忌单,日子要选双日子,请客要在双月请,男女双方到一定的年龄,由男方请呗玛选择良辰吉日,日子主要看有没有与男女双方及双方父母生辰八字“相克”。女方日期要定在男方前一天,选定后由男方带上酒和糖,去告知女方。
闹陪郎无非闹个人情人意,见陪郎不吃“陪郎饭”,递上两个玲珑酒杯,斟酒的斟酒,敬菜的敬菜,轮流敬陪郎酒。喝了岁数大的小的说莫嫌小,喝了岁数小的,大的说莫嫌老;喝了单杯,又说单杯没有心,双杯才有心。
陪郎万不可喝酒误事,邀得紧啦,可以用手巾装着揩嘴抹去,可以装着抽烟吸了放进烟筒。不过,万一被人察觉要会巧辩:
3、吃订婚酒
以喝鸡血酒①为确定。无论父母包办的过去,还是自由恋爱的今天,谈妥后,男方务必请呗玛②择个吉日,邀族中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挑上一公一母一对鸡,带上米酒,“花腰”有句老话叫做:
“不喝鸡血酒,不算亲家哥”,“花腰”联烟,挑上不定数量的肉呀菜呀,到女方家喝一台“鸡血酒”。
结亲先拜祖。男方家主到女方家,一不落坐抽烟,二不抬杯喝茶,到神龛前鞠躬拜祖,将传统的订婚礼品③银镯、弯把伞、蓑衣敬摆神龛上。据说银镯实心,姑娘戴上它不胡思乱想,不为异性动摇;蓑衣是龙宫宝物,披上它能趋吉避凶逢凶化吉,弯把伞能避邪遮羞,撑它可以洁身净体。
鸡血宴上,女方除了邀族中众老,还要特意请母系舅舅和父系阿娘来坐上席,当贵客敬重。饭前由阿舅抬起酒碗滴几滴奠地,祷告天地祖宗:
表天作证,大地你为凭;鸡血红殷殷,儿女好婚姻。天杀鸡一对,地配人一双。天长地永久,生死两相依。
宴上菜碗不论多寡,但须有一碗鸡血炒酸菜,尊称“双财菜”。喝酒吃肉间,你搛“双财”敬我,寄愿:
“呀!因太高兴,口水都流啦!”、“酒里有个毛虫呢!”、“哟,真甜哪,可惜流啦!”、“哎唷、我醉啦!”„„看客见了,用食指刮脸皮好意奚落:
“口水流啦,羞人摆底。”
这时,陪郎也用不着斯文模样,可以厚着脸皮抓鸡头啃,捞肉团嚼;可以粗俗地抓肥肉塞“姨妹”手,喂“姨妹”嘴。不以为丑,反以为强。
(2)教嫁。闹陪郎接近尾声,新娘她妈就要带两扇红糖去请村里有名的民歌手来“教嫁歌”。
关键词:
xx;花腰彝族;婚姻习俗;文化
石屏境内,除汉族以外,主要居住有彝、哈尼、回、傣等10余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的54%,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令人神往。婚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繁衍绵延的方式,任何民族的婚姻习俗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反映出人类婚姻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历程,石屏县花腰彝的婚姻习俗也不例外。“花腰”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是个富有特色的民族群体。“花腰”自称尼苏,他称“花腰”。主要分布在石屏龙朋至哨冲,龙武到峨山公路沿线,其辖地虽小,但民风古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随之改变。“花腰”的婚姻习俗文化也为适应新的生活需要,发生改变,对其人民生活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押婚
在男女方确定亲事后,由男方的长辈择选吉日,并必须携带两只鸭子到女方定下此姻亲,“鸭”韵“压”、
“押”,所以称之为押婚,代表此姻亲永远不改变之意。
(二)订婚
花腰彝族的婚姻习俗中,遵照“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习俗,从确定婚姻关系到举行婚Biblioteka Baidu,一般遵循以下过程:
1、提亲
“恋俗”已告落幕,接下来男方要向女方讨“花腰带”之类爱情信物,然后拜请媒人去提亲。正是:
莫问爱情深不深,就看腰带给不给。而“父母之命”中,姑娘许配,首先选择母舅之子,即舅舅家有优先权,舅舅家开口要娶的,其它人家不得再提亲,如果舅舅家没有儿子,才能许配给别的人家。
2、送水礼
男方爸爸、叔叔带上两斤酒,糖数包、半头猪肉作礼品,到女方家商议缔结婚约的有关事宜,如果女方收下就表示同意这桩婚事,商议聘金及送聘金的时间,聘金的多少等。
“姐夫们行路辛苦,请抽烟”.按“花腰”规矩,递烟不接最不礼貌,就是不会抽也得接住,按“吃烟无老小,烟锅不跳沟”的规矩递给他人。但这敬陪郎的烟筒非比寻常,或吸口抹有烟灰,或烟里拌有辣椒,或水里放了洗衣粉。
陪郎一抽,如嘴唇被烟灰印上了黑圈,满堂会欢呼:
“海鱼登宝陆!风调雨会顺!”如烟筒溢出水沫子,众人又会喝彩:
“教嫁”是教导新娘在出嫁的一路上,遇事应咋个处理。提起“教嫁”,风格很独特,内容很具体。包括“女人为什么兴出嫁”、“如何应答起坐”、“怎样接物待客”、“怎样应付嫁路上可能遇到的种种情形”等等。
归结“教嫁”风格,一有训导性,二有骨肉情。外路人听啦,顿觉有一番情趣;本民族听啦,深感语意深长。据说不“教嫁”,将来生活不会美满,夫妻难得和睦,腌出酸菜带屁臭,生儿育好不顺情。
排坐要小心在意,否则排错了,会当众反目,踢登翻桌。
坐定后,新郎陪郎双又走进新房,请出新娘伴娘,让阿舅阿娘按古老的披红程序给四人披红。然后新郎把壶领头,陪郎端托盘打中,新娘轻提绣帕半遮脸,率群准备发送糖果的伴娘跟后,一串儿走到上首。新郎斟满托盘里那两只玲珑小巧的酒盅,介结道:
“叫阿舅”。新娘捧起一只酒盅道:
(一)押婚
石屏花腰族婚姻,一般为一夫一妻制,旧时,男女婚姻也如汉族,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所定,还是封建包办婚姻;然而,彝族男女青年在恋爱,彼此交往认识上要比汉族青年多一些自由和选择。
1、跑山
山区“花腰”青年到十五、六岁,男青年在劳余之时,抱四弦(月琴)拨弄,习跳乐各曲调;女青年则从少年时起,就习跳乐歌舞,久而久之,“每听四弦响,手脚都发痒”;以后男女青年则分别在曲子师傅的带领下,夜晚外出与其他村寨的异性青年跳乐,俗称之“跑山”或称之“吃火草烟”、“玩小姑娘”。
一、花腰彝的传统婚姻习俗。
“花腰”彝奇特的婚恋文化在“花腰文化走廊”沿线独放异彩,让石屏无愧称之“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腰彝”的婚恋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恋爱自由,婚姻包办”。此特点分别体现在“恋俗”和“婚俗”两方面,“恋俗”具体体现“恋爱自由”,“婚俗”突出体现“包办婚姻”。“花腰”婚俗,礼仪众多,情趣盎然:
观众见抬走糖果,一路追抢出门,嘻嘻哈哈说陪郎笨,道陪郎憨。
四赐龙头筷。酒席一摆开,一群花枝招展的“姨妹”拥着两个领头人,抬着两个插有带花龙头筷的大瓷碗,叽叽喳喳挤上堂屋说:
“新姑爷、贵陪郎、迎亲要使龙头筷。迎亲不使龙头筷,龙子龙孙难得抱。”
边念边抢去碗筷,请姑爷陪郎吃“姑爷饭”,叫姑爷陪郎使龙头筷,弄得那“姑爷饭”上的龙头缨花在钢丝牵引下一闪地光彩照人。但无论咋个强邀,要切忌使用龙头筷,。因为筷脚用五色线穿着肉片,慈姑、竹笋,豆芽等一大串杂菜,这碗饭不兴吃,要挑回去摆神龛。等客事结束,龙头筷留为念头,“姑爷饭”喂猪鸡。说这样做,会万事如意,益养猪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