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历程与风险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管理
15
0我国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历程与风险研究
孟 军
摘 要:近年来,主要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机构快速发展,担保资金不断增加,业务水平和运行质量稳步提高,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被担保企业、担保机构自身以及外部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使得信用担保机构在运作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风险。对于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的控制,担保机构一方面应注重担保机构内部风险的控制,完善内控机制;另一方面应根据外部环境风险情况综合运用风险控制方法,政府加强宏观的指导和监督,同时加强各项配套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历程;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 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43-1027/F (2010)11-015-02
作 者: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 瓶颈 ,而担保难又是 瓶颈 中的 瓶颈 。企业融资难的现象必须有赖于信用担保机构来承担、去实现,因而担保业便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连接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
桥梁,成为发展中小企业乃至发展整个经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迄今已构建成为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体、商业性和互助性担保机构为两翼的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框架,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作为一个不到二十年历史的新兴行业,缺乏成熟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并且由于被担保企业、担保机构自身以及外部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使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运作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风险,需要切实加强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正确认识并科学管理其面
临的各种风险,确保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一、我国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历程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始于20世纪90年代,迄今为止大约可划分为探索起步、试点规范、推进完善和逐渐成熟等四个发展
阶段。
1 探索起步阶段(199
2 1998年)1992年起先后出现了私营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会和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地方性商业担保机构。1993年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创办了我国首家全国性专业担保公司 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此后陆续出现了一些由当地政府出资成立的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融资服务的担保机构和由工商联等方面牵线设立的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这个阶段中小企业担保实践的主要特点是企业互助,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帮助,以政策性担保为主要业务领域,逐渐涉及商业性担保业务领域。
2 试点规范阶段(1998 2000年)1998年开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逐渐进入试点规范阶段。1999年2月8日,全国首家政策性担保机构 镇江市担保中心正式挂牌。1999年6月14日,国家经贸委颁布 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 )。随后,国家经贸委着力在全国各地贯彻实施 意见 ,多个省市陆续下发地
方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指导意见并组建相应机构,一些市县开始探索组建以私营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或中心甚至成立专业性担保机构,上海、北京等地开始进行政府财政部门与商业担保机构合作的试点工作。
3 推进完善阶段(2000 2004年)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2011年3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分别下发了有关信用担保体系的风
险管理和免税规定,2002年4月,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 关于进行全国信用担保机构基本情况调
查的通知 ,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中小企业促进法 ,并随着 中小企业促进法 的深入贯彻实施和信用担保试点的扩大,我国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建设在实践中不断走向完善,行业发展逐步进入制度建设、组建国家信用再担保机构和完善体系建设的阶段。
4 逐渐成熟阶段(2004年至今)
这一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最突出的特点是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担保体系由初期的以政府投入为主,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方向发展,大量民间资金被激活投入担保业,并在进行着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政府的主要扶持方式由资金注入逐渐向建立合理的风险防控和损失补偿机制上转变。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经营的担保品种也呈多样化趋势,并且及时地吸纳了体制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的成果。例如,除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等传统产品外,票据担保、出口信用担保、履约担保等正在成为担保机构为满足市场需求而积极开发的业务。
二、我国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的构成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在运作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风险,我们认为主要可以归纳为来自于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等三个方面的风险。
1 源自中小企业违约的风险
诱发我国中小企业违约风险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素质偏低。经营者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大小,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属家庭经营或从个体户发展而来,因而经营管理不规范,决策缺乏科学性和计划性,导致企业面临的竞争力风险和经营风险加大。第二,大多数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整体资信水平不高。良好的信用秩序是担保机构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
信用等级高低是衡量中小企业信用状况和
整体信用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三,中小企
业财务管理水平低,增加了担保机构潜在的风险。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
宏观管理
016 W ORLD
经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连续的经营纪录,而且其披露信息的真实程度有待确定,担保机构难以把握其财务状况,这种信息不对称增加了担保机构潜在的风险。第四,大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短、规模小,生产装备相对落后,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弱,而他们却置身于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其成长过程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增加了担保机构对他们监控的难度。
2 源自信用担保机构内部的风险信用担保机构内部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金来源单一,规模小。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实
际上大部分是以政府投资为主,而由于政府财力有限,难以满足其所辖地区中小企业对担保基金的需求。第二,专业担保队伍人才不足。目前不少担保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是由政府机关人员组成,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都很匮乏。第三,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和分散机制。我国担保机构控制和分散风险的手段有限,从行业管理上看,缺乏相关的风险控制方法和分散风险的制度安排,尚未建立企业、银行、担保机构共担风险机制。第四,担保基金运作不理想,担保品种单一。现行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规定,担保基金只能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信用工具十分有限,除在货币市场上进行贷款融资外其他方面很少涉足;担保品种基本局限于流动资金,加之目前保费率过低,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突出,很难实现赢利以保证其健康发展。
3 源自外部环境的风险
外部环境是信用担保机构生存的基础,外部环境变化对于信用担保机构蕴涵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其风险可以从政府部门、商业银行和社会信用体系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政府部门存在不同程度的思想认识问题和行政干预。很多地方政府对投资兴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地方政府即使兴建了信用担保机构,也缺乏专门监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的政府职能部门,受到行政干预的可能性较大,在担保决策中容易出现 行政
命令担保和人情担保 等不良现象,降低了担保的质量和效率。第二,商业银行服务缺失,信贷管理机制不合理。银行体系内部分工不明确,缺乏统一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致使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之间缺少协作;而且银行在商业化进程中采取过分上收管理权限等措施,客观上削弱了基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支持的能力和积极性,对风险大的中小企业贷款不感兴趣。第三,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健全,使担保业发展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持。目前我国虽然实行了 中小企业促进法 ,但其操作性不强,还须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措施,现有的
担保法 及其司法解释都是规范担保行为而不是担保机构的法律。尽管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陆续发布了有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管理办法,但主要是针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不能够适应国内担保机构已形成的多种类型和模式的局面。
三、我国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在运作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风险,正确认识并科学管理其面临的各种风险是我国信用担保机构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1 基于信用担保机构内部加强风险控制
(1)加快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需建立一套央、省、地三级担保体系。地市级担保机构以本辖区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开展信用担保业务;省级担保机构以本辖区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开展再担保业务,同时也可以从事一般担保机构无法承担的大额担保业务;全国再担保机构作为 最后的担保人 为省级再担保机构进行再担保。(2)完善担保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风险内控制度。担保机构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法人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遵循稳健经营的原则,独立自主地开展担保业务,行使担保职责、履行担保义务。担保机构内部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风险
内控制度。
2 基于外部环境加强风险控制
(1)充分履行政府职责,强化宏观指导和加强监督管理。在建立健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要对担保业发展强化宏观指导,对担保机构加强监督管理,尽快完善与担保业务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同时要明确规范担保经营主体与之相关联的其他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职权范围以及相应的权利与义务。
(2)加快各项配套体系建设,为担保机构防范和化解风险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以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与登记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资金补偿机制,完善信用担保资金支持体系。担保机构的高风险特质决定了其在生存和发展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结论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共识和政府的战略决策,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始终面临资金匮乏和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融资难,尤其是贷款难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利用信用担保建立 银行 信用担保机构 中小企业 的信用保证关系,通过专业化运作,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下的信贷行为,信用担保就成为中小企业获得发展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如何对担保机构的信用风险作出有效识别并加以控制是能否顺利开展担保业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珊珊.政府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的法律地位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10).
[2]常磊,李双龙.关于健全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的思考.财经界,2008(2).
[3]申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运作的国际比较与启示.社会科学家,2008(3):124一126.
(责任编辑:谢 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