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经验与发展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经验与发展建议* 1.福建省科技厅 2.福建省科技开发中心 刘建成1 陈志强2

[摘要] 该文从发展范围和发展模式两方面阐述了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状况,并总结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立以来的建设经验,对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发展模式 建设经验 发展建议

随着全球对环境、资源和人类健康的重视,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其理念已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正逐渐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重要载体。目前福建省有3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2个省级实验区,这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对福建省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1 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状况

福建省是全国最早的综合改革实验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也有较大发展,但人口、资源与环境等问题依然相当严峻。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努力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走出一条适合福建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新时期一个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近年来福建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

1.1 发展范围

早在1992年,省科委就立项开展“福建省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试点示范研究”,制定福建省实验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重点、措施以及申报审批程序。1995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福建省“九五”期间要建立一批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并把它列入了科教兴省十大工程之一。2003年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文件,为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考评和管理工作建立了依据。目前全省已建有东山县、龙岩市、漳平市3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南平市、泉州石狮市、南平武夷山市、龙岩新罗区、泉州惠安县、厦门思明区、三明泰宁县、泉州永春县、莆田仙游县和龙岩铁山镇等12个省级实验区。通过实验区的建设,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积累了当地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经验,为福建乃至全国同类地区的发展提供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1]。1.2 发展模式

福建省经过十几年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逐步形成了经济发达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旅游型的发展模式。

1.2.1经济发达型

经济发达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包括沿海侨乡泉州石狮市、厦门思明区、泉州惠安县、内地老工业区龙岩漳平市和龙岩新罗区。这些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加速产业集群培育,狠抓农业综合开发与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实现了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同时,高度重视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2.2环境友好型

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包括南平市、龙岩铁山镇和泉州永春县。这些地区均注重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南平市借助科技特派员制度,把科技导入农业作为破解“三农”难题的切入点,不仅解决了农村科技问题,还在农村流通、金融、农产品加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进程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引发了农村全方位改革。铁山镇建立首家乡镇网站,对政府可以公开的政策动态、政府信息、招商引资、农业信息等公众普遍关注的信息一律对外发布,提高了铁山镇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永春县实施“零点计划”,加强晋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成效明显。

1.2.3生态旅游型

生态旅游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包括海岛漳州东山县、南平武夷山市、三明泰宁县和莆田仙游县。这四个地区以旅游资源丰富为优势,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契机,推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充分挖掘利用旅游资源,以观光旅游区、特色度假区、森林公园区等建立起一批批以旅游为基础的产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情况评价研究”(编号:2010Y0005)研究成果。

2 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经验

福建省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提倡科学规划与管理,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地区,在“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等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探索不同类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1 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建设实验区

福建省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中,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建设好实验区。各实验区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采取积极措施,在保持经济和社会较快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力求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东山县是个海岛县,土地、水等资源贫乏,生态基础相对脆弱,但是东山县人民并没有气馁,在党的领导下,原县委书记谷文昌同志带领全县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植树造林,彻底改变了东山恶劣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从恢复生态入手发展社会经济事业、带有朴素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谷文昌精神,并激励东山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和广大东山人民自觉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朴素可持续发展观念,如今岛上绿树成荫,绿化率达93.2%,素有“东海绿洲”之称。东山县还通过“清洁饮用水改造工程”、“八尺门跨海大桥工程”、“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风力发电”、“小城镇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有利地促进了全县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

2.2 结合当地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发展特点建设实验区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指南》明确指出:实验区工作以自主建设为主,密切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走自力更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道路,探索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2]。武夷山市在结合当地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发展特点方面做得比较成功。武夷山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利用方圆 70平方公里的风景名胜区,以丹霞地貌为特征、自然山水为主景、历史文化积淀为内涵,集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人文旅游和科考旅游于一体,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区。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武夷山市已是闽北重要交通中心和对外开放窗口,并且日益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和闽台地区重要旅游胜地与旅游中心。

2.3 坚持政府主导和发动公众参与建设实验区

经济社会现代化和综合协调发展是一个涉及各方面的复杂的系统运动过程,要通过自觉的历史实践,创造性地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积极成果,使现代化的发展最大限度地符合人的发展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摒弃非理性的自发发展方式,依靠政府的主导作用,团结全体人民在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下自觉奋斗[2]。东山县以大力弘扬谷文昌精神为动力,增强全县人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了以政府为引导,各级各部门分工明确,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

2.4 加强科技引导与技术创新建设实验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综合实验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牵涉到许多技术难题,只有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紧紧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制约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目标[3]。漳平市在实验区建设中,注重科技引导,永福镇不仅成为全国最大的杜鹃花生产基地,占据全国70%的销售份额,而且引进、驯化和培育出一批新品种,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永福花乡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吸引众多台商竞相前来投资,被省政府确定为“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已入驻企业30多家,投资领域从花卉业向高山茶、反季节蔬菜、果树等延伸。漳平水仙茶,通过注入有机茶园建园技术、空调制茶等工艺改进,精加工和包装改型,“漳平水仙”品牌得到农业部无公害认证。

3 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建议

福建省经过20来年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实验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对当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实验区的建设还需要不断扩大实验区的范围、拓宽实验区的内容以及创新实验区的发展模式。

3.1 扩大实验区的范围

福建省经过十几年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目前的3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12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已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仅要在原有的12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争取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规模还需继续扩大,至少要在每个地区有1~2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将这些年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经验、成果推广开来,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试验带,才能更好地带动福建省的可持续发展。

3.2 拓宽实验区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的成果,但是社会发展明显滞后。随着近几年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浮出水面,三农问题尤为突出,与社会结构不合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如城乡结构问题等。福建省同样也存在着这些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中除了继续要探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实验之外,(下转第7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