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校本教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校本教研

姓名:张印婷

单位:牛道口中心小学

时间:2015-5-20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校本教研

内容摘要:“校本教研”是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教研的三位一体关系。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研究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力量作为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策略和关键环节。并始终贯穿在整个校本教研过程之中。

关键词:校本教研同伴互助反思专业引领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层次的“革命”,不仅是教材的变革,还涉及到课程功能、教学方式、课程评价以等方面的变革。“校本教研”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校本教研的基点是学校,研究要扎根于本校的实践,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同伴互助促进教师共同进步。

校本研究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探究问题,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集中了教研组或备课组集体的智慧,把同伴互助方式引入到校本教研活动中,强化了合

作意识,做到了优势互补,实行了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师的共同提高

1、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是指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内容重复,但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却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这对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效果明显;这种多人循环教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让教师切实感受到课例研究、同伴互助的意义和魅力。同课异构使教师可以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研究活动中,通过比较,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2、互助交流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是两个,甚至是两个以上的思想。”学校根据教师的兴趣爱好和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读书报告会、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研讨会。其目的是给教师创造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共享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活动可由学校组织,也可由教师自发组织,可以是同一学科的教师交流,也可以是跨学科的教师交流。

3、创建模式

学校要使校本教研制度化、常规化。可以是定时、定点、定员的集体备课,重点是对教材的钻研、教学的设计、重难点的剖析和实践的反思等;也可以是综合教研活动,重点是理论学习、课例观摩、专题研讨、案例评析等。这种教研模式会形成重研讨、重互助、重实践的新型教研风气,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案例共享

教育案例,就是对教育教学实际中发生的一个有疑难情境或某些决策行为的真实描述。一个好的案例往往代表一类典型事件,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技能,有利于教师分析和反思。我们把课堂作为案例,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围绕“怎样改进更好、更有效”展开讨论,教师根据讨论中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以及讨论中所发现的教学收获与遗憾,更有效

地反思与重建自己的教学。

5、成果展示平台

学校应定期开展以教学反思、说课、公开课等为内容的教研活动,让教师的成果、才华在校内、校际、片际的教研活动中展示;定期评选优秀论文、举办学术年会或研讨会;定期出版校本教研专集;积极推荐教师的优秀论文到专业刊物上刊登,在有关的会议上宣传、推广教师的研究成果;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及时把教师的教研成果整理归档,作为评优评先晋级奖励的依据。

二、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前提和基本模式。

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个方面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按教学的进程,教师的自我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教学前的反思是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作为调整性的预测,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教学中的反思,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启发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质疑、探究和创新。要把案例学习反思,困惑问题反思与教学反思有机结合起来,使师生在教学反思中学会反省,学会发现。

教学后的反思,是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如上完一节课,或上完一个单元的课等等)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去发现和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而,作为教师,不妨在每节课结束后,与学生座谈或采用问卷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征求同事的意见;另外,教师还要注重自我反省教学过程,客观评价疑难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目标是否达到完成,总结教与学的得失,写“教学后记”,做课后小结。

三、专业引领潜移默化超越自我。

专业引领主要是指各层次的专业研究人员对校本教研的介入。校本教研虽然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是围绕“本校”的实际和问题进行的研究,但它不仅仅依靠本校的力量,还需有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和引领。专家引领的实质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新构建。可以说,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的参与和引领是校本教研向纵深开展的根本保障。为此学校要求教师自觉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学校定期开展课改实验的专题教学研讨、教学观摩、与兄弟学校进行教学交流,主动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学校必须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教师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力军,在活动中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推动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必定会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