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思维理论与方法—hefei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局性与筹划性相结合的界定
• ▲克劳塞维茨提出:“战术是在 • 战斗中使用军队的学问,战略是 • 为了战争目的运用战斗的学问”。(Art) • 战略与战术的对比,战略与战争目的 • 的联系,从更高的层面上揭示了战略的本质特征,
涉及全局性和筹划性。
•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 院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03页。
大战略的“大”手段
• ——“大”在手段范围的选择上。不仅考虑军 事手段,而且考虑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文化等手段;不仅考虑实施战略的直接路线, 而且更重视间接路线。
• ●“作战力量只是大战略的手段之一。它还要 考虑和运用财政、外交、、商业压力的力量, 以及也很重要的道德压力的力量来削弱对手的 意志。大战略应把各种手段结合起来。” ——
大战略的扩展
• ● 1935年英军颁布的野战条令:大战略是
“为了实现全国性目的而最有效地发挥国家全 部力量的艺术。”
• ●“大战略” “不仅把国家的军事战略、经济
战略和政治战略囊括于一体,而且还给军事、 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的战略以实际指导。”——
郑文翰主编:军事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年,第48页。
段培君
战略思维的提出(1)
2000年中共中央在《关于面向二十 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 中确定了党校的教学布局 :理论基 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 养
战略思维的提出(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各级党委和 领导干部 “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 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 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
• ●战略仅仅关注如何赢得军事胜利的问题,而 大战略必须具有更长的视野,因为它的问题是 如何赢得和平。——B.H.Liddell Hart, Strategy,
与“特殊的实践理性” • 三、战略思维主要方法: • 1、目标定位:“三要素理论” • 2、目标、手段的协调 • 4、战略预见:“三种类型方法”
一、战略思维形态的发展
▲战略视野:从战略到大战略 ▲战略结构:从军事战略到发展战略 ▲战略模式:从零和博弈到非零和博弈 ▲战略机制:从他组织到自组织 ▲战略优势: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标。”“如同战术是战略在较低阶段中的运用, 战略也是大战略在较低阶段中的运用。” • —— B. H. Liddell Hart, The Decisive Wars of History—A Study
in Strategy, London: G. Bell & Sons, Ltd.,1929, pp.150-151.
战略 Strategy
• ▲利德·哈特从手段与目标的关系为战略下定义:
“战略是一种分配和运用军事手段来实现政策目 标的艺术”。 ——B. H. Liddell Hart, Strategy, Second
Revised Edition, Meridian, 1991, p.321.
•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军事战略是运用
战略思维的提出(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 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坚持用宽 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 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
17大报告提出: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 略思维
一、战略思维形态的发展 二、战略思维的基本特征 三、战略思维的主要方法
• 一、当代战略思维形态:“五个转变” • 二、战略思维基本特征与本质:“三维结构”
B.H.Liddell Hart, The Decisive Wars of History—A Study in Strategy, London: G.Bell & Sons, Ltd.,1929, p.151.
大战略的“大”目标
• ——“大”在对目标范围的选择上。不仅考虑 战时目标,而且考虑战后目标;不仅考虑军事 目标,而且考虑经济、政治等目标;不仅考虑 某个领域的目标,而且考虑国家的整体目标。
战略概念的全局性界定
• ▲若米尼在其代表作《战争艺术概论》一书中把 战略视为有关战略全局的艺术,认为战略“是研 究整个战争区的艺术”,“是把一支军队的最大 部分兵力集中到战争区或作战区的最重要点上去 的一种艺术”。
• ——A·H·若米尼著,刘聪等译:《战争艺术概论》,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第87页和346页。
战略概念的空间性界定
• ▲ 1799年普鲁士人海因里希·迪特里希·比洛提出: “战略是关于在视界与火炮射程以外进行军事行 动的科学”这种定义比较朦胧地向战略的全局视 角靠近,其空间性质的界定有重要意义。
• —— M·A·米尔施泰因等著,黄良羽等译:《论资产阶级
军事科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
一国武装力量,通过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达成国家政策的各项目标的一门艺术和科学”。
• ▲战略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大战略 Grand Strategy
• ● 1929年利德·哈特在《历史上的决
• 定性战争》中提出:“大战略的任务 • 是协调和指导国家的全部力量以达到 • 战争的政治目的,即国家政策所确定的目
▲战略到大战略
• ▲中国战略一词最早见于公元三世纪末西晋历史 学家司马彪所著的《战略》一书。司马彪的原著 已经失传,但它的一些内容仍然散见于《三国 志》、《太平御览》等典籍中。清人黄奭曾将其 佚文辑成一卷,共八节,约2000余字。从战略一 词在这本书中的用法看,其战略内涵体现在八个 人的故事(刘表等)中,主要指政治和军事斗争 中的谋略和方法,包括政策和兵法。
wenku.baidu.com
《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框架
▲ 《孙子兵法》13篇中,战略战 术兼而有之。一般认为,前4篇主 要讲战略,后9篇主要讲战术。 ▲五事: “道、天、地、将、法, 即政治、天时、地利、将帅和法 制。“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 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战略概念的主体性界定
• ▲公元6世纪,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把全国分为 若干军区,每个军区设一名兼理民政的军事指挥 官,称为“strategos”,意思是“将军”。公元580 年,东罗马帝国皇帝莫里斯(公元539-620年)署 名写了一本军事教科书《strategicon》,意思是 “将道”或“为将之道”,即对将军的特定要求, 是战略概念的主体性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