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文献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
• 通过大量的查阅和收集资料,我们对已经 研究的幼儿攻击行为形成的原因、幼儿攻 击性行为的特点、以及矫正方法做一个综 合性的概述。
概念界定
• 攻击行为又称为侵犯行为,指有一伤害别人切部位社会规 范所许可的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 行为,起发展状况及影响幼儿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 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一种不为社会所倡 导和鼓励的行为,攻击行为是一种目的在于使其他人收到 伤害或引起痛楚的行为。他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 现形式。幼儿园阶段主要表现为大人、推人、踢人等,是 一种身体上的功绩,稍大一点的孩子更多的是采用语言攻 击、谩骂、诋毁、故意给对对方造成心理伤害,,儿童的 攻击性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出现第二 个高峰,总体来说,男孩多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多以语 言攻击居多
Fra Baidu bibliotek
• [7]`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9.
• [8]《早期教育指导》华东师范出版社。
• [9]《早期教育理论实际应用》南京大学出版 社。
参考文献
• [1]“攻击”后的反思——幼儿攻击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 (钱雪娟)
• [2]L.杜布、N.米勒、O.H.莫勒、R.西尔斯合著.心理学名人 词典,《挫折和攻击》[EB/OL]. http://whpsy.com/person/d/Dollard.J.htm
• [3]张源侠、骆丽萍等编著.《实用心理自我疗法》[M].湖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幼儿攻击行为形成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 1)遗传因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幼儿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因素
大约占了很大的比例。 2)家长错误教育方式的影响。比如,家长的溺爱、迁就 3)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 2.社会方面的原因。模仿使幼儿学会了攻击,模仿是幼儿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的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评论
• 我们认为现在就幼儿攻击性行为研究比较 好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 1、做到全面的从主观、客观方面对幼儿攻 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的研究。
• 2、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对攻击行为进行客观 性的评价。
• 3、充分认识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对幼儿 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 4、科学全面的提出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 正方法。
幼儿攻击性行为文献综述
李万敏 彭琴 曾晓丹 蔡苗苗 杜欢
为什么要研究攻击性行为
• 攻击是幼儿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具有不良行为的 幼儿往往不积极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很难集中精力, 从而各方面的能力很难发展。由于在交往中常常有攻击性 行为,和其他幼儿关系处理不好,常会受到别人的排挤。 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 好品德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培 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爱 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因此分析和控制幼儿攻击性行 为,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是当今幼儿教育中 一项严峻的课题
文献来源
• 我们采取主要以文献的研究方法,其中最 主要的采取有意抽样的方法选择文献来源。 文献主要来源于CNKI、百度文库、gougou 文库以及各类相关书籍。通过查阅大量的 文章和书籍后,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已 有研究进行综合描述并加以分析。
研究缘起
•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表现出来的对他人 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不健康的社会 行为,不利于儿童未来的发展。幼儿的攻击 行为在学校、幼儿园、家庭,普遍存在。
• [4]高申春.人性辉煌之路[M].湖北出版社,2000 • [5]名家思想.要抓住孩子的关键期,首先要认识理解孩子
[EB/OL].http://www.edu06.com/info_Show.asp?ArticleID =413 • [6]李兴.浅析儿童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J].扬州教育学院学 报, 2001(01).
主要特点 3.学校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指幼儿教师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 二)主观原因。在主观上主要表现在孩子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观念,不理解或不
能正确理解有关的道德准则;道德意志薄弱,正确的道德认识不能战胜不合 理的个人需要,不能抵制不良诱因的影响;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性格上的 某些缺陷(执拗、任性、骄傲、自满等)以及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孩子 就会转向寻求攻击性手段等等。
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评论
• 与此同时我们还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还应 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 1、更加注重环境的综合性教育。 • 2、学校、家长、社会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细
节。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趋势
•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幼儿的攻击行为、暴力行 为正呈日益严重的势态。不仅是西方各国,中国 也受到这个问题的严重困扰。。因此面对这样的 严峻形势我们需要找出解决方案。在社会心理学 和社会认知研究中,对攻击行为的研究乃是证明 社会认知具有内隐性的突破口,因此,对儿童攻 击行为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极具迫切性,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攻击性行为的出现,是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不同孩子的身上 各种因素影响的程度和侧重有所不同。
幼儿攻击行为的特点
• 1.认识特征。主要体现为道德认识上的无知和错误,是 非观念上的模糊和颠倒,直接导致了行动上的随意和盲目。
• 2.情感特征。重自我情感,易感情用事,有“报复”的 欲望,喜欢把自己的一时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基础上; 情感不稳定,有强烈的冲动性,难以自我控制。
研究现状
目前有90%以上的幼儿有行为攻击的倾向,但多 数父母认为这是孩子间的小打小闹,并不加以足 够重视。而作为教育组织者,却视为这是教育过 程中最繁琐而又最难以解决的一项不良行为问题。 幼儿期是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 键期,男孩的 攻击性比女孩突出,男孩受到攻击后,会急切地 报复对方,如任其发展到成年这种行为就可能转 化为犯罪行为。因此,现在的学者主要针对幼儿 的攻击性行为形成原因,应采取采取的教育措施, 如何正确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进行研 究
• 3.意志特征。有明显的两极性,在正确方向上意志力薄 弱,在错误方面上畸形地发展着自己的意志力。
• 4.动机特征。表现为动机内容的利己主义;动机方式的 偶发性和简单性;动机过程的易变性。
• 5.行为特征。偶发性强,手段暴力倾向强,相互传染等。
矫正方法
• 树立科学儿童观,注重成人的榜样作用 • 合理安排一日活动 • 家园合作逐步改善幼儿的不良行为 • 启发幼儿对攻击行为的理解和思考 • 让幼儿有情感体验 • 创造条件让幼儿体验成功,获得成就感,并创设一个能使
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 • 减少环境中易引起攻击行为的刺激等 • 新《纲要》要求我们:“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
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因此 作为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真正了解每 一个幼儿的需要,帮助幼儿消除打架的各种诱因,减少攻 击性行为的发生。而当发现攻击性行为时,也应心平气和 地让幼儿说出事情的原由,避免因误解而全盘否定的现象 发生,并教给幼儿正确的化解矛盾的方法,用自己的言行 来教会幼儿宽容、谦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