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试卷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试卷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试卷

五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试题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口算。

32×52= 94×43= 6÷43= 51÷41= 6÷76= 83÷23

= 74÷4= 1213÷1213= 92÷94= 0÷12

1= 83×61= 76×92= 91×91= 53÷21= 4÷51= 98÷31= 83÷21= 1315

×0=

1÷101= 21×3

2

二、填一填。

1、右面这些星星的3

1

是(

2、最小质数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

32

的倒数是( )。 3

用乘法算式表示图中画网状线的部分( )×(

)=( )。

4、填上合适的体积单位。

墨水瓶的体积是48( ) 微波炉的体积约40( ) 集装箱的体积约40( )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4

3

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6、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2cm 、8cm 、5cm ,它的棱长之和是( )cm , 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60分米,它的棱长是( )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8、一根绳长16米,用去

41米,还剩( )米。如果用去它的4

1

,还剩( )米。 9、妇女节的时候,小明送给妈妈一份礼物,右图是礼物的包装盒, 盒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像图中这样包扎至少需 要( )厘米彩带。(接头处彩带长20厘米)

三、判断。

1、因为

76×6=1,所以7

6

是倒数。 ( ) 2、一个数除以假分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 )

3、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扩大8倍。( )

5、两个真分数相乘,积一定小于其中一个分数。 ( )

四、选择。

1、两个分数相乘的积( )小于其中一个分数。 A .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2、小明用同一块橡皮泥先捏成了一个长方体,又捏成了一个球。球和原来的长方体相比,体积( )。

A .变大了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3、至少用( )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A .4

4、一个长方体相邻的3个面的面积分别是6平方厘米、8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A .26

5、把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相比( )。 A .减少了 B.增加了 C.相等 五、计算。

145×7 754×12

5 53÷74

247×143 54÷45 25

8÷8

六、分别求出下列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七、解决问题。

4cm

4cm

1、小明家3月份用水24立方米,4月份比3月份节约了81

,节约了多少立方米水.

2、12吨大米,第一次用去全部的95,第二次用去第一次的5

2

,第二次用去了多少吨?

3、一个房间长6米,宽米,高3米,门窗面积是8平方米。现在要把这个房间的四壁和顶部粉刷涂料,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涂料千克,一共要多少千克涂料?

4、小明有45张邮票,是小芳邮票张数的4

3

,小芳有多少张邮票?

5、一件衣服打七折后的价钱是70元,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

6、植物标本共32件,植物标本的件数是动物标本的9

8

,动物标本有多少件/

7、牙膏盒长15厘米,宽和高都是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8、饭店为了排油烟,要制作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烟囱,烟囱长4分米,宽5分米,高20分米。要制作 这样的一个烟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课:故乡的“水墨画”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积累优美的词句。 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选取几段优美的音乐,准备配乐朗诵。 教材简析 也许你吃过菱角吧?那淡淡的清香会让你久久回味。那么,你见过满塘的菱叶吗?见过采菱人置身于碧水中,快乐采摘的情景吗?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他的故乡,去看看长满菱角的池塘,去听听采菱人欢乐的笑声,当然,也“品尝品尝”美味的菱角。 全文共有5段,第1段写故乡长满菱角的池塘远看似大大小小的水墨画。第2段写初春池塘渐渐有了生机,一过“黄梅”,菱叶就挤满池塘,菱盘上缀满小花。第3段写临近中秋,采菱女采“头朝菱”的情景。第4段写采菱时节,家家户户飘出的菱香。第5段写“我”想象自己又加入采菱队伍,边采边品尝。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词句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美丽,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解读与提示 * “散漫”在文中是分散、不集中的意思,用在这儿很准确,也很有意思,它体

现出一种随意、自在的美。 * “黄梅”在这里不是水果,是指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 * 从“黄梅”前的“细小”“疏疏朗朗”到“黄梅”后的“涨满”“密密匝匝”,可见菱角的盛期是在“黄梅”之后。 * 多美的池塘呀!它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 “头朝菱”即第一批成熟的菱角。 * 一只手“掀”,一只手“掐”,准确地写出了采菱女轻盈熟练的采菱动作,鲜嫩、清甜的菱角放进嘴里嚼一嚼,脆脆的、甜甜的,那美滋滋的感觉一直渗进心底。难怪孩子们也那样迫不及待!好好地读一读,体会他们内心的喜悦与急切吧! * 家家户户煮菱角、剥菱角,扑鼻的香味飘出窗户,弥漫整个村庄。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呀!教学中要引导孩子们边读边想象,体会作者简单的文字描绘出的和谐、欢乐的场面。 * “徜徉”的意思是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吃着散发清香的菱角,“我”又想起故乡的“水墨画”了……这是多么惬意的场景呀!要引导学生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 识字与写字教学:“嚼”是多音字,嚼舌根,倒嚼,咀嚼,本文念。书写的重点在“菱”“馨”“掐”“嚼”这几个字上,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和不要多笔少点。 * 课后1题:有感情地品读课文,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此题有助于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一定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情感。 * 课后2题: ⑴“涨满”“挤”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菱叶们长大了,整个池塘都是菱叶,显得很茂盛。 ⑵“溢”“诱惑”突出了煮熟后的菱角四处飘香,让人嘴馋。

新版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全册教案 一、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 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P1~3,例1、例2,课堂活动、练习一的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体会转化思想方法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积的末尾有0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教学用具: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 1.课件出示主题图 (1)这是小明在暑期拍摄到的照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能解决吗? (2)抽学生回答,根据情景图列出算式。 1.6×40.52×86 1.95×41 2.观察说说这些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特点?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板书: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1.学习例1:一位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竖式计算的书写算法 我们先来思考买西红柿的问题:每千克4.2元的西红柿,买6千克要多少元? 这个问题,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 (1)学生尝试解答。 (2)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解法。 预设1:4.2×6表示6个4.2相加,即4.2+4.2+4.2+4.2+4.2=25.2元 预设2:4.2元转化为42角,42×6=252(角),252角就是25.2元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大家的? 预设①:为什么要把“元”化成“角”来计算呢?他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元”化成“角”就是把4.2这个小数转化成整数,然后再计算。他采用的是“转化”的方法。) 预设②:除了用“角”来计算可以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外,你还能想到用那些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呢?(4.2扩大10倍就变成整数)预设③:252是4.2×6的结果吗?那应该把252怎样处理呢?为什么要把252缩小10倍? 比较几种解法,你喜欢那种?为什么?(喜欢把因数扩大成整数来计算,再把积缩小相同的倍数) 小结:计算4.2乘6,把4.2扩大10倍,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再把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在竖式中相应板书) (3)在菜市场里选择一个自己想解决的问题来解决。学生自由选择,全班交流,说出解法。 (4)观察这些算式中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你发现了什么?(因数中有一位小数,乘出来的积也是一位小数)(板书) (5)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 归纳: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看因数中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位数。(一按整数乘,二打小数点) (6)规范小数乘整数竖式的书写方法(一般:小数乘整数只需要将两个因数的末尾对齐,不需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即时练:9×1.8学生独立完成,注意竖式的对位。 1.8 1.8 ×9×9(不对) 2.学习例2:两位小数乘整数 (1)学生独立审题,尝试解答。 (2)展示学生的算法。 (3)计算中你认为要注意什么问题? 预设1:这里的小数位数是两位,不能把小数点点错了。 预设2: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更简便。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套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211 + 211 +211 +211 =211 ×( ) = ( ) 2.56 米的110 是( )米;120吨的23 的45 是( )吨。 3.34 时=( )分 710 千克=( )克 45 时=( )分 34 千克=( )克 4.一桶油重8千克,25 桶油重( )千克,算式是( )。 5.“柳树棵数的310 相当于柏树棵数”是把( )的棵数看作单位“1”。 310 对应的是( )的棵数。 6.学校买来新书120本,其中的23 分给五年级。这里是把( )的本数看作单位“1”,求五年级分到多少本,列式是( )。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一个数乘假分数,积一定大于这个数。 ( ) 2.12的56 与20的13 相等。 ( ) 3.一根长12米的钢管,截去了14 ,就是短了14 米。 ( ) 4. 34 吨的215 是110 吨。 ( ) 5.两个分数相乘,积一定小于1。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34 乘它的13 ,是( )。 A. 14 B.316 C. 13

2.( )的倒数一定大于1。 A.真分数 B.假分数 C.任何数 3.两位同学踢毽,小明踢了130下,小强踢的是小明的,求两人一共踢了多少下,列式是( )。 A.130×13 +130 B.130×13 C.130+13 4. 13 公顷=( )平方米。 A.5000 B.500 C.50 5. 45 ×a>45 ,那么a 可能是下面的( )。 A. B. C.或 四、在○里填上“>”“<”或“=”。 ×○ ×○ ○× ×○ ×○ ×○× 五、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45= ×5= ×= ×= 1×= 18×= ×= ×= 13×= 0××= 2.计算下列各题。 33× ×24 × 50×× ×28× ×× 六、看图列式计算。

(完整版)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因数与倍数》测试题 姓名:总分: 一、填空。(30分)。 (1)6×4=24,6和4是24的(),24是6的()。 (2)24的因数有()。 (3)一个数,既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这个数是()。 (4)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是()和()。 (5)在15、18、24、35、39、46、47、58、70、87这些数中: ①是偶数的有();②是奇数的有(); ③有因数3的是();④5的倍数有()。 (6)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7)有因数3,也是2和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8)在0、1、7、8中选出3个数字,组成一个能同时被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9)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是()、()和()。 (10)100以内最大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和是(),差是()。(11)是42的因数,又是7的倍数,这些数有()、()、()、()。 (12)凡是5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或()。 (13)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14)67至少要加上()就是3的倍数。 (15)两个质数和为18,积是65,这两个质数是()和()。

二、判断题。(8分) (1)在自然数中与1相邻的数有两个。() (2)3的倍数,一定是9的倍数。() (3)奇数都比偶数小。() (4)质数的因数只有两个。() (5)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6)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质数一定是奇数,合数一定是偶数。() (8)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里。(8分) (1)一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 A、大于3 B、等于3 C、是3的倍数 D、小于3 (2)一个合数至少有()。 A、一个因数 B、二个因数 C、三个因数 D、四个因数 (3)87是();41是()。 A、合数 B、质数 C、因数 D、倍数 (4)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是()。 A、1 B、2 C、3 D、4 (5)42÷3=14,我们可以说()。 A、42是倍数 B、3是因数 C、42是3的倍数 D、42是3的因数(6)两个奇数的和()。 A、一定是奇数 B、一定是偶数 C、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D、一定是质数(7)几个质数之积一定是()。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测试题 (分数的认识) 一、填空。

七、解决问题。 1、某校有24人参加市华罗庚数学竞赛,结果有18人获奖,获奖人数占参加竞 赛人数的几分之几? 3、一种彩纸,甲商店8张要价3元,乙商店6张要价2元,如果布置教室要用这种 彩纸,派你去选取购,你会选择哪能家购物?为什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测试题 (长方体、正方体) 一、填空题。 1、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瓶墨水是60();(2)大卡车油箱的容量是160()。 2、()m3=18dm 3=( )cm3 3、4.5L=( )dm3= ( )m3 4、28m2= ( )dm20.2m=( )cm 5、用一根长56cm的铁丝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如果长是6cm,宽是4cm,高是 ()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30cm,它的体积是()dm3,表面积是() dm2。 7、一个棱长10cm的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表面积是()。 二、判断题。 1、长方体水箱的容积也就是它的体积。() 2、棱长6cm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3、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也一定是相等的。() 4、如果一个长方体有两个相邻的面是正方形,这个长方体实际上就是一个正方体。 () 5、把一个正方体截成两个体积相等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正好是原来正方 体表面积的一半。()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dm,它的表面积是()dm2 A、8 B、12 C、36 D、24 2、一个杯子里装了500mL水,我们就说杯子的()是500mL.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复习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复习 一、知识点: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概念: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练习: (一)填空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的意义相同,就是求()的简便计算。 2、2.7×O.38的积有( )位小数。0.25×4的积有()维小数。 3、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 )算出( ),再看( )一共有几位小数, 就从积的( )起数出几位,点上( )。 4、根据第一列的积,很快的写出后面每列两个数的积。 (二)、判断: 1、小数乘整数的积一定是小数。( )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l0倍。( ) 3.0。4×5和5叉0.4表示的意义相同。( ) 4.大于3.1小于4.1的一位小数有无数个。( ) (三)、列竖式计算:

96×0.25 58×1.325 6.52×8.4 0.66×3.02 二、知识点:积与因数 概念 1、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 1的数,积比原数小。 2、积与因数的关系: ①.当两个因数都小于1时,积一定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因数; ②.当一个因数大于1,另一个因数小于1,那么积应该比小的因数大, 比大的因数小; ③.当两个因数都大于1时,积比其中任何一个因数都大 练习: (一)、在下面的○里填上“>”、“<”或“=”符号。 5.8×1.1○5.8 0.54×9○9 4.6×0.99○4.6 0.25×4○2.5×0.4 0.1×0.1○0.2 0.39×1.4○3.9×0.14 1.6×1.09○1.59 (二).填空。 算式2.5×A,当A()1时,乘积大于2.5,当A()1时,乘积小于 2.5,当A()1时,乘积等于2.5. 三、知识点:估算。 练习: 7.9×4.2≈4.02×5.1≈5.8×I.993≈ 0.86×0.42≈ 2.95 ×5,9≈ 0.92×4.7≈ 0.89×3.3≈ 30.02× 0.77≈ 四、知识点:简便运算 (一),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c+b×c 6.减法的性质:a-b-c=a-(b+c)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 一、细心填写我最棒。(每空2分,共20分) 多25% 。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正确的打上“√”, 错误的打上“×”。(共10 分) 1.1千米的50%就是50%千米。() 2.某商品先降价20%,又涨价25%,现价与原价相等。() 3.分母是100的分数都是百分数。() 4.10克海水中含盐2克,盐占海水的20%。() 5.通过大家的努力,我班学生的及格率有望达到150%。()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的答案写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甲数是20,乙数是15,(20—15)÷20=5÷20=25%表示()。 A、乙数是甲数的25% B、乙数比甲数少25% C、甲数比乙数多25%。 2.某班男生26人,比女生多4人,求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几?正确算式是() A.4÷26 B.(26-4)÷26 C、26÷(26—4) D、(26+4)÷26 3.下列各数中,不能化为百分数的是() A、0.75 B、八成五 C、14 D、69100 吨 4.一件商品,先涨价10%,后又降价10%,最后的售价() A、高于原价 B、等于原价 C、低于原价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共28分) 1.直接写得数。(共8分)

2.求出下列x 的值。 (共12分) (1) X +30%X =65 (2)1-31X =6 5 (3)125%X -X =28 3.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共8分) (1)3÷73-73÷3 (2) 209÷[21×(32+5 4 )] 五、解决问题我能行。(每小题8分,共32分) 1.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要5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8小时完成,乙的效率比甲的效率低百分之几? 2.王叔叔把40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为5.00%,到期时王叔叔可取回多少元?(注:利息要按5%缴纳利息税) 3.小明家六月份用电180千瓦时,七月份比六月份多用了20%,每千瓦时电费为0.54元,小明家七月份的电费为多少元? 4.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如果由甲队单独修要15天,而乙队每天可以修44米,当两队共同修完这段公路时,甲队修了全长的60%,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题(二)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细心填写我最棒。(每空2分,共44分) 1.74.6%读作 ,百分之零点二七写作 。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材料)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资 料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积的位数不够时,用0补位,再点上小数点。 2、两个小数相乘的积的一般规律: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当一个因数比1小,它们的积比另一个因数小;当一个因数比1大,它们的积比另一个因数大;当一个因数等于1,它们的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3、小数乘法的估算:通常是把不是整个、整十、整百的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个、整十、整百的数后再估算。关键:是化繁为简,能方便计算。 4、求积的近似值:通常是根据题目要求或实际需要,确定应该保留几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5、解决问题: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算出结果。如本单元典型数量关系: (1)读天然气表、电表或水表,算本月的费用通常是:

①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实际用量②单价×实际用量= 本月费用 (2)出租车计费,通常有: ①起步价+规定路程以外按一定单价计价的出租车费=一共要付的费用 ②演变:(一共要付的费用-起步价)÷起步价规定路程外的单价+起步价包括的路程=总路程 注:上网费、停车费与出租车费道理相通。 (3)工程问题中,通常有: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演变一: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队数=工作总量 演变二: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队数=工作效率 演变三: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队数=工作时间 注:每一个基本的数量关系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演变方式。 第二单元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 1、图形平移后形状、大小都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描述图形的平移路线时要说清楚图形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画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平移前,先确定一个点,看这个点会平移到哪儿,保证平移的格数正确;二是注意看原来的图中的每条线段各占几格,保证图形和原来一样。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庆华初中:胡利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意识。 3.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一些探索规律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些方法再来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 (板书:发现) 教师:首先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看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什么? (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 学生:这个故事总是在重复同一个内容。 教师:不错!大家已经发现这个故事的一个特点了。 (板书:不断重复) 教师:谁能根据这个特点接着老师的故事继续往下讲?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故事。 教师:照这样讲下去,你发现这个故事还有一个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像这样重复下去,这个故事永远也讲不完。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讲不完) 教师:这种重复的现象不但故事中有,在有的计算中我们也会遇到。 (教师板书出示算式:2÷6) 教师:请同学们算一算这个算式,看计算过程中你又能发现什么?学生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2÷6这个算式的三个特点。①除不尽,②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③余数重复出现“2”。 教师:怎样表示这种除不尽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认识循环小数 1、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请一位学生到黑板演算2÷6的竖式计算教师:刚才我们发现了这个算式的3个特点,下面我们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A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A 第一单元测试卷(A )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7分) 1.0.27%读作( ),百分之十三点八四写作( )。 2. 9÷( )=5 3= ()15=( )小数=( )% 。 3. 50比80少( )% ,80比50多( )% 。 4.75%化成分数是( ),25 7化成百分数是( )。 5.( )是25的20% ,50比( )多25%。 6.一批树苗的成活率是98% ,也就是( )的( )98%。 7.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70%,把( )的价钱看做单位“1”,裤子的价钱比上衣的价钱少( )%。 8.乐乐投篮10次,有3次没投中,乐乐投篮的命中率是( )。 9.25公顷的5 2相当于50公顷的( )% , 50千克增加40%后是( )千克。 10.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4段,每段占总长的( )%, 每段长( )米。 11.某快餐店上周营业额为20000元,按照规定应按5%纳税,该快餐店应纳税( )元。 12.黑球的个数比白球的多20%,白球的个数比黑球少( )%。 13.一批水果共200千克,卖出了160千克,还剩下( )%。 14.一个圆环外圆面积是400平方米,内圆面积是外圆的75%,环形面积是( )平方米。 15.笑笑将爸爸给的压岁钱10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2年,年利率3.75%,到期时税后利息( )元,本金和税后利息共( )元。 二、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5分) 1.百分数化成分数后都是真分数。……………………………………………( ) 2.100 59米可以写作59%米。……………………………………………………( ) 3.甲数比乙数少20%,乙数比甲数多25%。……………………………………( ) 4.甲乙两数的比是5:4,那么乙是甲的80%。 ……………………………( ) 5.用100千克小麦磨出85千克面粉,这批小麦的出粉率为85%千克。……( )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二) 姓名:成绩: 一、填空。(26分) 1、在○里填上“﹤”、“﹥”或“=”。 369×0.62 ○ 369 7.8 ×10 ○ 7.8÷0.1 0.74×99 ○ 0.74÷0.01 453÷1.2 ○ 453 6.5÷3.2 ○ 6.5÷2.3 43.2÷0.5 ○ 43.2×2 2、6.64÷3.3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保留一位小数是()。 3、从3:00到3:15,分针旋转了()0,分针在()时针旋转1800,如果在镜子里看时针所显示的时间是()。 4、两个数相除,商是3.25,如果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一位,商是();如果要使商变为325,可以()。 5、在64、35、84、71、60、125、504、333、1000、40、1、2中,奇数有(),偶数有(),能被3整除的数有(),能被5整除的数有()。 6、27000hm2=( )km2 0.5km2=( )m2 7.6 hm2=( )m2 1400m2=( ) hm2 7、有红、黄、蓝、白的小球各10个,混合放在一个布袋里,一次摸出5个小球,其中至少有()个小球的颜色是相同的。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6分) 1、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可以用“(底+高)×2”来计算。 ( ) 3、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 4、物体(或图形)沿某一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后,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 5、平行四边形不可能是轴对称图形,三角形中可能有轴对称图形,圆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6、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0分) 1、与42÷31得数相等的算式是()。 A、0.42÷3.1 B、42÷3.1 C、0.84÷0.62 D、42÷0.31 2、7.22÷1.8=4……() A、2 B、0.2 C、0.02 D、0.002 3、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扩大3倍,面积扩大()倍。 A、3 B、6 C、9 D、1 4、把4.70、4.70、4.07、4.07、4.07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4.70﹥4.70﹥4.07﹥4.07﹥4.07 B、4.07﹤4.70﹤4.07﹤4.07﹤4.70 C、4.70﹥4.70﹥4.07﹥4.07﹥4.07 D、4.07﹤4.07﹤4.07﹤4.70﹤4.70 5、在下图中,图①向()格,就得到到了图形②, 图形②绕点O(),就得到了图形③。 A、左平移3 B、左平移4 C、顺时针旋转600 D、逆时针旋转2700 四、计算。(共31分) 1、口算。(8分) 1.2×0.6= 0.18×5= 2.8÷0.07= 0.05×0.1÷0.5×0.1= 1÷4 = 6.2÷0.62= 1.7×0.3= 4.2÷0.7÷0.6= 3、笔算。(6分) 2.07÷0.36 = 9.8×0.47≈ 99.5÷9.9= 得数保留两位数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口算题

整数加减法 110+660= 480-20= 680-44= 280+40= 570-220= 90+770= 120+60= 590+70= 390-80= 980-560= 440-110= 120+530= 980+120= 670+210= 550- 120= 280+120= 370-210= 460+140= 530-230= 720-520= 整数乘除法 320×8= 240×5= 120÷5= 450×0= 250÷5= 125×8= 303÷3= 400×50= 150÷2= 900×6= 25×80= 120÷50= 801×9= 300×30= 200÷8= 350÷5= 700÷5= 630÷9= 360×2= 310×30= 小数加减法 1.2+ 2.8= 3.6-1.6= 4.12+ 5.18= 0.65-0.35= 0.14+0.26= 3.5+2.4= 3.26-1.16= 22.5+23= 0.14+10.46= 0.23+0.37= 7.2-5.2= 5.6+4.4= 0.84+3.16= 10.2+0.8= 10.2-5.1= 0.56+0.04= 3.78+0.22= 9.86-4.56= 3.2-2= 5.54-4.44= 小数乘除法. 1.24×5= 0.8× 2.5= 2.4×0.5= 1.25×0.8= 4.5×0.4= 0.7×0.6= 0.25×40= 0.6×60= 3.75÷0.5= 9.9÷3= 8.5÷0.5= 6.82÷2= 8.5÷5= 1.11÷0.3= 1÷0.25= 2÷0.8= 3.5÷0.7= 7.2÷8= 0.21×0.3= 5.1×0.4= 分数加减法 3/4-1/2= 1-1/8= 11/12-1/6= 1/5+1/4= 1/2-1/3=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口算题 0.25X4= 0.45X2= 2.4X0.2= 0.125X 8= 5 x0.2x4= 0.5x0.3= 二、填空 1、0.2+0.2+0.2+0.2+0.2+0.2改用乘法算式表示(),这个乘法算式的意义是()。 2、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3.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结果是()。 3、0.28X0.7=(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4、一个长方形花坛,长是19.6米,宽是7.5米,她的面积是()平方米。 5、一种茶叶每千克的售价是80元,买0.5千克要付()元,买2.4千克要付()元。 6、把3.95改写成与它大小相等的三位小数是()。 三、判断。(对V,错X) 1、0.4小时等于40分钟。() 2、8.2X1.78<8.2( ) 3、6.995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是7.00 () 4、5.03X3.05的积有四位小数。() 5、一个数乘以0.9一定比这个数小。() 四、选择题。 1、3.591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 A 3.59 B 3.6 C 3.60 D3.595 2、下面算式中,积等于10的是() A 12.5X0.8= B 1.25X0.8= C 2.4X5= 2.5X0.4= 3、近似值4.2是把一个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时得到的,下列各数中()不可能是这个小数。 A 4.2399 B 4.21 C 4.27 D 4.248 4、下面各式中积最小的是() A 15X1 B 5X0.5 C 5X1.5 5X0.1 五、在O里填上> <或= 4.32X0.98 O 4.32 6.09X2 O 6.09 34X0.35 O 0.35 14.8X7.5 O 7.5X14.8 6.3X7.04 O 7.04 18.9X1 O 1 756X0.9 O 756 1X0.94 O 1 5.25X1.1 O 5.25 六、用竖式计算 0.25X3.86 0.43X102 9.8X5.6X4.4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期末试卷

合江县2017年秋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一、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在答题卡上涂“对”,错的涂“错”(10分) 1、近似值2.7和2.70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也相同。()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的2倍。()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 4、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后,大小和形状会发生改变。() 5、一个不为0的数乘以比1 大的数,积一定比这个数大。() 6、30.565656是循环小数。() 7、如果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6.7,那么这个数最大是6.79。() 8、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9、从3时到6时,时针旋转了180度。() 10、一个数(0除外)除以比1小的数,商就比这个数大。()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在答题卡上涂出正确的番号。(10分) 三、1、在下列的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四、A、平行四边形B、等腰梯形C、直角三角形D、多边形 五、2、一个三角形的底不变,如果高扩大4倍,那么它的面积() 六、A、扩大4倍B、扩大2倍C、无法确定 七、3、下列算式中,商比被除数大的是() 八、A、3.65 ÷0.94 B、3.65 ÷1.02 C、3.65 ÷4.36 九、4、盒中有6支红色铅笔,4支蓝色铅笔,任意从盒中摸出1支()是红铅笔。 十、A、一定B、一定不C、有很大可能 十一、5、下面各题中与5.12÷3.2得数相等的是()。 十二、A、51.2÷0.32 B、512÷32 C、0.512÷0.32 D、0.512÷32 十三、6、下列的算式中,商小于1的是() 十四、A、0.137 ÷0.078 B、0.137 ÷0.213 C、0.137 ÷0.128 十五、7、用木条钉制一个长方形框架,然后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相比,()。 十六、 A、周长和面积都不变。B、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十七、 C、周长不变,面积变大D、周长变大面积不变。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1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小数乘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暑假生活过得很愉快吧? 学生:愉快! 教师:老师这儿收到一位同学在暑假中拍的照片。(课件出示:没有对话框的主题图)说说照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学生看图介绍略。 教师:小朋友们的暑假生活真丰富,我们先到这张照片中的菜市场去看看。 课件出示:放大稍作修改的买菜图,增加有关整数乘法能解决的问题,如:买每千克西瓜1.6元,买4千克多少钱等内容。 教师:阿姨们在买菜中遇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能帮他们解决吗?

学生根据情景图列出算式:1.6×4 3×2.2 1.95×41 3.45×8 0.52×86 教师:选择这些算式中会算的进行计算。 教师:看看大家都不会算的题是什么样的题? 学生:都是小数乘整数的题目。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的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合作交流,探索算法 1 1 师:我们先来思考买西红柿的问题,“每千克4.2元的西红柿,买6 千克要多少元”这个问题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 生独立思考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能学生会想出以下方法: 学生1:我是用加法来计算的,因为4.2×6就是6个4.2相加,即 4.2+4.2+4.2+4.2+4.2+4.2。我算出来的结果是2 5.2元。 教师:这种方法怎么样? 学生:可以。 学生2:把4.2元转化成用“角”做单位是42角,42×6等于252角,最后再把252角转化成用“元”做单位的数是25.2元。 教师:老师对这种解决方法很感兴趣,同学们分析一下,把“元”化成“角”的目的是什么?他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讨论出:把“元”化成“角”的目的是把4.2这个小数转化成整数,然后再计算。他采用的是“转化”的方法。 教师:对了,这个同学采用的是转化的方法。(板书:转化)除了用“角”来计算可以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以外,你还能想到哪些方法把这个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做? 学生讨论后回答:把4.2扩大10倍就变成整数了。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是这个意思吗? 学生:是。 教师:转化成42×6后同学们会计算了吗?(学生:会)把这道题的结果算出来。 学生计算后,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学生的作业。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2010----2011学年六年级数学上期模拟试卷 姓名 班级 总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1.12×9 2表示( ) 2. 7 6的倒数是( );( )与13互为倒数。 3. 18∶4 3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4. 12÷( )= 12 ) ( = 0.75 =( )∶24 5.把 9 7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每段占全长的( )。 6. 3080克=( )千克( )克 2时40分=( )时 7.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它的直径是( )厘米。 8.在3.14,3 50 7, 7 22,л中,最大的数是(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在第 三的数是( )。 9.李东、王俊、张欣三人体重比是3∶4∶5,他们的平均体重是36千克,张欣的体重是( )千克。 10.一个足球队,如果胜一场得分记为“+3”分,那么负一场球得分应记为“( )”分。 11.在一幅地图上用4厘米长的线段表示120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2.一筐桃子连筐重50千克,卖掉桃子的 5 3后,连筐重26千克。这筐桃子的重量是 ( )千克,筐的重量是( )千克。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 0.2和5互为倒数。 ( ) 2.环形是轴对称图形,它只有一条对称轴。 ( ) 3.如果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6 1,那么女生人数就比男生人数少 6 1。( ) 4.自然数a除以一个真分数商一定大于a。 ( ) 5.因为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两个圆直径的比是3∶4,这两个圆面积的比是( )。 A.4∶3 B. 3∶4 C.9∶16 D.16∶9 2.“一本书,读了 6 1”,这句话里的单位“1”是( )。 A.已读的页数 B.这本书的页数 C.剩下的页数 3.从写有1~6的6张卡片中任抽一张,抽到是2的可能性是( )。 A. 2 1 B. 4 1 C. 5 1 D. 6 1 4.用三根同样长的钢丝分别围成下面三种图形,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 5.如果a是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那么下面各式中得数最大的算式是( )。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金凤小学2015——2016学年度下期五年级(1)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从上期平常学习和期末考试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二、教材分析 1、数与代数本册教科书有关数与代数的知识安排了分数;分数加减法和方程。这几部分内容联系是紧密的,分数的学习是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以及学生前面掌握的整数四则计算是学生学习方程的基础。 2、空间与图形本册教科书在空间与图形安排的内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在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中,充分体现“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通过观察物体、制作模型、数学实验等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在这些表象的支持下,通过亲身体验来帮助学生获得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本质特征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本册教科书的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折线统计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形式。学习重点不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上面,而是放在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来了解信息,应用信息上面,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达到增强学生统计观念的目的。 4、实践与综合应用本册安排的综合应用有三个: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一年吃掉“多少森林”,发豆芽。在编写方式继续采用了程序性的活动方式,为学生设计出基本的活动程序并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活动,并在每个程序下面都给学生留有记录、分析、计算和写建议的地方,明确要求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过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能找出10以内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知道分数和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联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3、会进行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运算及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并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6、通过实例,了解体积(或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单位长度的实际含义。 7、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8、进一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

(完整版)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一)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 直接写出得数。(5 分)
1.9×0.1= 0.36÷0.6= 1.80.3=
1÷0.25=
2-1.76= 1.44÷1.2=
成绩_______________
3.46+2.54= 0.4×0.5=
0.125×8= 1.9×10.1=
二、认真思考,谨慎填空。(20 分)
1、1200d ㎡=( )㎡ 0.73k ㎡=( )h ㎡ 3.6h ㎡=( )h ㎡( )㎡
2、根据 15×36=540,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
15×3.6=( ) 0.15×3.6=( )5.4÷0.36=( ) 54÷15=( )
3、在○里填上“>”,“<”或“=”。
2.8×0.91○2.8
3.78÷1.1○3.78
1.94÷0.01○1.94×100
1÷3○0.3
4、100 粒黄豆的重量是 25 克,平均每粒黄豆重( )克,1 千克这种黄豆
大约( )粒。
5、循环小数 2.406406406……也可以写作( ),保留两位小数是( )。
6、一个两位数是 5 的倍数,各个数字的和是 8,这个两位数是( )或( )。
7、如果一个两位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 2.7,这个小数最小的是( ),最大
的是( )。
8、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c ㎡,另一条底边长是( )cm,这条
底边上的高是( )dm。
3cm
5cm
9cm
9、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 8cm 和 6cm,斜边长是 10cm,斜边
上的高是(
)cm。
10、一堆同样的圆木,最下一排是 8 根,往上每排依次少 1 根,最上面一排
是 3 根,这堆圆木共有( )根。
11、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底
是 25cm,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cm。
三、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打“√”,错的打“×”,5 分) 1、近似值 2.7 和 2.70 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也相同。( )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的 2 倍。( ) 3、在非零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