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波保国寺大殿建筑的历史特征与地方特色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宁波保国寺大殿建筑的历史特征与地方特色分析

宁波保国寺大殿建筑的历史特征与地方特色分析

项隆元(浙江大学310028)[摘要]:

宁波保国寺大殿是保存完好的罕见古代木结构建筑。文章采取类比的方法,对大殿的建筑特征,主要是历史特征和地方特色作了详尽的剖析比较,一方面印证了《营造法式》的形制与构件,另一方面阐述了它对江浙地区的建筑手法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宁波保国寺《营造法式》地方特征

自从1955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现并经专家确认其为宋代遗构以来,(1)宁波保国寺大殿受到文物界和建筑史界的广泛关注。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除了1957年中国建筑研究室(窦学智执笔)的《余姚保国寺大雄宝殿》调查报告涉及保国寺大殿结构特点和时代特征外。(2),之后系统研究保国寺大殿建筑特征的成果却不多见(3),尤其是有关保国寺大殿地方特色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

尽管现存的宁波保国寺大殿体量不算太大,但其结构和形制颇为独特,是国内尤其是

保国寺大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4),比《法式》的颁布(1103)整整早90年,其基本形制和许多作法却可与《法式》的规定相印证(见表一)。有些作法虽然为《法式》所不载,但与同时期的宋、辽建筑相类似。

材与栔:《法式》大木作制度的开篇便是“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5)。这足以说明“材”在权衡建筑体量、度量构件尺度中的重要性。《法式》对“材”规定的要素有二:一是比例,二是分值。保国寺大殿斗栱用材为21.5×14.5厘米,二者相比为3∶2.02,恰与《法式》规定的材广15分°,厚10分°,即3∶2的比例完全吻合。保国寺大殿用材的每一分值约为1.43-1.45厘米,介于《法式》规定四等材(每一分值约1.54厘米)与五等材(每一分值约1.40厘米)之间,但更接近于五等材,也有把它归入四等材的(6)。

无论是四等材还是五等材,主要用于“殿三间、厅堂五间”或“殿小三间、厅堂大三间”

(7)。保国寺大殿正是三开间的佛殿建筑,与《法式》记载基本相符。

栔是对材的补充。《法式》规定“栔广六分,厚四分。材上加栔者,谓之足材”(8)。保国寺大殿用栔高8.7厘米,约合6.04分°,与《法式》规定的“栔广六分”相一致。栔厚11.5厘米,约合7.97分°,则比《法式》所规定的栔“厚四分”多出近一倍,但与中原地区某些辽、金建筑的栔厚相近。不过,正如《法式》所规定的“材上加栔者,谓之足材”,与栔高相比,栔的厚度在权衡建筑体量和度量构件尺度中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保国寺大殿的斗栱材栔不仅与《法式》的规定基本一致,而且与同一时期不少遗构所用的材栔相近。其中与保国寺大殿材栔基本相同的有江苏苏州虎丘二山门(995-997)(9):用材为20×13厘米,栔高9厘米(约合6.57分°);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殿身及副阶(1023-1031):用材为21.5×15厘米,栔高10.5厘米(约合7.3分°);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殿身及副阶(1052):用材为21×15厘米,栔高10厘米(约合7分°)(10)。它们的用

材同样相当于《法式》规定的五等材,但栔高比《法式》规定的“六分”稍大,不如保国寺大殿更接近《法式》的规定。

柱与柱础:保国寺大殿的柱子是一种颇具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构件。殿中16根柱子均用较小木料拼合、包镶而成,横断面呈瓜楞状。瓜楞瓣数因柱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别,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断面为八瓣全瓜楞式,用于檐柱与内柱;另一种断面为半瓜楞或四之一瓜楞式,用于山面及后檐,向外一面有瓣,向殿内部分则仅作弧形状。此种作法虽然《法式》中未作记载,但在汉魏时期已显雏形。因瓜楞柱的外形与作法与汉代出现的束竹柱

相类似,很可能两者存在渊源关系。江苏徐州贾汪石室墓的仿木柱子做成四瓣瓜楞、八瓣瓜楞和十六瓣瓜楞形式(11),说明两晋南北朝时期瓜楞柱作为一种柱子样式和做法已经成熟。在现存宋代建筑中,尤其是南方建筑中瓜楞柱较为常见。如浙江临安南屏塔(北宋熙宁年间)、福建福清南涧寺水南塔(北宋宣和年间)、福建莆田广化寺释迦文塔(南宋乾道元年)、浙江湖州飞英塔内石塔(南宋绍兴年间)

等都有石构或砖砌瓜楞柱遗迹。唯此殿为木结构,最为罕见,也更为珍贵。

保国寺大殿檐柱最大直径56厘米,内柱最大直径62厘米,用材分别约合39.2分°与43.4分°,接近两材两栔(42分°),与《法式》“用柱之制”中“若殿间,即径两材两栔至三材,若厅堂柱,即径两材一栔”(12)的殿间用柱规定基本相符,比厅堂用柱的柱径要大。这也是现存唐、宋、辽、金遗构中用材比较粗大的柱子。

柱础计有鼓形、须弥座式和复盆状三种。其中须弥座式者又有雕刻花纹及无花纹之别。复盆状柱础与江苏苏州玄妙观三清殿(1179)(13)及福建福州华林寺大殿(964)(14)柱础大体相同(15)。

构架:大殿共用柱16根,其中内柱4根。殿内构架主要由两缝横架和两缝纵架组成,纵横交叉呈不完全对称的“井”字形。

横构架为四柱八架椽,后槽用乳栿及搭牵,前槽用三椽栿,前后内柱之间用三椽栿承平梁,平梁上安蜀柱、叉手以承脊榑;纵架檐柱与内柱间用乳栿及搭牵,内柱间用内额一

层,上施驼峰、襻间铺作、补间铺作及素枋数道以承上平榑和中平榑。此种构架介于《法式》所规定的厅堂型和殿阁型之间。其特点是内柱高于檐柱,前内柱又高于后内柱;柱网布局不求对称,前檐柱与前内柱之间占三架椽的距离,而后檐柱与后内柱只占二架椽的距离;内周铺作不在一个平面上,前内柱的柱头铺作位于三椽栿之上,而后内柱的柱头铺作则顶托三椽栿;檐柱与内柱间以及前后两个内柱间的梁栿一头安于柱头,一头则插入内柱柱身,并用丁头栱承托;当心间两缝梁架间用顺脊串;前槽三椽栿下施顺栿串等。这些都有利于增强大殿的整体性。

从现存的建筑遗构来看,这种木结构构架为唐代所不见。中唐时期的南禅寺正殿,殿内无柱,用通长三间的长栿承载上部梁架荷重。晚唐时期的佛光寺大殿,虽用内柱,但檐柱与内檐同高,用纯粹的抬梁式构组梁架,平面柱网由内外二圈组成,类似《法式》规定的“金厢斗底槽”(16)。而保国寺大殿所用的构架,则是五代末期、北宋初期才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构架形式。最早见于福州华林寺大殿,其横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