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口岸发展历史与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霍尔果斯口岸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霍尔果斯口岸发展历史
霍尔果斯口岸的历史十分悠久,远在隋唐时代,就是古丝路新北道上的重要驿站。
历史上的伊犁,是传统的自由贸易区,中亚民族主要是通过民间贸易的形式与中国进行商业活动的。
17~18世纪,俄国商人与伊犁的民间贸易,就开始在霍尔果斯一带自发进行。
根据1881年中俄签订的《中俄改定陆路通商章程》,把霍尔果斯确立为两国间的正式通商口岸。
此后,霍尔果斯作为国家的对外通商口岸,在新疆的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的援华物资从这里运至战场。
新中国建立后,中苏关系友好时期,霍尔果斯成为中国西部中苏贸易最主要的口岸。
以后,中苏关系恶化,这里的对外贸易一度中断。
1991年,苏联解体,其各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百废待兴,加之原苏联统一的经济布局,使独联体国家经济结构畸重畸轻,人民生活急需的轻工业产品严重短缺,急需大量进口,通过霍尔果斯进口商品成为最便捷的渠道。
因此,霍尔果斯口岸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
1992年8月,中哈两国政府同意该口岸向第三国开放,允许第三国人员、交通工具和货物通行,为常年开放口岸。
1993~1996年,霍尔果斯口岸以地边贸为主,一度红红火火,配合伊宁这个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中亚各国以及俄罗斯的客商大批涌向这里,霍尔果斯每天都客商熙熙攘攘,车辆川流不息。
伊宁市几个定点对外接待宾馆也天天爆满。
2005年,霍尔果斯边民互市共开市276天,外商进入市场6. 824 2万人次,出口商品达100. 034 1万吨,出口商品货值4 279万美元,兑换外汇4 337万美元。
当年口岸进出口货物突破100万吨,过境人次超过300万。
(二)霍尔果斯口岸发展现状和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建设
进入21世纪,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中国和俄罗斯以及中亚五国不但加强了反恐合作,收到良好成效,而且在经济技术领域也开展了全面合作,特别是中亚五国与中国具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让中国与中亚五国在规范的经贸领域迅速健康地发展。
2003年6月3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在霍尔果斯建立跨国自由贸易区的意向。
随后,中哈高层经过多次协商,最终决定第一步先建设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作为未来跨国自由贸易区的试验项目。
为促成该项目建设,此前哈萨克斯坦已先于中方在其1. 85平方公里主体区内动工。
2003年9月,在北京签署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贸易合作纲要》正式启动了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中国建议,在该组织框架内率先建立中哈霍尔果斯自由贸易区,为建立区域内自由贸易区积累经验。
目前,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商贸中心、边境互市贸易中心和国际会展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边境合作中心的基础工程也已经建成,其他配套建设项目也都在有条不紊地加紧建设之中。
跨国自由贸易区的规划蓝图和封闭工作已经完成,配套的加工贸易区也完成了规划。
为发展以进出口贸易加工业和旅游业为中心的口岸经济,近年来霍尔果斯口岸加大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力度。
目前,口岸已建成区面积12. 6平方公里,完成各类建筑29. 8万平方米,仓储总面积达63万平方米,建成城镇街道和环城公路22公里,建成以整个口岸区为市场的边民互贸市场,常住人口6 500人,流动人口每日万人左右,常设机关单位45个,各类企业和办事处近500家,个体工商户和私有企业2 000余家。
城市性质从过去以边贸为主转变为以商贸、购物、旅游、产品加工和货物中转为主的边境陆路口岸城市,集贸易、加工、仓储、旅游和市政为一体,成为新疆面向中亚和欧洲开放的对外贸易区以及伊犁州改革开放的示范区和试验区。
城镇总体布局由5个区构成,即口岸中心区、边民互市区、货物中转储备区、产
品加工工业区和居住区。
预留了城市交通、城市绿化及其他性质的城市用地。
二霍尔果斯口岸物流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霍尔果斯口岸物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霍尔果斯口岸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一批高标准的物流中心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口岸物流业发展迅速,尤其大集团的物流企业入驻带动了口岸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使口岸在货物仓储、商品会展、包装运输以及涉外服务等方面都已形成了一定规模。
1.口岸综合型物流服务中心相继建成,并发挥作用
(1)物流规模。
根据口岸过货量预测,霍尔果斯口岸远期的年过货量将达到500万吨,日过货量约1. 4万吨。
合作中心作为依托口岸的贸易区,将逐渐吸纳口岸部分货流,使出入境贸易货物部分在合作中心就实现配送、中转和简单加工等物流操作程序。
根据全国其他陆路口岸的经验数据和霍尔果斯口岸以往的统计数据看,一般合作中心的日过货量为口岸日过货量的40%,即合作中心的作业量为1.4万吨/天×40% =0.56万吨/天。
目前,以新疆森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
司投资建设的国际物流中心和新疆竞天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国际客服中心为主的大型物流中心相继投入运行。
(2)国际物流中心项目。
项目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规划用地1 071亩,内设涉外服务管理区1. 2万平方米、商务会展区3万平方米、购物公园区2. 6万平方米、仓储区20. 8万平方米,主要功能为:货物仓储、运输、报关、报检和报验;商品展示、洽谈和交易;货物分装和配送;物流信息处理和结算;会展和会议。
目前,投资3 500万元人民币、总面积2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储区已竣工,经乌鲁木齐海关批准为临时监管仓库;互市贸易中心及国际会展中心已于2008年9月12日正式运营。
(3)国际客服中心项目。
项目总投资1. 65亿元人民币,占地1万多平方米,总规划建设面积14万平方米,主要功能为:仓储、货物搬运、代办通关手续、提供物流信息、商品展示、商务洽谈和休闲娱乐等。
项目分3期进行。
目前,一期项目基本建设完成,包括建有两万平方米的国际客服中心主楼和1. 8万平方米的仓储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有2 000平方米具备冷藏、恒温保鲜功能的冷处理车间。
国际客服中心已于2008年4月投入试运营。
目前,已实现货运量3万多吨,经营收入800万元人民币,预计全年可实现经营收入1 500万元人民币。
同时,口岸基础设施发展较快,口岸建城区面积由“十五”初期的4. 58平方公里增加到12. 6
平方公里。
道路、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
这些都为口岸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口岸仓储业已形成一定规模
除在建的国际物流中心、竞天国际客服中心以外,口岸已有大型仓储物流企业11家,仓储物流总面积达63万平方米。
其中,海关监管仓库两家,分别是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霍尔果斯口岸分公司仓库、乌鲁木齐集信保税仓储股份有限公司仓库,仓储面积30. 5万平方米;海关临时监管仓库5家,分别是霍尔果斯竞天国际客服中心仓库、国际物流中心仓库、霍尔果斯德聚贸易有限公司仓库、霍尔果斯天元皮革有限责任公司自备仓库和伊犁霍尔果斯皮革有限责任公司自备仓库,仓储面积6. 5万平方米;海关监管点4家,分别是伊犁地区粮油仓库、霍尔果斯恒信有限责任公司仓库、霍尔果斯口岸外经贸公司仓库(地贸货场)以及霍尔果斯边民互市,仓储面积26万平方米。
3.口岸货物运输量快速增长
目前,口岸从事涉外服务的企业有十余家,货物托运单位100余家。
自2002年以来,口岸的对外贸易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
2007年,霍尔果斯口岸实现进出口货物70万吨,进出口总额13. 96亿元人民币; 2008年1~9月,口岸进出口货物量53. 7万吨,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0. 76亿元人民币。
(二)霍尔果斯口岸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口岸的物流、仓储设施相对分散,仓储设施陈旧,物流企业规模较小,运营不规范,口岸
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还比较滞后。
二是口岸的当地交通运输企业大多没有从事涉外货物运输工作,从事涉外运输的企业多属伊宁、乌鲁木齐市。
主要运输企业为哈方公司,占60% ~70%。
三是口岸相当数量的企业没有现代物流的观念,对物流业的认识还仅仅局限在运输、仓储和集货搬运等范畴,而对于电子商务技术等高新物流技术没有充分认识。
四是通关成本高。
由于哈方霍尔果斯口岸清关不稳定,对运输车辆执行限长、限高、限重等标准,给中方霍尔果斯口岸出口货物带来了诸多不便,致使货物通关费用过高。
五是由于中亚各国的信息平台尚未建立,对该地区的商务预警不到位。
目前,企业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依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专业物流管理软件多数尚处于较小状态,对企业物
流管理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
物流自动化水平低的现实影响了物流信息与管理信息的有效结合。
这一切均是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而且,口岸各部门、单位之间存在信息相互割裂、信息重复录入、错误率高和信息交换不畅,甚至人为互相保密等实际缺陷。
六是口岸物流业的发展急需物流管理和经营的专门人才,而这方面的人才目前在全国范围都很缺乏。
上述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口岸物流走向规范化。
因此,口岸怎样整合物流资源,使之发挥系统性功能,已成为物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霍尔果斯口岸现代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通过十几年的发展,霍尔果斯口岸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当前,在国家、地方政策的支持下以及霍尔果斯口岸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区域经济圈,使该口岸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
大好发展形势,并集聚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
而且,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着良好的机遇。
(一)口岸的发展拥有良好的政策支持
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向西开放的主要的桥头堡之一。
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和伊犁州各级层面高度重视霍尔果斯口岸的发展。
国家已将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作为上海合作组织区间合作的突破口,力图通过建立边境合作中心拓宽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作为中国商品进军中亚市场的桥头堡;自治区将霍尔果斯确立为实施“东联西出”、“西去东来”战略的重要支点;伊犁州把霍尔果斯口岸列为带动自治州经济增长的重要项目而加快其培育发展,提出“倾全州之力支持霍尔果斯口岸发展”,将霍尔果斯口岸建成“进出口贸易集散地、出口产品加工基地和边境商贸旅游基地”的战略目标。
同时,商务部已初步确定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内设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哈方也已考虑在其一侧建立60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双方产业实现对接。
这些政策支持无疑为霍尔果斯口岸的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
(二)便利的交通条件
霍尔果斯口岸地处欧亚经济板块的中心位置、国道312线(上海—霍尔果斯口岸)和陇海—兰新铁路国际新通道的最西端,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670公里,距伊犁州首府伊宁市88公里,距哈萨克斯坦原首都阿拉木图市378公里。
它是中国西部距离中亚中心城市运距最短、综合运量最大的国家一类公路口岸。
我们面对的中亚,是一个非常优越的区域,从霍尔果斯到雅尔肯特、阿拉木图州首府塔尔迪库尔干市,到中心市场阿拉木图,再延伸200公里,到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再到乌兹别克首都塔什干。
这一带是中亚五国人口稠密区、经济发展带和市场中心,是其他西部陆路口岸所不能比拟的。
加之精—伊—霍铁路、果霍、精伊高速公路的修建以及与哈萨克斯坦铁路的对接,将形成中国西部又一个集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为一体的交通枢纽,使霍尔果斯口岸加快发展的交通优势全面形成。
(三)巨大的市场需求
霍尔果斯口岸面对的中亚五国,国土面积有4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6 000多万,如果合计上
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面积和人口,这一区域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将占到全球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1/4强。
在这一区域内,中国的经济保持了连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独联体国家自2000年摆脱了苏联解体以来的经济衰退和低迷境况后,开始焕发活力,持续高速增长,被公认为21世纪全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加之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具有一定的经济互补性,因此有望形成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发展区域。
当前,中亚国家政治形势比较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石油美元的拉动,中亚地区的购买力保持快速增长,从以往的服装、食品到现在的建材、家电和汽车等方面都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
从中国国内格局来看,东部发展较快,工业体系完善,很多产能过热,甚至连资金都出现过热,唯独紧缺的是资源。
霍尔果斯口岸正处于新疆最活跃的经济地带和中国与中亚国际大通道的连接点上,是中国沿海发达省区与中亚南部富庶之地相沟通的必经之地。
霍尔果斯口岸在悠久的通关历程中,在区域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这使它在国内外诸多领域,特别是外贸领域知名度非常高,已形成了品牌。
作为西部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国内外经济的枢纽地带,这种历史的品牌与现实发展机遇有机地结合起来,借助内陆发达省区成型加工业对区域经济内丰富资源进行转化,必然形成开拓市场的商品优势,带来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四)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项目的集聚效益
中哈共同筹建的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以两国霍尔果斯口岸的跨境经济贸易区和区域合作项目为基础建立的,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区域合作的示范区。
2005年7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哈萨克斯坦。
两国政府签订正式协议,决定启动合作中心建设。
中哈两国共同建设的跨境合作中心总面积5. 28平方公里。
其中,中方区域3. 43平方公里,哈方区域1. 85平方公里。
该中心实行封闭管理,享有中哈共同赋予的特殊政策。
中心功能定位为:商务洽谈、商品展示和销售、仓储运输、宾馆饭店、商业服务设施、金融服务以及举办各类区域性国际经贸会议等。
该中心中方区域按照“境内关外”的模式进行管理,人员和货物可在中心内跨境自由流动,并享有以下政策优惠:由中方境内进入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物资和区内设施自用设备,视同出口,实行退税;由哈方进入中心中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物资和区内设施自用设备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
旅客携带物品从中心进入中方境内
的,每人每日一次携带物品免税额8000元人民币。
同时,在中方境内、靠近中心的位置将建立面积为9. 73平方公里的中方配套区域,作为支撑中心发展的产业基地。
其享有的主要政策包含:
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境内区外货物入区退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
2006年6月3日,合作中心正式开工建设。
这个合作中心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已经完成。
该中心及配套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起步, 2008年将完成3. 3亿元人民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招商工作已初步展开。
2006年6月15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5周年工商论坛大会上,中哈合作中心国家控股公司分别代表中哈双方对合作中心进行了共同推介,同时通过各个层面在“广交会”、“乌洽会”、“哈洽会”上进行推介。
几次推介活动都很成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中方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合作中心哈方区域也实现较快进展。
哈方成立了由工贸部直接领导的国家股份公司,并将合作中心的建设资金列入2006~2007年度财政预算,哈方一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预计投资5. 8亿元人民币。
同时,哈萨克斯坦计划修建雅尔肯特国际机场、沙渥泽克至哈霍尔果斯口岸220千伏输变电线路以及国际联运中心等重大项目支持合作中心发展。
到2008年6月,中哈边境互市贸易中心、国际合作中心和中哈国际商贸中心都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中哈国际合作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都已完成。
四霍尔果斯口岸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进一步更新物流管理理念
口岸的物流企业要在物流管理观念上实现创新,真正树立现代物流的管理思想,把物流运作管理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形成经营优势的战略内容,进行研究和决策,彻底改变过去只重市场而忽视物流管理的模式,把物流运作建成一个以满足经营需要为目标的供应体系;根据物流资源状况,优化配置方式,实现物流功能一体化和物流配送市场化,不断提高物流效益。
根据物流业发展远景目标,尽快制定口岸物流业总体规划。
因为口岸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要实现现代化就离不开现代化物流业,对如何实现物流业的现代化,必须要编制总体规划。
在规划物流发展上,应摒弃传统投资思路,重实效,做大做强物流业。
(二)改善霍尔果斯口岸物流发展环境,为客户提供一流的口岸物流管理服务
要进一步完善霍尔果斯口岸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与国际惯例相衔接。
要在加强海关进出口监管、提高口岸各项管理职能的同时,强化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尽量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
当前,要研究尽早推广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实现企业网上报关,简化进出关手续,缩短通关时间,方便企业合法进出。
同时,对于口岸的其他各项管理,应该遵循“一个窗口”服务的原则,尽量使商检、卫检和动植检在一个窗口内实施检查、检疫。
要尽力缩短货物口岸滞港时间,在出口退税、外汇核查和核销等金融管理方面也应尽可能为客户着想,提高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的积极性。
要大力发展口岸保税物流,以吸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中转物流货源。
(三)加快以合作中心为主的重点建设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争取更具优势的发展环境,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合作中心的开发建设;二是按照霍尔果斯总体规划和合作中心及配套区规划方案、中远期规划控制范围方案,启动道路、水力、电力系统和污水、垃圾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工作;三是在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规划框架内进一步做好配套区总体规划、口岸经济外向型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贸易物流规划等各项规划;四是理顺和完善利用外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形成具有口岸特色、有较强竞争力的政策体系,以利于在建设中招商、在招商中建设,做到建设、招商两不误。
(四)大力培育大中型物流市场和扶持一批现代物流企业
一是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快推进国际物流中心、中央商务区和竞天客服中心的工程建设进程,使其尽快完成市场平台建设;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作用,引导市场准确定位、合理配置,迅速形成信息化平台优势和专业化组织优势。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划分市场类型等措施培育市场的中心引力,逐步引导形成开放有序、布局合理的市场体系,以市场的繁荣和兴旺带动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大力扶持口岸商贸企业,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基础设施和对外宣传上进行配套扶持,培育几个大型现代物流企业。
通过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哈洽会”、“乌洽会”等活动,大力推介企业招商。
(五)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大向西开放力度,促进对外贸易的
广度和深度
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一项新事物,既不是世界上传统意义的“自由经济区”或“贸易自由区”,也不同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特区,它是国际经贸活动中两国加强合作的新尝试。
目前,中哈对这个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功能定位已经达成统一认识:要以创新的理念,把该合作中心建设成为中亚和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的投资自由、贸易自由及人员出入自由,高度开放的综合性国际贸易中心;建成集区域加工制造、区域中转、区域采购、金融服务和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贸易自由港;建成一个横跨中哈的中亚自由经济贸易区。
我们要紧紧抓住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发展,加大向西开放力度,不断扩大同中亚各国和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的国际贸易。
一是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通过推动高层会晤和发挥地方政府及查验部门的职能作用,努力改善通关环境,形成双方正常的贸易秩序。
二是依托合作中心及配套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升口岸加工业水平和对外贸易水平,促使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
三是建立信息平台。
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搭建经贸信息平台。
同时,充分发挥商会的作用,多渠道了解中亚经贸动态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是立足中亚、西亚,乃至东欧市场,制定切实有效的外贸企业扶持措施,培育贸易龙头企业,扩大出口和拓展新的贸易领域。
(六)加大霍尔果斯口岸现代物流配套设施建设
霍尔果斯物流业务要向国际化发展,必须搞好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加大对物流设施建设的投资。
目前,霍尔果斯应该重点投资仓储、货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建设中,要重视各类原材料和建设材料等大批量散装的能源及物资的装卸;要建设专用的货站、自动化立体仓库等,逐步实现包装规范化和装卸机械化;运输集装箱口岸物流要发展,必须加强综合物流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交通等基础性工作。
首先,坚持以降低物流成本为根本目的,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其次,应根据口岸的地缘优势、生产与贸易流通格局,合理规划口岸物流系统的布局,将口岸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物流发展重点,同时加强口岸3个主要贸易市场的物流设施建设,建成强有力的物流支撑系统。
再次,加大交通建设。
口岸的交通运输正处于大规模的建设发展过程,精—伊—霍铁路、赛霍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将彻底打破一直以来制约霍尔。